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二
關燈
小
中
大
《文賦》小結
陸機在文學史上乃骈文創始者,當然,其論文也隻是重在修辭、技巧方面。
此即他在《文賦》序文中所言:“夫其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 一 劉勰、鐘嵘對《文賦》之批評 劉勰《文心雕龍&bull總術》:“昔陸氏《文賦》,号為曲盡,然泛論纖悉,而實體未該。
”《序志》:“《文賦》巧而碎亂。
” 此批評相當正确。
不過,由于為“賦”體所限,不能像散文那般條貫。
此是骈俪之賦體害了陸機。
鐘嵘《詩品&bull序》:“陸機《文賦》,通而無貶。
” 此不應該是《文賦》之缺點,因《文賦》之主旨不在品評。
二 《文賦》之主要内容 大概陸機在創作中所體會到的、在本文中所要談的範圍,即“作文之利害所由”,所以他說:“普辭條與文律,良餘膺之所服。
”因為重在“辭條”、“文律”,于是選辭、謀篇、剪裁諸法,亦在讨論之内。
選辭:“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謀篇:“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 剪裁:“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變,曲有微情……” 這也就不免陷于劉勰所說“泛論纖悉”之病。
陸機對于行文甘苦有深切體會,認為: “或寄辭于瘁音,言徒靡而弗華。
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
”——此是重質而輕辭,則“雖應而不和”。
“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
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
”——此是重辭而遺情,則“故雖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諧合,務嘈而妖冶。
徒悅目而偶俗,固聲高而曲下。
”——此是任情而無儉,則“雖悲而不雅”。
“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
阙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汜。
”——此是約情而止禮,則雖“雅而不豔”。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變。
”——此是說恰到好處,而做到此一點是很困難的。
三 《文賦》中所提出之文學創作上幾項問題 (一)天才問題(包括學力) 陸機說:“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
雖紛藹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
患挈瓶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
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此是說自己(作家)才力短弱(沒有生活),不能采撷華詞,隻能發為“庸音”,足章而已。
(二)情感問題(包括景物) 陸機說:“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
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這裡包含着作者情感品質的修養
此即他在《文賦》序文中所言:“夫其放言遣辭,良多變矣。
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 一 劉勰、鐘嵘對《文賦》之批評 劉勰《文心雕龍&bull總術》:“昔陸氏《文賦》,号為曲盡,然泛論纖悉,而實體未該。
”《序志》:“《文賦》巧而碎亂。
” 此批評相當正确。
不過,由于為“賦”體所限,不能像散文那般條貫。
此是骈俪之賦體害了陸機。
鐘嵘《詩品&bull序》:“陸機《文賦》,通而無貶。
” 此不應該是《文賦》之缺點,因《文賦》之主旨不在品評。
二 《文賦》之主要内容 大概陸機在創作中所體會到的、在本文中所要談的範圍,即“作文之利害所由”,所以他說:“普辭條與文律,良餘膺之所服。
”因為重在“辭條”、“文律”,于是選辭、謀篇、剪裁諸法,亦在讨論之内。
選辭:“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謀篇:“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 剪裁:“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變,曲有微情……” 這也就不免陷于劉勰所說“泛論纖悉”之病。
陸機對于行文甘苦有深切體會,認為: “或寄辭于瘁音,言徒靡而弗華。
混妍蚩而成體,累良質而為瑕。
”——此是重質而輕辭,則“雖應而不和”。
“或遺理以存異,徒尋虛以逐微。
言寡情而鮮愛,辭浮漂而不歸。
”——此是重辭而遺情,則“故雖和而不悲”。
“或奔放以諧合,務嘈而妖冶。
徒悅目而偶俗,固聲高而曲下。
”——此是任情而無儉,則“雖悲而不雅”。
“或清虛以婉約,每除煩而去濫。
阙大羹之遺味,同朱弦之清汜。
”——此是約情而止禮,則雖“雅而不豔”。
“若夫豐約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變。
”——此是說恰到好處,而做到此一點是很困難的。
三 《文賦》中所提出之文學創作上幾項問題 (一)天才問題(包括學力) 陸機說:“彼瓊敷與玉藻,若中原之有菽。
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
雖紛藹于此世,嗟不盈于予掬。
患挈瓶之屢空,病昌言之難屬。
故踸踔于短垣,放庸音以足曲。
”——此是說自己(作家)才力短弱(沒有生活),不能采撷華詞,隻能發為“庸音”,足章而已。
(二)情感問題(包括景物) 陸機說:“遵四時以歎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
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雲。
”——這裡包含着作者情感品質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