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壓迫與新教育之勃興

關燈
第一節外力壓迫之警醒 “吾國四千餘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台灣償二百兆以後始也。

    我皇上赫然發憤,排群議,冒疑難,以實行變法自強之策,實自失膠州、旅順、大連灣、威海衛以後始也。

    ”這是梁啟超記戊戌政變時開頭劈首的兩句警語。

     崩裂了的中國巨人 八國聯軍入侵時的漫畫。

     在同、光之際,李鴻章一班頭等疆吏,因多與外國接觸,看見他們的堅船利炮,驚為“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所以他們一面開方言館,訓練交涉人才,一面創辦水師和武備學堂,訓練海陸軍人才,以為抵制。

    當是時,帝國主義者雖小試了幾次炮轟政策,而中國民族驚為“變局”的卻隻有這極端少數的幾個人,大多數猶是熟睡未醒;這幾個人所震驚的也不過看見了外國人的幾隻堅船,幾口利炮,至于外國的政治的進步,和科學的精深,毫未了解;所以那個時期所謂新教育隻有方言與武備兩件事情。

    整個民族既未醒來,敵人的炮火稍稍停息以後,應付目前而起的新式教育究竟敵不住千餘年來的科舉,究竟敵不住五百年來的八股;所以到了末了,連那不備不全的幾所方言館和水陸師學堂也視為具文,而老大獅王依然熟睡不起了。

    哪知到了一八九四年以後,帝國主義者又卷土重來,不斷地環攻。

    首先發難的為東鄰日本,在這兩年,為着朝鮮問題,把中國的海陸兩軍打得大敗。

    依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把朝鮮拉開了,把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走了,還要對他們賠款二百兆兩,東三省也失去了許多利權。

    這樣一來,才把睡獅驚醒了,一班少年知識分子才覺得不能再酣睡了,必要講求圖存之道了。

    但是官僚階級仍是昏迷不悟。

    再過三年,到了一八九八年,帝國主義者更進一步,對中國實行其瓜分政策。

    德國租占膠州灣,俄國租占旅順、大連,法國租占廣州灣,英國又割去九龍半島,沿江沿海一帶地方,又被他們一一劃着為其勢力範圍,又訂下了種種不平等條約。

    這樣一來,中國簡直失了獨立國的資格,已成了列強的殖民地,于是比較頭腦清醒一點的官僚階級也被驚醒了。

     《時務報》書影 當此之時,全國上下,有一句最流行的口号“變法自強”,大家都以為要圖自強非變法不可。

    在新進知識分子方面,以康有為、梁啟超等為領袖;在官僚階級方面,以張之洞、袁世凱等為領袖。

    康有為于一八九五年在北京、上海等處組織強學會,梁啟超于一八九六年在上海創辦《時務報》,一方面鼓吹新思想,一方面介紹新知識。

    以他洴洴的熱血和刀鋒動人的筆與舌,果然喚醒了不少的民衆,不到一年,繼強學會而起的各地學會一時簇起,而變法自強的思想于是彌漫于全國。

    官僚階級的領袖張之洞代表官僚階級的思想,于一八九八年作了一部《勸學篇》刊行于世,其主張雖然與康、梁不同,但變法自強的目的則彼此一樣。

    康、梁等于是趁着機會,更進一步,拿着光緒帝為傀儡,施行他們的變法自強之策,但官僚階級的頑固黨及皇室領袖依然執迷不悟,所以戊戌維新僅昙花一現。

    再過兩年,到了一九○○年,因拳匪之亂,引起排外風潮,于是帝國主義者又大施其環攻政策起來了。

    這一次帝國主義者實行大聯合,占據了京、津,趕走了頑固領袖西太後。

    結下了世界各國所難忍受的《辛醜條約》,要中國賠款四百五十兆兩,并要改組滿清政府。

    這一次,把中國民族壓迫的太兇了,把滿清帝室駭得亡命了。

    到了此時雖頑固黨也知非變法不可了。

    從甲午到庚子,七年中受過了三次炮轟,這千年睡獅才完全驚醒,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