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與漢初文學
關燈
小
中
大
而委惰兮,老冉冉而逮之。
”還不逼肖《離騷》的調子? 賈誼的境遇有些和屈原相同,便自然的同情于屈原。
他為長沙王太傅,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道:“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殒厥身。
嗚呼哀哉兮逢時不祥!鸾鳳伏竄兮鸱枭翺翔;阘茸尊顯兮讒谀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
……彼尋常之污渎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橫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蟻。
”他不唯是哭屈原,也且在自哭了。
他在長沙三年,有鵩鳥飛入其舍,止于坐隅。
鵩似鸮,不祥鳥。
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在這個地方,我們頗可想得A1lenPoe作《烏鴉詩》的一個環境來。
然誼終于自己寬慰的說道:“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
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蒂芥,何足以疑。
”又有《惜誓》,見《楚辭》。
王逸以為“不知誰所作也。
或曰賈誼,疑不能明也”。
今讀其首句:“惜餘年老而日衰兮”,便知絕非誼之所作。
在這個漢賦的初期,《離騷》的模拟是很流行的。
但到了景帝之時,大詩人枚乘出現,卻将漢賦帶到了别一條道路上去。
乘所作有《七發》諸賦,而以《七發》為最著。
《七發》的結構極似《楚辭》中的《招魂》、《大招》,顯然受有她們的很深的影響。
此種文體的結構,皆至為簡單。
像《七發》,便分為下之七段: 序曲:楚太子有疾,吳客往問之。
他以為太子之病,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之。
第一段:他初以音樂說太子,琴聲是那樣的凄美,然而太子卻病不能聽。
第二段:繼以飲食說太子,美味那麼多,廚手又是那麼高明,然而太子卻病不能嘗。
AllenPoe,愛倫·坡,美國詩人。
賈太傅祠 第三段:更以駿馬名騎說太子,馬是那樣的神駿,然而太子卻病不能乘。
第四段:再以宮苑池觀之樂導太子,又有賓客賦詩,美人侍宴,然而太子卻病不能遊。
第五段:又以遊獵之樂說太子,太子之病雖未痊,然而已有起色。
第六段:于是他更以到廣陵之曲江觀濤之說進。
太子還是病不能興。
第七段:最後,吳客道,将為太子奏方術之士,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
太子便據幾而起,澀然汗出,霍然病已。
這種幼稚簡單的結構,與其浮誇汗漫的叙寫,給後來的漢賦以絕大的影響。
楚歌在漢初,最為流行。
于劉邦《大風》、《鴻鹄》二歌外,更有可述者。
項羽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乃是這絕代英雄最後的哀号。
趙幽王名友,為呂後所囚而死;他在囚時曾作一歌:“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誠乃是一首最坦白的悲憤詛咒之作。
劉章在諸呂用事時,曾作“深耕概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一歌,具有很巧妙的雙關之意。
唐山夫人為劉邦姬,作《安世房中樂歌》十六章。
《漢書·禮樂志》說:“凡樂樂其所生。
禮不忘其本。
高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
”房中樂并沒有詩的情緒,不過是皇室的樂歌,用以歌頌皇德祀神而已。
更有韋孟[10],魯國鄒人,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孫王戊。
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諷谏。
後徙家于鄒,又作一詩。
這兩篇詩都是模拟《詩經》的四言之作,具有老成人的婆心苦口的教訓式的格言。
參考書目 一、《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張溥輯,有原刊本、翻刊本。
二、《古詩紀》明馮唯讷編,有原刊本。
三、《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福保輯,有醫學書局刊本。
四、《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輯,有黃岡王氏刊本,有醫學書局石印本。
五、《漢魏六朝名家集》丁福保編,醫學書局出版。
六、《文選》梁蕭統編,有胡氏刊本;《四部叢刊》本。
*** [1]李斯見《史記》卷八十七。
[2]陸賈見《史記》卷九十七;《漢書》卷四十三。
[3]賈誼見《史記》卷八十四;《漢書》卷四十八。
[4]《賈太傅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5]枚乘見《漢書》卷五十一。
[6]《枚叔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7]晁錯見《史記》卷一百○一;《漢書》卷四十九。
[8]鄒陽見《史記》卷八十三;《漢書》卷五十一。
[9]賈山見《漢書》卷五十一。
[10]韋孟見《史記》卷九十六;《漢書》卷七十三。
”還不逼肖《離騷》的調子? 賈誼的境遇有些和屈原相同,便自然的同情于屈原。
他為長沙王太傅,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道:“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殒厥身。
嗚呼哀哉兮逢時不祥!鸾鳳伏竄兮鸱枭翺翔;阘茸尊顯兮讒谀得志,賢聖逆曳兮方正倒植。
……彼尋常之污渎兮,豈能容吞舟之魚。
橫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蟻。
”他不唯是哭屈原,也且在自哭了。
他在長沙三年,有鵩鳥飛入其舍,止于坐隅。
鵩似鸮,不祥鳥。
長沙卑濕,誼自傷悼,以為壽不得長,乃為賦以自廣。
在這個地方,我們頗可想得A1lenPoe作《烏鴉詩》的一個環境來。
然誼終于自己寬慰的說道:“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
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
德人無累,知命不憂,細故蒂芥,何足以疑。
”又有《惜誓》,見《楚辭》。
王逸以為“不知誰所作也。
或曰賈誼,疑不能明也”。
今讀其首句:“惜餘年老而日衰兮”,便知絕非誼之所作。
在這個漢賦的初期,《離騷》的模拟是很流行的。
但到了景帝之時,大詩人枚乘出現,卻将漢賦帶到了别一條道路上去。
乘所作有《七發》諸賦,而以《七發》為最著。
《七發》的結構極似《楚辭》中的《招魂》、《大招》,顯然受有她們的很深的影響。
此種文體的結構,皆至為簡單。
像《七發》,便分為下之七段: 序曲:楚太子有疾,吳客往問之。
他以為太子之病,可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之。
第一段:他初以音樂說太子,琴聲是那樣的凄美,然而太子卻病不能聽。
第二段:繼以飲食說太子,美味那麼多,廚手又是那麼高明,然而太子卻病不能嘗。
AllenPoe,愛倫·坡,美國詩人。
賈太傅祠 第三段:更以駿馬名騎說太子,馬是那樣的神駿,然而太子卻病不能乘。
第四段:再以宮苑池觀之樂導太子,又有賓客賦詩,美人侍宴,然而太子卻病不能遊。
第五段:又以遊獵之樂說太子,太子之病雖未痊,然而已有起色。
第六段:于是他更以到廣陵之曲江觀濤之說進。
太子還是病不能興。
第七段:最後,吳客道,将為太子奏方術之士,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
太子便據幾而起,澀然汗出,霍然病已。
這種幼稚簡單的結構,與其浮誇汗漫的叙寫,給後來的漢賦以絕大的影響。
楚歌在漢初,最為流行。
于劉邦《大風》、《鴻鹄》二歌外,更有可述者。
項羽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乃是這絕代英雄最後的哀号。
趙幽王名友,為呂後所囚而死;他在囚時曾作一歌:“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誠乃是一首最坦白的悲憤詛咒之作。
劉章在諸呂用事時,曾作“深耕概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一歌,具有很巧妙的雙關之意。
唐山夫人為劉邦姬,作《安世房中樂歌》十六章。
《漢書·禮樂志》說:“凡樂樂其所生。
禮不忘其本。
高祖樂楚聲,故房中樂,楚聲也。
”房中樂并沒有詩的情緒,不過是皇室的樂歌,用以歌頌皇德祀神而已。
更有韋孟[10],魯國鄒人,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孫王戊。
戊荒淫不遵道,孟作詩諷谏。
後徙家于鄒,又作一詩。
這兩篇詩都是模拟《詩經》的四言之作,具有老成人的婆心苦口的教訓式的格言。
參考書目 一、《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張溥輯,有原刊本、翻刊本。
二、《古詩紀》明馮唯讷編,有原刊本。
三、《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福保輯,有醫學書局刊本。
四、《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清嚴可均輯,有黃岡王氏刊本,有醫學書局石印本。
五、《漢魏六朝名家集》丁福保編,醫學書局出版。
六、《文選》梁蕭統編,有胡氏刊本;《四部叢刊》本。
*** [1]李斯見《史記》卷八十七。
[2]陸賈見《史記》卷九十七;《漢書》卷四十三。
[3]賈誼見《史記》卷八十四;《漢書》卷四十八。
[4]《賈太傅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5]枚乘見《漢書》卷五十一。
[6]《枚叔集》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7]晁錯見《史記》卷一百○一;《漢書》卷四十九。
[8]鄒陽見《史記》卷八十三;《漢書》卷五十一。
[9]賈山見《漢書》卷五十一。
[10]韋孟見《史記》卷九十六;《漢書》卷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