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元明時代摩尼教
關燈
小
中
大
據十二章《佛祖統紀》所引《夷堅志》,及十四章陸遊《條對狀》,知南宋時福建摩尼教特盛。吾求之今本《夷堅志》而不得,乃泛求之福建志乘,而得諸何喬遠之《閩書》。《閩書》著于明萬曆末年,以其人非佛教徒,故其言獨持平而無貶語。且于摩尼生卒及流傳中國年代,言之甚詳,為前此載籍所未有,而元明兩朝摩尼之狀況,亦因此可略見一斑。《閩書》卷七《方域志》雲:泉州府晉江縣華表山,與靈源相連,兩峰角立如華表。山背之麓有草庵,元時物也,祀摩尼佛。摩尼佛名末摩尼光佛,蘇鄰國人,又一佛也,号具智大明使。雲老子西入流沙,五百餘歲,當漢獻帝建安之戊子,寄形捺暈。國王拔帝之後,食而甘之,遂有孕。及期,擘胸而出。掠者:禁院石榴也。其說與攀李樹,出左脅相應。其教曰明,衣尚白,朝拜日,夕拜月;了見法性,究競廣明,雲即汝之性,是我之身,即我之身,是汝之性。蓋合釋老而一之。行于大食、拂菻、火羅、波斯諸國。晉武帝太始丙戌,滅度于波斯,以其法屬上首慕阇。慕阇當唐高宗朝行教中國,至武則天時,慕閣高弟密烏沒斯拂多誕複入見。群僧妒谮,互相擊難。則天悅其說,留使課經。開元中作大雲光明寺奉之。自言其國始有二聖,号先意夷數,若吾中國之言盤古者。末之為言大也。其經有七部。有《化胡經》,言老子西入流沙,托生蘇鄰事。會昌中汰僧,明教在汰中。有呼祿法師者,來入福唐,授侶三山,遊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至道中,懷安士人李廷裕,得佛像于京城蔔肆,鬻以五十千錢,而瑞相遂傳閩中。真宗朝,閩士人林世長取其經以進,授守福州文學。皇朝太祖定天下,以三教範民,又嫌其教門上逼國号,擯其徒,毀其宮。戶部尚書郁新、禮部尚書楊隆,奏留之,因得置不問。今民間習其術者,行符咒,名師氏法,不甚顯雲。庵後有萬石峰,有玉泉,有雲梯百級,及諸題刻。
華表山,閩志著錄者極少。弘治《八閩通志》、萬曆《泉州府志》、曹學侄《泉州府志勝》,均不見著錄。故此附麗于華表山之元代摩尼教庵遺迹,亦隐沒而不彰。《閩書》獨能顯微闡幽,使此庵巋然獨存,不可謂非考古者之幸事。
據右所記述,有與以前各章歧異者。
一、摩尼生卒年代,基督教史家據巴比倫曆所推算,謂摩尼之生,在巴比倫紐哥紀元二五七年,即西紀二一六年,其卒在西紀二七七年。今《閩書》謂摩尼生于漢建安十三年戊子(西二八),卒于晉太始二年丙戌(西二六六),生之年差八年,卒之年差十一年,未知孰是。民國十六年夏,胡适先生自歐洲歸,贈我倫敦博物院所藏敦煌出土摩尼教經影本二種,一為《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一為《忙你教下部贊》。忙你即摩尼之異譯。《教法儀略》即法國所藏摩尼教經之前截,首題開元十六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誕奉诏集賢院譯。謂按波斯婆毗長曆,摩尼光佛當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月八日生,晉太始二年正月四日寂。《閩書》之說,當本于此。同用婆毗(“巴比倫”唐譯)長曆,而二說不同,非計法有殊,即比曆有誤也。
二、摩尼教始通中國年代,據《佛祖統紀》,拂多誕以唐武後延載元年來朝,今《閩書》謂唐高宗朝其教已行中國。
三、摩尼教寺始建年代,據《僧史略》,摩尼教寺始建于大曆三年(西七六八),賜額大雲光明之寺,今《閩書》謂大雲光明寺作于開元中。
至其言老子托生摩尼事,與《夷堅志》所述相同。惟《夷堅志》明謂此系采自《化胡經》,今《閩書》乃直以《化胡經》屬摩尼教。《化胡經》今雖不全,然敦煌本尚存首尾二卷。其卷一蘇鄰一段,依托摩尼教,為唐時道家所僞,辨已見前。其他所言,皆不出道教範圍,與摩尼教旨絕無關系,何喬遠非摩尼教信者,固不能保其無傳說之訛。
至謂武則天時慕阇高弟密烏沒斯拂多誕入見,當即指延載元年事。據英藏本《教法儀略》,慕周譯雲承法教道者,拂多誕譯雲侍法者,然則延載元年入觐之拂多誕,名密烏沒斯。此節可補從來摩尼教史料之阙,其重要與《景教碑》之阿羅本等。
至雲佛名末摩尼光佛,号具智大明使,與英藏本《教法儀略》所雲光明使者,又号具智法王,亦謂摩尼光佛,語意正同。又言其國始有二聖,号先意夷數,夷數即耶稣之唐譯,《忙你教下部贊》有贊夷數文。統觀《閩書》所言,現存敦煌所出漢文摩尼教諸經,何喬遠似均曾寓目,故能言之吻合。
又其書名《閩書》,故言摩尼教入閩始末獨悉。并言宋真宗時進摩尼教經之林世長為閩人,足與《夷堅志》“吃菜事魔,三山尤熾”之說,及陸遊《條對狀》“福建明教尤甚”之說相印證。又言明太祖之禁摩尼,系因其教名上逼國号;末摩尼之末,為言大也,說亦甚新。開元二十年敕,已稱末摩尼,不知所謂末者何謂。得此足備一解。明萬曆時此庵猶在,庵後有玉泉、雲梯諸勝,亦可想見當時摩尼教徒修養之不凡。
華表山,閩志著錄者極少。弘治《八閩通志》、萬曆《泉州府志》、曹學侄《泉州府志勝》,均不見著錄。故此附麗于華表山之元代摩尼教庵遺迹,亦隐沒而不彰。《閩書》獨能顯微闡幽,使此庵巋然獨存,不可謂非考古者之幸事。
據右所記述,有與以前各章歧異者。
一、摩尼生卒年代,基督教史家據巴比倫曆所推算,謂摩尼之生,在巴比倫紐哥紀元二五七年,即西紀二一六年,其卒在西紀二七七年。今《閩書》謂摩尼生于漢建安十三年戊子(西二八),卒于晉太始二年丙戌(西二六六),生之年差八年,卒之年差十一年,未知孰是。民國十六年夏,胡适先生自歐洲歸,贈我倫敦博物院所藏敦煌出土摩尼教經影本二種,一為《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一為《忙你教下部贊》。忙你即摩尼之異譯。《教法儀略》即法國所藏摩尼教經之前截,首題開元十六年六月八日,大德拂多誕奉诏集賢院譯。謂按波斯婆毗長曆,摩尼光佛當漢獻帝建安十三年二月八日生,晉太始二年正月四日寂。《閩書》之說,當本于此。同用婆毗(“巴比倫”唐譯)長曆,而二說不同,非計法有殊,即比曆有誤也。
二、摩尼教始通中國年代,據《佛祖統紀》,拂多誕以唐武後延載元年來朝,今《閩書》謂唐高宗朝其教已行中國。
三、摩尼教寺始建年代,據《僧史略》,摩尼教寺始建于大曆三年(西七六八),賜額大雲光明之寺,今《閩書》謂大雲光明寺作于開元中。
至其言老子托生摩尼事,與《夷堅志》所述相同。惟《夷堅志》明謂此系采自《化胡經》,今《閩書》乃直以《化胡經》屬摩尼教。《化胡經》今雖不全,然敦煌本尚存首尾二卷。其卷一蘇鄰一段,依托摩尼教,為唐時道家所僞,辨已見前。其他所言,皆不出道教範圍,與摩尼教旨絕無關系,何喬遠非摩尼教信者,固不能保其無傳說之訛。
至謂武則天時慕阇高弟密烏沒斯拂多誕入見,當即指延載元年事。據英藏本《教法儀略》,慕周譯雲承法教道者,拂多誕譯雲侍法者,然則延載元年入觐之拂多誕,名密烏沒斯。此節可補從來摩尼教史料之阙,其重要與《景教碑》之阿羅本等。
至雲佛名末摩尼光佛,号具智大明使,與英藏本《教法儀略》所雲光明使者,又号具智法王,亦謂摩尼光佛,語意正同。又言其國始有二聖,号先意夷數,夷數即耶稣之唐譯,《忙你教下部贊》有贊夷數文。統觀《閩書》所言,現存敦煌所出漢文摩尼教諸經,何喬遠似均曾寓目,故能言之吻合。
又其書名《閩書》,故言摩尼教入閩始末獨悉。并言宋真宗時進摩尼教經之林世長為閩人,足與《夷堅志》“吃菜事魔,三山尤熾”之說,及陸遊《條對狀》“福建明教尤甚”之說相印證。又言明太祖之禁摩尼,系因其教名上逼國号;末摩尼之末,為言大也,說亦甚新。開元二十年敕,已稱末摩尼,不知所謂末者何謂。得此足備一解。明萬曆時此庵猶在,庵後有玉泉、雲梯諸勝,亦可想見當時摩尼教徒修養之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