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進展
關燈
小
中
大
詳。
全書12卷,依宮調編排。
所收皆元代及明初已刊或未刊作品,大都是當時脍炙人口而盛為流傳者,有重要史料價值。
《詞林摘豔》,散曲、戲曲選集。
明張祿選輯。
10集。
據《盛世新聲》增删補訂而成。
其中收有一些時調小曲,為研究當時民間小曲的資料。
元時有“南北合套”,但南曲則絕未見到一篇。
《雍熙樂府》、《盛世新聲》及《詞林摘豔》所載南曲,不知中有元人作否?陳所聞《南宮詞紀》(卷六)載有《浪淘沙·道情》:“綠竹間青松,翠影重重,仙家樓閣白雲中。
”題“元人”作,不知何據。
南曲的最早的一位作家,當為高則誠。
則誠,永嘉平陽人,為有名的《琵琶記》的作者。
他的南曲有《商調二郎神·秋懷》“人别後,正七夕穿針在畫樓,暮雨過紗窗,涼已透”一套,見于《南宮詞紀》,并不怎樣的重要,似還遠不及《琵琶》的《賞月》諸出呢。
以寫作《嬌紅記》著名的劉東生,也寫着南曲《秋懷》(《雙調步步嬌》):“簟展湘紋新涼透,睡起紅绡皺,無言獨倚樓。
一帶寒江,幾樹疏柳,牽惹别離愁,天回蒼山瘦。
”頗饒富麗的鋪叙與陳述。
東生的南曲,恐怕僅存有這一套了(見《南宮詞紀》卷三)。
楊維桢也寫作南曲,今傳《夜行船·吊古》:“霸業艱危,歎吳王端為苎蘿西子傾城處”一套。
(明人選本像《吳歈萃雅》等皆題楊升庵作;但《南九宮詞》及王伯良則皆以為鐵崖作。
) 《吳歈萃雅》 這部南曲總集分為四集,不僅選散曲,也選入劇曲。
楊、高、劉而後,南曲的大家,又得算到朱有燉。
他的《誠齋樂府》裡也有南曲。
最有名者為《雙調柳搖金》,凡四篇,設為《誡風情》、《風情答》及再誡、再答:“風情休話,風流莫誇,打鼓弄琵琶,意薄似風中絮,情空如眼内花,都是些虛脾煙月,擔閣了好生涯。
想湯瓶是紙,如何煮茶!”但“誡”雖是教訓詩,“答”卻充溢着肉的追求的贊頌的。
王世貞《藝苑卮言》所評宣、成、弘間人作:“趙王之‘紅殘驿使梅’,楊邃庵之‘寂寞過花朝’,李空同之‘指冷鳳皇生’,陳石亭之‘梅花序’,顧禾齋之‘單題梅’,皆出自王公,脍炙人口。
然較之專門,終有間也。
王威甯越《黃莺兒》,隻是渾語,然頗佳。
”今多已不可得見。
石亭即陳沂,禾齋即顧鼎臣,鼎臣的《詠梅花》(《正宮白練序》套)今猶存于《南宮詞紀》(卷二)中:“春光早漏洩,向南枝,信已傳,還掩映舊日水痕清淺。
”都隻是套語,别無新意。
王陽明為理學大儒,他的南曲雖不多見,然見于《南宮詞紀》的一篇《歸隐》(《雙調步步嬌》套)卻是那樣不平常的赤裸裸的謾罵:“亂紛紛鴉鳴鵲噪,惡狠狠豺狼當道。
冗費竭民膏,怎忍見人離散!舉疾首蹙額相告,簪笏滿朝,幹戈載道,等閑間把山河動搖!”他為了憤懑而退隐,卻即退隐了,也還是滿懷的不忍人之心。
同時有邵寶的,也以名臣而能南曲。
寶字國賢,号二泉,無錫人。
《新編南九宮詞》所載者,又有秦憲副、王思軒尚書、方洗馬、燕參政、楊閣老諸人詞;他們也都是這時代的人物。
其詞“較之專門,終有間也”。
燕參政(仲義)的《畫眉晝錦》套,抒寫曉行的情景,實為古今絕唱。
以少遊的“夢破鼠窺燈”一詞較之,未免有“小巫”之感。
“霍索起披襟,見書窗下有殘燈。
把行囊束整,跨馬登程。
傷情!半世随行琴和劍,幾年辛苦為功名。
從頭省:隻赢得水宿風餐,戴月披星!……(《黃莺兒》)伐木響丁丁,傍幽林取次行,隻聽得敗葉兒淅零索落随風韻。
疏星尚存,殘月尚明,碧溪清淺,梅橫疏影。
算行程:山程共水程,一程過了又一程。
”其健昂悲壯的情緒,似尤在“嘒彼小星,三五在東”之上。
《南宮詞紀》,散曲選集。
明陳所聞編。
6卷。
與《北宮詞紀》合稱《南北宮詞紀》。
保存了部分不常見的明人散曲。
四 陳大聲在南曲壇上,也是一位縱橫馳驟罕逢敵手的大家。
《秋碧》曲裡以南曲寫就者,似較之以北曲出之者為更柔媚,更富于绮膩宛曲之感。
像《好事近》套:“兜的上心來,教人難想難猜!同心羅帶,平空的兩下分開。
傷懷,舊日香囊猶在。
詩中意,須寫的明白。
歸期一年半載,算程途咫尺,音信全乖。
”已甚纏綿悱恻,而《風情》的《鎖南枝》,《麗情》的《黃莺兒》: 腸中熱,心上癢,分明有人閑論講。
他近日恩情又在他人上。
要道是真,又怕是謊,抵牙兒猜,皺眉兒想。
——《鎖南枝》 一見了也留情!口不言,心自省,平白惹下相思病。
佳期又未成,虛耽着污名。
老天不管人孤另,對殘燈一場價睡醒,胡突夢,見分明。
——《黃莺兒》 尤能以本色語,當前景,曲曲傳達出最内在的柔情。
這便是他的特色。
王世貞雲:“徐髯仙霖,金陵人,所為樂府,不能如陳大聲穩妥,而才氣過之。
”徐霖所作,惜今絕罕見。
《南宮詞紀》所載的《閑情》(《山坡羊》)二首,殆為他的全部的遺産了:“春染郊原如繡,草綠江南時候,和煙襯馬,滿地重茵厚。
……添愁,桃花逐水流,還愁青春有盡頭!”若僅以此二曲衡之,卻實不足以和大聲并肩而立。
同時有沈仕,字懋學,一字子登(《曲品》雲一字野筠),号青門山人,仁和人。
著《唾窗絨》,亦善繪畫。
他和陳大聲齊名,明人每并稱之。
沈德符雲:“沈青門、陳大聲輩南詞宗匠。
”(《顧曲雜言》)徐又陵也并舉之。
張旭初評“其辭:冶豔出俗,韻緻諧和,入南聲之奧室矣。
”梁辰魚的《江東白苎》嘗有《效沈青門唾窗絨體》,引雲:“青門沈山人者,錢塘菁英,武林翹楚。
丹青冠于海上,詞翰遍于江南。
任俠氣滿,迹類霸陵将軍;自傷情多,家本秦川公子。
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鄉;逸氣不伸,常遊神于花陣。
聯翩秀句,傾翠館之梁塵,旖旎芳詞,動青樓之扇影。
”他是那麼傾倒于青門。
他的整個的《江東白苎》,也許可以說是規模《唾窗絨》[12]的結果。
自嘉、隆以後,像陳大聲那麼樣的本色的情歌,是不為文人學士所重視的了。
他們追步的目标,便是《唾窗絨》和《江東白苎》。
這風氣竟曆百餘年而未衰。
沈仕所作,誠都是嬌豔若“臨水夭桃”的東西,像《黃莺兒》(《美人隔窗》): 俺隻道秋水浸芙蓉,卻原來透窗紗臉暈紅。
朦胧相對渾如夢。
又不是雲山幾重,怎說與離情萬種!隻見綠楊煙裡花枝動。
總相
全書12卷,依宮調編排。
所收皆元代及明初已刊或未刊作品,大都是當時脍炙人口而盛為流傳者,有重要史料價值。
《詞林摘豔》,散曲、戲曲選集。
明張祿選輯。
10集。
據《盛世新聲》增删補訂而成。
其中收有一些時調小曲,為研究當時民間小曲的資料。
元時有“南北合套”,但南曲則絕未見到一篇。
《雍熙樂府》、《盛世新聲》及《詞林摘豔》所載南曲,不知中有元人作否?陳所聞《南宮詞紀》(卷六)載有《浪淘沙·道情》:“綠竹間青松,翠影重重,仙家樓閣白雲中。
”題“元人”作,不知何據。
南曲的最早的一位作家,當為高則誠。
則誠,永嘉平陽人,為有名的《琵琶記》的作者。
他的南曲有《商調二郎神·秋懷》“人别後,正七夕穿針在畫樓,暮雨過紗窗,涼已透”一套,見于《南宮詞紀》,并不怎樣的重要,似還遠不及《琵琶》的《賞月》諸出呢。
以寫作《嬌紅記》著名的劉東生,也寫着南曲《秋懷》(《雙調步步嬌》):“簟展湘紋新涼透,睡起紅绡皺,無言獨倚樓。
一帶寒江,幾樹疏柳,牽惹别離愁,天回蒼山瘦。
”頗饒富麗的鋪叙與陳述。
東生的南曲,恐怕僅存有這一套了(見《南宮詞紀》卷三)。
楊維桢也寫作南曲,今傳《夜行船·吊古》:“霸業艱危,歎吳王端為苎蘿西子傾城處”一套。
(明人選本像《吳歈萃雅》等皆題楊升庵作;但《南九宮詞》及王伯良則皆以為鐵崖作。
) 《吳歈萃雅》 這部南曲總集分為四集,不僅選散曲,也選入劇曲。
楊、高、劉而後,南曲的大家,又得算到朱有燉。
他的《誠齋樂府》裡也有南曲。
最有名者為《雙調柳搖金》,凡四篇,設為《誡風情》、《風情答》及再誡、再答:“風情休話,風流莫誇,打鼓弄琵琶,意薄似風中絮,情空如眼内花,都是些虛脾煙月,擔閣了好生涯。
想湯瓶是紙,如何煮茶!”但“誡”雖是教訓詩,“答”卻充溢着肉的追求的贊頌的。
王世貞《藝苑卮言》所評宣、成、弘間人作:“趙王之‘紅殘驿使梅’,楊邃庵之‘寂寞過花朝’,李空同之‘指冷鳳皇生’,陳石亭之‘梅花序’,顧禾齋之‘單題梅’,皆出自王公,脍炙人口。
然較之專門,終有間也。
王威甯越《黃莺兒》,隻是渾語,然頗佳。
”今多已不可得見。
石亭即陳沂,禾齋即顧鼎臣,鼎臣的《詠梅花》(《正宮白練序》套)今猶存于《南宮詞紀》(卷二)中:“春光早漏洩,向南枝,信已傳,還掩映舊日水痕清淺。
”都隻是套語,别無新意。
王陽明為理學大儒,他的南曲雖不多見,然見于《南宮詞紀》的一篇《歸隐》(《雙調步步嬌》套)卻是那樣不平常的赤裸裸的謾罵:“亂紛紛鴉鳴鵲噪,惡狠狠豺狼當道。
冗費竭民膏,怎忍見人離散!舉疾首蹙額相告,簪笏滿朝,幹戈載道,等閑間把山河動搖!”他為了憤懑而退隐,卻即退隐了,也還是滿懷的不忍人之心。
同時有邵寶的,也以名臣而能南曲。
寶字國賢,号二泉,無錫人。
《新編南九宮詞》所載者,又有秦憲副、王思軒尚書、方洗馬、燕參政、楊閣老諸人詞;他們也都是這時代的人物。
其詞“較之專門,終有間也”。
燕參政(仲義)的《畫眉晝錦》套,抒寫曉行的情景,實為古今絕唱。
以少遊的“夢破鼠窺燈”一詞較之,未免有“小巫”之感。
“霍索起披襟,見書窗下有殘燈。
把行囊束整,跨馬登程。
傷情!半世随行琴和劍,幾年辛苦為功名。
從頭省:隻赢得水宿風餐,戴月披星!……(《黃莺兒》)伐木響丁丁,傍幽林取次行,隻聽得敗葉兒淅零索落随風韻。
疏星尚存,殘月尚明,碧溪清淺,梅橫疏影。
算行程:山程共水程,一程過了又一程。
”其健昂悲壯的情緒,似尤在“嘒彼小星,三五在東”之上。
《南宮詞紀》,散曲選集。
明陳所聞編。
6卷。
與《北宮詞紀》合稱《南北宮詞紀》。
保存了部分不常見的明人散曲。
四 陳大聲在南曲壇上,也是一位縱橫馳驟罕逢敵手的大家。
《秋碧》曲裡以南曲寫就者,似較之以北曲出之者為更柔媚,更富于绮膩宛曲之感。
像《好事近》套:“兜的上心來,教人難想難猜!同心羅帶,平空的兩下分開。
傷懷,舊日香囊猶在。
詩中意,須寫的明白。
歸期一年半載,算程途咫尺,音信全乖。
”已甚纏綿悱恻,而《風情》的《鎖南枝》,《麗情》的《黃莺兒》: 腸中熱,心上癢,分明有人閑論講。
他近日恩情又在他人上。
要道是真,又怕是謊,抵牙兒猜,皺眉兒想。
——《鎖南枝》 一見了也留情!口不言,心自省,平白惹下相思病。
佳期又未成,虛耽着污名。
老天不管人孤另,對殘燈一場價睡醒,胡突夢,見分明。
——《黃莺兒》 尤能以本色語,當前景,曲曲傳達出最内在的柔情。
這便是他的特色。
王世貞雲:“徐髯仙霖,金陵人,所為樂府,不能如陳大聲穩妥,而才氣過之。
”徐霖所作,惜今絕罕見。
《南宮詞紀》所載的《閑情》(《山坡羊》)二首,殆為他的全部的遺産了:“春染郊原如繡,草綠江南時候,和煙襯馬,滿地重茵厚。
……添愁,桃花逐水流,還愁青春有盡頭!”若僅以此二曲衡之,卻實不足以和大聲并肩而立。
同時有沈仕,字懋學,一字子登(《曲品》雲一字野筠),号青門山人,仁和人。
著《唾窗絨》,亦善繪畫。
他和陳大聲齊名,明人每并稱之。
沈德符雲:“沈青門、陳大聲輩南詞宗匠。
”(《顧曲雜言》)徐又陵也并舉之。
張旭初評“其辭:冶豔出俗,韻緻諧和,入南聲之奧室矣。
”梁辰魚的《江東白苎》嘗有《效沈青門唾窗絨體》,引雲:“青門沈山人者,錢塘菁英,武林翹楚。
丹青冠于海上,詞翰遍于江南。
任俠氣滿,迹類霸陵将軍;自傷情多,家本秦川公子。
但峻志未就,每托迹于醉鄉;逸氣不伸,常遊神于花陣。
聯翩秀句,傾翠館之梁塵,旖旎芳詞,動青樓之扇影。
”他是那麼傾倒于青門。
他的整個的《江東白苎》,也許可以說是規模《唾窗絨》[12]的結果。
自嘉、隆以後,像陳大聲那麼樣的本色的情歌,是不為文人學士所重視的了。
他們追步的目标,便是《唾窗絨》和《江東白苎》。
這風氣竟曆百餘年而未衰。
沈仕所作,誠都是嬌豔若“臨水夭桃”的東西,像《黃莺兒》(《美人隔窗》): 俺隻道秋水浸芙蓉,卻原來透窗紗臉暈紅。
朦胧相對渾如夢。
又不是雲山幾重,怎說與離情萬種!隻見綠楊煙裡花枝動。
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