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傳奇文的興起
關燈
小
中
大
下,而《湘中怨》也大不及《柳毅傳》。
《南柯記》為李公佐作。
公佐亦元和間人,字颛蒙,隴西人。
嘗舉進士,元和中為江淮從事。
大中時猶在。
《南柯》叙淳于棼夢入古槐穴中,為大槐國王驸馬,拜南柯太守,生五男二女。
後與檀蘿國戰敗,公主又死,王遂送之歸。
既醒,則“斜日未隐于西垣,餘樽尚湛于東牖,夢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和《枕中記》是此類傳奇文中的兩大傑作。
而《枕中記》于情意的惝怳動人處似猶欠他一着。
明人湯顯祖作《南柯記傳奇》,即衍其事。
公佐還作《謝小娥傳》,叙小娥變男子服,刺殺其仇人事;《盧江馮媪》,叙媪見女鬼事;《李湯》,叙水神無支祁事。
皆無甚趣味,其情緻都遜《南柯》。
《柳毅傳》插圖 《柳毅傳》為李朝威作。
朝威,隴西人,生平不知。
當也是這時代的人物。
《柳毅傳》叙柳毅下第,為龍女傳書,後乃結為姻眷事。
元人戲曲叙此事者不少。
尚仲賢有《柳毅傳書》劇,李好古有《張生煮海》,也叙龍女事,并與此有關。
所謂“龍女”,在中國古代并無此物。
可能是由印度所給予我們的許多故事裡傳達進來的。
相傳為牛僧孺[7]所作的《周秦行紀》,也當寫于此時。
李德裕嘗作《周秦行紀論》,欲因此文緻僧孺罪。
蓋此文本為德裕客韋瓘作,正要用以傾陷僧孺者。
但這個文字獄竟沒有羅織成功,徒成為牛、李交惡案中的一個談資而已。
《周秦行紀》托僧孺自叙,謂他于某夜旅中,夢見古帝王的後妃與之宴樂,并以昭君薦寝。
其情境無殊于《遊仙窟》、《秦夢記》諸作,似更為淺露無聊。
僧孺自有《玄怪錄》,今佚;《太平廣記》尚載若幹則。
其瑣屑無當,大類六朝故事集,置之唐傳奇文裡,其貌頗為不揚。
六 以上的那些傳奇文,都是欲于夢幻中實現其恣意所欲的享用與戀愛的;表面上似是淡漠的覺悟,其實是蘊着更深刻的悲哀。
觀于作者們大多為落拓失意之士,便知其所以欲于夢境中求快意之故。
大約他們多少都有些受《遊仙窟》的影響罷。
(惟《倩女離魂》事别是一型;《任氏傳》也顯然是諷刺着世俗的妖姬蕩婦的。
其作者或于愛情上受有某種刺激罷。
) 但最好的傳奇文,卻存在别一個形式之中。
夢裡的姻緣,空中的戀愛,畢竟是與人世間隔一塵宇的。
真實的人世間的小小的戀愛悲劇的記載,卻更足以動人心肺,往往會給人以“凄惋欲絕”之無端的遊絲似的感慨。
本來人世間的瑣瑣細故,已是盡夠作家們的取用的。
莺莺像 明陳洪绶作 在這一型的傳奇文中,首屈一指者自當為元稹的《莺莺傳》(一作《會真記》)。
此傳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有衍之為詩歌者(《莺莺歌》,李公垂作,今存《董西廂》中);為鼓子詞者(趙令峙《商調蝶戀花》);為諸宮調者(《董西廂》);為雜劇者(王實甫《西廂記》);為傳奇者(李日華、陸采諸人的《南西廂記》);更有《翻西廂》、《續西廂》、《竟西廂》諸作,出現于明、清之交的,也不下十餘種。
可謂為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故事。
惟《莺莺傳》裡,叙張生無端與莺莺絕,卻是很可怪的事,尤不近人情。
董解元把後半結果改作團圓,雖落熟套,卻未為無識。
但寫得最隽美者還要算蔣防的《霍小玉傳》。
防字子征,義興人。
為李紳所知。
曆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長慶中貶汀州刺史。
此傳寫詩人李益事,當不會是憑空造出的。
霍小玉為都中名妓,與李益交厚。
但益竟負心絕之,從母命别婚盧氏。
小玉因卧疾不能起。
一日,益出遊,竟為黃衫豪士強邀至小玉家。
小玉數說了他一頓,乃大恸而絕。
其情緒的凄楚,令讀者莫不酸心。
明人的平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所創出的情境,與此傳也略相同,而大不如此傳的婉微可喜,湯顯祖曾為此傳衍作傳奇兩部——《紫箫記》與《紫钗記》。
白行簡的《李娃傳》,恰可與《霍小玉傳》成一對照。
《小玉傳》為一不可挽回的悲劇,《李娃傳》卻是一個情節很複雜的喜劇。
行簡字知退,詩人居易弟,與李公佐為友。
元和十五年授左拾遺,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
寶曆二年卒[8]。
此傳作于貞元十一年,是其早年之筆。
叙李娃的多情,鄭子的能悔過,頗能諧合俗情;故劇場上至今猶演唱此故事不絕。
(元石君寶有《曲江池》劇,明薛近兖有《繡襦記》傳奇,也衍此事。
)行簡此作,文甚高潔,描叙也甚宛曲動人,與《小玉傳》同是唐人傳奇文裡最高的成就。
他又有《三夢記》,叙次也很有趣,且是近代心理學上的很好的資料。
楊貴妃曉日荔枝香 陳鴻的《長恨歌傳》,系為白居易的《長恨歌》而作。
鴻字大亮,貞元主客郎中,與白居
《南柯記》為李公佐作。
公佐亦元和間人,字颛蒙,隴西人。
嘗舉進士,元和中為江淮從事。
大中時猶在。
《南柯》叙淳于棼夢入古槐穴中,為大槐國王驸馬,拜南柯太守,生五男二女。
後與檀蘿國戰敗,公主又死,王遂送之歸。
既醒,則“斜日未隐于西垣,餘樽尚湛于東牖,夢中倏忽,若度一世矣”。
和《枕中記》是此類傳奇文中的兩大傑作。
而《枕中記》于情意的惝怳動人處似猶欠他一着。
明人湯顯祖作《南柯記傳奇》,即衍其事。
公佐還作《謝小娥傳》,叙小娥變男子服,刺殺其仇人事;《盧江馮媪》,叙媪見女鬼事;《李湯》,叙水神無支祁事。
皆無甚趣味,其情緻都遜《南柯》。
《柳毅傳》插圖 《柳毅傳》為李朝威作。
朝威,隴西人,生平不知。
當也是這時代的人物。
《柳毅傳》叙柳毅下第,為龍女傳書,後乃結為姻眷事。
元人戲曲叙此事者不少。
尚仲賢有《柳毅傳書》劇,李好古有《張生煮海》,也叙龍女事,并與此有關。
所謂“龍女”,在中國古代并無此物。
可能是由印度所給予我們的許多故事裡傳達進來的。
相傳為牛僧孺[7]所作的《周秦行紀》,也當寫于此時。
李德裕嘗作《周秦行紀論》,欲因此文緻僧孺罪。
蓋此文本為德裕客韋瓘作,正要用以傾陷僧孺者。
但這個文字獄竟沒有羅織成功,徒成為牛、李交惡案中的一個談資而已。
《周秦行紀》托僧孺自叙,謂他于某夜旅中,夢見古帝王的後妃與之宴樂,并以昭君薦寝。
其情境無殊于《遊仙窟》、《秦夢記》諸作,似更為淺露無聊。
僧孺自有《玄怪錄》,今佚;《太平廣記》尚載若幹則。
其瑣屑無當,大類六朝故事集,置之唐傳奇文裡,其貌頗為不揚。
六 以上的那些傳奇文,都是欲于夢幻中實現其恣意所欲的享用與戀愛的;表面上似是淡漠的覺悟,其實是蘊着更深刻的悲哀。
觀于作者們大多為落拓失意之士,便知其所以欲于夢境中求快意之故。
大約他們多少都有些受《遊仙窟》的影響罷。
(惟《倩女離魂》事别是一型;《任氏傳》也顯然是諷刺着世俗的妖姬蕩婦的。
其作者或于愛情上受有某種刺激罷。
) 但最好的傳奇文,卻存在别一個形式之中。
夢裡的姻緣,空中的戀愛,畢竟是與人世間隔一塵宇的。
真實的人世間的小小的戀愛悲劇的記載,卻更足以動人心肺,往往會給人以“凄惋欲絕”之無端的遊絲似的感慨。
本來人世間的瑣瑣細故,已是盡夠作家們的取用的。
莺莺像 明陳洪绶作 在這一型的傳奇文中,首屈一指者自當為元稹的《莺莺傳》(一作《會真記》)。
此傳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有衍之為詩歌者(《莺莺歌》,李公垂作,今存《董西廂》中);為鼓子詞者(趙令峙《商調蝶戀花》);為諸宮調者(《董西廂》);為雜劇者(王實甫《西廂記》);為傳奇者(李日華、陸采諸人的《南西廂記》);更有《翻西廂》、《續西廂》、《竟西廂》諸作,出現于明、清之交的,也不下十餘種。
可謂為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故事。
惟《莺莺傳》裡,叙張生無端與莺莺絕,卻是很可怪的事,尤不近人情。
董解元把後半結果改作團圓,雖落熟套,卻未為無識。
但寫得最隽美者還要算蔣防的《霍小玉傳》。
防字子征,義興人。
為李紳所知。
曆官翰林學士,中書舍人。
長慶中貶汀州刺史。
此傳寫詩人李益事,當不會是憑空造出的。
霍小玉為都中名妓,與李益交厚。
但益竟負心絕之,從母命别婚盧氏。
小玉因卧疾不能起。
一日,益出遊,竟為黃衫豪士強邀至小玉家。
小玉數說了他一頓,乃大恸而絕。
其情緒的凄楚,令讀者莫不酸心。
明人的平話《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其所創出的情境,與此傳也略相同,而大不如此傳的婉微可喜,湯顯祖曾為此傳衍作傳奇兩部——《紫箫記》與《紫钗記》。
白行簡的《李娃傳》,恰可與《霍小玉傳》成一對照。
《小玉傳》為一不可挽回的悲劇,《李娃傳》卻是一個情節很複雜的喜劇。
行簡字知退,詩人居易弟,與李公佐為友。
元和十五年授左拾遺,累遷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
寶曆二年卒[8]。
此傳作于貞元十一年,是其早年之筆。
叙李娃的多情,鄭子的能悔過,頗能諧合俗情;故劇場上至今猶演唱此故事不絕。
(元石君寶有《曲江池》劇,明薛近兖有《繡襦記》傳奇,也衍此事。
)行簡此作,文甚高潔,描叙也甚宛曲動人,與《小玉傳》同是唐人傳奇文裡最高的成就。
他又有《三夢記》,叙次也很有趣,且是近代心理學上的很好的資料。
楊貴妃曉日荔枝香 陳鴻的《長恨歌傳》,系為白居易的《長恨歌》而作。
鴻字大亮,貞元主客郎中,與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