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遼金文學

關燈
生愛天平、黃華山水,自号黃華山主。

    元好問謂其詩文有師法,高出時輩之右。

     李純甫、雷淵并以氣節著,時号李、雷。

    純甫以諸葛亮、王猛自期,淵則慕孔融、陳元龍之為人。

    純甫,尤邃于佛書。

     繼黨懷英掌一代之文柄者則為趙秉文[5]。

    秉文以文名于貞祐、正大之間,時人比之宋歐陽修。

    他字周臣,滏陽人,自号閑閑道人。

    大定二十五年進士。

    官禮部尚書兼侍讀。

    卒年七十四。

    他長于古文,于小詩尤精絕[6]。

    “至五言大詩,則沉郁頓挫學阮嗣宗,真淳簡澹學陶淵明”(《中州集》)。

    而其集中拟淵明之作尤多。

    但像:“樹頭風寫無窮水,天末雲移不定山”(《寄裕之》);“酒澆墓上吃不得,留與饑鴉作寒食”(《花下墓》),皆不類嗣宗、淵明的作風。

     楊雲翼[7]和趙秉文齊名,時号楊、趙。

    他字之美,興定末,拜吏部尚書。

     王若虛[8]字從之,槁城人,承安二年經義進士。

    博學強記,善持論。

    入翰林,自應奉轉直學士。

    年七十,猶遊太山,卒。

    元好問謂:“自從之沒,經學史學文章人物公論遂絕。

    ”若虛自著的詩文,并不怎樣重要,其《滹南遺老集》[9]裡,自《五經辨惑》以下《文辨》、《詩話》,凡四十卷,卻是絕代的巨作。

    他承襲了宋人的疑古的精神,慣以直覺來辨析古代的史實、文章,所論常多可喜者。

    與鄭樵、朱熹,鼎足而三。

     四 金代文學終于元好問。

    好問[10]所編的《中州集》,恰好作為金源一代詩人的總集。

    好問字裕之,号遺山,太原秀容人,興定五年進士。

    嘗作《箕山》、《琴台》二詩,趙秉文時為天下文宗,見而奇之,謂少陵以後無此作。

    因而名震京師,号為元才子。

    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

    金亡不仕,以著作自任,構野史亭于家。

    卒年六十八。

    好問詩“專以單行,絕無偶句,構思宵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趙翼語)。

    金代諸詩人蓋皆所不及。

    緣其身經亡國之痛,故情緒益為深摯,“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

    [11]像《醉後走筆》: 建茶三碗冰雪香,《離騷》《九歌》日月光。

     腰金更騎揚州鶴,隽永不羨大官羊。

     山鬼獨一腳,拊掌笑我旁。

     湘累歸來吊故國,遺台老樹山蒼蒼。

     掩書一太息,夜如何其夜未央! 東家女兒繡羅裳,銀瓶瀉酒勸客嘗, 愛茶愛書死不徹,乃以冰炭貯我腸! 世間惟有麴生風味不可忘。

     元好問 遺山集中,類此之作是不希見的。

    他的短詩,風韻也絕佳,大似摩诘的所作,像《山居雜詩》: 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亂生。

     林高風有态,苔滑水無聲。

     潮落沙痕出,堤摧岸口斜。

     斷橋堆聚沫,高樹閣浮槎。

     他以文章獨步天下者三十年,為金詩人之殿,元文章之祖。

    當時學者幾盡趨其門。

    房祺編《河汾諸老集》,所載金之遺老,麻革、張宇、陳赓、陳揚、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謙等八人,也都是從好問遊的。

     參考書目 一、《遼詩話》清周春著,有原刊本。

     二、《遼文存》缪荃孫編,有原刊本,但極罕見,近有上海來青閣影印本。

     三、《中州集》金元好問編,有元刊本,明刊本,武進董氏影元刊本,《四部叢刊》本。

     四、《全金詩》有原刊本。

     五、《河汾諸老集》元房祺編,有汲古閣刊本。

     六、《金文雅》清莊仲方編,有道光間印本,有蘇州局本。

     七、《九金人集》有清光緒間吳氏刊本。

     *** [1]吳激見《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2]蔡松年見《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3]黨懷英見《金史》卷一百二十五。

     [4]王庭筠見《金史》卷一百二十六。

     [5]趙秉文見《金史》卷一百十。

     [6]《閑閑老人集》有《四部叢刊》本。

     [7]楊雲翼見《金史》卷一百十。

     [8]王若虛見《金史》卷一百二十六。

     [9]《滹南遺老集》有《四部叢刊》本。

     [10]元好問見《金史》卷一百二十六。

     [11]《遺山先生集》有汲古閣刊本,清康熙間華氏刊本,《四部叢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