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雜劇的鼎盛
關燈
小
中
大
做重重疊疊淚!兀的不悶殺人也麼哥!(同上一句)久已後,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猛然見了他把頭低,長籲氣,推整素羅衣。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
兩處徘徊,落日山橫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裡?有夢也難尋覓。
這是一紙絕妙的抒情詩曲,非出之于一位大詩人之手不辦的。
那麼隽美的白描情曲,乃是後來力欲模拟的人所決難能追得上的。
《西廂》的盛行,這大約也是原因之一。
漢卿的第五劇,本來有些強弩之末,所以不能讨好是當然的事。
但他也甚為用心的寫,像: 〔醋葫蘆〕我這裡開時和淚開,他那裡修時和淚修。
多管是筆尖兒未寫淚先流,寄來書淚點兒兀自有。
我将這新痕把舊痕湮透,這的是一重愁番做了兩重愁。
〔梧葉兒〕他若是和衣卧,便是和我一處宿,但粘着他皮肉,不信不想我溫柔。
(紅雲)這裹肚要怎麼?(旦兒唱)常不離了前後,守着他左右,緊緊的系在心頭。
(紅雲)這襪兒如何?(旦兒唱)拘管他胡行亂走。
之類,也都是很好的詩。
梧桐雨 《梧桐雨》,寫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白仁甫作,為元劇中最著名的一篇悲劇。
選自《元曲選》(西谛藏) 白樸亦為自金入元者。
但行輩較後于關、王。
樸字仁甫,後改字太素,号蘭谷,真定人。
父華,《金史》有傳。
《錄鬼簿》雲:樸贈嘉儀大夫;掌禮儀院太卿。
樸在金亡時,年僅七歲,惟自己以為是金世臣,不欲仕于元,乃屈己降志,玩世滑稽。
徙家金陵,從諸遺老,放情山水間。
中統初,有欲薦之于朝者,樸力辭之。
其詩文有《天籁軒集》。
他的雜劇凡十六種,今存者惟《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及《裴少俊牆頭馬上》二種而已(此二種俱有《元曲選》本)。
尚有《東牆記》、《流紅葉》及《箭射雙雕》三劇,皆有殘文存,見于我輯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樸所作範圍也甚廣,惟以善寫嬌豔的戀愛劇著名。
而《梧桐雨》一劇,尤為人人所知。
《梧桐雨》以短短的四折,叙貴妃寵冠宮中,安祿山興兵造反,以至明皇幸蜀,馬嵬埋玉等事。
而其頂點則在第四折。
明皇由蜀回,做了太上皇,深宮無事,鎮日的思念着貴妃。
到處的景物,都是添愁的資料。
夢中分明見到玉環,請她到長生殿赴宴,醒來時,卻見雨打着梧桐樹,“一會價緊呵,似玉盤中萬顆珍珠落,一會價響呵,似玳瑁筵前兒簇笙歌鬧,一會價清呵,似翠岩頭一派寒泉瀑,一會價猛呵,似繡旗下數面征鼙操。
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則被他諸般兒雨聲相聒噪。
”(以上《叨叨令》)“這雨,一陣陣打梧桐葉凋,一點點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銀床緊圍繞,隻好把潑枝葉做柴燒鋸倒。
”(以上《倘秀才》)這一夜,明皇是“雨和人緊厮熬,伴銅壺點點敲。
雨更多,淚不少。
雨濕寒梢,淚染龍袍,不肯相饒。
共隔着一樹梧桐,直滴到晚”。
在許多的元曲中,《梧桐雨》确是一本很完美的悲劇。
作者并不依了《長恨歌》而有葉法善到天上求貴妃一幕,也不像《長生殿傳奇》那麼以團圓為結束。
他隻是叙到貴妃的死,明皇的思念為止;而特地着重于“追思”的一幕。
像這樣純粹的悲劇,元劇中是絕少見到的。
連《窦娥冤》與《漢宮秋》那麼天生的悲劇,卻也勉強的以團圓為結束,更不必說别的了。
《裴少俊牆頭馬上》,叙的是裴少俊與李千金的戀愛。
始由馬上牆頭的相見,而成為夫婦,中因少俊父親的作梗而拆散,終因少俊中舉得官而複聚。
這是一本平常的戀愛喜劇,寫得卻很出色。
須臾大夫谇範叔 須賈與魏齊刑訊範叔,令其食草,幾死。
選自明刊本 高文秀是很早熟的天才。
《錄鬼簿》雲:“文秀東豐人,府學,早卒。
”然他雖早卒,所著的劇本,卻已有二三十種之多。
如果他安享天年,則其成就,恐要較關漢卿為尤偉。
文秀所作,題材的範圍也甚廣,而寫得尤多者,則為關于黑旋風李逵的劇本。
自《黑旋風鬥雞會》、《黑旋風雙獻功》以下,共有八本之多。
今存者惟《黑旋風雙獻功》一本。
此外尚存二本,一為《須賈谇範睢》(以上均見《元曲選》),一為《好酒趙元遇上皇》(見《元刊古今雜劇》)。
又有《周瑜谒魯肅》一種,今存一折,見于我編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黑旋風雙獻功》叙郓城縣人孫榮,娶妻郭念兒。
念兒與白衙内有些不伶俐的勾當。
榮不知。
一日,榮夫婦要到泰山神州還神願。
他到梁山泊請了李逵下山為護臂。
他們落在一家店中。
念兒與白衙内約好,捉個空兒,二人便偕逃而去。
榮去一個大衙門告狀。
不料坐衙的,卻正是白衙内。
遂将他下在死牢中。
李逵送飯給他。
牢子也吃。
不知這飯中已下了蒙汗藥在内,牢子吃了,倒地不醒。
李逵遂将一牢人都放了。
第二天,逵又假扮為一個祗候人,進了白衙内家中,殺了衙内與念兒,提了那兩顆人頭上山獻功。
這裡的李逵,與《水浒傳》上的頗不相同。
《水浒傳》中的李逵,是一味勇猛的,這兒的山兒,卻是很謹慎而且多智計的。
《須賈谇範睢》叙的是:須賈在魏齊面前,誣罔範叔,叔因此被打幾死。
他逃到秦,改名張祿,做了秦相。
須賈恰奉使至秦。
叔穿了敝衣去見他。
賈贈他以绨袍。
叔見其尚有故人之情,遂折辱了他一番,命他傳語魏王,速送魏齊頭來。
這劇寫叔屈辱及得意的情形,都很好。
《好酒趙元遇上皇》叙趙元因好酒而受了好多苦辛,終于在酒店中遇見上皇,拜為兄弟,做了南京府尹。
文秀的諸劇,大抵文字都是素樸之至,連一個典雅绮麗的字眼都不用,然自有一種渾厚之氣。
在國語文學中,乃是白描的上乘的作品。
七 馬緻遠塑像 馬緻遠号東籬,大都人,任江浙行省務官。
《太和正音譜》列緻遠于第一人,頌贊備至:“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
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相颉颃。
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意。
又若神鳳飛鳴于九霄,豈可與凡馬共語哉。
宜列群英之上。
”緻遠作劇凡十四本,大半為文人學士不得志者寫照,小半則為寫山林歸隐,神仙度人的作品,大抵都是與他自己的情緒思想有關系的。
寫其他題材的作品如《漢宮秋》等,不過二三本而已。
我們如将緻遠的散曲,與他的劇本對讀一下,便可知他的劇本,并不是無所謂而寫作的。
關漢卿的劇本中,看不出一毫作者的影子。
緻遠的劇本中,卻到處都有個他自己在着。
盡管依照着當時劇場的習慣,結局是個大團圓,然而寫着不得志時的情景,他卻格外的着力。
像《江州司馬青衫淚》和《半夜雷轟薦福碑》(皆有《元曲選》本),都是如此的寫法。
連寫神仙度世、山林歸隐的劇本,像《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太華山陳抟高卧》、《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等等,似乎都是不得意的聊且以遺世孤高為快意的寫法。
我們試讀緻遠有名的《雙調夜行船》(《愁思》)一曲: 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想秦宮漢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麼漁樵沒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鼎足雖堅半腰裡折。
魏耶?晉耶?……蛩吟罷一覺才甯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
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穰穰蠅争血。
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分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
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青衫淚 白居易的《琵琶行》被衍成《青衫淚雜劇》時,大失原意,而成為一篇平常的戀愛故事了。
選自《元曲選》 再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中的一支《賀新郎》曲: 你看那龍争虎鬥舊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漢!為興亡,笑罷還悲歎,不覺的斜陽又晚。
想咱這百年人,則在這撚指中間。
空聽得樓前茶客鬧,争似江上野鷗閑。
百年人光景皆虛幻。
我觑你一株金線柳,猶兀自閑憑着十二玉闌幹。
恰恰是個很好的對照。
《太華山陳抟高卧》諸作,也都充滿了這種很淺顯的人人都懂得的因悲觀而玩世的思想。
為了緻遠是那樣的一位作家,正足以代表當時一大部分的士大夫不得志的情思,也正足以代表古今來不少抱着這同樣情思的文人學士。
所以文人學士們,對于東籬的這些十分地投合他們胃口的作品,都是異常的頌贊稱許。
涵虛子之獨以東籬為詞人之首,而不大看得起關漢卿,也便是這個緣故。
總之,東籬的作品,大都是投合士大夫的,而漢卿的作品,則大都是投合于一般民衆的。
不過像《任風子》、《嶽陽樓》一類的東西,在民間卻也有相當的勢力。
在東籬的作品中,最有名者,為《破幽夢孤雁漢宮秋》一本(有《元曲選》本)。
叙的是:漢元帝命毛延壽遍行天下,刷選宮女。
延壽得一位美人王嫱,字昭君的,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豔麗。
但她家不肯出錢買囑延壽。
他遂将美人圖點上些破綻。
元帝因此不曾留意到她。
一夜,她幽悶地在彈着琵琶,為元帝所聞,遂得相見,大為寵幸。
一面他便要斬延壽之首。
延壽逃入匈奴,獻上昭君圖形。
單于指名要昭君和番,否則興兵入塞。
元帝大驚,隻得送昭君出塞。
昭君到了黑龍江,遂投江而死。
單于驚悼。
因禍起毛延壽,遂将他送回漢廷治罪。
全劇的頂點則在:昭君去後,元帝思念着她的已往情意,正在煩惱不寐,卻又遇着孤雁一聲聲地在雲間鳴叫着,一發感得情緒凄楚不堪。
“早是我神思不甯,又添個冤家纏定。
他叫得慢一會兒,緊一聲兒,和盡寒更,不争你打盤旋,這搭裡同聲相應。
可不差訛了四時節令!”這一折的情景,是布置得異常的凄隽的。
息機子《雜劇選》中又載他的《孟浩然踏雪尋梅》一本,但那是明周憲王之作,并非他所寫的。
漢宮秋 《漢宮秋》,馬緻遠作,曾被稱為元劇的冠軍。
選自《酹江集》(通縣王氏藏) 八 鄭廷玉,彰德人,生平事迹不可考。
所作劇本凡二十四種。
今存者凡五種:《楚昭公疏者下船》、《包待制智勘後庭花》、《布袋和尚忍字記》、《看錢奴買冤家債主》及《崔府君斷冤家債主》(皆有《元曲選》本)。
廷玉文字,也甚素質,但也并不鄙野。
正是所謂雅士與俗人皆能欣賞的著作。
《楚昭公疏者下船》叙伍員興兵入楚,楚昭公逃難過江。
因風大船小,他的妻與子皆自投于江。
後賴申包胥之力,求得秦兵,楚國得以複興。
他的妻子也為龍王所救,并未死。
《布袋和尚忍字記》乃是一本與馬緻遠的《三度任風子》題材結構都很相同的“仙人度世”劇。
《看錢奴買冤家債主》叙賈仁得了周家的财,安享二十年後,乃複為周榮收回的“因果劇”。
《崔府君斷冤家債主》也是如此的一劇。
張善友的二子,一善積财,一甚浪用。
原來其一為負他的債者所投生的,其他則為他欠其人之債者所投生的。
經了他友人崔子玉的說明,善友才恍然而悟。
這裡的崔子玉大約便是小說與傳說中的崔府君,也即在冥府為唐太宗處分訴狀的崔判官。
《包龍圖智勘後庭花》乃是同時代許多包公的公案劇中的一本。
這一類的公案劇,在結構上往往是陳陳相因,題材也不外乎家庭慘變,因奸殺人一類的事。
《布袋和尚忍字記》插圖 尚仲賢,真定人,江浙行省務官。
所作劇本凡十種,十二本。
今存者凡四本:《洞庭湖柳毅傳書》、《漢高祖濯足氣英布》各一本,及《尉遲恭三奪槊》二本。
此外《越娘背燈》、《歸去來兮》及《王魁負桂英》三劇,有殘文見于我編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尉遲恭三奪槊》有《元曲選》本(其名略異,作《尉遲恭單鞭奪槊》),有元刊《古今雜劇》本。
二本内容完全不同。
或者二者乃是前後本,都是尚仲賢所著的吧。
這是比較容易解釋的一個假定。
《元曲選》中的《尉遲恭單鞭奪槊》,叙的是:尉遲恭投唐之後,因曾打了三将軍元吉一鞭,生怕他記恨。
果然,元吉乘李世民回京之隙,卻将恭下在死牢,隻要死的,不要活的。
徐茂公大驚。
追了世民回營。
元吉說是尉遲恭逃走,故被他捉回。
但世民命他們當場試演的結果,元吉卻三次為恭所捉。
他才不敢多說。
李世民去偷看洛陽城,為單雄信所追迫,無人解救。
尉遲恭奮不顧身的,以單鞭奪了雄信的槊,救了世民回來。
後來世民在榆科園與雄信戰大敗,又是恭率兵殺得雄信反勝為敗,鼠竄而去。
元刊《古今雜劇》本的《尉遲恭三奪槊》,叙的卻是:元吉、建成兄弟,屢欲篡位,怕的是秦王跟前有尉遲恭,無人可敵。
便使了一計,于高祖前讒害恭。
高祖大怒,提下恭來。
賴劉文靖苦苦的勸住了,隻削職放他歸去。
後來他與元吉在禦園中比武,他赤手空拳的與元吉争鬥。
元吉雖持着武器,卻哪裡是他的對手。
不久,便喪敗于他的手中。
高祖也不罪他。
這兩本不同的尉遲恭,恰恰是前後不同時的故事,很有是前本、後本的可能。
《漢高祖濯足氣英布》,叙楚、漢相持之際,漢高招降了英布。
始是濯足不理他,繼則親自獻上牌劍,親自為他推車。
布驚喜過度,遂為漢高祖出力攻項羽,大勝而歸。
漢皇封他為九江王。
《洞庭湖柳毅傳書》,叙柳毅下第而歸,在泾河岸上,遇見龍女,托他帶信到洞庭。
其後洞庭君德之,乃以龍女歸他為妻。
仲賢善于寫英雄,他所寫的尉遲恭及英布,都是虎虎有生氣的。
老生兒 《老生兒》,武漢臣作,為元劇中結構最完美的一本。
選自《酹江集》(通縣王氏藏) 武漢臣,濟南府人,未知其生平。
所作凡十三種。
今存者三種:《散家财天賜老生兒》、《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包待制智勘生金閣》。
又有《三戰呂布》一劇,有殘文存于《元明雜劇輯逸》中。
漢臣的《散家财天賜老生兒》一劇,曾有過英文譯本。
這劇的結構頗好。
元劇中像《老生兒》那麼饒有迷離惝恍之緻的,卻不多。
劉從善無子,招張郎為婿。
其婢小梅有孕,張郎意欲害她。
其妻乃與他同設一計,假說小梅逃走。
從善十分悲哀,遂分散家财給乞丐。
清明時,張郎去上墳,卻隻上張家墳,不上劉家墳。
于是從善凄然,勸說其妻,以侄為子。
到了從善壽辰,張郎來拜壽,從善卻不許他們入門。
其女引張乃引了小梅和小梅所生之子同來。
原來,小梅向是引張供給着的。
這事連她丈夫張郎也不知道。
于是從善無子而有子,心中大喜,将家财分為三份。
《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叙李斌與妓女李素蘭,情好甚笃。
斌因金盡,為鸨母所逐。
李素蘭誓志不從他人。
後斌得官,二人乃團圓終老。
這個戀愛喜劇的題材,乃元劇中所習見的,惟結構甚佳。
《包待制智勘生金閣》,雖也是公案劇中的惡霸恃強,鬼魂索命的陳套,卻仍以巧妙的結構見長。
漢臣對于結構的特長,乃在能于最後最緊張之時,而将全局的迷離惝恍的結子,都一齊解開了。
但在未解開之前,我們仍不能預知其将如何的解法。
像《老生兒》的最後的見子;像《玉壺春》的李素蘭,原來姓張不姓李;像《生金閣》的包拯,請了龐衙内宴會,而突然捉了他,都是使用這個特殊的布局的結果。
李逵負荊 康進之所作的《李逵負荊》,是元劇裡結構最完好的一篇英雄劇。
選自《元曲選》(西谛藏) 康進之也與高文秀一樣,善于寫黑旋風的故事,他的兩本雜劇,《梁山泊黑旋風負荊》與《黑旋風老收心》,全都是寫李逵的。
今存《黑旋風負荊》一本(見《元曲選》)。
進之,隸州人,一雲姓陳。
他的《黑旋風負荊》,實較高文秀所作的《雙獻功》為高。
文秀寫黑旋風,其性格尚未很分明,進之所寫的黑旋風,則已活潑潑的将這位黑爺爺面目全般揭出。
卻說,有一天,李逵下山喝酒,知道了王林的女兒滿堂嬌為強人宋剛、魯智恩搶去。
這二人原是冒着宋江、魯智深之名去的。
逵還以為此事真的是他們二人幹的,便氣憤憤地要向二人問罪。
一見面,不分青紅皂白,使斧便斫,狀如發瘋。
虧得為旁人所阻。
宋江聞悉原委,乃允以首級為賭,同到山下王林店中質證。
質證的結果,原來搶滿堂嬌去的,并不是他們二人,雖然姓名似乎相同。
李逵心中大為驚惶,乃慢騰騰上山而去。
他向宋江負荊請罪。
但宋江不理,隻要他的首級。
他不得已取劍來要自刎。
正在這時,王林趕來報信,說:宋剛、魯智恩二賊已為他灌醉在家。
江乃命逵與魯智深一同下山,捉了二賊上山殺了。
此劇結構的緊密,曲白的迫切而隽美,描寫的細膩深刻,實為元劇中最上乘的作品。
幾乎無一語是虛下的,無一處是不緊張的。
他将魯莽而忠義的黑旋風的性格,整個刻畫在紙上,其力量幾乎要直透紙背。
第三折更是特别的好。
其初逵非常的自信,直視宋、魯二人如狗羊,和他們一同下山去質證時,隻恐他們乘隙脫逃,或前之,或後之,有如解差的監視囚犯。
但後來,證實了宋、魯二人并不是真實的強人時,他的盛氣卻不知不覺地消失無存了。
先是憤憤地似欲遷怒于王林,繼則懊喪歎氣,有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下山時是趾高氣揚,大跨步而來;如今上山時,卻低頭視地,一步挨一步的,慢騰騰而去。
像那樣的情景,讀了真要令人叫絕。
李文蔚也寫有一本《水浒》的劇本:《同樂院燕青博魚》(《錄鬼簿》作《報冤台燕青博魚》)。
寫的卻不是李逵,而是燕青。
像小乙那樣勇敢伶俐的人物,本來是不容易寫得好的。
所以文蔚此劇,所寫的未見得會如何的高超。
文蔚,真定人,江州路瑞昌縣尹。
所作劇凡十二本,今惟《燕青博魚》一劇存。
《博魚》的題材,與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頗同,左右不過是蕩婦私通衙内,豪傑為友複仇而已。
但文蔚所寫的燕青,卻不甚像《水浒傳》上的小乙。
他眼瞎求乞,博魚過日,都隻是小無賴的勾當。
楊顯之與關漢卿為友,也寫着《黑旋風喬斷案》一劇,但今已不存。
存者為《臨江驿潇湘夜雨》及《鄭孔目風雪酷寒亭》二劇(均見《元曲選》)。
《錄鬼簿》雲:“顯之,大都人,與漢卿莫逆交。
凡有珠玉,與公較之。
”《酷寒亭》的題材,頗似《雙獻功》與《燕青博魚》,惟情節較為曲折凄楚耳。
鄭孔目救了殺人犯宋彬,贈銀而别。
後來他娶了蕭娥為妻。
娥乘他上京,與高成成奸,且虐待他前妻之子,逐他們出去。
鄭孔目歸時,遂殺了蕭娥。
他到府自首,府尹判他刺配沙門島。
解差恰是高成。
他們到了酷寒亭,風雪交加。
兩個孩子要去叫化殘羹剩飯給他吃。
其情景至為悲楚。
他們遇見了宋彬。
這時彬已為山大王。
遂帶領了喽啰,殺死了高成。
《臨江驿潇湘夜雨》也是一個悲喜劇,大似明人平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見《今古奇觀》),其結局也很相類。
張天覺有女翠鸾,因船覆,中途失散。
她為崔老所救,後乃與他侄兒崔甸士結婚。
甸士上京應試得官,卻别娶了試官之女,一同上任。
翠鸾前去尋訪,甸士卻将她當作逃奴,命人押她到沙門島去。
她父親天覺,這時已為天下提刑廉訪使。
在臨江驿暮雨潇潇之中,與翠鸾相遇。
翠鸾訴知前事。
天覺大怒。
翠鸾親自率了父親的祗從,去捉甸士及他的新夫人來,要殺壞他們。
崔老苦苦哀告,她始複認他為夫。
卻迫他将新夫人休了,改作梅香。
月明和尚度柳翠 李壽卿作。
觀音淨瓶中之楊柳枝,因偶染微塵而被罰下凡間,化作名妓柳翠,後為月明和尚所點化,歸西天複本元。
李壽卿與鄭廷玉同時,太原人,将仕郎,除縣丞。
所作劇本凡十種。
今存《說專諸伍員吹箫》與《月明和尚度柳翠》二本。
《度柳翠》與馬緻遠的《三度任風子》及同人的《三醉嶽陽樓》,其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猛然見了他把頭低,長籲氣,推整素羅衣。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
兩處徘徊,落日山橫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裡?有夢也難尋覓。
這是一紙絕妙的抒情詩曲,非出之于一位大詩人之手不辦的。
那麼隽美的白描情曲,乃是後來力欲模拟的人所決難能追得上的。
《西廂》的盛行,這大約也是原因之一。
漢卿的第五劇,本來有些強弩之末,所以不能讨好是當然的事。
但他也甚為用心的寫,像: 〔醋葫蘆〕我這裡開時和淚開,他那裡修時和淚修。
多管是筆尖兒未寫淚先流,寄來書淚點兒兀自有。
我将這新痕把舊痕湮透,這的是一重愁番做了兩重愁。
〔梧葉兒〕他若是和衣卧,便是和我一處宿,但粘着他皮肉,不信不想我溫柔。
(紅雲)這裹肚要怎麼?(旦兒唱)常不離了前後,守着他左右,緊緊的系在心頭。
(紅雲)這襪兒如何?(旦兒唱)拘管他胡行亂走。
之類,也都是很好的詩。
梧桐雨 《梧桐雨》,寫唐明皇、楊貴妃的故事,白仁甫作,為元劇中最著名的一篇悲劇。
選自《元曲選》(西谛藏) 白樸亦為自金入元者。
但行輩較後于關、王。
樸字仁甫,後改字太素,号蘭谷,真定人。
父華,《金史》有傳。
《錄鬼簿》雲:樸贈嘉儀大夫;掌禮儀院太卿。
樸在金亡時,年僅七歲,惟自己以為是金世臣,不欲仕于元,乃屈己降志,玩世滑稽。
徙家金陵,從諸遺老,放情山水間。
中統初,有欲薦之于朝者,樸力辭之。
其詩文有《天籁軒集》。
他的雜劇凡十六種,今存者惟《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及《裴少俊牆頭馬上》二種而已(此二種俱有《元曲選》本)。
尚有《東牆記》、《流紅葉》及《箭射雙雕》三劇,皆有殘文存,見于我輯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樸所作範圍也甚廣,惟以善寫嬌豔的戀愛劇著名。
而《梧桐雨》一劇,尤為人人所知。
《梧桐雨》以短短的四折,叙貴妃寵冠宮中,安祿山興兵造反,以至明皇幸蜀,馬嵬埋玉等事。
而其頂點則在第四折。
明皇由蜀回,做了太上皇,深宮無事,鎮日的思念着貴妃。
到處的景物,都是添愁的資料。
夢中分明見到玉環,請她到長生殿赴宴,醒來時,卻見雨打着梧桐樹,“一會價緊呵,似玉盤中萬顆珍珠落,一會價響呵,似玳瑁筵前兒簇笙歌鬧,一會價清呵,似翠岩頭一派寒泉瀑,一會價猛呵,似繡旗下數面征鼙操。
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兀的不惱殺人也麼哥!則被他諸般兒雨聲相聒噪。
”(以上《叨叨令》)“這雨,一陣陣打梧桐葉凋,一點點滴人心碎了,枉着金井銀床緊圍繞,隻好把潑枝葉做柴燒鋸倒。
”(以上《倘秀才》)這一夜,明皇是“雨和人緊厮熬,伴銅壺點點敲。
雨更多,淚不少。
雨濕寒梢,淚染龍袍,不肯相饒。
共隔着一樹梧桐,直滴到晚”。
在許多的元曲中,《梧桐雨》确是一本很完美的悲劇。
作者并不依了《長恨歌》而有葉法善到天上求貴妃一幕,也不像《長生殿傳奇》那麼以團圓為結束。
他隻是叙到貴妃的死,明皇的思念為止;而特地着重于“追思”的一幕。
像這樣純粹的悲劇,元劇中是絕少見到的。
連《窦娥冤》與《漢宮秋》那麼天生的悲劇,卻也勉強的以團圓為結束,更不必說别的了。
《裴少俊牆頭馬上》,叙的是裴少俊與李千金的戀愛。
始由馬上牆頭的相見,而成為夫婦,中因少俊父親的作梗而拆散,終因少俊中舉得官而複聚。
這是一本平常的戀愛喜劇,寫得卻很出色。
須臾大夫谇範叔 須賈與魏齊刑訊範叔,令其食草,幾死。
選自明刊本 高文秀是很早熟的天才。
《錄鬼簿》雲:“文秀東豐人,府學,早卒。
”然他雖早卒,所著的劇本,卻已有二三十種之多。
如果他安享天年,則其成就,恐要較關漢卿為尤偉。
文秀所作,題材的範圍也甚廣,而寫得尤多者,則為關于黑旋風李逵的劇本。
自《黑旋風鬥雞會》、《黑旋風雙獻功》以下,共有八本之多。
今存者惟《黑旋風雙獻功》一本。
此外尚存二本,一為《須賈谇範睢》(以上均見《元曲選》),一為《好酒趙元遇上皇》(見《元刊古今雜劇》)。
又有《周瑜谒魯肅》一種,今存一折,見于我編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黑旋風雙獻功》叙郓城縣人孫榮,娶妻郭念兒。
念兒與白衙内有些不伶俐的勾當。
榮不知。
一日,榮夫婦要到泰山神州還神願。
他到梁山泊請了李逵下山為護臂。
他們落在一家店中。
念兒與白衙内約好,捉個空兒,二人便偕逃而去。
榮去一個大衙門告狀。
不料坐衙的,卻正是白衙内。
遂将他下在死牢中。
李逵送飯給他。
牢子也吃。
不知這飯中已下了蒙汗藥在内,牢子吃了,倒地不醒。
李逵遂将一牢人都放了。
第二天,逵又假扮為一個祗候人,進了白衙内家中,殺了衙内與念兒,提了那兩顆人頭上山獻功。
這裡的李逵,與《水浒傳》上的頗不相同。
《水浒傳》中的李逵,是一味勇猛的,這兒的山兒,卻是很謹慎而且多智計的。
《須賈谇範睢》叙的是:須賈在魏齊面前,誣罔範叔,叔因此被打幾死。
他逃到秦,改名張祿,做了秦相。
須賈恰奉使至秦。
叔穿了敝衣去見他。
賈贈他以绨袍。
叔見其尚有故人之情,遂折辱了他一番,命他傳語魏王,速送魏齊頭來。
這劇寫叔屈辱及得意的情形,都很好。
《好酒趙元遇上皇》叙趙元因好酒而受了好多苦辛,終于在酒店中遇見上皇,拜為兄弟,做了南京府尹。
文秀的諸劇,大抵文字都是素樸之至,連一個典雅绮麗的字眼都不用,然自有一種渾厚之氣。
在國語文學中,乃是白描的上乘的作品。
七 馬緻遠塑像 馬緻遠号東籬,大都人,任江浙行省務官。
《太和正音譜》列緻遠于第一人,頌贊備至:“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
其詞典雅清麗,可與靈光、景福相颉颃。
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意。
又若神鳳飛鳴于九霄,豈可與凡馬共語哉。
宜列群英之上。
”緻遠作劇凡十四本,大半為文人學士不得志者寫照,小半則為寫山林歸隐,神仙度人的作品,大抵都是與他自己的情緒思想有關系的。
寫其他題材的作品如《漢宮秋》等,不過二三本而已。
我們如将緻遠的散曲,與他的劇本對讀一下,便可知他的劇本,并不是無所謂而寫作的。
關漢卿的劇本中,看不出一毫作者的影子。
緻遠的劇本中,卻到處都有個他自己在着。
盡管依照着當時劇場的習慣,結局是個大團圓,然而寫着不得志時的情景,他卻格外的着力。
像《江州司馬青衫淚》和《半夜雷轟薦福碑》(皆有《元曲選》本),都是如此的寫法。
連寫神仙度世、山林歸隐的劇本,像《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太華山陳抟高卧》、《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等等,似乎都是不得意的聊且以遺世孤高為快意的寫法。
我們試讀緻遠有名的《雙調夜行船》(《愁思》)一曲: 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想秦宮漢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麼漁樵沒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傑!鼎足雖堅半腰裡折。
魏耶?晉耶?……蛩吟罷一覺才甯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
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穰穰蠅争血。
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分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
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青衫淚 白居易的《琵琶行》被衍成《青衫淚雜劇》時,大失原意,而成為一篇平常的戀愛故事了。
選自《元曲選》 再看《呂洞賓三醉嶽陽樓》中的一支《賀新郎》曲: 你看那龍争虎鬥舊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漢!為興亡,笑罷還悲歎,不覺的斜陽又晚。
想咱這百年人,則在這撚指中間。
空聽得樓前茶客鬧,争似江上野鷗閑。
百年人光景皆虛幻。
我觑你一株金線柳,猶兀自閑憑着十二玉闌幹。
恰恰是個很好的對照。
《太華山陳抟高卧》諸作,也都充滿了這種很淺顯的人人都懂得的因悲觀而玩世的思想。
為了緻遠是那樣的一位作家,正足以代表當時一大部分的士大夫不得志的情思,也正足以代表古今來不少抱着這同樣情思的文人學士。
所以文人學士們,對于東籬的這些十分地投合他們胃口的作品,都是異常的頌贊稱許。
涵虛子之獨以東籬為詞人之首,而不大看得起關漢卿,也便是這個緣故。
總之,東籬的作品,大都是投合士大夫的,而漢卿的作品,則大都是投合于一般民衆的。
不過像《任風子》、《嶽陽樓》一類的東西,在民間卻也有相當的勢力。
在東籬的作品中,最有名者,為《破幽夢孤雁漢宮秋》一本(有《元曲選》本)。
叙的是:漢元帝命毛延壽遍行天下,刷選宮女。
延壽得一位美人王嫱,字昭君的,生得光彩射人,十分豔麗。
但她家不肯出錢買囑延壽。
他遂将美人圖點上些破綻。
元帝因此不曾留意到她。
一夜,她幽悶地在彈着琵琶,為元帝所聞,遂得相見,大為寵幸。
一面他便要斬延壽之首。
延壽逃入匈奴,獻上昭君圖形。
單于指名要昭君和番,否則興兵入塞。
元帝大驚,隻得送昭君出塞。
昭君到了黑龍江,遂投江而死。
單于驚悼。
因禍起毛延壽,遂将他送回漢廷治罪。
全劇的頂點則在:昭君去後,元帝思念着她的已往情意,正在煩惱不寐,卻又遇着孤雁一聲聲地在雲間鳴叫着,一發感得情緒凄楚不堪。
“早是我神思不甯,又添個冤家纏定。
他叫得慢一會兒,緊一聲兒,和盡寒更,不争你打盤旋,這搭裡同聲相應。
可不差訛了四時節令!”這一折的情景,是布置得異常的凄隽的。
息機子《雜劇選》中又載他的《孟浩然踏雪尋梅》一本,但那是明周憲王之作,并非他所寫的。
漢宮秋 《漢宮秋》,馬緻遠作,曾被稱為元劇的冠軍。
選自《酹江集》(通縣王氏藏) 八 鄭廷玉,彰德人,生平事迹不可考。
所作劇本凡二十四種。
今存者凡五種:《楚昭公疏者下船》、《包待制智勘後庭花》、《布袋和尚忍字記》、《看錢奴買冤家債主》及《崔府君斷冤家債主》(皆有《元曲選》本)。
廷玉文字,也甚素質,但也并不鄙野。
正是所謂雅士與俗人皆能欣賞的著作。
《楚昭公疏者下船》叙伍員興兵入楚,楚昭公逃難過江。
因風大船小,他的妻與子皆自投于江。
後賴申包胥之力,求得秦兵,楚國得以複興。
他的妻子也為龍王所救,并未死。
《布袋和尚忍字記》乃是一本與馬緻遠的《三度任風子》題材結構都很相同的“仙人度世”劇。
《看錢奴買冤家債主》叙賈仁得了周家的财,安享二十年後,乃複為周榮收回的“因果劇”。
《崔府君斷冤家債主》也是如此的一劇。
張善友的二子,一善積财,一甚浪用。
原來其一為負他的債者所投生的,其他則為他欠其人之債者所投生的。
經了他友人崔子玉的說明,善友才恍然而悟。
這裡的崔子玉大約便是小說與傳說中的崔府君,也即在冥府為唐太宗處分訴狀的崔判官。
《包龍圖智勘後庭花》乃是同時代許多包公的公案劇中的一本。
這一類的公案劇,在結構上往往是陳陳相因,題材也不外乎家庭慘變,因奸殺人一類的事。
《布袋和尚忍字記》插圖 尚仲賢,真定人,江浙行省務官。
所作劇本凡十種,十二本。
今存者凡四本:《洞庭湖柳毅傳書》、《漢高祖濯足氣英布》各一本,及《尉遲恭三奪槊》二本。
此外《越娘背燈》、《歸去來兮》及《王魁負桂英》三劇,有殘文見于我編的《元明雜劇輯逸》中。
《尉遲恭三奪槊》有《元曲選》本(其名略異,作《尉遲恭單鞭奪槊》),有元刊《古今雜劇》本。
二本内容完全不同。
或者二者乃是前後本,都是尚仲賢所著的吧。
這是比較容易解釋的一個假定。
《元曲選》中的《尉遲恭單鞭奪槊》,叙的是:尉遲恭投唐之後,因曾打了三将軍元吉一鞭,生怕他記恨。
果然,元吉乘李世民回京之隙,卻将恭下在死牢,隻要死的,不要活的。
徐茂公大驚。
追了世民回營。
元吉說是尉遲恭逃走,故被他捉回。
但世民命他們當場試演的結果,元吉卻三次為恭所捉。
他才不敢多說。
李世民去偷看洛陽城,為單雄信所追迫,無人解救。
尉遲恭奮不顧身的,以單鞭奪了雄信的槊,救了世民回來。
後來世民在榆科園與雄信戰大敗,又是恭率兵殺得雄信反勝為敗,鼠竄而去。
元刊《古今雜劇》本的《尉遲恭三奪槊》,叙的卻是:元吉、建成兄弟,屢欲篡位,怕的是秦王跟前有尉遲恭,無人可敵。
便使了一計,于高祖前讒害恭。
高祖大怒,提下恭來。
賴劉文靖苦苦的勸住了,隻削職放他歸去。
後來他與元吉在禦園中比武,他赤手空拳的與元吉争鬥。
元吉雖持着武器,卻哪裡是他的對手。
不久,便喪敗于他的手中。
高祖也不罪他。
這兩本不同的尉遲恭,恰恰是前後不同時的故事,很有是前本、後本的可能。
《漢高祖濯足氣英布》,叙楚、漢相持之際,漢高招降了英布。
始是濯足不理他,繼則親自獻上牌劍,親自為他推車。
布驚喜過度,遂為漢高祖出力攻項羽,大勝而歸。
漢皇封他為九江王。
《洞庭湖柳毅傳書》,叙柳毅下第而歸,在泾河岸上,遇見龍女,托他帶信到洞庭。
其後洞庭君德之,乃以龍女歸他為妻。
仲賢善于寫英雄,他所寫的尉遲恭及英布,都是虎虎有生氣的。
老生兒 《老生兒》,武漢臣作,為元劇中結構最完美的一本。
選自《酹江集》(通縣王氏藏) 武漢臣,濟南府人,未知其生平。
所作凡十三種。
今存者三種:《散家财天賜老生兒》、《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包待制智勘生金閣》。
又有《三戰呂布》一劇,有殘文存于《元明雜劇輯逸》中。
漢臣的《散家财天賜老生兒》一劇,曾有過英文譯本。
這劇的結構頗好。
元劇中像《老生兒》那麼饒有迷離惝恍之緻的,卻不多。
劉從善無子,招張郎為婿。
其婢小梅有孕,張郎意欲害她。
其妻乃與他同設一計,假說小梅逃走。
從善十分悲哀,遂分散家财給乞丐。
清明時,張郎去上墳,卻隻上張家墳,不上劉家墳。
于是從善凄然,勸說其妻,以侄為子。
到了從善壽辰,張郎來拜壽,從善卻不許他們入門。
其女引張乃引了小梅和小梅所生之子同來。
原來,小梅向是引張供給着的。
這事連她丈夫張郎也不知道。
于是從善無子而有子,心中大喜,将家财分為三份。
《李素蘭風月玉壺春》,叙李斌與妓女李素蘭,情好甚笃。
斌因金盡,為鸨母所逐。
李素蘭誓志不從他人。
後斌得官,二人乃團圓終老。
這個戀愛喜劇的題材,乃元劇中所習見的,惟結構甚佳。
《包待制智勘生金閣》,雖也是公案劇中的惡霸恃強,鬼魂索命的陳套,卻仍以巧妙的結構見長。
漢臣對于結構的特長,乃在能于最後最緊張之時,而将全局的迷離惝恍的結子,都一齊解開了。
但在未解開之前,我們仍不能預知其将如何的解法。
像《老生兒》的最後的見子;像《玉壺春》的李素蘭,原來姓張不姓李;像《生金閣》的包拯,請了龐衙内宴會,而突然捉了他,都是使用這個特殊的布局的結果。
李逵負荊 康進之所作的《李逵負荊》,是元劇裡結構最完好的一篇英雄劇。
選自《元曲選》(西谛藏) 康進之也與高文秀一樣,善于寫黑旋風的故事,他的兩本雜劇,《梁山泊黑旋風負荊》與《黑旋風老收心》,全都是寫李逵的。
今存《黑旋風負荊》一本(見《元曲選》)。
進之,隸州人,一雲姓陳。
他的《黑旋風負荊》,實較高文秀所作的《雙獻功》為高。
文秀寫黑旋風,其性格尚未很分明,進之所寫的黑旋風,則已活潑潑的将這位黑爺爺面目全般揭出。
卻說,有一天,李逵下山喝酒,知道了王林的女兒滿堂嬌為強人宋剛、魯智恩搶去。
這二人原是冒着宋江、魯智深之名去的。
逵還以為此事真的是他們二人幹的,便氣憤憤地要向二人問罪。
一見面,不分青紅皂白,使斧便斫,狀如發瘋。
虧得為旁人所阻。
宋江聞悉原委,乃允以首級為賭,同到山下王林店中質證。
質證的結果,原來搶滿堂嬌去的,并不是他們二人,雖然姓名似乎相同。
李逵心中大為驚惶,乃慢騰騰上山而去。
他向宋江負荊請罪。
但宋江不理,隻要他的首級。
他不得已取劍來要自刎。
正在這時,王林趕來報信,說:宋剛、魯智恩二賊已為他灌醉在家。
江乃命逵與魯智深一同下山,捉了二賊上山殺了。
此劇結構的緊密,曲白的迫切而隽美,描寫的細膩深刻,實為元劇中最上乘的作品。
幾乎無一語是虛下的,無一處是不緊張的。
他将魯莽而忠義的黑旋風的性格,整個刻畫在紙上,其力量幾乎要直透紙背。
第三折更是特别的好。
其初逵非常的自信,直視宋、魯二人如狗羊,和他們一同下山去質證時,隻恐他們乘隙脫逃,或前之,或後之,有如解差的監視囚犯。
但後來,證實了宋、魯二人并不是真實的強人時,他的盛氣卻不知不覺地消失無存了。
先是憤憤地似欲遷怒于王林,繼則懊喪歎氣,有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下山時是趾高氣揚,大跨步而來;如今上山時,卻低頭視地,一步挨一步的,慢騰騰而去。
像那樣的情景,讀了真要令人叫絕。
李文蔚也寫有一本《水浒》的劇本:《同樂院燕青博魚》(《錄鬼簿》作《報冤台燕青博魚》)。
寫的卻不是李逵,而是燕青。
像小乙那樣勇敢伶俐的人物,本來是不容易寫得好的。
所以文蔚此劇,所寫的未見得會如何的高超。
文蔚,真定人,江州路瑞昌縣尹。
所作劇凡十二本,今惟《燕青博魚》一劇存。
《博魚》的題材,與高文秀的《黑旋風雙獻功》頗同,左右不過是蕩婦私通衙内,豪傑為友複仇而已。
但文蔚所寫的燕青,卻不甚像《水浒傳》上的小乙。
他眼瞎求乞,博魚過日,都隻是小無賴的勾當。
楊顯之與關漢卿為友,也寫着《黑旋風喬斷案》一劇,但今已不存。
存者為《臨江驿潇湘夜雨》及《鄭孔目風雪酷寒亭》二劇(均見《元曲選》)。
《錄鬼簿》雲:“顯之,大都人,與漢卿莫逆交。
凡有珠玉,與公較之。
”《酷寒亭》的題材,頗似《雙獻功》與《燕青博魚》,惟情節較為曲折凄楚耳。
鄭孔目救了殺人犯宋彬,贈銀而别。
後來他娶了蕭娥為妻。
娥乘他上京,與高成成奸,且虐待他前妻之子,逐他們出去。
鄭孔目歸時,遂殺了蕭娥。
他到府自首,府尹判他刺配沙門島。
解差恰是高成。
他們到了酷寒亭,風雪交加。
兩個孩子要去叫化殘羹剩飯給他吃。
其情景至為悲楚。
他們遇見了宋彬。
這時彬已為山大王。
遂帶領了喽啰,殺死了高成。
《臨江驿潇湘夜雨》也是一個悲喜劇,大似明人平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見《今古奇觀》),其結局也很相類。
張天覺有女翠鸾,因船覆,中途失散。
她為崔老所救,後乃與他侄兒崔甸士結婚。
甸士上京應試得官,卻别娶了試官之女,一同上任。
翠鸾前去尋訪,甸士卻将她當作逃奴,命人押她到沙門島去。
她父親天覺,這時已為天下提刑廉訪使。
在臨江驿暮雨潇潇之中,與翠鸾相遇。
翠鸾訴知前事。
天覺大怒。
翠鸾親自率了父親的祗從,去捉甸士及他的新夫人來,要殺壞他們。
崔老苦苦哀告,她始複認他為夫。
卻迫他将新夫人休了,改作梅香。
月明和尚度柳翠 李壽卿作。
觀音淨瓶中之楊柳枝,因偶染微塵而被罰下凡間,化作名妓柳翠,後為月明和尚所點化,歸西天複本元。
李壽卿與鄭廷玉同時,太原人,将仕郎,除縣丞。
所作劇本凡十種。
今存《說專諸伍員吹箫》與《月明和尚度柳翠》二本。
《度柳翠》與馬緻遠的《三度任風子》及同人的《三醉嶽陽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