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教學法之進步

關燈
字,不到一二年,此制也傳遍全國了,高仁山于民國十四年在北京私立之藝文中學校,即專為試行此項教學法的。

     設計教學法以在小學施行為合宜,道爾頓制以在中學施行為合宜,但後者傳到中國以後,一班追逐時髦的教育家也在小學裡面施行起來了。

    設計教學法的特點在打破學科制,而時間不大限制;道爾頓制的特點在打破終點制,而學科須截然分清。

    道制的原則,據創始者說有三點:一是“自由”,二是“協調”,三是“知而後行”。

    他的辦法如下:(1)凡可以施行此制的學科,每科應開一作業室,或稱實驗室,所有開于該科的參考書籍及圖表應充分陳儲在該室内;(2)每科設一專科教員,專任各該科的指導員;(3)在每學期開學之前,由各科指導員各将本科必須學的教材編成半年的或全年的計劃,依學月及學周列為表解,張挂在各本科作業室内,名曰某科作業表,由學生按月按周自行學習;(4)除上作業表外,還有學生用的、指導員用的及學校教務方面用的表格很多;(5)學生自由入作業室分段研究,做成記錄,交給指導員修改,評定成績;(6)指導員于必要時随時召集學生講演或讨論;(7)其他語言科及技能科須要按時講授者,還依終點舊制。

    這是道爾頓制的大概辦法。

     道爾頓像 道爾頓制,美國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馬薩諸塞州道爾頓中學所創行的一種教學制度。

    它強調獨立工作能力的培養。

    舊中國少數中小學也試行過道爾頓制。

     此制的精神,在打破舊式的終點制,令學生自定預算,自由學習與研究,教師隻從旁面負指導的責任。

    它的優點,可以培養兒童自動研究的精神,自定預算的能力,及給予自由學習的機會,并能免除排列課表的麻煩。

    它的缺點,于懶惰學生容易養成兒童敷衍塞責、貪求速效的惡習;于勤敏學生終日在作業室翻閱書籍,容易養成專在書本讨生活的書呆子,于人生實際生活反多隔閡。

    這種教學法,與中國昔日書院制限相近似,并沒有特别的新奇,不過有一整個的計劃,較書院制稍稍科學一點了。

     三教育之科學的研究 張子高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育研究會,講演近五十年來中國之科學教育分着四個時期:第一期自同治初年至光緒二十年,為制造的科學教育;第二期自光緒二十一年至三十年,為書院的科學教育;第三期自光緒三十一年至民國初年,為課本的科學教育;自民國八年以後,總算真正的科學教育時期,稱之第四期(見《科學教育發達略史》附錄)。

    著者的意見,中國自有新教育設施以來,科學教育隻可分着兩階段:自“五四”運動以前,隻有課本的科學教育;至“五四”運動以後,才有真正的科學教育。

    所謂真正的科學教育,消極方面,在打破從前以自然學科為科學及社會學科為非科學的觀念;積極方面,在以科學的方法,培養科學的精神,以訓練一班富有科學頭腦的人才,并使所有教育完全科學化。

    提倡此種科學教育的,以任鴻隽為最早,任氏在民國三年《科學月刊》上即發表了《科學與教育》一篇文字,末尾有一段話: 任鴻隽信劄 要之科學之于教育上之重要,不在于物質上之知識,而在其研究事物上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與心能之訓練。

    科學方法者,首分别事類,次乃辨明其關系,以發現其通律。

    習于是者,其心嘗注重事實,執因求果,而不為感情所蔽、私見所移,所謂科學的心能者此之謂也。

    此等心能,凡從事三數年自然物理科學之研究,能知科學之真精神,而不徒事記憶模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