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齊梁詩人

關燈
[27]。

    我們看他的所作:“夕鳥已西度,殘霞亦半消。

    風聲動密竹,水影漾長橋。

    旅人多憂思,寒江複寂寥”(《夕望江橋》);“星稀初可見,月出未成光。

    澄江照遠火,夕霞隐連樯”(《敬酬王明府》);“客心已百念,孤遊重千裡。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相送》);哪一句不是清新之氣逼人的。

    誠無愧為第一流的大詩人。

     吳均的影響,在當時也極大。

    或效其作風,号曰吳均體。

    他字叔庠,吳興故鄣人。

    家至貧賤。

    沈約見其文而好之。

    柳恽為吳興刺史,召補主簿。

    後為建安王偉記室(公元469~512年)。

    有集[28]。

    他的詩體也是很清拔的。

    像“松生數寸時,遂為草所沒;未見籠雲心,誰知負霜骨”(《贈王桂陽》);“怅然不自怡,端憂坐漠漠。

    風急雁毛斷,冰堅馬蹄落”(《奉使廬陵》);“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裡出”(《山中雜詩》)等等,都不是塗朱抹粉的靡靡之什。

     蕭子顯[29]和兄子範(字景則),弟子雲(字景喬)、子晖(字景光)皆善詩。

    他們是蕭道成的後裔,卻皆仕梁。

    在其間,子顯尤為白眉。

    子顯字景暢。

    梁時為吏部尚書,又出為吳興太守。

    所著述甚多,詩尤茜靡可喜,像《春别》:“銜悲攬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風吹。

    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别似花離。

    ”同時,劉氏兄弟們也多才情。

    孝綽[30]、孝儀、孝勝、孝威、孝先等并皆馳騁騷壇,競為雄長。

    孝綽得名尤甚。

    他本名冉,彭城人。

    天監初,為著作佐郎。

    後坐事左遷臨賀王長史,卒。

    他負才陵忽,前後五免。

    然辭藻為後進所宗[31]。

    其詩似最長于寫水上的景色:像“反景照移塘,纖羅殊未動。

    駭水忽如湯,乍出連山合”(《上虞鄉亭觀濤津渚》);“日入江風靜,安波似未流。

    岸回知舳轉,解纜覺船浮。

    暮煙生遠渚,夕鳥赴前洲”(《夕逗繁昌浦》);“月光随浪動,山影逐波流”(《月半夜泊鵲尾》)雲雲,都是絕妙的景色,第一次被捉入詩裡的。

    孝威,天監末為太子中庶子,通事舍人。

    所作像“聯村倏忽盡,循汀俄頃回。

    疑是傍洲退,似覺前山來”(《帆渡吉陽洲》),狀船行至為入神。

    孝先,元帝時為侍中。

    所作像“葉動花中露,湍鳴暗裡泉,竹風聲若雨,山蟲聽似蟬”(《草堂寺尋無名法師》),也寫得極工。

    孝綽又有三妹,并富才學,其稱劉三娘(名令娴)者,嫁徐悱,文尤清拔。

    同時又有到溉、到洽兄弟,彭城武原人,也并善于詩,知名當世。

     尚有陶弘景[32]者,字通明,丹陽秣陵人。

    齊時,隐于句曲山,自号華陽隐居。

    蕭衍屢加禮聘,不出。

    卒谥曰貞白先生。

    他的詩[33],曉暢而峻切,雖不多,卻都為珠玉。

    像《诏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隻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這種風趣,淵明後便久已不見的了。

     陶弘景像 四 陳霸先,代蕭氏,收拾天下于殘破之餘,文人之四逸以避難者,一時複集。

    陳氏并向北國求還被羁之士,以是人才遂盛。

    到了後主時代,便又來了一個很偉大的詩人的時代。

    後主陳叔寶[34],他自己也是一位有天才的詩人。

    他所作半為豔嬌的樂府新辭(見前)。

    其他詩,像“苔色随水溜,樹影帶風沉”(《泛舟玄圃》),“枝多含樹影,煙上帶佩生”(《詠遙山燈》),都是出之以苦吟的。

    他字元秀,以公元573年,即皇帝位。

    隋師伐陳,他出降(公元589年)。

    仁壽四年,終于洛陽(公元553~604年)。

    有集[35]。

    他最喜歌詩,嘗以宮人有文學者袁大舍等為女學士,每使她們和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采其尤豔麗者,以為曲詞,被以新聲。

    這時的老詩人們,有徐陵、陰铿等;又沈炯、張正見、江總等也皆以詩鳴。

    而總尤見寵禮。

     徐陵[36]字孝穆,東海郯人,摛之子(搞在梁,亦以能詩名)。

    在梁,為散騎常侍,入陳,曆侍中,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建昌縣開國侯(公元507~583年)。

    所編《玉台新詠》,和《文選》并為僅存之六朝的“文學選本”。

    有集[37]。

    其詩像“風光今旦動,雪色故年殘”(《春情》),“嫩竹猶含粉,初荷未聚塵”(《侍宴》)等,也見刻意經營之迹。

     後主陳叔寶畫像 陰铿[38]的才情是很大的。

    杜甫、李白皆推尊之。

    杜詩道:“頗學陰、何苦用心。

    ”像他的“山雲遙似帶,庭葉近成舟”(《閑居對雨》);“從風還共落,照日不俱銷”(《雪裡梅花》);“夜江霧裡闊,新月迥中明”(《五洲夜發》);确都是“苦用心”之作。

    他字子堅,武威人,早慧。

    陳時為晉陵太守,散騎常侍,卒。

    有集[39]。

     沈炯[40]不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