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散曲的進展
關燈
小
中
大
歡,天下事吾侪不管!”(《沉醉東風·冬夜》)
《北宮詞紀》
陳所聞編《南宮詞紀》和《北宮詞紀》,選曲甚為精備。
首附插圖數頁,後印本皆佚去。
常倫字明卿,沁水人,正德間進士,官大理評事。
他多力善射,好酒使氣。
用考調判陳州。
又以庭詈禦史,以法罷歸。
益縱酒自放。
居恒從歌伎酒間變新聲,悲壯豔麗,稱其為人。
嘗省墓,飲大醉,衣紅,腰雙刀,馳馬絕塵。
前渡水馬,顧見水中影,驚蹶。
堕水,刃出于腹,潰腸死。
年僅三十四(1491~1524)。
有《常評事寫情集》[7]。
他是那樣的一位疏狂的人,故他的作風也顯着異常的奔放與豪邁。
像《天淨沙》: 知音就是知心,何拘朝市山林,去住一身誰禁,杖藜一任,相思便去相尋。
那樣的潇灑,便是他的特色。
就是戀情的歌詠,他也是那麼樣的粗率直爽,像:“好堅著一寸心,相應着一片口。
傳示他卓文君,慢把車兒驟,請袖彼相如弄琴手。
”(《粉蝶兒》套)又像“平生好肥馬輕裘,老也疏狂,死也風流,不離金尊,常攜紅袖。
”(《折桂令》)他是那麼大膽地絕叫着刹那的享樂主義! 唐寅 選自《吳郡名賢圖傳贊》 王磐字鴻漸,高郵州人。
生富室,獨厭绮麗之習。
雅好古文辭。
家于城西,有樓三楹,日與名流談詠其間,因号西樓。
他惡諸生之拘攣,棄之。
縱情山水詩畫間。
每風月佳勝,則絲竹觞詠,徹夜忘倦。
有《西樓樂府》[8]。
同時有王田者字舜耕,濟南人,亦号西樓。
明人如王世貞、陳所聞已常把他們二人混為一談。
但鴻漸不作南曲,以此可别于舜耕。
鴻漸的散曲,殆為明人所作中之最富于诙諧的風趣者。
以馬緻遠(《借馬》)、王元鼎較之,似也未必有他那麼脫口成趣。
王伯良絕口稱之,以為“于北詞得一人,曰高郵王西樓,俊豔工煉,字字精琢”。
正德間,閹寺當權,往來河下者無虛日,每到,便吹号頭,齊丁夫。
西樓嘗作《朝天子》(《詠喇叭》)嘲之:“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擡聲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
”他又愛作《失雞》、《嘲轉五方》、《瓶杏為鼠所齧》一類的曲子,而《失雞》的《滿庭芳》,尤傳誦一時: 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
家家都有閑鍋竈,任意烹炮。
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開東道。
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
江盈科評他所作,謂“材料取諸眼前,句調得諸口頭。
其視匠心學古,艱難苦澀者,真不啻啖哀家梨也。
”(《雪濤詩話》)西樓的長處便在于此。
他若不經意以出之,卻實是警健工煉的。
唐寅以南曲著稱于時,但寫北曲也饒有風趣。
寅[9]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吳縣人。
嘗中解元,以疏狂,時漏言語,因此罣誤,竟被除籍。
益自放(1470~1523)。
所作多怨音。
有私印曰“江南第一才子”;又曰“普救寺婚姻案主者”。
世人以所盛傳的“三笑姻緣”,殆實有其事。
他作《歎四詞》四阕(調寄《對玉環帶清江引》),見于《堯山堂外紀》(卷九十一):“清閑兩字錢難買,苦把身拘礙!人生過百年,便是超三界,此外更别無計策”;“富貴不堅牢,達人須自曉。
蘭蕙蓬蒿,算來都是草,鸾鳳鸱枭,算來都是鳥。
北邙路兒人怎逃!及早尋歡樂。
痛飲千萬觞,大唱三千套,無常到來猶恨少”;“算來不如閑打哄,枉自把機關弄。
跳出面糊盆,打破酸荠甕,誰是惺惺誰懵懂!”這樣的情調,都是由憤懑的内心裡噴吐而出的。
楊慎的父親楊廷和[10],字介夫,新都人,成化進士。
武宗時為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
嘉靖初,以議大禮,削職歸。
卒年七十一(1459~1529)。
所作散曲集,有《樂府遺音》[11]。
其情調大類張雲莊的《休居樂府》。
但也很有潇爽之作,像《三月十三日竹亭雨過》(《天淨沙》): 風闌不放天晴,雨餘還見雲生。
剛喜疏花弄影,鳥聲相應,偶然便有詩成。
以“名公巨卿”而寫作散曲者,“北調如李空同、王浚川、林粹夫、韓苑洛、何太華、許少華,俱有樂府,而未之盡見。
”(王世貞語)《堯山堂外紀》(卷八十三)曾載王越之作。
越字世昌,浚人。
官都禦史,以功封威甯伯。
他所作皆“粗豪震蕩如其人”。
像《朝天子》:“萬古千秋,一場閑話,說英雄都是假!你就笑我剌麻,你休說我哈沓,我做個沒用的神仙罷。
”林粹夫名廷玉,号南澗,侯官人。
韓邦奇字汝節,号苑洛,朝邑人。
他們所作,并見《堯山堂外紀》(卷九十)。
粹夫醉中戲作《清江引》雲:“勝水名山和我好,每日家相頑笑。
人情下苑花,世事襄陽炮,霎時間虛飄飄都過了。
”韓苑洛弟邦靖,字汝慶,為山西參政。
亦能作曲。
養病回,書一《山坡羊》于驿壁道:“青山綠水,且讓我閑遊玩;明月清風,你要忙時我要閑。
嚴陵,你會釣魚,誰不會把竿?陳抟,你會睡時,誰不會眠?”他們的情調,大抵都是如此的“故作恬淡”的。
苑洛嘗作邦靖行狀,末雲:“恨無才如司馬子長、關漢卿者以傳其行。
”以漢卿比肩子長,苑洛的醉心劇曲,可謂笃至! 楊循吉字君謙,吳縣人。
中進士,除禮部主事。
性好山水,居于南峰,因自号南峰山人。
正德末,循吉老且貧,因伶人臧賢見武宗。
每夜制為新聲,鹹稱旨。
然帝待之無異伶優,久不授他官與秩。
循吉愧悔,亟乞放歸(1456~1544)。
這個遭際,和徐霖有些相同,他罷部郎歸,嘗作《水仙子》雲:“歸來重整舊生涯,潇灑柴桑處士家。
草庵兒不用高和大,會清标豈在繁華。
紙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單條畫,借一枝得意花,自燒香,童子煎茶。
”又作《對玉環帶清江引》(《遣懷》)四首,“百歲霎時過,不飲待如何!枉自将春蹉,桃花笑人空數朵。
”其情調都是相同的。
雖貌為恬淡,其實是不能安于寂寞的。
嘗見天一閣藍格抄本《北曲拾遺》一冊,中有王舜耕及楊南峰作。
舜耕所作的《商調集賢賓·述懷》也是充滿了厭世的情調:“老閻羅大開着門戶等。
者麼你口強牙哽,末稍拳使不下口強星星。
”同書所載作者們,又有景世珍、虞味蔗、湖西主人及洗塵等四人,生平并未詳,當皆南峰、舜耕同時人。
三 《雍熙樂府》,散曲、戲曲選集。
明嘉靖間郭勳輯。
全書20卷。
《盛世新聲》,明代散曲、戲曲選集。
編選者為正德年間人,姓名不
首附插圖數頁,後印本皆佚去。
常倫字明卿,沁水人,正德間進士,官大理評事。
他多力善射,好酒使氣。
用考調判陳州。
又以庭詈禦史,以法罷歸。
益縱酒自放。
居恒從歌伎酒間變新聲,悲壯豔麗,稱其為人。
嘗省墓,飲大醉,衣紅,腰雙刀,馳馬絕塵。
前渡水馬,顧見水中影,驚蹶。
堕水,刃出于腹,潰腸死。
年僅三十四(1491~1524)。
有《常評事寫情集》[7]。
他是那樣的一位疏狂的人,故他的作風也顯着異常的奔放與豪邁。
像《天淨沙》: 知音就是知心,何拘朝市山林,去住一身誰禁,杖藜一任,相思便去相尋。
那樣的潇灑,便是他的特色。
就是戀情的歌詠,他也是那麼樣的粗率直爽,像:“好堅著一寸心,相應着一片口。
傳示他卓文君,慢把車兒驟,請袖彼相如弄琴手。
”(《粉蝶兒》套)又像“平生好肥馬輕裘,老也疏狂,死也風流,不離金尊,常攜紅袖。
”(《折桂令》)他是那麼大膽地絕叫着刹那的享樂主義! 唐寅 選自《吳郡名賢圖傳贊》 王磐字鴻漸,高郵州人。
生富室,獨厭绮麗之習。
雅好古文辭。
家于城西,有樓三楹,日與名流談詠其間,因号西樓。
他惡諸生之拘攣,棄之。
縱情山水詩畫間。
每風月佳勝,則絲竹觞詠,徹夜忘倦。
有《西樓樂府》[8]。
同時有王田者字舜耕,濟南人,亦号西樓。
明人如王世貞、陳所聞已常把他們二人混為一談。
但鴻漸不作南曲,以此可别于舜耕。
鴻漸的散曲,殆為明人所作中之最富于诙諧的風趣者。
以馬緻遠(《借馬》)、王元鼎較之,似也未必有他那麼脫口成趣。
王伯良絕口稱之,以為“于北詞得一人,曰高郵王西樓,俊豔工煉,字字精琢”。
正德間,閹寺當權,往來河下者無虛日,每到,便吹号頭,齊丁夫。
西樓嘗作《朝天子》(《詠喇叭》)嘲之:“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擡聲價。
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
”他又愛作《失雞》、《嘲轉五方》、《瓶杏為鼠所齧》一類的曲子,而《失雞》的《滿庭芳》,尤傳誦一時: 平生淡薄,雞兒不見,童子休焦。
家家都有閑鍋竈,任意烹炮。
煮湯的貼他三枚火燒,穿炒的助他一把胡椒,到省了我開東道。
免終朝報曉,直睡到日頭高。
江盈科評他所作,謂“材料取諸眼前,句調得諸口頭。
其視匠心學古,艱難苦澀者,真不啻啖哀家梨也。
”(《雪濤詩話》)西樓的長處便在于此。
他若不經意以出之,卻實是警健工煉的。
唐寅以南曲著稱于時,但寫北曲也饒有風趣。
寅[9]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吳縣人。
嘗中解元,以疏狂,時漏言語,因此罣誤,竟被除籍。
益自放(1470~1523)。
所作多怨音。
有私印曰“江南第一才子”;又曰“普救寺婚姻案主者”。
世人以所盛傳的“三笑姻緣”,殆實有其事。
他作《歎四詞》四阕(調寄《對玉環帶清江引》),見于《堯山堂外紀》(卷九十一):“清閑兩字錢難買,苦把身拘礙!人生過百年,便是超三界,此外更别無計策”;“富貴不堅牢,達人須自曉。
蘭蕙蓬蒿,算來都是草,鸾鳳鸱枭,算來都是鳥。
北邙路兒人怎逃!及早尋歡樂。
痛飲千萬觞,大唱三千套,無常到來猶恨少”;“算來不如閑打哄,枉自把機關弄。
跳出面糊盆,打破酸荠甕,誰是惺惺誰懵懂!”這樣的情調,都是由憤懑的内心裡噴吐而出的。
楊慎的父親楊廷和[10],字介夫,新都人,成化進士。
武宗時為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
嘉靖初,以議大禮,削職歸。
卒年七十一(1459~1529)。
所作散曲集,有《樂府遺音》[11]。
其情調大類張雲莊的《休居樂府》。
但也很有潇爽之作,像《三月十三日竹亭雨過》(《天淨沙》): 風闌不放天晴,雨餘還見雲生。
剛喜疏花弄影,鳥聲相應,偶然便有詩成。
以“名公巨卿”而寫作散曲者,“北調如李空同、王浚川、林粹夫、韓苑洛、何太華、許少華,俱有樂府,而未之盡見。
”(王世貞語)《堯山堂外紀》(卷八十三)曾載王越之作。
越字世昌,浚人。
官都禦史,以功封威甯伯。
他所作皆“粗豪震蕩如其人”。
像《朝天子》:“萬古千秋,一場閑話,說英雄都是假!你就笑我剌麻,你休說我哈沓,我做個沒用的神仙罷。
”林粹夫名廷玉,号南澗,侯官人。
韓邦奇字汝節,号苑洛,朝邑人。
他們所作,并見《堯山堂外紀》(卷九十)。
粹夫醉中戲作《清江引》雲:“勝水名山和我好,每日家相頑笑。
人情下苑花,世事襄陽炮,霎時間虛飄飄都過了。
”韓苑洛弟邦靖,字汝慶,為山西參政。
亦能作曲。
養病回,書一《山坡羊》于驿壁道:“青山綠水,且讓我閑遊玩;明月清風,你要忙時我要閑。
嚴陵,你會釣魚,誰不會把竿?陳抟,你會睡時,誰不會眠?”他們的情調,大抵都是如此的“故作恬淡”的。
苑洛嘗作邦靖行狀,末雲:“恨無才如司馬子長、關漢卿者以傳其行。
”以漢卿比肩子長,苑洛的醉心劇曲,可謂笃至! 楊循吉字君謙,吳縣人。
中進士,除禮部主事。
性好山水,居于南峰,因自号南峰山人。
正德末,循吉老且貧,因伶人臧賢見武宗。
每夜制為新聲,鹹稱旨。
然帝待之無異伶優,久不授他官與秩。
循吉愧悔,亟乞放歸(1456~1544)。
這個遭際,和徐霖有些相同,他罷部郎歸,嘗作《水仙子》雲:“歸來重整舊生涯,潇灑柴桑處士家。
草庵兒不用高和大,會清标豈在繁華。
紙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單條畫,借一枝得意花,自燒香,童子煎茶。
”又作《對玉環帶清江引》(《遣懷》)四首,“百歲霎時過,不飲待如何!枉自将春蹉,桃花笑人空數朵。
”其情調都是相同的。
雖貌為恬淡,其實是不能安于寂寞的。
嘗見天一閣藍格抄本《北曲拾遺》一冊,中有王舜耕及楊南峰作。
舜耕所作的《商調集賢賓·述懷》也是充滿了厭世的情調:“老閻羅大開着門戶等。
者麼你口強牙哽,末稍拳使不下口強星星。
”同書所載作者們,又有景世珍、虞味蔗、湖西主人及洗塵等四人,生平并未詳,當皆南峰、舜耕同時人。
三 《雍熙樂府》,散曲、戲曲選集。
明嘉靖間郭勳輯。
全書20卷。
《盛世新聲》,明代散曲、戲曲選集。
編選者為正德年間人,姓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