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語法單位
關燈
小
中
大
。
例如: 自行車修好了 問題應該分析 小豬養得很肥 這篇文章寫得不錯 有的謂語不表示動作、行為,因此主語也就無所謂主動、受動。
例如: 速度很快 水稻是高産作物 這篇文章沒意思 屋裡沒人 不要把主語、賓語和施事、受事混為一談。
事實上主語不一定都是施事,賓語也不一定都是受事。
1.3.6 聯合結構 幾個地位平等的成分并列在一起叫聯合結構。
例如: 北京、上海、廣州 油、鹽、醬、醋 幹淨、利落 研究、讨論 聯合結構的幾項有時用虛詞連接。
例如: 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 太陽跟月亮 又便宜又好 聯合結構跟前邊講的四類結構有一點重要的區别。
偏正、述賓、述補、主謂四類結構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
例如偏正結構包含修飾語和中心語兩部分,述賓結構包含述語和賓語兩部分,等等。
當然,這幾種結構内部可以很複雜,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是由兩部分合成的。
聯合結構則不然,它包含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兩項,例見上。
1.3.7 連謂結構 連謂結構是動詞或動詞性結構(述賓結構、述補結構等)連用的格式。
例如: 打電話通知他 [述賓+述賓] 閉着眼睛想 [述賓+動詞] 跑出去開門 [述補+述賓] 挑着擔子飛快地跑 [述賓+偏正] 單個的動詞連用也能組成連謂結構。
這時前一個動詞後頭往往帶“了”或“着”。
例如: 站着看 拿了去 連謂結構和上邊講的述賓結構、述補結構、聯合結構等都不同,是另外一種句法結構。
從組成成分之間意義上的聯系看,常見的連謂結構有以下幾種類型: 1.兩個動詞結構表示先後發生的動作: 下了課開班會 等一會兒出去 2.前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方式: 拍着手笑 挑着擔子飛快地跑 3.前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原因或假設: 有事不能來 不會做去問老師 4.後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目的: 上街買菜 去車站接人 1.3.8 上邊舉的各種句法結構的例子都是比較簡單的。
實際上句法結構可以很長很複雜。
因為結構的基本類型雖然很有限,可是每一種結構都可以包孕與它自身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結構。
這些被包孕的結構本身又可以包孕與它自己同類型的或不同類型的結構。
這樣一層套一層,結構也就越來越複雜了。
下邊舉一個例子來分析。
“我們班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本身是一個主謂結構。
主語“我們班”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我們”和中心語“班”組成。
謂語“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是一個述賓結構,由述語“有”和賓語“許多外國留學生”組成。
這個賓語本身又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許多”和中心語“外國留學生”組成。
中心語“外國留學生”又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外國”和中心語“留學生”組成。
以上所說可以圖示如下: 這個圖式反映了我們分析“我們班有許多外國留學生”這個結構時的實際過程。
我們不是一下子把0直接分成3、4、5、7、9、10等六個詞,而是先把0分成1和2兩部分,然後又把1分成3和4兩部分,把2分成5和6兩部分。
6又可以分成7和8兩部分。
這樣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詞為止。
我們把1和2叫作0的直接成分,把3和4叫作1的直接成分。
這種順次找出一個語言格式的直接成分的手續叫作層次分析。
層次分析不僅反映了我們在分析句法結構時把大片段逐次切分成小片段的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句法結構的層次構造。
大部分句法結構都是由兩個直接成分組成的,因此層次分析一般總是采用二分的方法,不過也有一些句法結構不止兩個直接成分,最常見的是聯合結構。
上文已經指出,聯合結構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兩項。
1.3.9 分析一個句法結構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找出組成這個結構的直接成分,另外一方面還要确定兩個直接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
例如在上邊舉的例子裡,我們把0切分成1和2兩段,同時還确定它們之間是主語和謂語的關系。
我們把2切分成5和6兩段,同時還确定它們之間是述語和賓語的關系。
1.3.10 任何句法結構都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觀察。
第一是把它當作一個複雜的組合來看它的内部結構。
第二是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它的語法功能。
一般語法著作往往用兩套不同的方法來給句法結構分類。
用一套辦法分出來的是主謂結構、偏正結構、述賓結構等等。
用另一套辦法分出來的是名詞性結構、動詞性結構、副詞性結構等等。
第一種分類的依據是内部構造,第二種分類的依
例如: 自行車修好了 問題應該分析 小豬養得很肥 這篇文章寫得不錯 有的謂語不表示動作、行為,因此主語也就無所謂主動、受動。
例如: 速度很快 水稻是高産作物 這篇文章沒意思 屋裡沒人 不要把主語、賓語和施事、受事混為一談。
事實上主語不一定都是施事,賓語也不一定都是受事。
1.3.6 聯合結構 幾個地位平等的成分并列在一起叫聯合結構。
例如: 北京、上海、廣州 油、鹽、醬、醋 幹淨、利落 研究、讨論 聯合結構的幾項有時用虛詞連接。
例如: 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 太陽跟月亮 又便宜又好 聯合結構跟前邊講的四類結構有一點重要的區别。
偏正、述賓、述補、主謂四類結構都是由兩部分組成的。
例如偏正結構包含修飾語和中心語兩部分,述賓結構包含述語和賓語兩部分,等等。
當然,這幾種結構内部可以很複雜,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是由兩部分合成的。
聯合結構則不然,它包含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兩項,例見上。
1.3.7 連謂結構 連謂結構是動詞或動詞性結構(述賓結構、述補結構等)連用的格式。
例如: 打電話通知他 [述賓+述賓] 閉着眼睛想 [述賓+動詞] 跑出去開門 [述補+述賓] 挑着擔子飛快地跑 [述賓+偏正] 單個的動詞連用也能組成連謂結構。
這時前一個動詞後頭往往帶“了”或“着”。
例如: 站着看 拿了去 連謂結構和上邊講的述賓結構、述補結構、聯合結構等都不同,是另外一種句法結構。
從組成成分之間意義上的聯系看,常見的連謂結構有以下幾種類型: 1.兩個動詞結構表示先後發生的動作: 下了課開班會 等一會兒出去 2.前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方式: 拍着手笑 挑着擔子飛快地跑 3.前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原因或假設: 有事不能來 不會做去問老師 4.後一個動詞性結構表示目的: 上街買菜 去車站接人 1.3.8 上邊舉的各種句法結構的例子都是比較簡單的。
實際上句法結構可以很長很複雜。
因為結構的基本類型雖然很有限,可是每一種結構都可以包孕與它自身同類型或不同類型的結構。
這些被包孕的結構本身又可以包孕與它自己同類型的或不同類型的結構。
這樣一層套一層,結構也就越來越複雜了。
下邊舉一個例子來分析。
“我們班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本身是一個主謂結構。
主語“我們班”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我們”和中心語“班”組成。
謂語“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是一個述賓結構,由述語“有”和賓語“許多外國留學生”組成。
這個賓語本身又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許多”和中心語“外國留學生”組成。
中心語“外國留學生”又是一個偏正結構,由定語“外國”和中心語“留學生”組成。
以上所說可以圖示如下: 這個圖式反映了我們分析“我們班有許多外國留學生”這個結構時的實際過程。
我們不是一下子把0直接分成3、4、5、7、9、10等六個詞,而是先把0分成1和2兩部分,然後又把1分成3和4兩部分,把2分成5和6兩部分。
6又可以分成7和8兩部分。
這樣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詞為止。
我們把1和2叫作0的直接成分,把3和4叫作1的直接成分。
這種順次找出一個語言格式的直接成分的手續叫作層次分析。
層次分析不僅反映了我們在分析句法結構時把大片段逐次切分成小片段的過程,同時也反映了句法結構的層次構造。
大部分句法結構都是由兩個直接成分組成的,因此層次分析一般總是采用二分的方法,不過也有一些句法結構不止兩個直接成分,最常見的是聯合結構。
上文已經指出,聯合結構的并列成分可以不止兩項。
1.3.9 分析一個句法結構的時候,我們一方面要找出組成這個結構的直接成分,另外一方面還要确定兩個直接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
例如在上邊舉的例子裡,我們把0切分成1和2兩段,同時還确定它們之間是主語和謂語的關系。
我們把2切分成5和6兩段,同時還确定它們之間是述語和賓語的關系。
1.3.10 任何句法結構都可以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觀察。
第一是把它當作一個複雜的組合來看它的内部結構。
第二是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看它的語法功能。
一般語法著作往往用兩套不同的方法來給句法結構分類。
用一套辦法分出來的是主謂結構、偏正結構、述賓結構等等。
用另一套辦法分出來的是名詞性結構、動詞性結構、副詞性結構等等。
第一種分類的依據是内部構造,第二種分類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