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明初的戲曲作家們

關燈
陳罴齋,未知裡居,作《躍鯉記》[19]。

    《南詞叙錄》載《姜詩得鯉》一本,當即此劇。

    姜詩孝母事,不過一般的“行孝”故事的老套,但其妻的被出而戀戀不舍,卻寫得極好。

    《蘆林相會》叙那位棄婦之如何懇摯的陳情于故夫之前,任何人讀了,都要為之感動泣下的。

     《南詞叙錄·宋元舊篇》中有《莺莺西廂記》一本,“本朝”下,又著錄李景雲編的《崔莺莺西廂記》一本。

    未知此李景雲是否即“鬥膽翻詞”的李日華?(景雲又編《王十朋荊钗記》。

    )日華的《西廂記》[20]有“嘉靖萬年春”語,似作于嘉靖間。

    但《百川書志》卻記錄着:“海鹽崔時佩編集,吳門李日華新增。

    凡三十八折。

    ”此崔時佩的生存時代自當在嘉靖以前。

    (曾有人誤以此李日華為萬曆時的李君實。

    君實嘗自辯之。

    而陸采在他所作的《南西廂記》,也恣意地攻擊着《李西廂》。

    故此李日華當然決不會即是萬曆時的李日華的。

    ) 徐時敏(《曲錄》作時勉,誤)作《五福記》[21],今存。

    叙徐勉之救溺還金,拒色行義諸事,終獲厚報于天君,享種種福。

    他又嘗改《孫郎埋犬傳》。

     韋臯克孝同打獵 《玉環記》的一幕。

     無名氏所作傳奇,在明初是很多的。

    徐渭所載“本朝”戲文,十之七八無作者姓氏。

    此種傳奇,散佚最易,而幸存于今者也還不少。

    《南詞叙錄》所著錄者,如《玉箫兩世姻緣》、《張良圯橋進履》及《高文舉》等皆有全本存在。

    《玉箫兩世姻緣》當即為《唐韋臯玉環記》[22],寫韋臯及妓女玉箫的再世姻緣。

    其中所叙韋臯為張延賞婿,不為所重,又迫女改嫁等事,大似《劉知遠白兔記》。

    而玉箫的病思及寫真,似曾給《牡丹亭》和《燕子箋》的作者們以一個重要的暗示。

    此記排場緊張,文辭也極為本色,是這時代的第一流的作品。

    惜作者已無可考了。

    《張良圯橋進履》當即為《張子房赤松記》[23]。

    張良事,宋、元話本裡有《張子房慕道記》(見《清平山堂話本》)。

    《赤松記》後半或即本于彼。

    惟前半寫子房散千金,求勇士,椎擊始皇于博浪,因進履于圯橋,得黃石公書,遂成誅秦滅楚興漢之功等事,氣勢殊為壯闊,恰和最後之功成身退,悠然逝去,成一黑白極分明的對照。

    其中插入子房妻妾事,似是狃于傳奇中不得不有女性的習慣。

    《高文舉》當即《高文舉珍珠記》[24],寫高文舉因欠官銀,求救助于王百萬;百萬以女金真妻之。

    後文舉入京,一舉狀元及第。

    被丞相溫閣所迫,不得已又娶其女金定。

    中因老蒼頭的挑撥,在王金真尋夫入京時,金定乃加以很酷刻的待遇。

    最後,文舉、金真夫婦重得相會,溫閣也罷官。

    劇情大似《琵琶記》,惟後半不同。

    溫女遠不若牛女之賢,故遂更生出許多驚波駭浪出來,增益全劇的緊張的氣氛不少。

    又有《八不知犀合記》,今有《陳攪調奸》、《夜宴失兒》二出,見于《群音類選》卷二十一,寫的是唐伯亨因禍得福事,蓋本之于元代戲文的《唐伯亨八不知音》。

     其他無名氏傳奇,或改訂前代戲文,或出自杜撰,或規模古劇的情節而加以變化,或為教坊所編,或為無名文士們的手筆,在這時代出現得不少。

    他們卻又成為後來戲劇家們所寫的諸傳奇的張本。

    蓋此時代在實際上乃為一個承前啟後的一個時期。

    有許多見存的富春堂、文林閣、世德堂、繼志齋以及閩南書肆的所刊的無名氏傳奇,又見選于萬曆間諸戲曲選本的許多傳奇,也都可疑為這個時代的産物。

    惟以其無甚确據,姑都留在下文再講。

     參考書目 一、《續錄鬼簿》明賈仲明編,有天一閣舊抄本,傳抄本。

     二、《南詞叙錄》明徐渭著,有《讀曲叢刊》本,有《曲苑》本。

     三、《曲品》明呂天成著,有暖紅室刊本,有《重訂曲苑》本。

     四、《曲錄》王國維編,有《晨風閣叢書》本,《重訂曲苑》本,《王忠悫公遺書》本。

     五、《曲海總目提要》無名氏編(傳為黃文編,但不可靠),有上海大東書局鉛印本。

    又抄本提要未被大東本收入者尚有不少。

     六、《元曲選》明臧晉叔編,有原刊本,有石印本。

     七、富春堂所刊傳奇明萬曆間金陵唐對溪刊。

    相傳,其所刊傳奇有十集一百種之多。

    但未知十集是否已完全刊畢,今所見者已有五十種左右。

     八、文林閣所刊傳奇明萬曆間金陵唐氏刊,所刊今知者有十種。

     九、世德堂所刊傳奇明萬曆間金陵唐氏刊。

    此三唐氏似為一家,時代當以富春堂為最早,而世德堂為最後。

    世德堂或已入天啟時代。

     十、繼志齋所刊傳奇明金陵陳氏刊。

     十一、傳為李卓吾、陳眉公、玉茗堂諸家批評的傳奇,在萬曆間刊布得不少,刊行的地域以蘇、杭、閩南為主。

    又有魏仲雪批評傳奇數種,刊于閩南。

     十二、《群音類選》明胡文煥編,此書極罕見,原書凡二十六卷,見存十六卷,珍籍遺文,往往賴是而見。

     十三、明刊戲曲選本極多,刊行的地方,似以閩南為最重要,若《玉谷調簧》、《摘錦奇音》、《時調青昆》等,皆為很重要的資料。

     十四、《六十種曲》閱世道人編,汲古閣刊本;道光翻刻本。

     十五、暖紅室所刊傳奇清劉世珩編,校刻不精。

     十六、沈璟的《南九宮譜》,徐子室、鈕少雅的《九宮正始》,呂士雄的《南呂定律》,莊親王的《南北九宮大成譜》裡,也有很多可資參閱的東西。

     十七、《盛明雜劇》初、二集明沈泰編,有原刊本,有武進董氏刊本。

     十八、《奢摩他室曲叢》吳梅編,商務印書館出版,僅出二集而中止。

     *** [1]《誠齋樂府》有原刊本(長洲吳氏藏二十二種,北京圖書館藏二十五種),有《奢摩他室曲叢》本(《曲叢》本僅重刊二十四種)。

    有《雜劇十段錦》本(内八本為誠齋作)。

     [2]《中山狼院本》有《王渼陂全集》本。

     [3]《杜子美沽酒遊春》有《王渼陂全集》本,有《盛明雜劇》本(《盛明》題作《曲江春》)。

     [4]《荊钗記》有富春堂刊本;李卓吾《批評》本;《六十種曲》本;暖紅室刊本。

     [5]《拜月亭》(一作《幽閨記》)有文林閣刊本;李卓吾《批評》本;羅懋登《注釋》本;陳眉公《批評》本;淩氏朱墨刊本;《六十種曲》本;暖紅室刊本。

     [6]《殺狗記》有《六十種曲》本;暖紅室刊本。

     [7]《白兔記》有《六十種曲》本;富春堂刊本(此二本大不同);暖紅室刊本(此本系翻刻《六十種曲》本)。

     [8]丘濬見《明史》卷一百八十一。

     [9]《五倫記》有世德堂刊本。

    《投筆記》有富春堂刊本;文林閣刊本;世德堂刊本;羅懋登《注釋》本;魏仲雪《批評》本。

    《舉鼎記》有傳抄本。

     [10]《香囊記》有世德堂刊本;繼志齋刊本;李卓吾《批評》本;《六十種曲》本。

     [11]《千金記》有富春堂刊本;世德堂刊本;《六十種曲》本。

    《還帶記》有富春堂刊本;世德堂刊本。

     [12]《雙忠記》有富春堂刊本。

     [13]《精忠記》有《六十種曲》本,又富春堂刊本《嶽飛破虜東窗記》也即此書。

    惟略有異同。

     [14]富春堂刊本的《嶽飛破虜東窗記》與《六十種曲》本的《精忠記》大部相同,當即系一書。

    《六十種曲》本似經改編。

     [15]《金九記》有清内府抄本,傳抄本。

     [16]《金印記》有李卓吾《批評》本;《玉夏齋傳奇十種》本;暖紅室刊本。

     [17]《連環記》有傳抄本。

     [18]《馮京三元記》有《六十種曲》本。

     [19]《躍鯉記》有富春堂刊本。

     [20]《南西廂記》有《西廂六幻》本;《六十種曲》本;暖紅室刊本。

     [21]《五福記》有傳抄本。

     [22]《玉環記》有富春堂刊本;慎餘堂刊本;《六十種曲》本。

     [23]《赤松記》有金陵唐氏刊本。

     [24]《高文舉珍珠記》有文林閣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