第三章北朝火襖之奉祀

關燈
《魏書》卷十三《靈太後傳》:靈太後幸嵩高山,從者數百人,升于頂中,廢諸淫祀,而胡天神不在其列。(并見《北史》卷十三,列作例)

    《隋書》卷七《禮儀志》:後齊後主末年(西五七六),祭非其鬼,至于躬自鼓儛,以事胡天,邺中遂多淫祀,茲風至今不絕。

    同卷:後周欲招來西域,又有拜胡天制,皇帝親焉,其儀并從夷俗,淫僻不可紀也。

    中國之祀胡天神,自北魏始,靈太後時(西五一六至五二七),胡天神初列祀典,故廢諸淫祀,而胡天神獨不廢,其崇重可知也。祀胡天神有特别儀式,他國人祀者必從其俗,本無所謂淫僻也。

    《靈太後傳》又言:太後與肅宗幸華林園,宴群臣于都亭曲水,令王公以下各賦七言詩。太後詩曰:“化光造物含氣貞。”帝詩曰:“恭己無為賴慈英。”

    玩太後詩,雖僅一句,然吉光片羽,已與火襖教光明清淨之旨有合,何其巧也!

    胡天之祀,始于北魏。北齊、北周繼之,設官置祝,隸鴻胪寺。

    《隋書》卷二七《百官志》:後齊制官,多循後魏。鴻胪寺掌藩客朝會,吉兇吊祭,統典客、典寺、司儀等署令、丞。典客署又有京邑薩甫二人,諸州薩甫一人。

    薩甫,即奉祀胡天神之祝也。

    《隋·志》所謂“茲風至今不絕”者,指長孫無忌等撰《志》時而言。《隋·志》撰于貞觀十五年,成于顯慶元年(西六五六),時襖祠久列祀典,而論者猶目為淫祀,蓋猶有外國之見存也。

    清《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卷九,均以後周拜胡天之事,系于後五代之周;并以《隋·志》之言,為《冊府元龜》之語,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