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

關燈
二段: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骛八極,心遊萬仞。

    其緻也,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

    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

    于是沈辭怫悅,若遊魚銜鈎,而出重淵之深;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載之遺韻。

    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

     “其始也”三字以下,叙寫開始構思之時的情形:“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骛八極,心遊萬仞。

    ”創作要緊的是“視”和“聽”,“收視反聽”是說看和聽留下來的印象,這是有客觀實際做基礎的,沒有“伫中區以玄覽”的“玄覽”、“瞻萬物而思紛”的“思紛”,不可也。

    “耽思傍訊”,“耽”,深也,指深度,“耽思”是往深處想;“傍”,寬也,指廣度,“傍訊”即想與主題有關的其他方面。

    “精骛八極”,精神飛馳八方,即所謂“傍訊”。

    “精”,精神;“骛”,馳;“八極”即八方,“極”是極遠之地。

    “心遊萬仞”即所謂“耽思”。

    “萬仞”是代字,極言其高。

    以上十六個字不能分開,“精骛八極,心遊萬仞”之基礎是“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佛家《遺教經》有“制之(心)一處,無事不辦(解)”之語,不能“目迷五色”,否則就不能找到事物規律。

    “制之一處”亦即孟子所謂“收放心”[2]。

     “其緻也”三字以下,叙寫構思到末後之情形。

     “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是說情思愈來愈鮮明,物象也出現在眼前,這是構思之後作者先有之感覺,這感覺清如水、明如鏡。

    “曈昽”,愈來愈亮,常言有“朝日曈昽”之語;“彌”,愈加;“鮮”,鮮明。

    “物”,外物;“昭晰”,明亮;“互進”是說都來了。

    “情曈昽而彌鮮”與“物昭晰而互進”為對句,句中“曈昽”一詞疊韻,“昭晰”一詞雙聲,雙聲對疊韻。

    雖然陸機所處之時代尚未有雙聲疊韻之說,而陸機在文章中卻有好多處用了雙聲與疊韻。

     “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是說抛棄諸子百家無意義之言論,保留“六藝”中高深之道理。

    “群言”,雜言,此指諸子百家之言。

    要有取有舍,取舍有标準。

    此二句有概括性,寫得簡潔。

     “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二句是比喻,意思是有前面所說的原則、取舍标準,思想多高多深也沒有毛病。

    “天淵”,天河,天河在高處;“安流”是說流下去不出毛病;“潛浸”是說泡在水裡也沒有危險。

     《文賦》中用了許多骈句。

    骈句、對句,中國語文之特點。

    骈句皆有“開”有“合”,“開合”即矛盾,如上文“情曈昽而彌鮮”,内也;“物昭晰而互進”,外也;“浮天淵以安流”,高也;“濯下泉而潛浸”,下也:内外、上下,此即矛盾的統一。

     “于是沈辭怫悅,若遊魚銜鈎,而出重淵之深”,“沈辭”,不易找到的詞;“怫悅”,形容不易出來的樣子;“若遊魚”一句,比喻寫作時費勁之狀。

    “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浮藻”,平常之詞;“聯翩”形容一個接一個;“若翰鳥”一句,形容寫作之迅疾。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載之遺韻”,“百世”與“千載”皆言從古至今,“阙文”指被棄的文章。

    “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振”,“謝”,凋謝;“啟”,開放;“朝華”,早晨之花;“夕秀”,晚上之花。

    此二句用以比喻上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載之遺韻”兩句,意指過去與未來、幻想與實際。

    此二句是警句、格言。

     “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上句言時間,是說幾千年就在眼前;下句言空間,是說四海就把握在一瞬之工夫,而這皆由前面所說“玄覽”、“思紛”、“收視反聽”而來。

     以下第三段: 然後選義按部,考辭就班。

    抱景者鹹叩,懷響者畢彈。

    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顯,或求易而得難。

    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

    或妥帖而易施,或岨峿而不安。

    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為言。

    籠天地于形内,挫萬物于筆端。

    始踯躅于燥吻,終流離于濡翰。

    理扶質以立幹,文垂條而結繁。

    信情貌之不差,故每變而在顔。

    思涉樂其必笑,方言哀而已歎。

    或操觚以率爾,或含毫而邈然。

     開頭“然後”二字以下,是開始動筆寫了,是創作過程。

     “選義按部,考辭就班”,“義”是内容、主題,“部”是類别,“選義按部”是說選定内容,以類相從。

    “考”是考究,“辭”是語言文字,“就班”是說按次序。

    “按部”與“就班”同義。

    成語“按部就班”即源于此。

     “抱景者鹹叩”,承上“選義按部”,是對此四字的解釋說明。

    “抱”者,具有;“景”者,影也,此處指實在的東西,凡實在的東西有光之處都有影;“鹹叩”即都要敲一敲,意思是都要認真斟酌。

    “懷響者畢彈”承上“考辭就班”,是對此四字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