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資本論》是一部關系人類曆史命運的著作
關燈
小
中
大
的無産階級,又該是多麼大的鼓勵。
當然,《資本論》的作者關于這個一般規律的發現,不是由古到今,順着曆史發展的道路來探索,而是從已經很發達的社會形态探索上去,也就是說,馬克思是通過資本主義社會形态和生産關系的分析,為理解曆史上一切社會形态提供線索,找到一般發展規律。
恩格斯指出他的第二個重大發現,是在徹底弄清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與勞動的關系,弄清了資本家階級如何剝削無産階級的關系,也就是說,弄清了剩餘價值的關系,正因為把這個最複雜的、最隐蔽的剝削形态,即剩餘價值形态弄清楚了,農奴制度的剝削形态,奴隸制度的剝削形态,就一目了然了;原始社會以後的曆史,是剝削者階級剝削被剝削者階級的曆史,是被剝削者階級不斷對剝削者階級進行反抗的曆史,也就一目了然了。
真理總是在被壓迫、被剝削者一邊。
把這個真理向全世界宣布出來,就武裝了無産階級,使他們能理直氣壯地進行鬥争。
不錯,在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發生的那一瞬間起,真理就是在無産階級一邊了,但無産階級要鬥争取得勝利,還須在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集中自己的力量,不斷通過這樣那樣的鬥争,獲得經驗,提高認識和階級覺悟,使他們自己逐漸由自在的階級變成為自為的階級。
使每個人都認識到個人的、各個廠礦方面的集體的利益,是和整個階級利益連在一起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不僅非常明确有力地論證資産階級在如何毫不留情地剝削無産階級,使無産階級日益貧困化,同時卻也辯證地說明了,就在他們加強剝削榨取中,在加速資本積累、積聚和集中過程中,不僅擴大了無産階級隊伍,并還為無産階級團結、組織、鍛煉創造了條件。
不僅論證了無産階級反抗資産階級的鬥争如何有理,并還指示了他們對資産階級進行反抗鬥争如何有力。
他使無産階級在打倒資産階級的鬥争中,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抱定必勝的信心。
當然,當無産階級威脅逐漸增加時,資産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是一點也不會放松警惕的。
他們為了破壞工人的團結,不惜收買上層工賊,并且為了混淆是非、模糊階級界線,又在馬克思主義陣營内,收買大批的改良主義、修正主義分子,為他們幫腔。
在這種情況下,無産階級要取得鬥争的勝利,就必須緊密團結在他們革命的先鋒隊,即真正代表他們利益的共産黨的周圍,在黨的領導下,依據具體條件,依據階級力量的消長變化,制定鬥争策略和步驟,統一行動。
在這裡,鬥争的勝利,就要取決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是否和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結合起來;廣大工人階級的階級覺悟程度和階級組織領導力量,是否随着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和成熟,而日益提高加強起來。
在當前這個帝國主義走向滅亡和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新階段,隻要無産階級政黨遵循馬克思主義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教育工作,對資産階級一切反動勢力,進行頑強鬥争,積聚革命力量,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用革命武裝去奪取政權,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程度差了一些,依舊可以象在帝俄那樣,乃至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那樣,實現社會主義;反之,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大部分工人的組織被掌握在一些右傾機會主義、改良主義者手中,無産階級的運動,沒有同馬克思列甯主義相結合,即使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條件已經成熟了,依舊不能實現社會主義。
資産階級學者和修正主義者、改良主義者,不懂其中的辯證道理,就抓住這種事實,胡說什麼《資本論》的預言不靈,他們似乎一點也沒有想起,反對《資本論》中的辯證法的,反對《資本論》著者經常告誡無産階級,不能等着實現社會主義,必須通過堅決的決死鬥争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理論的,不正是他們這些家夥嗎?論到這裡,我們還不應忘記他們的又一個有關的謬論,那是說,象《資本論》這麼巨大,這麼艱深難懂的著作,怎麼能和無産階級發生關系呢?事實上,《資本論》中所講的道理,恰好隻有工人階級最容易接受;而最感到格格不入的,倒反而是那些自認為有教養的資産階級和他們的禦用學者們,馬克思曾經不止一次地談到這個問題。
(四)《資本論》是對以往一切階級社會思想的清算和總結,是革命與科學統一表現的典範,是工人階級的光榮與驕傲的旗幟 大家都知道:《資本論》是馬克思這位偉大學者和革命家的科學巨著。
這部著作把貫徹在整個資本主義發生、成長以至沒落過程中的對立鬥争規律,原原本本地揭露出來,構成了曆史唯物論的基礎,顯示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革命的代數學”或辯證法,而由是
當然,《資本論》的作者關于這個一般規律的發現,不是由古到今,順着曆史發展的道路來探索,而是從已經很發達的社會形态探索上去,也就是說,馬克思是通過資本主義社會形态和生産關系的分析,為理解曆史上一切社會形态提供線索,找到一般發展規律。
恩格斯指出他的第二個重大發現,是在徹底弄清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資本與勞動的關系,弄清了資本家階級如何剝削無産階級的關系,也就是說,弄清了剩餘價值的關系,正因為把這個最複雜的、最隐蔽的剝削形态,即剩餘價值形态弄清楚了,農奴制度的剝削形态,奴隸制度的剝削形态,就一目了然了;原始社會以後的曆史,是剝削者階級剝削被剝削者階級的曆史,是被剝削者階級不斷對剝削者階級進行反抗的曆史,也就一目了然了。
真理總是在被壓迫、被剝削者一邊。
把這個真理向全世界宣布出來,就武裝了無産階級,使他們能理直氣壯地進行鬥争。
不錯,在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發生的那一瞬間起,真理就是在無産階級一邊了,但無産階級要鬥争取得勝利,還須在資本主義生産關系發展過程中,不斷擴大自己的隊伍,集中自己的力量,不斷通過這樣那樣的鬥争,獲得經驗,提高認識和階級覺悟,使他們自己逐漸由自在的階級變成為自為的階級。
使每個人都認識到個人的、各個廠礦方面的集體的利益,是和整個階級利益連在一起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不僅非常明确有力地論證資産階級在如何毫不留情地剝削無産階級,使無産階級日益貧困化,同時卻也辯證地說明了,就在他們加強剝削榨取中,在加速資本積累、積聚和集中過程中,不僅擴大了無産階級隊伍,并還為無産階級團結、組織、鍛煉創造了條件。
不僅論證了無産階級反抗資産階級的鬥争如何有理,并還指示了他們對資産階級進行反抗鬥争如何有力。
他使無産階級在打倒資産階級的鬥争中,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抱定必勝的信心。
當然,當無産階級威脅逐漸增加時,資産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是一點也不會放松警惕的。
他們為了破壞工人的團結,不惜收買上層工賊,并且為了混淆是非、模糊階級界線,又在馬克思主義陣營内,收買大批的改良主義、修正主義分子,為他們幫腔。
在這種情況下,無産階級要取得鬥争的勝利,就必須緊密團結在他們革命的先鋒隊,即真正代表他們利益的共産黨的周圍,在黨的領導下,依據具體條件,依據階級力量的消長變化,制定鬥争策略和步驟,統一行動。
在這裡,鬥争的勝利,就要取決于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是否和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結合起來;廣大工人階級的階級覺悟程度和階級組織領導力量,是否随着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和成熟,而日益提高加強起來。
在當前這個帝國主義走向滅亡和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新階段,隻要無産階級政黨遵循馬克思主義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教育工作,對資産階級一切反動勢力,進行頑強鬥争,積聚革命力量,準備在必要的時候用革命武裝去奪取政權,就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程度差了一些,依舊可以象在帝俄那樣,乃至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那樣,實現社會主義;反之,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由于大部分工人的組織被掌握在一些右傾機會主義、改良主義者手中,無産階級的運動,沒有同馬克思列甯主義相結合,即使實現社會主義的經濟條件已經成熟了,依舊不能實現社會主義。
資産階級學者和修正主義者、改良主義者,不懂其中的辯證道理,就抓住這種事實,胡說什麼《資本論》的預言不靈,他們似乎一點也沒有想起,反對《資本論》中的辯證法的,反對《資本論》著者經常告誡無産階級,不能等着實現社會主義,必須通過堅決的決死鬥争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的理論的,不正是他們這些家夥嗎?論到這裡,我們還不應忘記他們的又一個有關的謬論,那是說,象《資本論》這麼巨大,這麼艱深難懂的著作,怎麼能和無産階級發生關系呢?事實上,《資本論》中所講的道理,恰好隻有工人階級最容易接受;而最感到格格不入的,倒反而是那些自認為有教養的資産階級和他們的禦用學者們,馬克思曾經不止一次地談到這個問題。
(四)《資本論》是對以往一切階級社會思想的清算和總結,是革命與科學統一表現的典範,是工人階級的光榮與驕傲的旗幟 大家都知道:《資本論》是馬克思這位偉大學者和革命家的科學巨著。
這部著作把貫徹在整個資本主義發生、成長以至沒落過程中的對立鬥争規律,原原本本地揭露出來,構成了曆史唯物論的基礎,顯示為資本主義社會的“革命的代數學”或辯證法,而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