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詞的構造

關燈
2.1 句法和詞法 語法分為句法和詞法兩部分。

    句法研究的是句子的内部構造,以詞作為基本單位;詞法研究的是詞的内部構造,以語素作為基本單位。

    可見句法和詞法是屬于兩個不同平面上的東西: 在這一章裡,我們研究詞的内部構造,即語素是怎樣組合成為詞的。

    單純詞由一個語素形成,沒有構造問題,因此我們要讨論的實際上隻是合成詞的構造。

     現代漢語合成詞的構造方式有重疊、附加、複合三大類,以下分别讨論這三類構詞方式。

     2.2 重疊 2.2.1 重疊指的是象“媽媽、看看、個個、清清楚楚”一類詞的構造方式。

    “媽媽”是由“媽”重疊而成的。

    我們說“媽”是“媽媽”的基式,“媽媽”是“媽”的重疊式。

    在研究重疊式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重疊式的結構類型和語音特征(重音、變調); 2.基式和重疊式的語法功能的異同; 3.重疊式的語法意義。

     2.2.2 重疊式名詞主要是親屬稱謂。

    例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伯伯、叔叔、舅舅、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這一類重疊式的第二個音節讀輕聲,第一個音節如果原來是上聲,在重疊式裡變為半上。

    例如:“奶奶、姥姥、姐姐”。

    這一類重疊式的基式大都是粘着語素。

     親屬稱謂以外的重疊式名詞隻有“娃娃、星星、寶寶”少數幾個。

    “蝈蝈兒、蛐蛐兒、饽饽、猩猩”裡的“蝈、蛐、饽、猩”從來不在别的場合出現,本身沒有意義。

    可見“蝈蝈、蛐蛐、饽饽、猩猩”是音節的重疊,不是語素的重疊。

     2.2.3 重疊式量詞就是單音節量詞的重疊式。

    例如:“個個、張張、本本、句句、棵棵”。

    這類重疊式包含“每”的意思,“個個”就是“每一個”,“張張”就是“每一張”。

    重疊式量詞可以修飾名詞(個個學生、張張紙),也可以離開名詞,單獨充任句子的主語(個個都有本事|張張都是好的),但是不能作賓語(“通知每一個人”不能說成“*通知人人”或“*通知個個”,“把每間屋子都打掃一遍”不能說成“*把間間都打掃一遍”)。

     2.2.4 重疊式動詞就是單音節或雙音節動詞的重疊式。

    單音節動詞重疊以後,第二個音節讀輕聲。

    如果基式是上聲字,第一個音節變陽平。

    例如:“想想、寫寫、管管”。

    變調規則跟“奶奶”“姐姐”等表示親屬稱謂的名詞不同。

     雙音節動詞(AB)的重疊形式是ABAB,後兩個音節讀輕聲。

    例如“休息休息、打扮打扮、活動活動”。

     重疊式動詞表示動作的時量短或動量小,看下文5.14。

     2.2.5 重疊式狀态形容詞(5.16)包括以下幾類: (1)基式是單音節形容詞(A),重疊形式是“AA兒的”。

    不管基式原來是什麼字調,重疊以後第二個音節一律讀陰平。

    例如“小小兒的、好好兒的”。

    “AA兒的”裡的“兒”和“的”都是附加在重疊式後邊的後綴。

    (2.5.2,又2.5.6) (2)基式是雙音節形容詞,重疊式有:“AABB”和“A裡AB”兩種。

    無論是哪一種,重音都在第一個音節上;第二個音節讀輕聲。

    例如:大大方方、幹幹淨淨、胡裡胡塗、古裡古怪。

     (3)基式是“通紅、碧綠、锃亮、冰涼”一類雙音節狀态形容詞,重疊形式是ABAB,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

     (4)基式是雙音節拟聲詞,重疊式是“AABB”,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上,例如:叮叮當當、劈劈啪啪、乒乒乓乓。

     重疊式狀态形容詞的語法意義裡都包含着一種量的觀念在内。

    拿(3)來說,重疊式(通紅通紅)比基式(通紅)的程度顯得更深。

    (1)和(2)的情況要複雜一些,因為這兩類重疊式所表示的程度的深淺跟它們在句子裡的位置有關系。

    大緻說來,在定語和謂語兩種位置上表示輕微的程度,在狀語和補語兩種位置上則帶着加重或強調的意味。

    比較: 定  語 謂  語 狀  語 補  語 大大的眼睛,短短的頭發眼睛大大的,象個洋娃娃大大的請一次客寫得大大的 高高的個子個子高高的高高的挂起來挂得高高的 細細的眉毛眉毛細細的細細的看一遍碾得細細的 定語和謂語位置上的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式還往往帶着愛撫、親熱的意味。

    例如: (1)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紅紅的嘴唇賽櫻桃。

    (民歌) (2)他是個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來,蹒跚可笑。

    (朱自清) (3)又見鳳姐兒站在那邊,也不盛妝,哭的眼睛腫着,也不施脂粉,黃黃臉兒,比往常更覺可憐可愛。

    (《紅樓夢》) (4)臉兒紅紅的,眼睛亮亮的。

    (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