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傳奇文的興起

關燈
傳奇文為古文運動的附庸——附庸的蔚為大國——最美麗的故事的淵薮——最早的傳奇文:《古鏡記》、《白猿傳》——張文成的《遊仙窟》——《遊仙窟》的影響——大曆、元和間的黃金時代——沈既濟、沈亞之、李公佐等——小小的人間的戀愛的故事——《莺莺傳》、《霍小玉傳》、《李娃傳》等——劍俠故事的起源——《酉陽雜俎》與傳奇諸書裡的劍俠故事——傳奇文所受古作的和外來的影響——《杜子春》 一 自蕭、李、韓、柳所提倡的古文運動告了成功之後,古文的一個體制,便成為文學的散文,這在上文已經闡明過了。

    古文運動的主旨,原是論道與記事,其主要的著作為碑、傳、論、劄之類。

    但那些作品,真有偉大的價值者卻很少。

    其真實的珠玉反為柳宗元的小品文,像他的山水遊記之類。

    若古文運動的成就,僅止于此,當然未免過于寒儉。

    但附庸于這個運動之後者,卻還有一個遠較小品文更為偉大的成就在着;——這是從事于古文運動者所不及料的一個成功,也是他們所從不曾注意到的一件工作,——那便是所謂“傳奇文”的成就。

    唐代“傳奇文”是古文運動的一支附庸;卻由附庸而蔚成大國。

    其在我們文學史上的地位,反遠較蕭、李、韓、柳的散文為更重要。

    他們是我們的許多最美麗的故事的淵薮,他們是後來的許多小說戲曲汲取原料的寶庫。

    其重要有若希臘神話之對于歐洲文學的作用。

    而他們的自身又是那樣精瑩可愛,如碧玉似的隽潔,如水晶似的透明,如海珠似的圓潤。

    有一部分簡直已是具備了近代的最完美的短篇小說的條件。

    若将六朝的許多故事集置之于他們之前,誠然要如爝火之見朝日似的黯然無顔色。

    他們是中國文學史上有意識地寫作小說的開始。

    他們是中國短篇小說上的最高的成就之一部分。

    他們把散文的作用揮施于另一個最有希望的一方面去。

    總之,他們乃是古文運動中最有成就的東西——雖然後來的古文運動者們未必便引他們為同道。

     二 唐代生活情景壁畫 “傳奇文”的開始,當推原于隋、唐之際,但其生命的長成則允當在大曆、元和之時無疑。

    在隋、唐之際的“傳奇文”,隻是萌芽而已;大曆、元和之間,才是開花結果的時代。

    而促成其生長者,則古文運動“與有大力焉”。

    蓋古文運動開始打倒不便于叙事狀物的骈俪文,同時,更使樸質無華的“古文”,增加了一種文學的姿态,俾得盡量地向“美”的标的走去。

    “傳奇文”便這樣的産生于古文運動的鼎盛的時代。

    其間的消息當然很明白的可知的。

    “傳奇文”的著名作者沈既濟乃是受蕭穎士的影響的。

    又沈亞之也是韓愈的門徒,韓愈他自己也寫着遊戲文章《毛穎傳》之類。

    其他元稹、陳鴻、白行簡、李公佐諸人,皆是與古文運動有直接間接的關系。

    故“傳奇文”的運動,我們自當視為古文運動的一個别支。

    當時的文士們也往往有将傳奇文作為投谒時的行卷之用者。

    可見時人也并不卑視此體。

    (但清人所輯的《全唐文》則摒斥傳奇文不收。

    )宋洪邁嘗說道:“唐人小說不可不熟。

    小小情事,凄惋欲絕,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

    與詩律可稱一代之奇。

    ”這話不錯。

    從零星斷片的宗教故事、神異故事及《世說新語》,到唐人的傳奇文,其間的進步是不可以道裡計的。

    唐人傳奇文不僅是第一次有意地來寫小說的嘗試,且也是第一次用古文來細膩有緻地抒寫人間的物态人情以至瑣屑情事的。

    這種新鮮的嘗試,立刻便得到了成功。

     三 在沒有說到大曆、元和及其後的傳奇文以前,先須略略提起隋唐之際的幾篇東西。

    那幾篇東西恰是介乎六朝故事集與唐人傳奇文之間的著作,也正是由故事集到傳奇文的必然要走的一個階段。

    他們乃是故事集的結束,而傳奇文的先驅者。

     有一篇很有趣味的東西,在隋唐之際出現,那便是:見于《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的一篇《王度》,實即王度所自作的《古鏡記》。

    王度,太原祁人,文中子王通之弟,詩人王績之兄。

    大業中為禦史,後出為芮城令,武德中卒。

    他在這篇《古鏡記》裡,先自述他的神鏡的由來,後詳叙神鏡的降魅驅妖之功。

    最後,叙其弟績(原作)遠遊,借古鏡以自衛,也曆在各地殺除怪物不少。

    歸後,還鏡于度。

    一夕,聞鏡在匣中悲唱,良久乃定。

    “開匣視之,即失鏡矣。

    ”其中所叙古鏡的功績為:(一)使程雄家婢鹦鹉現出老狸原形而死;(二)這鏡“合于陰陽光景之妙”,與薛俠的寶劍較之,鏡上吐光,明照一室,劍則無複光彩;(三)度為芮城令時,令懸鏡于廳前妖樹上。

    夜中有風雨電光纏繞此樹。

    至明,有一大蛇死于樹下;(四)治張龍駒家人的疫疾;(五)王績遠遊時,遇山公、毛生,以鏡照之,一化為龜,一化為猿,皆死;(六)除靈湫中妖魚;(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