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體裁與風格
關燈
小
中
大
創造出來的新語言。
重要的是《文賦》所說“要辭達而理舉”,“無取乎冗長”。
*** [1] 《水浒傳》第二十九回:“武松道:‘我卻不是說嘴,憑着我胸中本事,平生隻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
’” [2] 《水浒傳》第五十一回:“隻見一個老兒……開呵道:‘老漢是東京人氏,白玉喬的便是。
如今年邁,隻憑女兒秀英歌舞吹彈,普天下伏侍看官。
’” [3] 姜夔(1155?—1209):字堯章,号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布衣終生,南宋可與辛棄疾抗衡的詞家,精通音律,擅自度曲,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4] 《尚書&bull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僞,心勞日拙。
” [5] 《禮記&bull禮器》:“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
” [6] 叔本華(1788—1860):19世紀德國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創始人,著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意志》《論道德的基礎》等。
[7] 五臣:唐玄宗朝五臣奉诏重注《文選》,稱《五臣注文選》。
五臣,即由工部侍郎呂延祚所組織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
[8] 王敦(266—324):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權臣,後叛亂。
《世說新語&bull豪爽》:“王處仲每酒後,辄詠‘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 [9] 劉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聰,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現代學者,曾任北京大學教授。
[10] 李善(630—689):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唐代學者,淹貫古今,人号“書簏”,著有《文選注》。
[11] 馬鳴禅師(生卒年不詳):名阿濕縛窭沙,約生活于1世紀,中天竺國古佛教理論家、佛教詩人,禅宗尊為天竺第十二祖。
相傳阿濕縛窭沙說法時,馬都能解其音,垂淚聽法,故稱馬鳴菩薩。
[12] 威廉&bull勃雷克:今譯為威廉&bull布萊克(1757—1827),英國前期浪漫主義詩人,著有詩集《天真之歌》《經驗之歌》等。
[13]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字長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代表作為《子虛賦》《上林賦》。
[14] 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南朝詩賦家,著有《恨賦》《别賦》。
[15] 木華(生卒年不詳):字玄虛,廣州人,西晉辭賦家,著有《海賦》。
[16] 郭璞(276—324):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東晉學者、文學家,著有《遊仙詩十四首》《江賦》。
[17] 左思(?252—?):字太沖,臨淄(今屬山東)人,西晉太康時期文學家,以《三都賦》《詠史》詩為代表作。
其《三都賦》曆十年而成篇,時人争相傳寫,一時洛陽紙貴。
[18] 桐城派: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為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
[19] 《莊子&bull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 [20] 宋代江西派:江西詩派,得名于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代表人物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創作上講究用典、追求生新。
江西詩派為宋代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
[21] 八家:指唐宋散文八大家。
[22] 太炎: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學者,著有《章氏叢書》《國故論衡》《國學略說》等。
[23] 契柯夫:今譯為契诃夫(1860—1904),俄國19世紀末期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代表作品有《變色龍》《套中人》《小公務員之死》等。
[24] 魏武:曹操,漢獻帝封其為魏王。
後其子曹丕稱帝,創立魏國,追谥曹操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後世文學著作或史書簡稱其為“魏武”。
[25] 托洛斯基:今譯為托洛茨基(1879—1940),原名列夫&bull達維多維奇&bull布隆施泰因,蘇聯政治家、理論家,且具有很高的文學理論造詣,著有《文學與革命》。
[26] 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第一部第五章《詩歌的形式主義學派與馬克思主義》:“形式主義流派是應用于藝術問題的唯心主義的早産兒。
它被學究式地制成了标本。
在形式主義者身上,有早熟的牧師的迹象。
他們是約翰的門徒:對他們來說,太初為詞。
而對于我們而言,太初為事。
語詞出現在事件之後,有如它的有聲的影子。
” [27] 荷馬(公元前873—?):相傳為古希臘盲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叙事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合稱《荷馬史詩》。
[28] 但丁(1265—1321):意大利作家,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代表作長詩《神曲》,主要叙寫但丁夢中幻遊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經曆。
[29] 歌德(1749—1832):18世紀德國詩人、劇作家,“狂飙突進運動”主将。
《法斯特》,今譯為《浮士德》,歌德所作詩劇,主要叙寫浮士德一生探索真理的痛苦經曆。
[30] 蕭綱(503—551):字世缵,小字六通,蕭衍第三子,谥稱簡文帝,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梁文學家,有《梁簡文帝集》。
[31] 蕭綱《誡當陽公大心書》:“立身之道,與文章異。
立身先須謹慎,文章且須放蕩。
” [32] 山谷: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文學家,詩與蘇轼并稱“蘇黃”,江西詩派“三宗”(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之首。
[33] 對:指對仗。
[34] 西昆:宋初西昆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代表人物為楊億、劉筠、錢惟演等,創作上師法李商隐、唐彥謙,講究辭藻華美、用典精巧、對仗工整,一般題材狹窄,詩情貧乏。
西昆體為宋初詩壇聲勢最盛的詩歌流派。
[35] 事變:蓋指“九一八”事變。
[36] 1933年3月,僞滿洲國秉承日本意旨,懸賞重金于報上舉辦征聯活動。
所出上聯為:本莊欲滿清平,打出兩張一萬。
此上聯為雙關語,字面意指打麻将莊家想打滿貫清一色或平和赢錢,于是果斷打出兩張萬子;其隐語指日本軍官本莊繁欲滿洲太平,故打跑張作霖、張學良與萬富林。
[37] 紙篇子:指報紙。
[38] 奧斯卡&bull王爾德(1854—1900):英國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倡導者,著有詩作《詩集》《瑞丁監獄之歌》、小說《道林&bull格雷的畫像》《獄中記》等。
[39] 原筆記所寫“xxx”,當系一人名,估計為顧随先生讀廣平府中學時的一位師長,極可能即當時的校長齊國樑。
20世紀20年代後期,齊國樑任天津女師校長,力邀顧随自青島至天津任教。
[40] 彭大翼《山堂肆考》:“宋景文修唐史,以艱深之辭文淺易之說,歐公思有以訓之。
一日,大書其壁曰:‘宵寐匪祯,劄闼洪庥。
’宋見之,曰:‘非“夜夢不祥,題門大吉”耶?何必求異如此?’歐公曰:‘《李靖傳》雲“震霆無暇掩聰”,亦是此類也。
’景文慚而改之。
” [41]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一字靜安,号觀堂、永觀,浙江海甯人,學者、詩人,著有《靜安詞》《人間詞話》等。
[42] 吳琚(生卒年未詳):字居父,号雲壑,汴(今河南開封)人,南宋書法家,亦工于詩詞。
[43]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号鐘隐,南朝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後主,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李煜精書畫,通音律,尤詞成就最高,被譽為“詞中之帝”。
[44] 謝靈運(385—433):乳名為客兒,世稱謝客,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東晉山水詩人。
因襲爵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
與謝脁合稱“大小謝”或“二謝”。
[45]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著有《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等。
[46] 普希金(1799—1837):俄國偉大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著有《葉甫根尼&bull奧涅金》《鮑裡斯&bull戈都諾夫》《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漁夫與金魚的故事》等。
重要的是《文賦》所說“要辭達而理舉”,“無取乎冗長”。
*** [1] 《水浒傳》第二十九回:“武松道:‘我卻不是說嘴,憑着我胸中本事,平生隻是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
’” [2] 《水浒傳》第五十一回:“隻見一個老兒……開呵道:‘老漢是東京人氏,白玉喬的便是。
如今年邁,隻憑女兒秀英歌舞吹彈,普天下伏侍看官。
’” [3] 姜夔(1155?—1209):字堯章,号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布衣終生,南宋可與辛棄疾抗衡的詞家,精通音律,擅自度曲,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4] 《尚書&bull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僞,心勞日拙。
” [5] 《禮記&bull禮器》:“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
” [6] 叔本華(1788—1860):19世紀德國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創始人,著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自然意志》《論道德的基礎》等。
[7] 五臣:唐玄宗朝五臣奉诏重注《文選》,稱《五臣注文選》。
五臣,即由工部侍郎呂延祚所組織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五人。
[8] 王敦(266—324):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東晉權臣,後叛亂。
《世說新語&bull豪爽》:“王處仲每酒後,辄詠‘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口盡缺。
” [9] 劉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聰,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現代學者,曾任北京大學教授。
[10] 李善(630—689):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唐代學者,淹貫古今,人号“書簏”,著有《文選注》。
[11] 馬鳴禅師(生卒年不詳):名阿濕縛窭沙,約生活于1世紀,中天竺國古佛教理論家、佛教詩人,禅宗尊為天竺第十二祖。
相傳阿濕縛窭沙說法時,馬都能解其音,垂淚聽法,故稱馬鳴菩薩。
[12] 威廉&bull勃雷克:今譯為威廉&bull布萊克(1757—1827),英國前期浪漫主義詩人,著有詩集《天真之歌》《經驗之歌》等。
[13] 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字長卿,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代表作為《子虛賦》《上林賦》。
[14] 江淹(444—505):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南朝詩賦家,著有《恨賦》《别賦》。
[15] 木華(生卒年不詳):字玄虛,廣州人,西晉辭賦家,著有《海賦》。
[16] 郭璞(276—324):字景純,河東聞喜(今屬山西)人,東晉學者、文學家,著有《遊仙詩十四首》《江賦》。
[17] 左思(?252—?):字太沖,臨淄(今屬山東)人,西晉太康時期文學家,以《三都賦》《詠史》詩為代表作。
其《三都賦》曆十年而成篇,時人争相傳寫,一時洛陽紙貴。
[18] 桐城派: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為安徽桐城人,故名。
桐城派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要求語言雅潔,反對俚俗。
[19] 《莊子&bull列禦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單千金之家。
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 [20] 宋代江西派:江西詩派,得名于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代表人物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創作上講究用典、追求生新。
江西詩派為宋代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
[21] 八家:指唐宋散文八大家。
[22] 太炎: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學者,著有《章氏叢書》《國故論衡》《國學略說》等。
[23] 契柯夫:今譯為契诃夫(1860—1904),俄國19世紀末期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代表作品有《變色龍》《套中人》《小公務員之死》等。
[24] 魏武:曹操,漢獻帝封其為魏王。
後其子曹丕稱帝,創立魏國,追谥曹操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後世文學著作或史書簡稱其為“魏武”。
[25] 托洛斯基:今譯為托洛茨基(1879—1940),原名列夫&bull達維多維奇&bull布隆施泰因,蘇聯政治家、理論家,且具有很高的文學理論造詣,著有《文學與革命》。
[26] 托洛茨基《文學與革命》第一部第五章《詩歌的形式主義學派與馬克思主義》:“形式主義流派是應用于藝術問題的唯心主義的早産兒。
它被學究式地制成了标本。
在形式主義者身上,有早熟的牧師的迹象。
他們是約翰的門徒:對他們來說,太初為詞。
而對于我們而言,太初為事。
語詞出現在事件之後,有如它的有聲的影子。
” [27] 荷馬(公元前873—?):相傳為古希臘盲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叙事史詩《伊利亞特》《奧德賽》,合稱《荷馬史詩》。
[28] 但丁(1265—1321):意大利作家,被恩格斯譽為“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代表作長詩《神曲》,主要叙寫但丁夢中幻遊地獄、煉獄和天堂的經曆。
[29] 歌德(1749—1832):18世紀德國詩人、劇作家,“狂飙突進運動”主将。
《法斯特》,今譯為《浮士德》,歌德所作詩劇,主要叙寫浮士德一生探索真理的痛苦經曆。
[30] 蕭綱(503—551):字世缵,小字六通,蕭衍第三子,谥稱簡文帝,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南朝梁文學家,有《梁簡文帝集》。
[31] 蕭綱《誡當陽公大心書》:“立身之道,與文章異。
立身先須謹慎,文章且須放蕩。
” [32] 山谷: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文學家,詩與蘇轼并稱“蘇黃”,江西詩派“三宗”(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之首。
[33] 對:指對仗。
[34] 西昆:宋初西昆體,得名于《西昆酬唱集》,代表人物為楊億、劉筠、錢惟演等,創作上師法李商隐、唐彥謙,講究辭藻華美、用典精巧、對仗工整,一般題材狹窄,詩情貧乏。
西昆體為宋初詩壇聲勢最盛的詩歌流派。
[35] 事變:蓋指“九一八”事變。
[36] 1933年3月,僞滿洲國秉承日本意旨,懸賞重金于報上舉辦征聯活動。
所出上聯為:本莊欲滿清平,打出兩張一萬。
此上聯為雙關語,字面意指打麻将莊家想打滿貫清一色或平和赢錢,于是果斷打出兩張萬子;其隐語指日本軍官本莊繁欲滿洲太平,故打跑張作霖、張學良與萬富林。
[37] 紙篇子:指報紙。
[38] 奧斯卡&bull王爾德(1854—1900):英國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倡導者,著有詩作《詩集》《瑞丁監獄之歌》、小說《道林&bull格雷的畫像》《獄中記》等。
[39] 原筆記所寫“xxx”,當系一人名,估計為顧随先生讀廣平府中學時的一位師長,極可能即當時的校長齊國樑。
20世紀20年代後期,齊國樑任天津女師校長,力邀顧随自青島至天津任教。
[40] 彭大翼《山堂肆考》:“宋景文修唐史,以艱深之辭文淺易之說,歐公思有以訓之。
一日,大書其壁曰:‘宵寐匪祯,劄闼洪庥。
’宋見之,曰:‘非“夜夢不祥,題門大吉”耶?何必求異如此?’歐公曰:‘《李靖傳》雲“震霆無暇掩聰”,亦是此類也。
’景文慚而改之。
” [41] 王國維(1877—1927):字伯隅,一字靜安,号觀堂、永觀,浙江海甯人,學者、詩人,著有《靜安詞》《人間詞話》等。
[42] 吳琚(生卒年未詳):字居父,号雲壑,汴(今河南開封)人,南宋書法家,亦工于詩詞。
[43]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号鐘隐,南朝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後主,彭城(今江蘇徐州)人。
李煜精書畫,通音律,尤詞成就最高,被譽為“詞中之帝”。
[44] 謝靈運(385—433):乳名為客兒,世稱謝客,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東晉山水詩人。
因襲爵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
與謝脁合稱“大小謝”或“二謝”。
[45]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著有《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父與子》等。
[46] 普希金(1799—1837):俄國偉大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著有《葉甫根尼&bull奧涅金》《鮑裡斯&bull戈都諾夫》《魯斯蘭與柳德米拉》《漁夫與金魚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