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開元天寶時代
關燈
小
中
大
且去”,像《自遣》:“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等都是。
其他像《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唯有鹧鸪飛”,《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也都是七言絕句裡最高的成就。
又如《烏夜啼》、《烏栖曲》等,也都是冷隽之氣森森逼人。
六 高适像 高适年過五十,始學為詩,即工。
以氣質自高,多胸臆間語。
他雖沒有王維、孟浩然的澹遠,李白的清麗奔放,卻自有一種壯激緻密的風度,為王、孟他們所沒有的。
适[13]字達夫,一字仲武,滄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遠。
後舉有道,授封丘尉。
未幾,哥舒翰表掌書記。
後擢谏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
李輔國忌其才。
蜀亂,出為蜀、彭二州刺史。
遷西川節度史,還為左散騎常侍。
永泰初卒(700?~765)。
有集[14]。
他尚氣節,語王霸,衮衮不厭。
遭時多難,以功名自許。
嘗過汴州,與李白、杜甫會。
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臨風懷古。
中間唱和頗多。
他的詩也到處都顯露出以功名自許的氣概。
他不談窮說苦,不使酒罵坐,不故為隐遁自放之言,不說什麼上天下地、不着邊際的話。
他是一位“人世間”的詩人,是一位顯達的作家。
開、天以來,凡詩人皆窮,顯達者唯适一人而已。
為的是一位慷慨自喜的人,又是一位屢次獨當方面的大員,所以他的作風,于舒暢中又透着壯烈之緻,于積極中更露着企勉之意。
像“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效古贈崔二》),“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抟”(《東平留贈狄司馬》),“男兒争富貴,勸爾莫遲回”(《宋中遇劉書記有别》)等,自非若“不才明主棄”一類的失意人語。
他的詩,每一篇已,好事者辄傳播吟玩。
他的最高的成就,像七言絕句中的: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聽張立本女吟》 聽張立本女吟(高适)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 月如霜。
選自明刊本《唐詩畫譜》 (西谛藏)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别董大》 又像五言的《登百丈峰》:“漢壘青冥間,胡天白雪掃,憶昔霍将軍,連年此征讨”,《塞上》:“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願效縱橫谟”,《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北風吹萬裡,南雁不知數。
歸意方浩然,雲沙更回互”等等,都頗足以窺見他的慷慨壯烈的風格。
七 岑參像 岑參[15]是開、天時代最富于異國情調的詩人。
王維的友人苑鹹善于梵語,可惜其詩傳者不多,未見其曾引梵詩的風趣到漢詩中來。
岑參卻是以秀挺的筆調,介紹整個的西陲、熱海給我們的。
唐詩人詠邊塞詩頗多,類皆捕風捉影。
他卻自句句從體驗中來,從閱曆裡出。
以此,他一邊具有高适的慷慨壯烈的風格,一邊卻較之更為深刻隽削,富于奇趣新情。
他南陽人,文本之後。
天寶三年進士及第。
後出為嘉州刺史。
杜鴻漸表置安西幕府。
以職方郎兼侍禦史領幕職。
流寓不還,遂終于蜀。
他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餘載,極征行離别之情。
城障塞堡,無不經行。
他的詩便在這樣的環境中寫出。
論者謂參詩“辭意清切,回拔孤秀,多出佳境。
每一篇出,人競傳寫,比之吳均、何遜”。
或又謂他“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緻,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與高适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
其實,他的所得,似尤出于吳均、何遜及高适。
清拔孤秀的風格雖同,而他的題材,卻不是他們所能有的。
這特殊的異國的情調,給他的詩以另一般的風趣與光彩。
像《天山雪歌》:“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将軍狐裘卧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火山雲歌》:“火雲滿西凝未開,飛鳥千裡不敢來。
……缭繞斜吞鐵關樹,氛氲半掩交河戍”,《銀山碛西館》:“銀山碛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贈酒泉韓太守》:“酒泉西望玉關道,千山萬碛皆石草”,《優缽羅花歌》:“葉六瓣,花九房,夜掩朝開多異香”,《宿鐵關西館》:“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經火山》:“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熱海行》:“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等等,是風,是沙,是雪,是火雲,是熱海,這些,都是第一次方被連續的捉入我們的詩裡的吧。
在“終日風與雪,連天沙複山”(《寄宇文判官》),“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膻”(《首秋輪台》)的境地裡,自然是會有另一種的情趣的。
他的七言絕句,像《趙将軍歌》: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将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寫邊塞将士們的生活是極為活躍的。
又像《碛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
大約是他第一次“走馬西來”的所作罷。
其他像《山房春事》二首: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情調與他作甚異,但這表白了我們的詩人,也不是不會寫作那麼清隽可喜之篇什的。
八 這五位詩人之外,還有王昌齡、儲光羲、常建、王灣、崔颢、王之渙、祖詠、李颀等若幹人。
他們都不是依花附草的小詩人們。
他們也都是各具特殊的作風,馳騁于當世而不稍為他人屈的。
王昌齡[16]字少伯,京兆人,與高适、王之渙齊名,而昌齡獨有“詩天子”的稱号。
他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
為江甯丞。
後因不護細行,貶龍标尉,卒。
他的詩,緒密思精,多哀怨清溢之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傳誦最盛,實非其至者。
像《采蓮曲》:“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長信秋詞》:“玉顔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才足以代表他的作風罷。
他作七言絕句甚多,也是最成功者的一個。
王之渙像 王之渙,并
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稀”等都是。
其他像《越中覽古》:“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唯有鹧鸪飛”,《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等等,也都是七言絕句裡最高的成就。
又如《烏夜啼》、《烏栖曲》等,也都是冷隽之氣森森逼人。
六 高适像 高适年過五十,始學為詩,即工。
以氣質自高,多胸臆間語。
他雖沒有王維、孟浩然的澹遠,李白的清麗奔放,卻自有一種壯激緻密的風度,為王、孟他們所沒有的。
适[13]字達夫,一字仲武,滄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遠。
後舉有道,授封丘尉。
未幾,哥舒翰表掌書記。
後擢谏議大夫,負氣敢言,權近側目。
李輔國忌其才。
蜀亂,出為蜀、彭二州刺史。
遷西川節度史,還為左散騎常侍。
永泰初卒(700?~765)。
有集[14]。
他尚氣節,語王霸,衮衮不厭。
遭時多難,以功名自許。
嘗過汴州,與李白、杜甫會。
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臨風懷古。
中間唱和頗多。
他的詩也到處都顯露出以功名自許的氣概。
他不談窮說苦,不使酒罵坐,不故為隐遁自放之言,不說什麼上天下地、不着邊際的話。
他是一位“人世間”的詩人,是一位顯達的作家。
開、天以來,凡詩人皆窮,顯達者唯适一人而已。
為的是一位慷慨自喜的人,又是一位屢次獨當方面的大員,所以他的作風,于舒暢中又透着壯烈之緻,于積極中更露着企勉之意。
像“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效古贈崔二》),“知君不得意,他日會鵬抟”(《東平留贈狄司馬》),“男兒争富貴,勸爾莫遲回”(《宋中遇劉書記有别》)等,自非若“不才明主棄”一類的失意人語。
他的詩,每一篇已,好事者辄傳播吟玩。
他的最高的成就,像七言絕句中的: 危冠廣袖楚宮妝,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聽張立本女吟》 聽張立本女吟(高适)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 月如霜。
選自明刊本《唐詩畫譜》 (西谛藏)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别董大》 又像五言的《登百丈峰》:“漢壘青冥間,胡天白雪掃,憶昔霍将軍,連年此征讨”,《塞上》:“總戎掃大漠,一戰擒單于。
常懷感激心,願效縱橫谟”,《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北風吹萬裡,南雁不知數。
歸意方浩然,雲沙更回互”等等,都頗足以窺見他的慷慨壯烈的風格。
七 岑參像 岑參[15]是開、天時代最富于異國情調的詩人。
王維的友人苑鹹善于梵語,可惜其詩傳者不多,未見其曾引梵詩的風趣到漢詩中來。
岑參卻是以秀挺的筆調,介紹整個的西陲、熱海給我們的。
唐詩人詠邊塞詩頗多,類皆捕風捉影。
他卻自句句從體驗中來,從閱曆裡出。
以此,他一邊具有高适的慷慨壯烈的風格,一邊卻較之更為深刻隽削,富于奇趣新情。
他南陽人,文本之後。
天寶三年進士及第。
後出為嘉州刺史。
杜鴻漸表置安西幕府。
以職方郎兼侍禦史領幕職。
流寓不還,遂終于蜀。
他累佐戎幕,往來鞍馬烽塵間十餘載,極征行離别之情。
城障塞堡,無不經行。
他的詩便在這樣的環境中寫出。
論者謂參詩“辭意清切,回拔孤秀,多出佳境。
每一篇出,人競傳寫,比之吳均、何遜”。
或又謂他“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緻,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與高适風骨頗同,讀之令人慷慨懷感”。
其實,他的所得,似尤出于吳均、何遜及高适。
清拔孤秀的風格雖同,而他的題材,卻不是他們所能有的。
這特殊的異國的情調,給他的詩以另一般的風趣與光彩。
像《天山雪歌》:“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将軍狐裘卧不暖,都護寶刀凍欲斷”,《火山雲歌》:“火雲滿西凝未開,飛鳥千裡不敢來。
……缭繞斜吞鐵關樹,氛氲半掩交河戍”,《銀山碛西館》:“銀山碛口風似箭,鐵門關西月如練”,《贈酒泉韓太守》:“酒泉西望玉關道,千山萬碛皆石草”,《優缽羅花歌》:“葉六瓣,花九房,夜掩朝開多異香”,《宿鐵關西館》:“馬汗踏成泥,朝馳幾萬蹄。
雪中行地角,火處宿天倪”,《經火山》:“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熱海行》:“側聞陰山胡兒語,西頭熱海水如煮”等等,是風,是沙,是雪,是火雲,是熱海,這些,都是第一次方被連續的捉入我們的詩裡的吧。
在“終日風與雪,連天沙複山”(《寄宇文判官》),“秋來唯有雁,夏盡不聞蟬。
雨拂氈牆濕,風搖毳幕膻”(《首秋輪台》)的境地裡,自然是會有另一種的情趣的。
他的七言絕句,像《趙将軍歌》: 九月天山風似刀,城南獵馬縮寒毛。
将軍縱博場場勝,賭得單于貂鼠袍。
寫邊塞将士們的生活是極為活躍的。
又像《碛中作》: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裡絕人煙。
大約是他第一次“走馬西來”的所作罷。
其他像《山房春事》二首: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
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
情調與他作甚異,但這表白了我們的詩人,也不是不會寫作那麼清隽可喜之篇什的。
八 這五位詩人之外,還有王昌齡、儲光羲、常建、王灣、崔颢、王之渙、祖詠、李颀等若幹人。
他們都不是依花附草的小詩人們。
他們也都是各具特殊的作風,馳騁于當世而不稍為他人屈的。
王昌齡[16]字少伯,京兆人,與高适、王之渙齊名,而昌齡獨有“詩天子”的稱号。
他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
為江甯丞。
後因不護細行,貶龍标尉,卒。
他的詩,緒密思精,多哀怨清溢之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傳誦最盛,實非其至者。
像《采蓮曲》:“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長信秋詞》:“玉顔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等,才足以代表他的作風罷。
他作七言絕句甚多,也是最成功者的一個。
王之渙像 王之渙,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