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南宋詞人
關燈
小
中
大
樂章,令晏叔原不得獨擅。
”沈伯時則以他與柳永并稱,以為二人“音律甚協,但未免時有俗語”。
陳質齋也斥之為“鄙亵之甚”,然他的慢調之合律,卻與秦、柳、周并肩,非餘子所可比拟。
在宋詞的幾個大作家中,他是無暇多讓的。
張孝祥[8]字安國,烏江人。
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
後遷中書舍人,領建康留守。
有《于湖集》以及《于湖詞》[9]。
湯衡為他的《紫微雅詞》作序,稱其“平昔未嘗著稿。
筆酣興健,頃刻即成,卻無一字無來處”。
惟其出于自然,所以他的詞頗饒自然之趣,沒有一點雕镂的做作的醜态。
這是南宋詞中所不多見的。
他的題為《聽雨》的《滿江紅》:“無似有,遊絲細,聚複散,真珠碎。
天應分付與别離滋味。
破我一床蝴蝶夢,輸他雙枕鴛鴦睡。
當此際别有好思量,人千裡。
”是很可愛的。
他的《六州歌頭》尤為激昂慷慨。
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賦歌此阕時,張魏公竟為罷席而入(見《朝野遺記》)。
張元幹《賀新郎》詞意圖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消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将零。
渺神京千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骛,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六州歌頭》 三 辛棄疾[10]是這一期中的最大作家。
詞到了周邦彥,已可急轉直下而到了吳文英、史達祖、周密、張炎他們的一條路上去了;棄疾卻以隻手障狂瀾,将這個趨勢的速率,減低了若幹度。
他與蘇轼同樣的被人稱為豪放的詞的代表。
但蘇轼的詞最重要的,卻是他的清隽的名作。
辛棄疾也是如此。
他的代表作,決不是“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與夫“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之屬,而是那些很纏綿,很多情的許多作品,不過這些纏綿多情的調子卻被放在奔放不羁、舒卷如意的浩莽的篇頁之上罷了。
我們且讀底下的一首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 辛棄疾像 我們還忍責備他的粗豪麼?我們還忍以“掉書袋”譏他麼?即他的悲憤憤慨之作,像: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破陣子》 又何嘗有什麼粗豪的蹤影在着。
棄疾字幼安,曆城人。
初為耿京掌書記。
後奉表南歸。
高宗授為承務郎,累遷樞密都承旨。
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11]。
辛棄疾《破陣子》詞意圖 陸遊 (清)任熊作。
選自鹹豐六年(1856)蕭山王氏養和堂刻本《於越先賢像傳贊》 陸遊[12]與棄疾齊名,時人并稱為辛、陸。
遊字務觀,山陰人。
隆興初,賜進士出身。
範成大帥蜀,為參議官。
人或譏其頹放,因自号放翁。
後為寶章閣待制。
有《劍南集》(1125~1210),詞一卷[13]。
他與棄疾同被譏為“掉書袋”。
但他的詞有許多實是靡豔婉昵的,像《春日遊摩诃池》的《水龍吟》:“惆怅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雲散。
鏡奁掩月,钗梁折鳳,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
歎春來隻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 他娶妻唐氏,伉俪相得。
但他的母親卻與唐氏不和。
他不得已而出之。
不久,她便改嫁了同郡趙士程。
春日出遊,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園。
唐語其夫,為緻酒肴。
陸怅然賦《钗頭鳳》雲: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遊《钗頭鳳》詞意圖 唐也和之。
未幾,即快快卒。
放翁複過沈園時,更賦一詩道:“落日城頭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見驚鴻照影來。
”(見《耆舊續聞》)這真是一件太可悲慘的故事了! 此外尚有好幾位詞人要在此一提及的。
朱翌字新仲,龍舒人。
政和中進士,曆官中書待制,有《潛山集》[14](1096~1167)。
張掄字才甫,亦南渡的故老。
有《蓮社詞》[15]一卷。
曾慥、曾惇為故相布的後裔,皆能詞。
慥字端伯,編《樂府雅詞》頗有功于詞壇。
悼字放父,有詞一卷。
範成大[16]字緻能,吳郡人,紹興中進士。
後參知政事,又帥金陵。
谥文穆(1125~1204)。
有《石湖集》,詞一卷[17]。
中多可喜之作。
像《萍鄉道中》: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
困人天氣,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穀紋愁。
溶溶曳曳,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眼兒媚》 範成大 清道光間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 劉過 清道光間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 其恬淡而多姿的風調和他的五七言詩很相類。
葛立方字常之,丹陽人,紹興八年進士。
官至吏部侍郎。
有《歸愚集》,詞一卷[18]。
姚寬字令威,剡川人。
為六部監門,有《西溪居士樂府》一卷。
陳同甫[19],名亮,永康人。
有《龍川集》,詞一卷[20]。
劉過字改之,襄陽人。
有《龍洲詞》一卷[21]。
他的詞,學稼軒,真是一個“肖徒”。
黃升說:“改之,稼軒之客,詞多壯語,蓋學稼軒者也。
”學稼軒而至于高唱着“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
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淡抹濃妝臨照台。
”真是稼軒的末日到了。
嶽珂诋之為“白日見鬼”,真是的評。
但他亦有好句,像《沁園春》:“有時自度歌句悄,不覺微尖點拍頻”,“鳳鞋泥污,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這都是很纖麗可愛的。
趙彥端者,字德莊,為宋宗室。
乾道、淳熙間以直寶文閣,知建甯府。
有《介庵詞》四卷[22]。
相傳孝宗趙昚讀他的《谒金門》,到“波底夕陽紅濕,送盡去雲成獨立,酒醒愁又入”,大喜,問誰詞。
答雲:彥端所作。
孝宗雲:“我家裡人也會作此等語!” 曹勳[23]字功顯,陽翟人。
仕宣和,官至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儀同三司。
終于淳熙初。
有《松隐樂府》三卷[24]。
多應制應時及詠物之作。
洪适,中博學宏詞科。
累官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谥文惠。
有《盤洲集》,詞二卷。
楊無咎字補之,清江人。
高宗朝累征不起。
自号清彎長者。
有《逃禅集》,詞一卷[25]。
無咎喜作情語,其麗膩風流,回腸蕩氣之處,不下于三變。
楊炎号止濟翁,廬陵人,有《西樵語業》一卷[26]。
他與辛稼軒為友。
其詞間涉粗豪,也許是受稼軒的影響吧。
王千秋字錫老,東平人。
有《審齋詞》一卷[27]。
他嘗自稱道:“少日羁孤,百口星分于異縣。
長年憂患,一身蓬轉于四方。
”其鑄辭間有甚為新巧者,已是盧祖臯、吳文英他們的同道了。
黃公度字師憲,号知稼翁,世居莆田。
紹興八年,大魁天下。
除尚書考功員外郎。
不久病卒,年四十八。
有《知稼翁集》十一卷,又詞一卷[28]。
洪邁評其詞,以為:“宛轉清麗,讀者咀嚼于齒頰間而不得已。
” 四 開南宋第二期詞派的,遠者為康與之,近者為姜夔。
與之豔麗,白石清隽。
然白石究竟氣魄不大。
他的詞往往是矜持太過。
他選字,他練句,他要合律。
如他的盛傳于世的《暗香》、《疏影》
”沈伯時則以他與柳永并稱,以為二人“音律甚協,但未免時有俗語”。
陳質齋也斥之為“鄙亵之甚”,然他的慢調之合律,卻與秦、柳、周并肩,非餘子所可比拟。
在宋詞的幾個大作家中,他是無暇多讓的。
張孝祥[8]字安國,烏江人。
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
後遷中書舍人,領建康留守。
有《于湖集》以及《于湖詞》[9]。
湯衡為他的《紫微雅詞》作序,稱其“平昔未嘗著稿。
筆酣興健,頃刻即成,卻無一字無來處”。
惟其出于自然,所以他的詞頗饒自然之趣,沒有一點雕镂的做作的醜态。
這是南宋詞中所不多見的。
他的題為《聽雨》的《滿江紅》:“無似有,遊絲細,聚複散,真珠碎。
天應分付與别離滋味。
破我一床蝴蝶夢,輸他雙枕鴛鴦睡。
當此際别有好思量,人千裡。
”是很可愛的。
他的《六州歌頭》尤為激昂慷慨。
當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賦歌此阕時,張魏公竟為罷席而入(見《朝野遺記》)。
張元幹《賀新郎》詞意圖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消凝。
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
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
時易失,心徒壯,歲将零。
渺神京千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骛,若為情。
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六州歌頭》 三 辛棄疾[10]是這一期中的最大作家。
詞到了周邦彥,已可急轉直下而到了吳文英、史達祖、周密、張炎他們的一條路上去了;棄疾卻以隻手障狂瀾,将這個趨勢的速率,減低了若幹度。
他與蘇轼同樣的被人稱為豪放的詞的代表。
但蘇轼的詞最重要的,卻是他的清隽的名作。
辛棄疾也是如此。
他的代表作,決不是“我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與夫“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永遇樂》)之屬,而是那些很纏綿,很多情的許多作品,不過這些纏綿多情的調子卻被放在奔放不羁、舒卷如意的浩莽的篇頁之上罷了。
我們且讀底下的一首詞: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 辛棄疾像 我們還忍責備他的粗豪麼?我們還忍以“掉書袋”譏他麼?即他的悲憤憤慨之作,像: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破陣子》 又何嘗有什麼粗豪的蹤影在着。
棄疾字幼安,曆城人。
初為耿京掌書記。
後奉表南歸。
高宗授為承務郎,累遷樞密都承旨。
有《稼軒長短句》十二卷[11]。
辛棄疾《破陣子》詞意圖 陸遊 (清)任熊作。
選自鹹豐六年(1856)蕭山王氏養和堂刻本《於越先賢像傳贊》 陸遊[12]與棄疾齊名,時人并稱為辛、陸。
遊字務觀,山陰人。
隆興初,賜進士出身。
範成大帥蜀,為參議官。
人或譏其頹放,因自号放翁。
後為寶章閣待制。
有《劍南集》(1125~1210),詞一卷[13]。
他與棄疾同被譏為“掉書袋”。
但他的詞有許多實是靡豔婉昵的,像《春日遊摩诃池》的《水龍吟》:“惆怅年華暗換,黯銷魂雨收雲散。
鏡奁掩月,钗梁折鳳,秦筝斜雁。
身在天涯,亂山孤壘,危樓飛觀。
歎春來隻有楊花,和恨向東風滿。
” 他娶妻唐氏,伉俪相得。
但他的母親卻與唐氏不和。
他不得已而出之。
不久,她便改嫁了同郡趙士程。
春日出遊,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園。
唐語其夫,為緻酒肴。
陸怅然賦《钗頭鳳》雲: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鲛绡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陸遊《钗頭鳳》詞意圖 唐也和之。
未幾,即快快卒。
放翁複過沈園時,更賦一詩道:“落日城頭畫角哀,沈園非複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見驚鴻照影來。
”(見《耆舊續聞》)這真是一件太可悲慘的故事了! 此外尚有好幾位詞人要在此一提及的。
朱翌字新仲,龍舒人。
政和中進士,曆官中書待制,有《潛山集》[14](1096~1167)。
張掄字才甫,亦南渡的故老。
有《蓮社詞》[15]一卷。
曾慥、曾惇為故相布的後裔,皆能詞。
慥字端伯,編《樂府雅詞》頗有功于詞壇。
悼字放父,有詞一卷。
範成大[16]字緻能,吳郡人,紹興中進士。
後參知政事,又帥金陵。
谥文穆(1125~1204)。
有《石湖集》,詞一卷[17]。
中多可喜之作。
像《萍鄉道中》: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破輕裘。
困人天氣,醉人花氣,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穀紋愁。
溶溶曳曳,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眼兒媚》 範成大 清道光間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 劉過 清道光間刻本《吳郡名賢圖傳贊》 其恬淡而多姿的風調和他的五七言詩很相類。
葛立方字常之,丹陽人,紹興八年進士。
官至吏部侍郎。
有《歸愚集》,詞一卷[18]。
姚寬字令威,剡川人。
為六部監門,有《西溪居士樂府》一卷。
陳同甫[19],名亮,永康人。
有《龍川集》,詞一卷[20]。
劉過字改之,襄陽人。
有《龍洲詞》一卷[21]。
他的詞,學稼軒,真是一個“肖徒”。
黃升說:“改之,稼軒之客,詞多壯語,蓋學稼軒者也。
”學稼軒而至于高唱着“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東坡老,駕勒吾回。
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淡抹濃妝臨照台。
”真是稼軒的末日到了。
嶽珂诋之為“白日見鬼”,真是的評。
但他亦有好句,像《沁園春》:“有時自度歌句悄,不覺微尖點拍頻”,“鳳鞋泥污,偎人強剔,龍涎香斷,撥火輕翻”,這都是很纖麗可愛的。
趙彥端者,字德莊,為宋宗室。
乾道、淳熙間以直寶文閣,知建甯府。
有《介庵詞》四卷[22]。
相傳孝宗趙昚讀他的《谒金門》,到“波底夕陽紅濕,送盡去雲成獨立,酒醒愁又入”,大喜,問誰詞。
答雲:彥端所作。
孝宗雲:“我家裡人也會作此等語!” 曹勳[23]字功顯,陽翟人。
仕宣和,官至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儀同三司。
終于淳熙初。
有《松隐樂府》三卷[24]。
多應制應時及詠物之作。
洪适,中博學宏詞科。
累官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
谥文惠。
有《盤洲集》,詞二卷。
楊無咎字補之,清江人。
高宗朝累征不起。
自号清彎長者。
有《逃禅集》,詞一卷[25]。
無咎喜作情語,其麗膩風流,回腸蕩氣之處,不下于三變。
楊炎号止濟翁,廬陵人,有《西樵語業》一卷[26]。
他與辛稼軒為友。
其詞間涉粗豪,也許是受稼軒的影響吧。
王千秋字錫老,東平人。
有《審齋詞》一卷[27]。
他嘗自稱道:“少日羁孤,百口星分于異縣。
長年憂患,一身蓬轉于四方。
”其鑄辭間有甚為新巧者,已是盧祖臯、吳文英他們的同道了。
黃公度字師憲,号知稼翁,世居莆田。
紹興八年,大魁天下。
除尚書考功員外郎。
不久病卒,年四十八。
有《知稼翁集》十一卷,又詞一卷[28]。
洪邁評其詞,以為:“宛轉清麗,讀者咀嚼于齒頰間而不得已。
” 四 開南宋第二期詞派的,遠者為康與之,近者為姜夔。
與之豔麗,白石清隽。
然白石究竟氣魄不大。
他的詞往往是矜持太過。
他選字,他練句,他要合律。
如他的盛傳于世的《暗香》、《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