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三省吾身”與“直下承當”
關燈
小
中
大
這真是平凡的悲哀。
尼采(Nietzsche)[4]說:我怎麼這麼聰明呀!(《瞧!這個人》)我們是:我怎麼這麼平凡呀!思想複雜,是從生活得來。
他一個大思想家,是一個大的天才。
但他的思想深刻,我們浮淺;他的眼光高,我們眼光低;他是巨人,我們是小孩,當然不能跟他賽跑。
故顔淵曰: 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莊子&bull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
(《莊子&bull田子方》) “步”,常步;“趨”,小跑。
(古時“步”是走,“走”是跑。
)不是想到步,便說步;想到趨,便說趨,此中有層次。
複雜是橫面的,高深是縱的功夫。
我們在橫的方面,沒有那樣經驗;在縱的方面,我們又沒有天才眼光之高、思想之深。
即以“君子”而論,《論語》中所論每節不同。
他是巨人,我們不成,跟不上。
他的話都道的是諸峰一脈,而我們費半天勁,甭說追不上,連懂都懂不了。
有的事,我們幹不了,可是懂得了,想得到;而《論語》之說君子,甭說辦,連想也不成。
如鳥飛,我們不能飛,但我們能想到,所以有的想象跟現實相差甚遠。
就算我們跟着他爬山,雖然他跑得快,我們慢,但還能爬。
而若遇一深澗,他一擡腿過去了,我們過不去,打住了,怎麼辦?所以天才不可不有幾分在身上。
還不用說沒天才,隻小大短長之分,就夠我們傷心的。
孔子我們跟不上,但曾子老實,與我們相近,你學尚易。
我們要找頭緒,抓住一點是一點。
我們不能攀高樹枝,但可從低處攀起。
我們要從曾子對君子的解釋,看到孔子對君子的解釋。
我們要知曾子對“君子”解釋,先須觀察曾子為人。
主要是兩段,即上所舉一為“曾子有疾……”,一為“吾日三省吾身……”,此二章可見其為人與素日功夫。
為人乃其個性,功夫即其參學。
小心謹慎蓋其天性,凡天才差一點的人沒有不謹慎的。
天才膽大,可不是妄為,他絕沒錯;天才稍差,便不可不小心,不可圖省力。
既了解曾子為人,然後可看其對君子解釋。
曾子所說的君子也是戰兢小心嗎? 平素用功要小心謹慎,否則根基不固,易成架空病,但是做人、做事需要大膽,若沒大膽,不會做出大的事業來為人類、為自己。
其實,為自己也就是為人類。
天下偉大的人,沒有一個是“自了漢”的。
中國儒家末流之弊,把君子講成“自了漢”了。
人不侵我,我不犯人,甚至人侵我,我亦不犯人,犯而不校。
把自己藏在小角落裡,這樣也許天下太平,但現在世界不許人閉關做“自了漢”。
印度佛教到中國成為禅宗,禅宗末流也成“自了漢”。
佛家精神是先知覺後知,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所以做事業為自己,同時也是為人類。
為他的成分愈多,所做事業也愈偉大,他的人格也愈偉大。
某雜志記有這樣的事:天下最偉大的英雄是誰?有人提議用《大英百科全書》各名人傳之長短為标準,觀察結果以《拿破侖(Napoleon)傳》最長,于是以拿破侖為最大英雄。
但餘意不然。
拿氏雖非“自了漢”,乃“自大漢”,自我擴張者。
天下英雄皆犯此病,但沒有一個這樣的英雄是不失敗的。
自我愈擴張便是要漲裂的時候,自我擴張結果至漲裂為止。
亞曆山大、拿破侖、希特勒(Hitler),皆然。
他們倒是想着做事,但他們之做事是為了過瘾——過自私的瘾。
這種人是混世魔王,所謂“一将功成萬骨枯”(曹松《己亥歲》)。
這種人不是“自了漢”,是“自大漢”,我們也不歡迎。
一個偉大的人做事,比任何人都多,而自私心比任何人都小——并非絕對沒有自私心。
*** [1] 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春秋時期魯國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2] 子遊(公元前506—?):名偃,字子遊,春秋時期吳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
[3] 《禮記&bull檀弓上》:“曾子以斯言告于子遊。
子遊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4] 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提出重估一切價值,提倡“超人”哲學,強調權力意志。
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思考》《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善惡的超越》《瞧!這個人》等。
尼采(Nietzsche)[4]說:我怎麼這麼聰明呀!(《瞧!這個人》)我們是:我怎麼這麼平凡呀!思想複雜,是從生活得來。
他一個大思想家,是一個大的天才。
但他的思想深刻,我們浮淺;他的眼光高,我們眼光低;他是巨人,我們是小孩,當然不能跟他賽跑。
故顔淵曰: 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莊子&bull田子方》) 夫子步,亦步也;夫子言,亦言也;夫子趨,亦趨也。
(《莊子&bull田子方》) “步”,常步;“趨”,小跑。
(古時“步”是走,“走”是跑。
)不是想到步,便說步;想到趨,便說趨,此中有層次。
複雜是橫面的,高深是縱的功夫。
我們在橫的方面,沒有那樣經驗;在縱的方面,我們又沒有天才眼光之高、思想之深。
即以“君子”而論,《論語》中所論每節不同。
他是巨人,我們不成,跟不上。
他的話都道的是諸峰一脈,而我們費半天勁,甭說追不上,連懂都懂不了。
有的事,我們幹不了,可是懂得了,想得到;而《論語》之說君子,甭說辦,連想也不成。
如鳥飛,我們不能飛,但我們能想到,所以有的想象跟現實相差甚遠。
就算我們跟着他爬山,雖然他跑得快,我們慢,但還能爬。
而若遇一深澗,他一擡腿過去了,我們過不去,打住了,怎麼辦?所以天才不可不有幾分在身上。
還不用說沒天才,隻小大短長之分,就夠我們傷心的。
孔子我們跟不上,但曾子老實,與我們相近,你學尚易。
我們要找頭緒,抓住一點是一點。
我們不能攀高樹枝,但可從低處攀起。
我們要從曾子對君子的解釋,看到孔子對君子的解釋。
我們要知曾子對“君子”解釋,先須觀察曾子為人。
主要是兩段,即上所舉一為“曾子有疾……”,一為“吾日三省吾身……”,此二章可見其為人與素日功夫。
為人乃其個性,功夫即其參學。
小心謹慎蓋其天性,凡天才差一點的人沒有不謹慎的。
天才膽大,可不是妄為,他絕沒錯;天才稍差,便不可不小心,不可圖省力。
既了解曾子為人,然後可看其對君子解釋。
曾子所說的君子也是戰兢小心嗎? 平素用功要小心謹慎,否則根基不固,易成架空病,但是做人、做事需要大膽,若沒大膽,不會做出大的事業來為人類、為自己。
其實,為自己也就是為人類。
天下偉大的人,沒有一個是“自了漢”的。
中國儒家末流之弊,把君子講成“自了漢”了。
人不侵我,我不犯人,甚至人侵我,我亦不犯人,犯而不校。
把自己藏在小角落裡,這樣也許天下太平,但現在世界不許人閉關做“自了漢”。
印度佛教到中國成為禅宗,禅宗末流也成“自了漢”。
佛家精神是先知覺後知,自利、利他,自度、度他,所以做事業為自己,同時也是為人類。
為他的成分愈多,所做事業也愈偉大,他的人格也愈偉大。
某雜志記有這樣的事:天下最偉大的英雄是誰?有人提議用《大英百科全書》各名人傳之長短為标準,觀察結果以《拿破侖(Napoleon)傳》最長,于是以拿破侖為最大英雄。
但餘意不然。
拿氏雖非“自了漢”,乃“自大漢”,自我擴張者。
天下英雄皆犯此病,但沒有一個這樣的英雄是不失敗的。
自我愈擴張便是要漲裂的時候,自我擴張結果至漲裂為止。
亞曆山大、拿破侖、希特勒(Hitler),皆然。
他們倒是想着做事,但他們之做事是為了過瘾——過自私的瘾。
這種人是混世魔王,所謂“一将功成萬骨枯”(曹松《己亥歲》)。
這種人不是“自了漢”,是“自大漢”,我們也不歡迎。
一個偉大的人做事,比任何人都多,而自私心比任何人都小——并非絕對沒有自私心。
*** [1] 有子(公元前518—?):名若,字子有,春秋時期魯國人,孔門“七十二賢”之一。
[2] 子遊(公元前506—?):名偃,字子遊,春秋時期吳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以文學著稱。
[3] 《禮記&bull檀弓上》:“曾子以斯言告于子遊。
子遊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4] 尼采(1844—1900):德國哲學家,提出重估一切價值,提倡“超人”哲學,強調權力意志。
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合時宜的思考》《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善惡的超越》《瞧!這個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