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與陳伯之書

關燈
“吳子之泣西河”,“西河”,今山西。

     “想早勵良規”,“良規”,善計。

     “自求多福”,打算好結果,自然能好。

     上文既曉喻之以利害,此段複動之以感情,而辭勝乎情。

    此乃所以成乎其為齊梁間之作風也。

     辭——物外之言,情——言中之物(固然并非思想)。

    辭情相稱,水乳交融,铢兩悉稱。

    辭,古今中外之文皆努力于此,然成功者太少。

    “夫兵,猶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左傳&bull隐公四年》)文字在文人手中如兵之在國家,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大将軍八面威風,指揮如意,寫文章亦應如此。

     文字,練來練去會生毛病,此真文人之悲哀。

    在周秦時中國文字光華燦爛,到齊梁中國文字發達成美麗圓潤。

    勉強地說,晚唐之詩有點似齊梁之文風,然未如齊梁之普遍,但始終使我們感覺到辭勝乎情。

    文人而受文字之累矣。

    禅宗大師法演對其弟子圓悟言其病曰:“隻是禅太多。

    ”又曰:“隻似尋常說話時,多少好!”(《宗門武庫》)[8]現在白話文不是尋常說話的樣子,走的是死路子。

     中國文字簡單明了,不使人難懂。

    (似平常說話,不是平常說話。

    )六朝之文,用典太多,詞藻太多,此不能到達簡單明了之地步。

    西洋、日本之文學皆無齊梁時之喜用典。

    用典是辭勝乎情最顯著的現象,也可以說是最大之毛病。

    莊子、墨子、列子、韓非子,偶亦用典,然皆平常之典,當時最善于說故事;莊子思想、文字皆極佳。

    以後,說故事之風氣漸消,而用典之風盛行。

    說故事與用典,二者勢不兩立,善說故事者絕不善用典,善用典之人絕不會造故事。

     末段“當今皇帝盛明,天下安樂。

    白環西獻,楛矢東來;夜郎滇池,解辮請職;朝鮮昌海,蹶角受化”,數句以圖示: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莺亂飛。

    ”時、地、意态皆是詩,是無韻詩。

    而“當今皇帝盛明”數句,非詩的意境而寫成了詩,平仄雖不調和然音節調和。

     “皇帝盛明……蹶角受化”,在修辭上可說是到了家,有層次。

    但言中之物,誇大而空洞(物外之言是有的)。

     文章概念太多,不實在。

    如“仁”、“義”,仿佛很熟悉,舉事實言之,便不行了。

    沒有事實,不能成思想;沒有事實,感情是無根之樹、無源之水,是不能發生、茂盛的。

    觀察事實,描寫事實,乃文人之基本工作,不會此,則更談不到思想。

     一個人心裡一個天平,這天平也許是戥利害的,戥是非的,戥苦樂的,戥美醜的……以曆史為鏡子,不是發現古人之好醜,不是給别人算閑賬,乃是看見自己之好醜,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改之。

    文學史即曆史(不是記日記事,乃了解當時社會情形)。

     “中軍臨川殿下”,“臨川”,臨川王蕭宏,武帝之弟。

     “總茲戎重”,“戎重”,大兵。

     “吊民洛汭”,“汭”,洛北曰汭。

     “若遂不改”,“遂”,順也。

    改過,有過改之不再犯。

    “遂過”,有過不改,依然如此做下去。

     末段含有警告之意,前面是以利動之,以情感之,此段是以害怵之。

     “暮春三月……群莺亂飛”,伸,寫得熱鬧,不但眼花缭亂,耳朵也應接不暇。

    “若遂不改,方思仆言”,縮,有話在其中。

     *** [1] 丘遲(464—508):南朝梁文學家,字希範,吳興烏程(今浙江湖州)人。

    有《丘司空集》。

     [2] 沈尹默(1883—1971):現代學者,原名君默,字中,後更名尹默,齋名秋明。

    曾執教于北京大學,顧随之師,有《秋明集》。

     [3] 兒島氏:即兒島獻吉郎。

    兒島獻吉郎(1866—1931):日本漢學家,著有《支那文學史》《支那文學史綱》《支那文學考——韻文考》等。

     [4] 八股文有“墨派”,此派寫文多用陳詞濫調,空洞無物但平仄抑揚,深合八股腔調。

    故有人以“墨派”二字為題,使用八股文中二股格式,作文字一段以嘲笑,其文曰:“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實中懷之在抱,久矣夫,千百年來,已非一日矣。

    溯往事以追維,曷勿考記載而誦詩書之典籍。

    元後即帝王之天子,蒼生乃百姓之黎元,庶矣哉,億兆民中,已非一人矣。

    思入時而用世,曷勿瞻黼座而登廊廟之朝廷。

    ” [5] :注音符号,對應漢語拼音zhǎng。

     [6] 此句話疑為評價《世界日報》副刊之文章《事實勝雄辯》。

     [7] 劉裕(363—422):字德輿,小名寄奴,祖居彭城(今江蘇徐州),廢東晉恭帝司馬德文,自立為帝,建立劉宋王朝,史稱宋武帝。

     [8] 法演(1024—1104):北宋臨濟宗禅師。

    因住蕲州五祖山,人稱五祖法演。

    《宗門武庫》:“圓悟在五祖時。

    祖雲:‘爾也盡好,隻是有些病。

    ’悟再三請問不知某有什麼病。

    祖雲:‘隻是禅忒多。

    ’悟雲:‘本為參禅,因什麼卻嫌人說禅?’祖雲:‘隻似尋常說話時,多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