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關燈
小
中
大
颠倒就湯镬兮,摧折傷毛羽”。
水火既相擒制,龍虎亦必降伏,金木水火四象攢聚鼎中,固濟不洩,隻消片刻之間結而成丹。
鼎中既備五行之氣,變化自生,如神龍行空,鱗動鬣【liè◎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鬃。
剛~。
◎魚颔旁小鳍。
】揚,五色炫耀變化之象不可名狀,故曰:“漏刻未過半兮,龍鱗狎鬣起。
五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
當其升熬于鼎之際,龍争虎鬬(鬥),撼動乾坤,霎時金晶貫頂,銀浪滔天,若甑中蒸飯将熟,鼎内之水百沸不休,滂沱四湧。
故曰:“潏潏【yù◎水湧出:~~。
~湟(水疾流)】鼎沸馳兮,暴湧不休止”。
正當沸馳不止,再加火力以足之,接連重疊,相繼熏蒸,直到火足氣圓,鼎中真炁自然絪缊充滿,若犬牙之相錯矣。
故曰:“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
交姤既畢,金鼎湯溫,玉爐火散,一點落于黃庭,先液而後凝,漸凝漸結,凝而至堅,有如仲冬之冰,又如闌幹石中迸出锺乳,故曰:“形似仲冬冰兮,闌幹吐锺乳”。
鼎中真液一炁循環,輕清者凝于泥丸,重濁者歸于炁穴,有崔巍雜廁之象;真種既凝,無質生質,有交積支拄之象;故曰:“崔巍而雜廁兮,交積相支拄”。
以上俱一時得藥成丹法象,蓋因乾坤大交之時,真陰真陽匹配無差,故有如上之證驗也。
從此罷戰守城,全用文火,勿忘勿助,靜守中黃,所謂“送歸土釜牢封固”是也。
故曰:“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
此段是乾坤交姤一時事,前面言煅煉之法,中間言結聚之象,末了言溫養之功,乃是通章關鍵處。
青龍處房六兮,春華震東卯。
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
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
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為三五。
三五并為一兮,都集歸一所。
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先白而後黃兮,赤色達表裡。
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節言四象五行倂而歸一,乃結丹之法象也。
前面大交之時,青龍白虎朱雀三家俱颠倒逆旋,此則複還其本位矣!青龍本位在東,東方房宿屬木,數應八,而雲“房六”者,蓋六為水之成數,木生在亥,木液原從坎水中流出,即《入藥鏡》所雲“鉛龍”也。
東方之龍于時為春,于卦為震,于辰為卯,木旺在卯,草木發而為華。
故曰:“青龍處房六兮,春華震東卯”;白虎本位在西,西方昂宿屬金,數應九,而雲“昂七”者,蓋七為火之成數,金生在巳,金精原從離火中煅出,即《入藥鏡》所謂“汞虎”也。
西方之虎于時為秋,于卦為兌,于辰為酉,金旺在酉,谷實結而生芒。
故曰:“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正位在南,南方張宿屬火,二即火之生數也,南方朱雀于時為夏,于卦為離,于辰為午,火旺在午,能燔木而镕金,故曰:“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
交會之時,一東一西一南,俱來朝拱天心北極,三家會成一家,異骨成親,忻樂太平,故曰:“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
此處木金火三象正與前段相應,前後俱不及元武者,蓋元武本位在北,上直鬥樞,三者既朝拱北極,則元武在其中矣!即中篇九還七返八歸六居之意也。
本是真陰真陽相配,然一龍一虎并南方之火便成三家,木與火為侶,金與水為朋,倂中央之土便成五行,究其根株,隻是兩物化出枝條,乃為三家,為五行,合成三五十五之數,故曰:“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為三五”。
其初自本而之末,原從一個根株上化出,一分為二,二分為三,三分為五,是為常道之順;其究自末而返本,還從一個根株收來,五返為三,三返為二,二返為一,是為丹道之逆;故曰:“三五并為一兮,都集歸一所”。
倂為一者,一是先天一炁,指真種也;歸一所者,所是中央正位,指黃庭也;三五為一,乃是從上聖師心心相印,如科條之不可違,依此修治,決定成丹,但非一日之功,日積月累,方得成就。
仍取第一轉時,最初一點真種為根基。
故曰:“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日數者,三載伏食之功;甫者,始也,指第一轉起手處。
丹之初結,本是幹金,更加種在幹宮,其色純白,及至落到黃庭,送歸土釜,以坤母之氣含育之,漸漸變成黃色,徹始徹終,取南方離火煅煉而成,其色赫然而赤,乃稱還丹。
故曰:“先白而後黃兮,赤色達表裡”。
丹以一轉應一鼎,九鼎應九轉,然一轉之中即具九轉,故九鼎之功全在第一鼎。
乾坤交姤之後,加以沐浴溫養,鼎中黍珠自結矣!《度人經》雲:“元始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元之中,……天人仰看,惟見勃勃從珠口中入。
”即此旨也。
故曰:“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段言四象五行倂而歸一,乃結丹之證驗。
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僞道。
山澤氣相蒸兮,興雲而為雨;泥竭遂成塵兮,火滅化為土;若蘖染為黃兮,似藍成綠組。
皮革煮成膠兮,曲蘖化為酒。
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
此節言還丹成功,本出自然之道也。
如上交姤結丹一切作用,總是真陰真陽自相匹配,以返我先天虛無一炁耳。
雖雲有作,實則無為,俱出天機自然,非若旁門小術,搬運采補種種捏怪,以欺世而惑衆;即太上所謂道法自然也。
故曰:“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僞道”。
丹道自然之妙,與造化人事無不合符,二氣交感熏蒸,化成真液,猶之山澤通氣,自然蒸而為雲,洽而為雨,故曰:“山澤氣相蒸兮,興雲而為雨”。
泥性重滞,似與塵非類,及乎暴幹枯竭,自然化而為塵矣!火性飛揚,似與土非類,及乎煙消熖冷,自然化而為土矣!至如蘖【niè◎樹木砍去後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處長出的分枝:~枝。
分~】色本黃,染采自然成黃;藍色本綠,染組自然成綠;皮革者,膠之所自出,自然煮而成膠;曲蘗者,酒之所藏,自然釀而成酒;此皆系同類之物,各歸其元。
故功化自然,不犯纖毫造作,還丹亦然,坎中真火本出于幹,其性恒欲上歸于幹;離中真水本出于坤,其性恒欲下歸于坤;且龍吟則雲自起,虎嘯則風自生,二氣相感,各從其類,安得不靈?所謂“欲作伏食仙,宜以同類者”豈孤陰寡陽一切非類者可比哉?故曰:“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
此段言丹道成功之由,隻在自然二字,其自然之妙又隻在同類二字,惟真種本來同類,故交感出于自然不可不知。
惟斯之妙術兮,審谛不诳語。
傳與億世後兮,昭然自可考。
煥若星經漢兮,昺如水宗海。
思之務令熟兮,反複視上下。
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将可覩。
神明忽告人兮,心靈乍自悟。
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
天道無适莫兮,常傳于賢者。
此節乃通章之結尾也。
言此同類相求,自然交感之妙道,系從上聖師心印潛行密證,并無一字虛設,故曰:“惟斯之妙術兮,審谛不诳語”。
大道無古今,無前後,千百世以上,千百世以下,此心此理無不合同,讀其書,即如親見其人。
故曰:“傳與億世後兮,昭然自可考”。
火候之秘備載此書,在天應星,如衆星之經厯河漢;在地應潮,如衆水之朝宗大海,毫發不差,涓滴無漏。
故曰:“煥若星經漢兮,昺【bǐng◎古同“炳”】如水宗海”。
此兩句又與上文“河鼓星紀,江淮注海”等句遙應。
篇中火候,學者不但口誦須要心惟,不但心惟須要身體,身中陽火陰符,時時周流反複,刻刻升降上下,惟不視以目,而視以神,斯得之矣!故曰:“思之務令熟兮,反複視上下”。
上下反複,循環不停,始于一周,究竟直到千周;始于一遍,究竟直到萬遍;所謂“常轉如是,經千百億卷”,非但一卷兩卷是也。
故曰:“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将可覩”。
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
尋常參究之功,皆當如是。
矧【shěn◎況且◎亦】此火記靈文不視以目而視以神乎?千周萬遍之餘,心靈忽爾開悟,慧性自然朗徹,世出世間之事,無不洞明,若鬼神之來告矣!故曰:“神明忽告人兮,心靈乍自悟”。
金丹大道有端有緒,有門有戶,真陰真陽,同類相感,此其端緒也;坎離會而産藥,乾坤交而結丹,一内一外,兩般作用,此其門戶也;後學能探之索之,端緒既得,庶可以窺大道之門戶矣!故曰:“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
此處門戶二字,正與第一章“乾坤者,易之門戶”首尾相應。
此事本人人俱足,個個圓成,然大道萬劫一傳,必須擇人而授,遇人不傳,有閉天道之愆【qiān◎罪過,過失:~忒。
~尤。
罪~。
◎耽誤:~期。
~滞。
◎過:~伏(天氣冷暖失調,多指大旱或酷暑,有變化無常的意思)】。
傳非其人,又有洩天寶之譴。
必也忠孝凈明仁慈剛直之士,更能割舍世間恩愛,擺脫一切塵勞,纔承當得此道。
起所謂有聖賢之心,方可行神仙之事也。
故曰:“天道無适莫兮,常傳于賢者”。
仙翁既備述火候之要,篇中丁甯反複,惓惓于擇人而授,乃見至廣至慎之心矣! 此章雖述火候法象,實所以結括全書。
蓋前章是全書總結,此則其亂辭也,二章首尾相足,禦政養性伏食三家要旨悉在其中,段段可以印證,正所謂“三相類”也,明眼者自當知之。
三道由一章第三十四 參同契者,敷陳梗概,不能純一,泛濫而說,纖微未備,阙略仿佛。
今更撰錄,補塞遺脫。
潤色幽深,鈎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趨不悖,故複作此,命三相類。
則大易之性情盡矣!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
黃老用究,較而可禦。
爐火之事,真有所據。
三道由一,俱出徑路。
枝莖花葉,果實垂布
水火既相擒制,龍虎亦必降伏,金木水火四象攢聚鼎中,固濟不洩,隻消片刻之間結而成丹。
鼎中既備五行之氣,變化自生,如神龍行空,鱗動鬣【liè◎馬、獅子等頸上的長毛:~鬃。
剛~。
◎魚颔旁小鳍。
】揚,五色炫耀變化之象不可名狀,故曰:“漏刻未過半兮,龍鱗狎鬣起。
五色象炫耀兮,變化無常主”。
當其升熬于鼎之際,龍争虎鬬(鬥),撼動乾坤,霎時金晶貫頂,銀浪滔天,若甑中蒸飯将熟,鼎内之水百沸不休,滂沱四湧。
故曰:“潏潏【yù◎水湧出:~~。
~湟(水疾流)】鼎沸馳兮,暴湧不休止”。
正當沸馳不止,再加火力以足之,接連重疊,相繼熏蒸,直到火足氣圓,鼎中真炁自然絪缊充滿,若犬牙之相錯矣。
故曰:“接連重疊累兮,犬牙相錯距”。
交姤既畢,金鼎湯溫,玉爐火散,一點落于黃庭,先液而後凝,漸凝漸結,凝而至堅,有如仲冬之冰,又如闌幹石中迸出锺乳,故曰:“形似仲冬冰兮,闌幹吐锺乳”。
鼎中真液一炁循環,輕清者凝于泥丸,重濁者歸于炁穴,有崔巍雜廁之象;真種既凝,無質生質,有交積支拄之象;故曰:“崔巍而雜廁兮,交積相支拄”。
以上俱一時得藥成丹法象,蓋因乾坤大交之時,真陰真陽匹配無差,故有如上之證驗也。
從此罷戰守城,全用文火,勿忘勿助,靜守中黃,所謂“送歸土釜牢封固”是也。
故曰:“陰陽得其配兮,淡泊而相守”。
此段是乾坤交姤一時事,前面言煅煉之法,中間言結聚之象,末了言溫養之功,乃是通章關鍵處。
青龍處房六兮,春華震東卯。
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
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
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為三五。
三五并為一兮,都集歸一所。
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先白而後黃兮,赤色達表裡。
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節言四象五行倂而歸一,乃結丹之法象也。
前面大交之時,青龍白虎朱雀三家俱颠倒逆旋,此則複還其本位矣!青龍本位在東,東方房宿屬木,數應八,而雲“房六”者,蓋六為水之成數,木生在亥,木液原從坎水中流出,即《入藥鏡》所雲“鉛龍”也。
東方之龍于時為春,于卦為震,于辰為卯,木旺在卯,草木發而為華。
故曰:“青龍處房六兮,春華震東卯”;白虎本位在西,西方昂宿屬金,數應九,而雲“昂七”者,蓋七為火之成數,金生在巳,金精原從離火中煅出,即《入藥鏡》所謂“汞虎”也。
西方之虎于時為秋,于卦為兌,于辰為酉,金旺在酉,谷實結而生芒。
故曰:“白虎在昂七兮,秋芒兌西酉”;朱雀正位在南,南方張宿屬火,二即火之生數也,南方朱雀于時為夏,于卦為離,于辰為午,火旺在午,能燔木而镕金,故曰:“朱雀在張二兮,正陽離南午”。
交會之時,一東一西一南,俱來朝拱天心北極,三家會成一家,異骨成親,忻樂太平,故曰:“三者俱來朝兮,家屬為親侶”。
此處木金火三象正與前段相應,前後俱不及元武者,蓋元武本位在北,上直鬥樞,三者既朝拱北極,則元武在其中矣!即中篇九還七返八歸六居之意也。
本是真陰真陽相配,然一龍一虎并南方之火便成三家,木與火為侶,金與水為朋,倂中央之土便成五行,究其根株,隻是兩物化出枝條,乃為三家,為五行,合成三五十五之數,故曰:“本之但二物兮,末乃為三五”。
其初自本而之末,原從一個根株上化出,一分為二,二分為三,三分為五,是為常道之順;其究自末而返本,還從一個根株收來,五返為三,三返為二,二返為一,是為丹道之逆;故曰:“三五并為一兮,都集歸一所”。
倂為一者,一是先天一炁,指真種也;歸一所者,所是中央正位,指黃庭也;三五為一,乃是從上聖師心心相印,如科條之不可違,依此修治,決定成丹,但非一日之功,日積月累,方得成就。
仍取第一轉時,最初一點真種為根基。
故曰:“治之如上科兮,日數亦取甫”。
日數者,三載伏食之功;甫者,始也,指第一轉起手處。
丹之初結,本是幹金,更加種在幹宮,其色純白,及至落到黃庭,送歸土釜,以坤母之氣含育之,漸漸變成黃色,徹始徹終,取南方離火煅煉而成,其色赫然而赤,乃稱還丹。
故曰:“先白而後黃兮,赤色達表裡”。
丹以一轉應一鼎,九鼎應九轉,然一轉之中即具九轉,故九鼎之功全在第一鼎。
乾坤交姤之後,加以沐浴溫養,鼎中黍珠自結矣!《度人經》雲:“元始懸一寶珠,大如黍米,在空元之中,……天人仰看,惟見勃勃從珠口中入。
”即此旨也。
故曰:“名曰第一鼎兮,食如大黍米”。
此段言四象五行倂而歸一,乃結丹之證驗。
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僞道。
山澤氣相蒸兮,興雲而為雨;泥竭遂成塵兮,火滅化為土;若蘖染為黃兮,似藍成綠組。
皮革煮成膠兮,曲蘖化為酒。
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
此節言還丹成功,本出自然之道也。
如上交姤結丹一切作用,總是真陰真陽自相匹配,以返我先天虛無一炁耳。
雖雲有作,實則無為,俱出天機自然,非若旁門小術,搬運采補種種捏怪,以欺世而惑衆;即太上所謂道法自然也。
故曰:“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僞道”。
丹道自然之妙,與造化人事無不合符,二氣交感熏蒸,化成真液,猶之山澤通氣,自然蒸而為雲,洽而為雨,故曰:“山澤氣相蒸兮,興雲而為雨”。
泥性重滞,似與塵非類,及乎暴幹枯竭,自然化而為塵矣!火性飛揚,似與土非類,及乎煙消熖冷,自然化而為土矣!至如蘖【niè◎樹木砍去後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泛指植物近根處長出的分枝:~枝。
分~】色本黃,染采自然成黃;藍色本綠,染組自然成綠;皮革者,膠之所自出,自然煮而成膠;曲蘗者,酒之所藏,自然釀而成酒;此皆系同類之物,各歸其元。
故功化自然,不犯纖毫造作,還丹亦然,坎中真火本出于幹,其性恒欲上歸于幹;離中真水本出于坤,其性恒欲下歸于坤;且龍吟則雲自起,虎嘯則風自生,二氣相感,各從其類,安得不靈?所謂“欲作伏食仙,宜以同類者”豈孤陰寡陽一切非類者可比哉?故曰:“同類易施功兮,非種難為巧”。
此段言丹道成功之由,隻在自然二字,其自然之妙又隻在同類二字,惟真種本來同類,故交感出于自然不可不知。
惟斯之妙術兮,審谛不诳語。
傳與億世後兮,昭然自可考。
煥若星經漢兮,昺如水宗海。
思之務令熟兮,反複視上下。
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将可覩。
神明忽告人兮,心靈乍自悟。
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
天道無适莫兮,常傳于賢者。
此節乃通章之結尾也。
言此同類相求,自然交感之妙道,系從上聖師心印潛行密證,并無一字虛設,故曰:“惟斯之妙術兮,審谛不诳語”。
大道無古今,無前後,千百世以上,千百世以下,此心此理無不合同,讀其書,即如親見其人。
故曰:“傳與億世後兮,昭然自可考”。
火候之秘備載此書,在天應星,如衆星之經厯河漢;在地應潮,如衆水之朝宗大海,毫發不差,涓滴無漏。
故曰:“煥若星經漢兮,昺【bǐng◎古同“炳”】如水宗海”。
此兩句又與上文“河鼓星紀,江淮注海”等句遙應。
篇中火候,學者不但口誦須要心惟,不但心惟須要身體,身中陽火陰符,時時周流反複,刻刻升降上下,惟不視以目,而視以神,斯得之矣!故曰:“思之務令熟兮,反複視上下”。
上下反複,循環不停,始于一周,究竟直到千周;始于一遍,究竟直到萬遍;所謂“常轉如是,經千百億卷”,非但一卷兩卷是也。
故曰:“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将可覩”。
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
尋常參究之功,皆當如是。
矧【shěn◎況且◎亦】此火記靈文不視以目而視以神乎?千周萬遍之餘,心靈忽爾開悟,慧性自然朗徹,世出世間之事,無不洞明,若鬼神之來告矣!故曰:“神明忽告人兮,心靈乍自悟”。
金丹大道有端有緒,有門有戶,真陰真陽,同類相感,此其端緒也;坎離會而産藥,乾坤交而結丹,一内一外,兩般作用,此其門戶也;後學能探之索之,端緒既得,庶可以窺大道之門戶矣!故曰:“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
此處門戶二字,正與第一章“乾坤者,易之門戶”首尾相應。
此事本人人俱足,個個圓成,然大道萬劫一傳,必須擇人而授,遇人不傳,有閉天道之愆【qiān◎罪過,過失:~忒。
~尤。
罪~。
◎耽誤:~期。
~滞。
◎過:~伏(天氣冷暖失調,多指大旱或酷暑,有變化無常的意思)】。
傳非其人,又有洩天寶之譴。
必也忠孝凈明仁慈剛直之士,更能割舍世間恩愛,擺脫一切塵勞,纔承當得此道。
起所謂有聖賢之心,方可行神仙之事也。
故曰:“天道無适莫兮,常傳于賢者”。
仙翁既備述火候之要,篇中丁甯反複,惓惓于擇人而授,乃見至廣至慎之心矣! 此章雖述火候法象,實所以結括全書。
蓋前章是全書總結,此則其亂辭也,二章首尾相足,禦政養性伏食三家要旨悉在其中,段段可以印證,正所謂“三相類”也,明眼者自當知之。
三道由一章第三十四 參同契者,敷陳梗概,不能純一,泛濫而說,纖微未備,阙略仿佛。
今更撰錄,補塞遺脫。
潤色幽深,鈎援相逮,旨意等齊,所趨不悖,故複作此,命三相類。
則大易之性情盡矣! 大易情性,各如其度。
黃老用究,較而可禦。
爐火之事,真有所據。
三道由一,俱出徑路。
枝莖花葉,果實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