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資本論》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關燈
合的生産關系。

    這些生産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适應的現實基礎。

    ……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産關系或财産關系(這隻是生産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

    于是這些關系便由生産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産力的桎梏。

    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13]由于馬克思是沿着這個導線來展開他對于資産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并從而建立他的新的政治經濟學體系的,所以恩格斯說:“這種德國的經濟學本質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曆史觀的基礎上的”[14]。

    很顯然,在研究批判中采取了這樣的觀點,他的方法,便必須是反對形而上學的自然主義的,必須是唯物的辯證方法。

    恩格斯也指出:“馬克思對于政治經濟學的批判就是以這個方法作基礎的,這個方法的制定,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其意義不亞于唯物主義基本觀點的成果。

    ”[15] 在下面,我們将依據這個哲學基礎,就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或《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分别加以說明。

     (二)《資本論》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産關系 從上面講到的唯物史觀公式,我們清楚看到,馬克思是把他的《資本論》的研究對象,确定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産關系方面。

    他不但這樣确定了他的研究對象,并且還把這個對象,作了非常嚴密的科學的規定: “……同他們的物質生産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适合的生産關系。

     “這些生産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

     “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活動的現存生産關系或财産關系(這隻是生産關系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

    ”[16] 他這樣來确定來規定的研究對象,我們大家今天似乎過于熟悉了,倒反而不大容易認清它的積極的深刻的意義。

    但是隻要問一問:這和資産階級經濟學者所定的研究對象有什麼不同呢?為什麼抓住這個研究對象,一開始就給了資産階級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以沉重的打擊呢?當問到這些的時候,我們的想法,就會有所不同了。

     我認為,需要從以下這幾個方面把問題交代清楚: 首先,《資本論》所要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産關系,而不是含糊籠統地講什麼人類社會的一般生産關系,這才有可能就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來研究它的經濟關系和規律。

    列甯非常重視這一點,他說:“馬克思隻說到一個‘社會經濟形态’,即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形态,換句話說,他研究的隻是這個形态而不是别的形态的發展規律”[17]。

    資産階級的庸俗經濟學者不必說,就是那些古典經濟學者,也時常在封建的經濟關系與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之間,扯來扯去;有時還用原始人類漁獵捕獲物的交換關系,來類比十八、十九世紀的商品價值關系;說貨币是産生于人類的求利本能,把資本看成是任何社會都能存在的生産工具。

    這樣混淆概念,濫用邏輯,如何能把握資本主義社會的實質和特點! 其次,馬克思所講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産關系,并不隻是一般所說的在生産上結成的關系,尤其不是資産階級經濟學者在他們的經濟學論著中論生産或論生産技術條件所談到的那種關系,而是在資産階級統治下,以所生産所交換的勞動生産物為媒介,而由資産階級與勞動階級構成的社會關系。

    恩格斯說,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歸根到底是階級和階級之間的關系;可是這些關系總是同物結合着,并且作為物出現;誠然,這個或那個經濟學家在個别場合也曾覺察到這種聯系,而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它對于整個經濟學的意義……”[18]。

     再次,由于馬克思所理解的生産關系,是由資産階級支配的、資産階級剝削勞動者階級的那種社會關系,那末,這種關系本身,就必須以所有制為前提,就必須肯定生産資料的占有者,同時也是勞動生産物的占有者。

    所以,如前面講到的,馬克思又說财産關系隻是生産關系的法律用語。

    斯大林更對此作了引申的說明,認為生産關系包括:“(一)生産資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産生的各種不同社會集團在生産中的地位以及他們的相互關系,或如馬克思所說的,‘互相交換其活動’;(三)完全以它們為轉移的産品分配形式。

    ”[19]在這個說明中,不僅包括了所有制,還把生産、交換與分配及其相互的主從關系也包括在裡面了。

    這完全符合馬克思的“生産關系總和”“社會經濟結構”的概念。

    而且隻有這樣,它才能算是這門科學的全面研究對象。

    資産階級經濟學者,盡管把所有制看成是資本主義的命根子,可是在他們的理論說明中,卻往往把它看成是可有可無的東西,甚至有意不接觸到它,這隻能說明,他們的理論受到了如何大的階級限制。

     還必須指出,馬克思認為,具有上述那些含義或社會規定性的生産關系,是要和當時所在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發展程度相适合的,“社會的物質生産力發展到一定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