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

關燈
簡說《文選》文體分類 以下簡說《文選》文體分類。

     一、賦體分類。

     昭明太子蕭統,統治階級中人物,其選文之觀點、角度與我們的标準不同,他尊崇統治者。

    且六朝時,賦大興,成為文人最崇尚之風氣,故《文選》以賦體開卷,置京都賦于卷首。

     京都賦:卷一至卷六。

     郊祀、耕籍、畋獵:卷七至卷九。

    郊祀:祭祀天地。

    耕籍:古以農業立國,天子躬耕是一種儀式,所耕之田為籍田。

    今所見先農壇,即為皇帝耕地之處。

    畋獵:打獵表示尚武精神。

    兵可以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

    曆代帝王無不以武夷邊,内鎮壓異己分子,鎮壓人民起義。

    畋獵是練武的一種制度,不唯皇帝遊樂而已,武備。

     紀行:旅行,為幹事出遊。

    卷九、卷十。

     遊覽、宮殿:偏于人事。

    卷十一。

     江海:抒情于此始。

    卷十二。

     物色:“物”指大自然,“色”指現象。

    (狹義之色,顔色;廣義則凡表面現象均稱色。

    )卷十三。

     鳥獸:卷十三、卷十四。

     志:純粹的抒情。

    卷十四至卷十六。

     哀傷:對死去之人、過去之事的追悼、留戀。

    卷十六。

     論文:唯一之一篇讨論文學創作。

    卷十七。

     音樂:如傅武仲《舞賦》。

    卷十八。

     情:為性、愛情。

    卷十九。

     《文選》共六十卷,賦占十九卷,可見對賦之重視。

     二、詩體分類。

     補亡:毛詩有六篇有目無詩,仿《詩經》六篇亡目補作。

    卷十九。

     述德:述其祖先德行,封建家族觀念之反映。

    卷十九。

     勸勵:勸人為好事。

    卷十九。

     獻詩:自下對上向皇帝獻詩。

    卷二十。

     公宴:上本是主,下臣本是客,下臣寫詩獻其主。

    卷二十。

     祖餞:祭祀的儀式。

    祖,祖道;餞,餞行。

    卷二十。

     詠史:以曆史人物事迹為題材。

    卷二十一。

    中有應休琏[1]《百一詩》。

    百一:少見。

    百字成一篇,五句為一韻。

    又一說:作本自謙。

    百字無不有一字之差。

    又一說:百字能無一字之差乎?就此篇,無從考其說孰為是。

    《百一詩》是有政治性之詩。

     遊仙:贊羨仙人之詩。

    卷二十一。

    凡人不能來去自由,壽命不過百,而仙則遨遊、百壽。

    遊仙詩,以仙為主;遊仙詞,以仙說人,人為主,仙為輔。

    唐以後遊仙詩作的很少。

    今之毛主席《蝶戀花》,遊仙。

     招隐:招撫隐士為其輔政,又一說是社會政治腐敗召來避世。

    卷二十二。

     反招隐:不以隐士為尊,隐士無意義。

    卷二十二。

     遊覽:以人為主,與“物色”以人為主不同。

    卷二十二。

     詠懷:抒情詩。

    卷二十三。

     哀傷:實亦為詠懷,但單列一體。

    詠懷表現作者整個世界觀,哀傷則僅就某事某人抒哀傷之情。

    卷二十三。

     贈答:贈人與被贈,文人應酬之作。

    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

     行旅:卷二十六、卷二十七。

     軍戎:軍隊。

    卷二十七。

     郊廟:皇帝祭天為郊,祭祖為廟。

    卷二十七。

     樂府:分為民歌與文人仿作。

    卷二十七、卷二十八。

    樂府其名始于漢。

    原本能歌唱者為樂府,不能歌唱者為徒詩。

    至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