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隋及唐初文學

關燈
宇文述召典軍事,郁郁不得志。

    為五言詩寄京邑知友,有:“如何載筆士,翻作負戈人!飄搖如木偶,棄置同刍狗。

    失路乃西浮,非狂亦東走”語,盛為當世吟誦。

    天下好事者,多書壁而玩之。

    後歸鄉裡,為齊王文學。

    終于大理司直。

    他所作亦多北人勁秀之氣,直吐憤郁,不屑作兒女之态,像《東歸在路率爾成詠》: 學宦兩無成,歸心自不平。

     故鄉尚千裡,山秋猿夜鳴。

     人愁慘雲色,客意慣風聲。

     羁恨雖多緒,俱是一傷情。

     又孔紹安,大業末為監察禦史,與萬壽齊名。

    後入唐為秘書監。

    他的《落葉》:“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

    翻飛未肯下,猶言惜故林”,頗具有深遠之意。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是隋文學上很可紀念的一年。

    政治上成就了南北的統一,結束了二百七十餘年(公元317~589年)的南北對峙的局面,而文壇上為了南朝的降王降臣的來臨,更增加了活氣不少。

     陳後主叔寶到了北朝以後,是否仍然繼續從前的努力,我們無從知道。

    即使還未放棄了創作的生活,其風格當也仍是不曾變動過。

    我們在他的集裡,看不出一點過着降王的生活後的影子。

    他死于仁壽四年(公元604年),離開他的被俘,已是十六年之久了。

    相傳他和楊廣交甚厚。

    或者不至于過着“以眼淚洗面”的生活罷。

    叔寶的弟叔達也是因了這個政治上的統一而由南北上者。

    叔達字子聰,陳宣帝第十六子。

    年十餘歲,援筆便成詩,徐陵甚奇之。

    入隋為绛郡通守。

    後又降李淵。

    貞觀中拜禮部尚書。

    他的詩是徹頭徹尾的梁、陳派,與他哥哥一樣,唯天才較差。

     同在這一年北上的,有王胄、虞世基[7]、世南兄弟。

    王胄字承基,琅玡臨沂人,仕陳為東陽王文學。

    入隋為學士。

    以與楊玄感交遊,坐誅。

    虞世基字茂世,會稽餘姚人。

    仕陳為尚書左丞。

    入隋,楊廣深愛厚之。

    宇文化及殺廣時,世基也遇害。

    其弟世南字伯施,與兄同入隋,時人以方二陸。

    大業中官秘書郎。

    後入唐,累官秘書監。

     許善心,雖不是一位被俘的降人,卻也是一位庾、王似的南人留北者。

    他字務本,高陽北新城人。

    陳祯明二年,以通直散騎常侍,聘于隋。

    為隋所留,絷賓館。

    及陳亡,衰服号哭。

    後乃拜官。

    楊廣被殺時,善心也同時遇害。

     這幾個人的詩,風格都不甚相殊,可以王胄的《棗下何纂纂》為代表: 禦柳長條翠,宮槐細葉開。

     還得聞春曲,便逐鳥聲來。

     李世民像 三 所謂初唐的詩壇,相當于李淵及其後的三主時代,即自武德元年到弘道元年的六十餘年(公元618~683年)間。

    開始于陳、隋遺老的遺響,終止于王、楊、盧、駱四傑的鷹揚。

    這其間頗有些可述的。

    當武德初,李世民與其兄建成、弟元吉争位相傾。

    各延攬儒士,以張勢力。

    世民于秦邸開文學館,召杜如晦、房玄齡、于志甯、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道玄、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顔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等十八人為學士,時号十八學士。

    及他殺建成、元吉後,太子及齊王二邸中的豪彥,也并集于朝。

    世民他自己也好作“豔詩”。

    當時的風尚,全無殊于隋代。

    詩人之著者,像陳叔達、虞世南、歐陽詢、李百藥、杜之松、許敬宗、褚亮、蔡允恭、楊師道諸人皆是由隋入唐的。

    此外還有長孫無忌、李義府、上官儀、魏征、王績諸人,一時并作,詩壇的情形是頗為熱鬧的。

    王績尤為特立不群的雄豪。

     歐陽詢[8]字信平,潭州臨湘人,仕隋為太常博士。

    入唐,撰《藝文類聚》,甚有名。

    官至太子率更令。

    李百藥[9]字重規,德林子,七歲能屬文,時号奇童。

    隋時為太子通事舍人。

    入唐,拜中書舍人。

    曾著《齊史》。

    百藥藻思沉郁,尤長五言,雖樵童牧子亦皆吟諷。

    像《詠蟬》: 清心自飲露,哀響乍吟風。

     未上華冠側,先驚翳葉中。

     歐陽詢書 《波羅蜜多心經》 已宛然是沈、宋體的絕句了。

    杜之松,博陵曲阿人,隋起居舍人。

    貞觀中為河中刺史。

    與王績交好。

    許敬宗[10]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

    入唐為著作郎,高宗時為相。

    有集。

    褚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

    隋為太常博士。

    貞觀中為散騎常侍,封陽翟縣侯。

    蔡允恭,荊州江陵人,隋為起居舍人。

    貞觀中,除太子洗馬。

    楊師道,隋宗室,字景猷。

    入唐尚桂陽公主,封安德郡公。

    貞觀中為中書令。

    為詩如宿構,無所竄定。

     李義府,瀛州饒陽人。

    對策擢第。

    累遷太子舍人,與來濟[11]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

    高宗時為中書令,後長流州。

    他的《堂堂詞》: 懶整鴛鴦被,羞褰玳瑁床。

     春風别有意,密處也尋香。

     甚有名,是具着充分的梁、陳的氣息的。

    同時,長孫無忌[12]字機輔,河南洛陽人,為唐外戚(文德後兄)。

    封齊國公。

    高宗時,貶死黔州。

    其《新曲》:“玉佩金钿随步遠,雲羅霧縠逐風輕。

    轉目機心懸自許,何須更待聽琴聲”雲雲,也是所謂“豔詩”的一流,甚傳于時。

     上官儀[13]也是義府與無忌的同道。

    其詩绮錯婉媚,人多效之,謂為“上官體”。

    他的《早春桂林殿應诏》:“曉樹流莺滿,春堤芳草積。

    風光翻露文,雪華上空碧”雲雲,無愧于梁、陳之作。

    他字遊韶,陝州陝人。

    貞觀初擢進士第。

    高宗時為西台侍郎,同東西台三品。

    後以事下獄死(公元616?~664年)。

     魏征[14]《述懷》卻不是梁、陳作風所能拘束的了。

    像“縱橫計不就,慷慨志猶存。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複論”雲雲,其氣概豪健,蓋不是所謂“宮體”、“豔詩”所能同群者。

    “人生感意氣”雲雲,活畫出一位直心腸的男子來。

    以阮嗣宗與陳子昂較之,恐怕還要有些差别。

    獨惜征所作不多耳。

    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

    少孤,落魄有大志。

    初從李建成,為太子洗馬。

    世民殺建成,乃拜他為谏議大夫,封鄭國公。

     王績[15]與魏征又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