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趨勢及種類
關燈
小
中
大
遺址
(七)待遇。
除飯食、書籍、紙筆等均由學堂備辦外,每名每月給膏火銀五元。
第三節水師教育 一福建船政學堂 福建總督左宗棠于同治五年創辦福建船政局于馬尾時,即于附近附設船政學堂一所,訓練水師人才。
此學堂初名求是堂藝局,分為二部:一稱前堂,一稱後堂。
前堂以練習造船之術為目的,采用法文教授,又謂之法國學堂。
後堂以練習駕駛之術為目的,采用英文教授,又謂之英國學堂。
其操程分三類:(1)主科,即練習造船駕駛之術;(2)輔科,即英法語言文字及算法、畫法;(3)訓練科,凡《聖谕廣訓》、《孝經》必須誦讀,兼習策論,以明義理而正趨向。
内中待遇極優,學成以後,即授以水師官職,或派遣出洋學習。
此事計劃初定,左氏奉命他調,以沈葆桢繼任,沈氏亦具新政的熱心,故成績尚佳。
此學校即中國海軍學校之起源,清末及民國初年海軍人才多半由此出身。
二天津水師學堂 此學堂分駕駛、管輪兩科,均用英文教授,兼習操法及讀經國文等科。
開辦于光緒七年,由李鴻章經理,其辦法雖與福建藝局大緻相同,但隻習應用,不習制造,其性質殊不一緻。
計此學堂之創設,上距福建藝局開辦時為十五年,自有此學堂,而海軍人才遂漸漸移于北洋了。
三廣東水陸師學堂 距天津水師學堂開辦之後六年,廣州又有水陸師學堂之産生。
此學堂成立于光緒十三年,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其辦法較以前大有進步。
(一)分科。
水師分管輪、駕駛兩項:管輪堂學習機輪理法制造運用之源;駕駛堂學習天文海道,駕駛攻擊之法:一律以英國語文為主。
陸師分馬、步、槍、炮及營造二項,一律以德國語文為主。
(二)分等。
張氏仿王安石的三舍法,别學生為三等:一稱内學生,挑選通曉外國語文算法之博學館舊生充當,定額三十名。
一稱營學生,遴選曾在軍營曆練、膽氣素優之武弁充當,定額二十名。
一稱外學生,挑選業已讀經史、能文章、年在十六以上三十以下之文生充當,定額二十名。
(三)學課。
除各科主要功課外,每日清晨須讀四書五經數刻鐘以端其本;每逢禮拜修業的日子,還要讀習書史,試以策論,使這一班學生皆通知中國的史事及兵事,以适于應用。
第四節陸軍教育 一天津武備學堂 李鴻章氏當清末同、光之際,在政治上負全國之重望,在軍事上為北洋之重心。
他自鹹豐年間,因借英、美兵力讨平了太平軍,對于西洋新式武器及科學知識之進步已有很深的崇拜;再經幾次外交的挫敗,更知非模仿西洋不能自立,所以對于軍備的講求,具有極大的抱負。
距天津水師學堂五年又在天津開辦武備學堂,即其抱負之表示。
此學堂的辦法一律模效德國陸軍學校,所以教師也遴選德國軍官充當。
學生系由各處的營弁挑選而來,如廣東、廣西、四川、安徽、直隸各處都有弁兵送來,其标準以精健聰穎、略通文義者為合格。
如有文員願習武事者,一并錄取。
内中課程,分學科及術科兩種:學科則研究西洋行軍新法,如後膛各種槍炮,土本營壘行軍及布陣分合攻守等知識;術科則赴營實習,演試槍炮陣式及造築台壘等技能。
學到一年以後,發回各營量材叙用;迨第一批畢業,再挑選二批,赓續不斷。
但此學堂初次所招全系弁目,不能直接聽講,須用翻譯轉授,這是與水師學堂不同的地方。
迨後把修業期間逐漸延長,入學資格也逐漸改良——招選良家年幼子弟。
李氏之後,繼以袁世凱氏,雖中經庚子拳匪之變,全校被毀,但北洋軍閥莫不由此發源,遂以支持清末及民初二三十年的政局,我輩也沾了不少的餘潤。
寫在此處,能不發生特别的感想? 李鴻章像 二湖北武備學堂 張之洞氏在當時也是提倡軍備教育最力的一個人,所以在廣東創設水陸師學堂,在湖北又設立武備學堂。
此學堂開辦于光緒二十一年,其課程也是分學科與術科兩類:學科謂之講堂功課,為軍械學、算學、測繪、地圖學、各國戰史、營壘、橋道、制造之法及營陣攻守轉運之要;術科謂之操場功課,為槍隊、炮隊、馬隊營壘、工程隊、行軍炮台、行軍鐵路、行軍電線、行軍旱雷、演試測量、演習體操等事。
教習也是聘請德國軍官充當。
除飯食、書籍、紙筆等均由學堂備辦外,每名每月給膏火銀五元。
第三節水師教育 一福建船政學堂 福建總督左宗棠于同治五年創辦福建船政局于馬尾時,即于附近附設船政學堂一所,訓練水師人才。
此學堂初名求是堂藝局,分為二部:一稱前堂,一稱後堂。
前堂以練習造船之術為目的,采用法文教授,又謂之法國學堂。
後堂以練習駕駛之術為目的,采用英文教授,又謂之英國學堂。
其操程分三類:(1)主科,即練習造船駕駛之術;(2)輔科,即英法語言文字及算法、畫法;(3)訓練科,凡《聖谕廣訓》、《孝經》必須誦讀,兼習策論,以明義理而正趨向。
内中待遇極優,學成以後,即授以水師官職,或派遣出洋學習。
此事計劃初定,左氏奉命他調,以沈葆桢繼任,沈氏亦具新政的熱心,故成績尚佳。
此學校即中國海軍學校之起源,清末及民國初年海軍人才多半由此出身。
二天津水師學堂 此學堂分駕駛、管輪兩科,均用英文教授,兼習操法及讀經國文等科。
開辦于光緒七年,由李鴻章經理,其辦法雖與福建藝局大緻相同,但隻習應用,不習制造,其性質殊不一緻。
計此學堂之創設,上距福建藝局開辦時為十五年,自有此學堂,而海軍人才遂漸漸移于北洋了。
三廣東水陸師學堂 距天津水師學堂開辦之後六年,廣州又有水陸師學堂之産生。
此學堂成立于光緒十三年,由兩廣總督張之洞創辦,其辦法較以前大有進步。
(一)分科。
水師分管輪、駕駛兩項:管輪堂學習機輪理法制造運用之源;駕駛堂學習天文海道,駕駛攻擊之法:一律以英國語文為主。
陸師分馬、步、槍、炮及營造二項,一律以德國語文為主。
(二)分等。
張氏仿王安石的三舍法,别學生為三等:一稱内學生,挑選通曉外國語文算法之博學館舊生充當,定額三十名。
一稱營學生,遴選曾在軍營曆練、膽氣素優之武弁充當,定額二十名。
一稱外學生,挑選業已讀經史、能文章、年在十六以上三十以下之文生充當,定額二十名。
(三)學課。
除各科主要功課外,每日清晨須讀四書五經數刻鐘以端其本;每逢禮拜修業的日子,還要讀習書史,試以策論,使這一班學生皆通知中國的史事及兵事,以适于應用。
第四節陸軍教育 一天津武備學堂 李鴻章氏當清末同、光之際,在政治上負全國之重望,在軍事上為北洋之重心。
他自鹹豐年間,因借英、美兵力讨平了太平軍,對于西洋新式武器及科學知識之進步已有很深的崇拜;再經幾次外交的挫敗,更知非模仿西洋不能自立,所以對于軍備的講求,具有極大的抱負。
距天津水師學堂五年又在天津開辦武備學堂,即其抱負之表示。
此學堂的辦法一律模效德國陸軍學校,所以教師也遴選德國軍官充當。
學生系由各處的營弁挑選而來,如廣東、廣西、四川、安徽、直隸各處都有弁兵送來,其标準以精健聰穎、略通文義者為合格。
如有文員願習武事者,一并錄取。
内中課程,分學科及術科兩種:學科則研究西洋行軍新法,如後膛各種槍炮,土本營壘行軍及布陣分合攻守等知識;術科則赴營實習,演試槍炮陣式及造築台壘等技能。
學到一年以後,發回各營量材叙用;迨第一批畢業,再挑選二批,赓續不斷。
但此學堂初次所招全系弁目,不能直接聽講,須用翻譯轉授,這是與水師學堂不同的地方。
迨後把修業期間逐漸延長,入學資格也逐漸改良——招選良家年幼子弟。
李氏之後,繼以袁世凱氏,雖中經庚子拳匪之變,全校被毀,但北洋軍閥莫不由此發源,遂以支持清末及民初二三十年的政局,我輩也沾了不少的餘潤。
寫在此處,能不發生特别的感想? 李鴻章像 二湖北武備學堂 張之洞氏在當時也是提倡軍備教育最力的一個人,所以在廣東創設水陸師學堂,在湖北又設立武備學堂。
此學堂開辦于光緒二十一年,其課程也是分學科與術科兩類:學科謂之講堂功課,為軍械學、算學、測繪、地圖學、各國戰史、營壘、橋道、制造之法及營陣攻守轉運之要;術科謂之操場功課,為槍隊、炮隊、馬隊營壘、工程隊、行軍炮台、行軍鐵路、行軍電線、行軍旱雷、演試測量、演習體操等事。
教習也是聘請德國軍官充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