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南雜劇的出現
關燈
小
中
大
堂雜劇》四種,徐渭的《四聲猿》四種,車任遠的《四夢記》四種皆是;大帙者如楊慎的《太和記》二十四種,許潮的《太和記》若幹種,葉憲祖的《四豔記》四種,顧大典的《風教編》四種皆是。
璟的《十孝》、《博笑》,蓋即他們的同類。
《十孝》每事三出,十事當有三十出。
《群音類選》所載,尚非其全部。
《十孝》者,蓋指黃香、郭巨、缇萦、闵子、王祥、韓伯俞、薛包、張孝、張禮、徐庶等十人孝親的故事而言。
博笑記 沈璟作,以喜劇手法寫十個奇聞異事,以博人一笑。
顧大典的《風教編》為《四節記》體的雜劇合集。
今不傳。
《列朝詩集》:“副使家有諧賞園、清音閣,亭池佳勝。
妙解音律,自按紅牙度曲。
今松陵多蓄聲伎,其遺風也。
”呂天成謂:“道行俊度獨超,逸才早貴,菁華綴元、白之豔,潇灑挾蘇、黃之風。
曲房姬侍如雲,清閣宮商和雪。
”又雲:“《風教編》一記分四段,仿《四節》,趣味不長。
然取其範世。
”但未知所譜究為何事。
三 徐渭 明萬曆刊本《徐文長逸稿》 給最大影響于明、清的雜劇壇者,則為徐渭[9]。
渭字文清,一字文長,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别署田水月。
山陰人。
有集三十卷。
又有雜劇四種,總名為《四聲猿》[10]。
胡宗憲督師浙江時,招緻他入幕府,管書記。
時胡氏威勢嚴重,文武将吏莫敢仰視。
文長卻以一書生傲之。
戴敝烏巾,衣白布浣衣,非時直闖門入,長揖就座,奮袖縱談。
幕中有急需,召之不至,夜深開戟門以待。
偵者還報,徐秀才方泥飲大醉,叫呶不可緻。
宗憲聞之,顧稱善。
文長知兵好奇計。
宗憲餌王、徐諸虜,用間鈎緻,皆與文長密議。
宗憲被殺,文長懼亦被禍,乃佯狂而去。
後以殺其繼室,坐罪論死,系獄。
張元忭力救,方得出。
年七十二卒(1521~1593)。
袁宏道謂:“文長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其所見山奔海立,河起雲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
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當其放意,平疇千裡,偶爾幽峭,鬼語秋墳。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
間以其餘旁及花草竹石,皆超逸有緻。
”(《瓶花齋集》)王骥德則對于他的劇本,稱揚盡至。
“至吾師徐天池先生所為《四聲猿》,而高華爽俊,秾麗奇偉,無所不有,稱詞人極則,追躅元人。
”(《曲律》四)又說:“徐天池先生《四聲猿》,故是天地間一種奇絕文字。
《木蘭》之北,與《黃崇嘏》之南,尤奇中之奇。
先生居與餘僅隔一垣。
作時,每了一劇,辄呼過齋頭,朗歌一過,津津意得。
餘拈所警絕以複,則舉大白以酹,賞為知音。
中《月明度柳翠》一劇,系先生早年之筆。
《木蘭》、《祢衡》得之新創。
而《女狀元》則命餘更覓一事,以足四聲之數。
餘舉楊用修所稱《黃崇嘏春桃記》為對。
先生遂以春桃名嘏。
今好事者以《女狀元》并餘舊所譜《陳子高傳》稱為《男皇後》,并刻以傳,亦一的對。
特餘不敢與先生匹耳。
先生好談詞曲,每右本色。
于《西廂》、《琵琶》皆有口授心解。
獨不喜《玉塊》,目為闆漢。
先生逝矣!邈成千古。
以方古人,蓋真曲子中縛不住者。
則蘇長公其流哉!”(同上)又說:“山陰徐天池先生瑰玮濃郁,超邁絕塵。
《木蘭》、《崇嘏》二劇,刳腸嘔心,可泣神鬼,惜不多作。
”(同上)沈德符則持論與王氏正相反。
他說:“徐文長渭《四聲猿》盛行。
然以詞家三尺律之,猶河、漢也。
”(《顧曲雜言》)文長之作,較為奔放則有之,然亦多陳套,王氏所謂“可泣鬼神”,自未免阿其所好。
沈氏所謂“詞家三尺律之”一語,卻也有幾分過分。
假定必以元人的嚴格的劇本規則來律文長之作,他當然隻好受“猶河、漢也”四個字的酷讦了。
這是四個絕不相幹的“短劇”的合集。
《漁陽弄》寫祢衡擊鼓罵曹操的事,卻不從正面來寫,隻是很滑稽地将已在陰司定罪的曹氏與不久便要上天的祢衡,更加上一個在第五殿閻羅天子殿下的判官察幽,在陰間重複“演述那舊日罵座的光景”。
《四聲猿》之一 這劇是描寫木蘭從軍的故事的。
選自明末刊本《四聲猿》 《翠鄉夢》故事見張邦畿《侍兒小名錄》及田汝成《西湖志》。
《西湖志餘》稱,杭州上元雜劇,有鐘馗捉鬼,月明度妓,劉海戲蟾之屬。
是“月明度妓”之故事不僅流傳甚廣,抑且由來已久。
大約最早的時候,僧人為妓所誘的事,隻是民間流行的一幕滑稽劇;後來乃變成嚴肅的劇本,附上悔悟坐化之事;再後來,則有再世投胎,為友所度的事。
而月明的一度,也頗具有滑稽的意味,當仍是民間滑稽劇的遺物。
第二出最後一段的《收江南》一曲,許多批評者都認她為絕世的妙文。
但實像民間跳舞劇的兩個演者的對唱。
《湖項雜記》謂“今俗傳月明和尚度柳翠。
燈月之夜,跳舞宣淫,大為不匹”。
這“度柳翠”、“馱柳翠”或者便是對唱的吧。
翠鄉夢 《雌木蘭》本于古《木蘭詩》,但古詩并無木蘭擒賊的事,隻淡淡地寫了幾句:“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而已。
詩裡也不言木蘭的姓,劇中則作為姓花氏,名弧。
詩中無木蘭的結果,隻是說“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劇中則多了一段嫁給王郎的事。
但劇中也間将詩句概括了來用。
《女狀元》凡五出,叙黃崇嘏事。
文長以黃為狀元,實誤。
按《十國春秋》,崇嘏好男裝,以失火系獄。
邛州刺史周庠,愛其豐采,欲妻以女。
崇嘏乃獻詩雲:“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
”庠驚召問,乃黃使君之女。
幼失父母,與老妪同居。
庠命攝司戶參軍。
已而乞罷歸,不知所終。
文長劇中所叙,則與此略異。
全劇充滿了喜劇的氣氛,特别是第五出。
作者的态度頗不嚴肅,更不穩重,大有以戲為戲之心腸,頗失去了藝術者對于藝術的真誠。
《歌代嘯》[11]一劇相傳亦為文長所作。
袁石公為序而刻之。
雖卷頭題着“山陰徐文長撰”,而石公的序,已先作疑詞:“《歌代嘯》不知誰作,大率描景十七,摛詞十三,而呼照曲折,字無虛設,又一一本地風光,似欲直問王、關之鼎。
說者謂出自文長。
”劇前有《凡例》七則,皆為作者的口氣。
《凡例》之末,則署着“虎林沖和居士識”,或者便是沖和居士所作的罷?《凡例》上說:“此曲以描寫諧谑為主,一切鄙談猥事,俱可入調,故無取乎雅言。
”真的,此劇嬉笑怒罵,所用者無非市井常談,而其骨架便建立在: 沒處洩憤的,是冬瓜走去,拿瓠子出氣, 有心嫁禍的,是丈母牙疼,灸女婿腳根, 眼迷曲直的,是張秃帽子,教李秃去戴, 胸橫人我的,是州官放火,禁百姓點燈。
昆侖奴雜劇 梅鼎祚作 的四句當作“
璟的《十孝》、《博笑》,蓋即他們的同類。
《十孝》每事三出,十事當有三十出。
《群音類選》所載,尚非其全部。
《十孝》者,蓋指黃香、郭巨、缇萦、闵子、王祥、韓伯俞、薛包、張孝、張禮、徐庶等十人孝親的故事而言。
博笑記 沈璟作,以喜劇手法寫十個奇聞異事,以博人一笑。
顧大典的《風教編》為《四節記》體的雜劇合集。
今不傳。
《列朝詩集》:“副使家有諧賞園、清音閣,亭池佳勝。
妙解音律,自按紅牙度曲。
今松陵多蓄聲伎,其遺風也。
”呂天成謂:“道行俊度獨超,逸才早貴,菁華綴元、白之豔,潇灑挾蘇、黃之風。
曲房姬侍如雲,清閣宮商和雪。
”又雲:“《風教編》一記分四段,仿《四節》,趣味不長。
然取其範世。
”但未知所譜究為何事。
三 徐渭 明萬曆刊本《徐文長逸稿》 給最大影響于明、清的雜劇壇者,則為徐渭[9]。
渭字文清,一字文長,号青藤道士,天池山人,别署田水月。
山陰人。
有集三十卷。
又有雜劇四種,總名為《四聲猿》[10]。
胡宗憲督師浙江時,招緻他入幕府,管書記。
時胡氏威勢嚴重,文武将吏莫敢仰視。
文長卻以一書生傲之。
戴敝烏巾,衣白布浣衣,非時直闖門入,長揖就座,奮袖縱談。
幕中有急需,召之不至,夜深開戟門以待。
偵者還報,徐秀才方泥飲大醉,叫呶不可緻。
宗憲聞之,顧稱善。
文長知兵好奇計。
宗憲餌王、徐諸虜,用間鈎緻,皆與文長密議。
宗憲被殺,文長懼亦被禍,乃佯狂而去。
後以殺其繼室,坐罪論死,系獄。
張元忭力救,方得出。
年七十二卒(1521~1593)。
袁宏道謂:“文長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齊、魯、燕、趙之地,窮覽朔漠。
其所見山奔海立,河起雲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
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羁人之寒起。
當其放意,平疇千裡,偶爾幽峭,鬼語秋墳。
喜作書,筆意奔放如其詩,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
間以其餘旁及花草竹石,皆超逸有緻。
”(《瓶花齋集》)王骥德則對于他的劇本,稱揚盡至。
“至吾師徐天池先生所為《四聲猿》,而高華爽俊,秾麗奇偉,無所不有,稱詞人極則,追躅元人。
”(《曲律》四)又說:“徐天池先生《四聲猿》,故是天地間一種奇絕文字。
《木蘭》之北,與《黃崇嘏》之南,尤奇中之奇。
先生居與餘僅隔一垣。
作時,每了一劇,辄呼過齋頭,朗歌一過,津津意得。
餘拈所警絕以複,則舉大白以酹,賞為知音。
中《月明度柳翠》一劇,系先生早年之筆。
《木蘭》、《祢衡》得之新創。
而《女狀元》則命餘更覓一事,以足四聲之數。
餘舉楊用修所稱《黃崇嘏春桃記》為對。
先生遂以春桃名嘏。
今好事者以《女狀元》并餘舊所譜《陳子高傳》稱為《男皇後》,并刻以傳,亦一的對。
特餘不敢與先生匹耳。
先生好談詞曲,每右本色。
于《西廂》、《琵琶》皆有口授心解。
獨不喜《玉塊》,目為闆漢。
先生逝矣!邈成千古。
以方古人,蓋真曲子中縛不住者。
則蘇長公其流哉!”(同上)又說:“山陰徐天池先生瑰玮濃郁,超邁絕塵。
《木蘭》、《崇嘏》二劇,刳腸嘔心,可泣神鬼,惜不多作。
”(同上)沈德符則持論與王氏正相反。
他說:“徐文長渭《四聲猿》盛行。
然以詞家三尺律之,猶河、漢也。
”(《顧曲雜言》)文長之作,較為奔放則有之,然亦多陳套,王氏所謂“可泣鬼神”,自未免阿其所好。
沈氏所謂“詞家三尺律之”一語,卻也有幾分過分。
假定必以元人的嚴格的劇本規則來律文長之作,他當然隻好受“猶河、漢也”四個字的酷讦了。
這是四個絕不相幹的“短劇”的合集。
《漁陽弄》寫祢衡擊鼓罵曹操的事,卻不從正面來寫,隻是很滑稽地将已在陰司定罪的曹氏與不久便要上天的祢衡,更加上一個在第五殿閻羅天子殿下的判官察幽,在陰間重複“演述那舊日罵座的光景”。
《四聲猿》之一 這劇是描寫木蘭從軍的故事的。
選自明末刊本《四聲猿》 《翠鄉夢》故事見張邦畿《侍兒小名錄》及田汝成《西湖志》。
《西湖志餘》稱,杭州上元雜劇,有鐘馗捉鬼,月明度妓,劉海戲蟾之屬。
是“月明度妓”之故事不僅流傳甚廣,抑且由來已久。
大約最早的時候,僧人為妓所誘的事,隻是民間流行的一幕滑稽劇;後來乃變成嚴肅的劇本,附上悔悟坐化之事;再後來,則有再世投胎,為友所度的事。
而月明的一度,也頗具有滑稽的意味,當仍是民間滑稽劇的遺物。
第二出最後一段的《收江南》一曲,許多批評者都認她為絕世的妙文。
但實像民間跳舞劇的兩個演者的對唱。
《湖項雜記》謂“今俗傳月明和尚度柳翠。
燈月之夜,跳舞宣淫,大為不匹”。
這“度柳翠”、“馱柳翠”或者便是對唱的吧。
翠鄉夢 《雌木蘭》本于古《木蘭詩》,但古詩并無木蘭擒賊的事,隻淡淡地寫了幾句:“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而已。
詩裡也不言木蘭的姓,劇中則作為姓花氏,名弧。
詩中無木蘭的結果,隻是說“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劇中則多了一段嫁給王郎的事。
但劇中也間将詩句概括了來用。
《女狀元》凡五出,叙黃崇嘏事。
文長以黃為狀元,實誤。
按《十國春秋》,崇嘏好男裝,以失火系獄。
邛州刺史周庠,愛其豐采,欲妻以女。
崇嘏乃獻詩雲:“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
”庠驚召問,乃黃使君之女。
幼失父母,與老妪同居。
庠命攝司戶參軍。
已而乞罷歸,不知所終。
文長劇中所叙,則與此略異。
全劇充滿了喜劇的氣氛,特别是第五出。
作者的态度頗不嚴肅,更不穩重,大有以戲為戲之心腸,頗失去了藝術者對于藝術的真誠。
《歌代嘯》[11]一劇相傳亦為文長所作。
袁石公為序而刻之。
雖卷頭題着“山陰徐文長撰”,而石公的序,已先作疑詞:“《歌代嘯》不知誰作,大率描景十七,摛詞十三,而呼照曲折,字無虛設,又一一本地風光,似欲直問王、關之鼎。
說者謂出自文長。
”劇前有《凡例》七則,皆為作者的口氣。
《凡例》之末,則署着“虎林沖和居士識”,或者便是沖和居士所作的罷?《凡例》上說:“此曲以描寫諧谑為主,一切鄙談猥事,俱可入調,故無取乎雅言。
”真的,此劇嬉笑怒罵,所用者無非市井常談,而其骨架便建立在: 沒處洩憤的,是冬瓜走去,拿瓠子出氣, 有心嫁禍的,是丈母牙疼,灸女婿腳根, 眼迷曲直的,是張秃帽子,教李秃去戴, 胸橫人我的,是州官放火,禁百姓點燈。
昆侖奴雜劇 梅鼎祚作 的四句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