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報孫會宗書
關燈
小
中
大
應前一句為後一句之因,後一句是前一句之果。
因果相生。
每句如此,每段亦如此。
然文學究竟不是數學。
如南北宋(北在前、南在後,應說北南宋)、東西晉(西在前、東在後,應說西東晉),然因為平常東西南北說慣了而說“南北宋”“東西晉”。
“文質彬彬”應說是“質文彬彬”,然《論語》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所以也就如此用下去了。
“文質無所厎”,“厎”,音[2],動詞,《爾雅》:“厎,緻也。
”“底”,音[3],至也。
毛詩“伊於胡底”(即“底于胡”)、“靡所底止”之“底”亦訓為至。
“厎”、“底”不同,“緻”、“至”不同。
“緻使”、“至使”之“緻”,使之至。
“以至”、“以緻”,以至是表示時間的、空間的;以緻是表示因果的。
《孫子》:“善戰者,緻人而不緻于人。
”至,内動詞(vi);緻,外動詞(vt)。
至、緻,今混用了。
“無所厎”,無所成也。
“先人餘業”,五臣注:“謂父敞為丞相也。
” “終非其任”,不勝其任。
“卒與禍會”,“卒”,終也,結果。
“禍”,指免官。
“會”,遇也。
“足下哀其愚矇”,“愚矇”,猶言愚昧。
“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教督”,教訓改正。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竊”,私心以為。
“惟”,思也,想也。
“終始”,全體、經過。
“而猥随俗之毀譽”,“猥”,副詞,形容俗。
李善注:曲也,不合理謂之曲。
(有理說不出曰屈,根本無理曰曲。
)“毀”、“譽”對舉。
“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随俗之毀譽”,為一篇之主旨,須注意。
“則若逆指而文過”,“指”,意指,“指”與“旨”相近。
(旨,有理的、合理的;指,無理由)。
“文過”,文飾遮掩。
“默而自守”,五臣作“默而息乎”,五臣本較佳。
“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論語&bull公冶長》:“子曰:盍各言爾志。
”(盍,何不。
) 不能懷疑自己,懷疑自己便不能活了;不能懷疑自己的職業或事業,若懷疑則幹不了。
所以一個人不但悲觀不得,連懷疑也不成,應該勇往直前地幹去。
人應該有天才;如果沒有,養成一個,以發展自己之聯想。
聯想不是亂想。
蘇東坡有詩句: 但覺衾綢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雪後書北台壁》) 這就是聯想。
讀書,中西古今或好或壞之書,皆可讀,然不要亂讀。
作文必先識字。
據說一土匪做了縣長,召集學者訓話: 今天天氣很美麗,大家來得很茂盛,所以兄弟我很感冒。
大家會好幾國英文,都是化學的腦筋,兄弟肚裡沒有腦筋。
(有一人笑了。
)那位諸君怎麼笑了? 用字如用人,須知其性格才會用,它才肯為你所用。
用字須用活了。
劉彥和《文心雕龍&bull總術》篇雲: 是以執術馭篇,似善奕之窮數。
文章猶如下棋,手藝高就輸不了。
打牌賭博則不然,全仗蒙。
散文分三種:抒情、哲理、科學。
科學散文最不易寫,剛硬的。
回憶是最有詩味的。
氣盛者,文多流暢;思深者,文多艱澀。
魏文帝《答繁欽書》,因見繁欽書而寫,意謂我也會用此體寫此種文,而且寫得比你還好,感情還很平正。
《報孫會宗書》亦為複書,語氣則激昂,不服氣,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成,而口口聲聲是不服氣。
次段自“恽家方隆盛時”以下,先叙上段所言之“終始”。
“總領從官”,“從官”,皇帝親近之官。
“與聞政事”,“與聞”,與,參與。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曾”,過去詞。
“建明”之“建”,乃見之事業,此為作;“建明”之“明”,乃見之議論,此為言。
魯迅先生什麼也不能做,不使其做,但看别人做得又不好,隻好言。
孔、孟之說道理亦由此故。
能做者不必說,用事實做證明,與其發宣言、出布告辟謠,不如好好做事。
寫文章乃不能做事者所為。
寫文章沒有“無所為”的,即使是“無所為”,也是為“無所為”而作,此亦“有所為”了。
“以宣德化”,“宣德化”即講“建明”。
宣,使明也。
“橫被口語”,有的、沒有的罪名都加在我身。
“身幽北阙”,五臣注:“恽禁在北阙,不在常禁人之所,謂帝宮内。
” “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夷”,平、殺,夷九族,即殺九族。
“豈得全其首領”,五臣本作“豈意得全首領”,五臣本為佳。
以李善本,全句為虛拟口氣;以五臣本,前半虛拟,後半實述。
因果相生。
每句如此,每段亦如此。
然文學究竟不是數學。
如南北宋(北在前、南在後,應說北南宋)、東西晉(西在前、東在後,應說西東晉),然因為平常東西南北說慣了而說“南北宋”“東西晉”。
“文質彬彬”應說是“質文彬彬”,然《論語》說“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所以也就如此用下去了。
“文質無所厎”,“厎”,音[2],動詞,《爾雅》:“厎,緻也。
”“底”,音[3],至也。
毛詩“伊於胡底”(即“底于胡”)、“靡所底止”之“底”亦訓為至。
“厎”、“底”不同,“緻”、“至”不同。
“緻使”、“至使”之“緻”,使之至。
“以至”、“以緻”,以至是表示時間的、空間的;以緻是表示因果的。
《孫子》:“善戰者,緻人而不緻于人。
”至,内動詞(vi);緻,外動詞(vt)。
至、緻,今混用了。
“無所厎”,無所成也。
“先人餘業”,五臣注:“謂父敞為丞相也。
” “終非其任”,不勝其任。
“卒與禍會”,“卒”,終也,結果。
“禍”,指免官。
“會”,遇也。
“足下哀其愚矇”,“愚矇”,猶言愚昧。
“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教督”,教訓改正。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竊”,私心以為。
“惟”,思也,想也。
“終始”,全體、經過。
“而猥随俗之毀譽”,“猥”,副詞,形容俗。
李善注:曲也,不合理謂之曲。
(有理說不出曰屈,根本無理曰曲。
)“毀”、“譽”對舉。
“不深惟其終始,而猥随俗之毀譽”,為一篇之主旨,須注意。
“則若逆指而文過”,“指”,意指,“指”與“旨”相近。
(旨,有理的、合理的;指,無理由)。
“文過”,文飾遮掩。
“默而自守”,五臣作“默而息乎”,五臣本較佳。
“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論語&bull公冶長》:“子曰:盍各言爾志。
”(盍,何不。
) 不能懷疑自己,懷疑自己便不能活了;不能懷疑自己的職業或事業,若懷疑則幹不了。
所以一個人不但悲觀不得,連懷疑也不成,應該勇往直前地幹去。
人應該有天才;如果沒有,養成一個,以發展自己之聯想。
聯想不是亂想。
蘇東坡有詩句: 但覺衾綢如潑水,不知庭院已堆鹽。
(《雪後書北台壁》) 這就是聯想。
讀書,中西古今或好或壞之書,皆可讀,然不要亂讀。
作文必先識字。
據說一土匪做了縣長,召集學者訓話: 今天天氣很美麗,大家來得很茂盛,所以兄弟我很感冒。
大家會好幾國英文,都是化學的腦筋,兄弟肚裡沒有腦筋。
(有一人笑了。
)那位諸君怎麼笑了? 用字如用人,須知其性格才會用,它才肯為你所用。
用字須用活了。
劉彥和《文心雕龍&bull總術》篇雲: 是以執術馭篇,似善奕之窮數。
文章猶如下棋,手藝高就輸不了。
打牌賭博則不然,全仗蒙。
散文分三種:抒情、哲理、科學。
科學散文最不易寫,剛硬的。
回憶是最有詩味的。
氣盛者,文多流暢;思深者,文多艱澀。
魏文帝《答繁欽書》,因見繁欽書而寫,意謂我也會用此體寫此種文,而且寫得比你還好,感情還很平正。
《報孫會宗書》亦為複書,語氣則激昂,不服氣,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成,而口口聲聲是不服氣。
次段自“恽家方隆盛時”以下,先叙上段所言之“終始”。
“總領從官”,“從官”,皇帝親近之官。
“與聞政事”,“與聞”,與,參與。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曾”,過去詞。
“建明”之“建”,乃見之事業,此為作;“建明”之“明”,乃見之議論,此為言。
魯迅先生什麼也不能做,不使其做,但看别人做得又不好,隻好言。
孔、孟之說道理亦由此故。
能做者不必說,用事實做證明,與其發宣言、出布告辟謠,不如好好做事。
寫文章乃不能做事者所為。
寫文章沒有“無所為”的,即使是“無所為”,也是為“無所為”而作,此亦“有所為”了。
“以宣德化”,“宣德化”即講“建明”。
宣,使明也。
“橫被口語”,有的、沒有的罪名都加在我身。
“身幽北阙”,五臣注:“恽禁在北阙,不在常禁人之所,謂帝宮内。
” “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夷”,平、殺,夷九族,即殺九族。
“豈得全其首領”,五臣本作“豈意得全首領”,五臣本為佳。
以李善本,全句為虛拟口氣;以五臣本,前半虛拟,後半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