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商隐與溫庭筠
關燈
小
中
大
陸龜蒙[9]字魯望,蘇州人。
舉進士不第。
辟蘇、湖二郡從事。
退隐松江甫裡,多所論撰,自号天随子。
他和皮日休唱酬最多。
日休序其集道:“近代稱溫飛卿、李義山為之最,以陸生參之,烏知其孰為先後也!”龜蒙詩确于溫、李為近,像:“行歇每依鴉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偶掇野蔬寄襲美有作》);“鬓亂羞雲卷,眉空羨月生”(《寄遠》);“黃蜂一過慵,夜夜栖香蕊”(《春曉》)。
李群玉[10]字文山,沣州人。
裴休薦為弘文館校書郎。
未幾,乞假歸。
其風格似溫、李而略為明暢,于《感春》一詩可知之: 春情不可狀,豔豔令人醉。
暮水綠楊愁,深窗落花思。
吳宮新暖日,海燕雙飛至。
愁思逐煙光,空濛滿天地。
劉滄字蘊靈,魯人,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進士第。
調華原尉,遷龍門令。
所作稍類溫、李,而較多蕭爽的秋氣。
像:“啟戶清風枕簟幽,蟲絲吹落挂簾鈎”(《秋日山齋書懷》);“半夜秋風江色動,滿山寒葉雨聲來”(《秋夕山齋即事》);“微微一點寒燈在,鄉夢不成聞曙鴉”(《晚喜宿僧院》);“雲鬟高動水宮影,珠翠乍搖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戀,夢殘春色自悠揚”(《洛神怨》);“羸馬客程秋草合,晚蟬關樹古槐深”(《入關留别主人》)等等,都具凄清之意,若寒潭的水,冷碧之色,直撲人眉宇間。
陸龜蒙像 馬戴字虞臣,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進士第。
為龍陽尉。
鹹通末佐大同軍幕,終太常博士。
他和賈島是朋友,常相往來,故其作風,于窈渺中也并具清瘦之态,像“寒雁過原急,渚邊秋色深。
煙霞向海島,風雨宿園林”(《宿賈島原居》);“微陽下喬木,遠色隐秋山”(《落日怅望》);“亂鐘嘶馬急,殘日半帆紅”(《客行》);“初日照楊柳,玉樓含翠陰……幽怨貯瑤瑟,韶光凝碧林”(《春思》),“斜日挂邊樹,蕭蕭獨望間”(《隴上獨望》);“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灞上秋居》),都是其較好之作。
許渾[11]字用晦,潤州人。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任監察禦史。
終睦、郢二州刺史。
所作于溫馥中也多怆楚之感,像:“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金陵懷古》);“芳草渡頭微雨時,萬株楊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徑香寒蜂未知”(《初春雨中》)。
宋刻《唐女郎魚玄機詩集》書影 女作家魚玄機也在這個時代出現,寫着頗為大膽的情詩,和溫飛卿相酬答[12]。
玄機的生平很怪。
她字幼微(一字蕙蘭),為長安裡家女。
喜讀書,有才思。
初為李億妾。
後出為女道士,主持鹹宜觀,和諸名士往返。
以笞殺女童綠翹,被京兆溫璋所戮。
有集。
她的應酬詩,無甚可觀,但像《情詩寄李子安》:“書信茫茫何處問?持竿盡日碧江空”;《閨怨》:“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冬夜寄溫飛卿》:“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沉”;《暮春有感寄友人》:“莺語驚殘夢,輕妝改淚容”雲雲,都很有濃情深意在着。
她雖進不了溫、李的堂室,但在女流作家裡卻是很傑出的。
她是那麼坦白地披露出她的胸臆,那是她們所少有的。
五 杜牧像 超然于溫、李派影響之外者,有杜牧[13]。
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擢進士第。
為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擢監察禦史,移疾分司東都。
拜殿中侍禦史,内供奉。
曆黃、池、睦三州刺史,又為湖州刺史。
逾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遷中書舍人卒。
牧剛直有奇節,敢論列大事。
他的詩也情緻豪邁,與時流之競為枯瘠清瘦或繁缛溫馥之作者不同。
人号為小杜,以别杜甫。
有《樊川文集》[14]。
他的作風,大類元、白。
像《感懷詩》、《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華清宮三十韻》、《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都是逼肖元、白之作。
他很想用世:“處士有常言,殘虜為犬豕。
常恨兩手空,不得一馬箠”(《送沈處士》)。
但有時卻又頗頹唐自放:“但為适性情,豈是藏鱗羽。
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雨中作》)。
這兩種的矛盾心理的表現,在白居易的詩裡也是常常見之的。
牧之還喜愛李、杜、韓、柳之作:“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
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近者四君子,與古争強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而尤推崇韓、杜:“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讀韓杜集》),故他于韓的奇,杜的整練也頗得之。
他的短詩,隽永的也不少,像《獨酌》: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蓬底睡秋江。
同時又有張祜、趙嘏二人,甚為牧之所稱許。
牧之《贈張祜》道:“粉毫惟畫月,瓊尺隻裁雲”;又《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道:“仲蔚欲知何處在?苦吟林下拂詩塵。
”又有《雪晴訪趙嘏街西所居》:“命代風騷将,誰登李杜壇?……今日訪君還有意,三條冰雪獨來看。
”張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宮詞得名。
辟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
嘗客淮南,愛丹陽曲阿地,築室蔔隐。
他的《宮詞》:“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曾流入宮禁。
武宗疾笃,孟才人唱此詞,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殒。
上令醫候之,道:“脈尚溫而腸已絕。
”祜因之為《孟才人歎》,叙此事。
趙嘏字承祜,終于渭南尉。
他嘗家于浙西,有美姬,惑之。
為浙帥所奪。
後嘏中第,浙帥遣此姬歸之。
嘏方出關,逢于橫水驿。
姬抱嘏恸哭而卒。
葬于橫水之陽。
嘏的詩,像《長安秋望》:“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是甚有張籍諸人的風趣的。
杜牧詩意圖 六 在這時,張籍的影響甚大。
司空圖、項斯、朱慶餘、任蕃、陳标、章孝标等無不受其陶冶。
然籍的作風,乃是溫、李的先驅,這可見這時風尚之所歸向。
司空圖[15]字表聖,河中人。
鹹通十年(公元869年)進士第。
王凝為宣、歙觀察使,辟置幕府。
後拜禮部員外郎。
黃巢起義時,僖宗次鳳翔,以圖為知制诰,中書舍人。
昭宗召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還。
圖家本中條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廬,遂隐不出。
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
後聞哀帝被殺,不食扼腕,嘔血數升而卒。
年七十二(公元837~908年)。
有《一鳴集》[16]。
他嘗著《詩品》,以隽永之語,标舉古今詩的風格,是批評文裡空前的清俊之什。
他也寫“伏溜侵階潤,繁花隔竹香”(《春中》);“恰值小娥初學舞,拟偷金縷押春衫”(《楊柳枝》)。
然最多的卻是歎亂傷時之什,像《狂題》十八首,像《寓居有感》三首,像《偶題》三首,像《即事》九首等等,都是如杜鵑啼血似的哀吟。
最可痛者,像《河湟有感》:“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兒。
”整個不良社會,都已被映寫出來了。
為了環境的不同,他已不是張籍派所可包羅的了。
章孝标,桐廬人,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進士第。
太和中試大理評事。
他是張籍的好友,這時代的老詩人。
又有任蕃、陳标、項斯、朱慶餘諸人,皆為依附張籍而成名者。
他們所作,風格皆不大
舉進士不第。
辟蘇、湖二郡從事。
退隐松江甫裡,多所論撰,自号天随子。
他和皮日休唱酬最多。
日休序其集道:“近代稱溫飛卿、李義山為之最,以陸生參之,烏知其孰為先後也!”龜蒙詩确于溫、李為近,像:“行歇每依鴉舅影,挑頻時見鼠姑心(《偶掇野蔬寄襲美有作》);“鬓亂羞雲卷,眉空羨月生”(《寄遠》);“黃蜂一過慵,夜夜栖香蕊”(《春曉》)。
李群玉[10]字文山,沣州人。
裴休薦為弘文館校書郎。
未幾,乞假歸。
其風格似溫、李而略為明暢,于《感春》一詩可知之: 春情不可狀,豔豔令人醉。
暮水綠楊愁,深窗落花思。
吳宮新暖日,海燕雙飛至。
愁思逐煙光,空濛滿天地。
劉滄字蘊靈,魯人,大中八年(公元854年)進士第。
調華原尉,遷龍門令。
所作稍類溫、李,而較多蕭爽的秋氣。
像:“啟戶清風枕簟幽,蟲絲吹落挂簾鈎”(《秋日山齋書懷》);“半夜秋風江色動,滿山寒葉雨聲來”(《秋夕山齋即事》);“微微一點寒燈在,鄉夢不成聞曙鴉”(《晚喜宿僧院》);“雲鬟高動水宮影,珠翠乍搖沙露光。
心寄碧沉空婉戀,夢殘春色自悠揚”(《洛神怨》);“羸馬客程秋草合,晚蟬關樹古槐深”(《入關留别主人》)等等,都具凄清之意,若寒潭的水,冷碧之色,直撲人眉宇間。
陸龜蒙像 馬戴字虞臣,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進士第。
為龍陽尉。
鹹通末佐大同軍幕,終太常博士。
他和賈島是朋友,常相往來,故其作風,于窈渺中也并具清瘦之态,像“寒雁過原急,渚邊秋色深。
煙霞向海島,風雨宿園林”(《宿賈島原居》);“微陽下喬木,遠色隐秋山”(《落日怅望》);“亂鐘嘶馬急,殘日半帆紅”(《客行》);“初日照楊柳,玉樓含翠陰……幽怨貯瑤瑟,韶光凝碧林”(《春思》),“斜日挂邊樹,蕭蕭獨望間”(《隴上獨望》);“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灞上秋居》),都是其較好之作。
許渾[11]字用晦,潤州人。
大中三年(公元849年)任監察禦史。
終睦、郢二州刺史。
所作于溫馥中也多怆楚之感,像:“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金陵懷古》);“芳草渡頭微雨時,萬株楊柳拂波垂。
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徑香寒蜂未知”(《初春雨中》)。
宋刻《唐女郎魚玄機詩集》書影 女作家魚玄機也在這個時代出現,寫着頗為大膽的情詩,和溫飛卿相酬答[12]。
玄機的生平很怪。
她字幼微(一字蕙蘭),為長安裡家女。
喜讀書,有才思。
初為李億妾。
後出為女道士,主持鹹宜觀,和諸名士往返。
以笞殺女童綠翹,被京兆溫璋所戮。
有集。
她的應酬詩,無甚可觀,但像《情詩寄李子安》:“書信茫茫何處問?持竿盡日碧江空”;《閨怨》:“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冬夜寄溫飛卿》:“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沉”;《暮春有感寄友人》:“莺語驚殘夢,輕妝改淚容”雲雲,都很有濃情深意在着。
她雖進不了溫、李的堂室,但在女流作家裡卻是很傑出的。
她是那麼坦白地披露出她的胸臆,那是她們所少有的。
五 杜牧像 超然于溫、李派影響之外者,有杜牧[13]。
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太和二年(公元828年)擢進士第。
為牛僧孺淮南節度府掌書記,擢監察禦史,移疾分司東都。
拜殿中侍禦史,内供奉。
曆黃、池、睦三州刺史,又為湖州刺史。
逾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遷中書舍人卒。
牧剛直有奇節,敢論列大事。
他的詩也情緻豪邁,與時流之競為枯瘠清瘦或繁缛溫馥之作者不同。
人号為小杜,以别杜甫。
有《樊川文集》[14]。
他的作風,大類元、白。
像《感懷詩》、《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華清宮三十韻》、《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都是逼肖元、白之作。
他很想用世:“處士有常言,殘虜為犬豕。
常恨兩手空,不得一馬箠”(《送沈處士》)。
但有時卻又頗頹唐自放:“但為适性情,豈是藏鱗羽。
一世一萬朝,朝朝醉中去”(《雨中作》)。
這兩種的矛盾心理的表現,在白居易的詩裡也是常常見之的。
牧之還喜愛李、杜、韓、柳之作:“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
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近者四君子,與古争強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
而尤推崇韓、杜:“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讀韓杜集》),故他于韓的奇,杜的整練也頗得之。
他的短詩,隽永的也不少,像《獨酌》: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蓬底睡秋江。
同時又有張祜、趙嘏二人,甚為牧之所稱許。
牧之《贈張祜》道:“粉毫惟畫月,瓊尺隻裁雲”;又《殘春獨來南亭因寄張祜》道:“仲蔚欲知何處在?苦吟林下拂詩塵。
”又有《雪晴訪趙嘏街西所居》:“命代風騷将,誰登李杜壇?……今日訪君還有意,三條冰雪獨來看。
”張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宮詞得名。
辟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
嘗客淮南,愛丹陽曲阿地,築室蔔隐。
他的《宮詞》:“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曾流入宮禁。
武宗疾笃,孟才人唱此詞,歌“一聲《何滿子》”,氣亟立殒。
上令醫候之,道:“脈尚溫而腸已絕。
”祜因之為《孟才人歎》,叙此事。
趙嘏字承祜,終于渭南尉。
他嘗家于浙西,有美姬,惑之。
為浙帥所奪。
後嘏中第,浙帥遣此姬歸之。
嘏方出關,逢于橫水驿。
姬抱嘏恸哭而卒。
葬于橫水之陽。
嘏的詩,像《長安秋望》:“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是甚有張籍諸人的風趣的。
杜牧詩意圖 六 在這時,張籍的影響甚大。
司空圖、項斯、朱慶餘、任蕃、陳标、章孝标等無不受其陶冶。
然籍的作風,乃是溫、李的先驅,這可見這時風尚之所歸向。
司空圖[15]字表聖,河中人。
鹹通十年(公元869年)進士第。
王凝為宣、歙觀察使,辟置幕府。
後拜禮部員外郎。
黃巢起義時,僖宗次鳳翔,以圖為知制诰,中書舍人。
昭宗召為兵部侍郎,以足疾自乞還。
圖家本中條山王官谷,有先人田廬,遂隐不出。
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
後聞哀帝被殺,不食扼腕,嘔血數升而卒。
年七十二(公元837~908年)。
有《一鳴集》[16]。
他嘗著《詩品》,以隽永之語,标舉古今詩的風格,是批評文裡空前的清俊之什。
他也寫“伏溜侵階潤,繁花隔竹香”(《春中》);“恰值小娥初學舞,拟偷金縷押春衫”(《楊柳枝》)。
然最多的卻是歎亂傷時之什,像《狂題》十八首,像《寓居有感》三首,像《偶題》三首,像《即事》九首等等,都是如杜鵑啼血似的哀吟。
最可痛者,像《河湟有感》:“一自蕭關起戰塵,河湟隔斷異鄉春;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兒。
”整個不良社會,都已被映寫出來了。
為了環境的不同,他已不是張籍派所可包羅的了。
章孝标,桐廬人,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進士第。
太和中試大理評事。
他是張籍的好友,這時代的老詩人。
又有任蕃、陳标、項斯、朱慶餘諸人,皆為依附張籍而成名者。
他們所作,風格皆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