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戲文的起來

關燈
部,全都是宋、元遺留下來的戲文。

    最後的幾篇,是元末明初人高則誠等所作的《蔡伯喈琵琶記》、《王俊民休書記》等。

    作者大抵無姓氏可考。

    《永樂大典》第一萬三千九百六十五卷至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一卷,凡二十七卷,皆錄戲文,都凡三十三本。

    其中與《南詞叙錄》所著錄的名目相同者凡二十四本。

    其餘九本,則為徐渭所未知者。

    這一類的戲文,除了《琵琶記》盛行于世外,其餘皆湮沒無聞。

    近幸在《永樂大典》第一萬三千九百九十一卷中,發現了戲文三部。

    又沈璟的《南九宮譜》及張祿的《詞林摘豔》,無名氏的《雍熙樂府》中也載有戲文的殘文不少。

    大抵,我們研究宋、元的戲文,所知的材料已略盡于此的了。

    惟其中以元人所作者為最多。

    我們所确知的最早的宋人所作的戲文,不過下列數種而已。

     《拉馬耶那》,今通譯《羅摩衍那》。

     《南詞叙錄》,我國最早的南戲著作,明人徐渭撰。

    書末附錄宋元南戲劇目65種,明初南戲劇目48種,是珍貴的戲劇史料。

     一、《趙貞女蔡二郎》,作者無考。

    徐渭雲:“即蔡伯喈棄親背婦,為暴雷震死,裡俗妄作也。

    實為戲文之首。

    ”此戲蓋即高則誠《琵琶記》的祖本。

    則誠因其結局的荒誕,故特易之為團圓,而名之曰:《忠孝蔡伯喈琵琶記》。

    将不忠不孝,易為又忠又孝,當然是出于不忍見“古人的被誣”的一念。

    南宋陸放翁詩,有“斜陽古道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

    死後是非誰管得,滿街聽說《蔡中郎》”,則當時不僅有《趙貞女》的戲文,且有《蔡中郎》的盲詞了。

    此戲殘文,今隻字無存。

     二、《王煥》,宋黃可道撰。

    劉一清《錢唐遺事》雲:“湖山歌舞,沉酣百年。

    賈似道少時,佻尤甚。

    自入相後,猶微服間或飲于伎家。

    至戊辰、己巳間(公元1268~1269年),《王煥》戲文,盛行于都下。

    始自太學,有黃可道者為之。

    一倉官諸妾見之,至于群奔。

    遂以言去。

    ”《永樂大典》卷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八,載有《風流王煥賀憐憐》(今佚),大約即是此劇。

    元人雜劇中,亦有《百花亭》一本,叙及此事。

    《南詞叙錄》中載有《賀憐憐煙花怨》及《百花亭》各一本,不知是否也叙此事,或竟系《王煥》的别名。

    《王煥》的殘文,見《南九宮譜》中。

     王煥與賀憐憐 關于王煥的戲文,乃是中國最早的戲曲之一。

    選自《元曲選》(西谛藏) 三、《王魁負桂英》,宋無名氏作。

    “明葉子奇《草木子》雲:俳優戲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

    ”徐渭雲:“王魁名俊民,以狀元及第,亦裡俗妄作也。

    周密《齊東野語》辨之甚詳。

    ”其殘文今亦存于《南九宮譜》中。

     四、《樂昌分鏡》,宋無名氏作(《永樂大典》及《南詞叙錄》均作《樂昌公主破鏡重圓》,大約即是此戲)。

    周德清《中原音韻》雲:“沈約之韻,乃閩、浙之音而制中原之韻者。

    南宋都杭,吳興與切鄰,故其戲文如《樂昌分鏡》等類,唱念呼吸,皆如約韻。

    ”此戲今已全佚,殘文未見。

     五、《陳巡檢梅嶺失妻》,未知撰人。

    此故事蓋亦南宋時盛傳于民間的。

    宋人詞話中,亦叙及此事。

    《永樂大典》作《陳巡檢妻遇白猿精》,大約即是此本。

    其殘文今存于《南九宮譜》中。

     參考書目 一、《梵劇體例及其在漢劇上的點點滴滴》許地山著,載于《小說月報》号外《中國文學研究》中。

     二、《宋元戲曲史》王國維著,商務印書館出版,又被收入《王忠悫公遺書》中。

     三、《南詞叙錄》徐渭著,有《讀曲叢刊》本,《曲苑》本,《重訂曲苑》本。

     四、《永樂大典目錄》六十卷有連筠簃刊本。

     五、《梵劇目錄》(ABibliographyoftheSanskritDrama)M.Schuyler著,美國TheColumbiaUniversityPress出版。

     六、關于《梵文文學史》的著作頗多,專論梵劇者有:A.B.Keith的TheSanskritDrama;K.P.Knlkarmi的SanskritDramaandDramatists等。

     七、《印度文學史》許地山著,在《萬有文庫》中。

     八、《梭康特》的英譯本甚多,EverymanLibrary中即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