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中卷
關燈
小
中
大
得水漿”。
此即坎離互用之旨也。
天上之日月與世間之水火,相去不知幾萬裡,可謂元且遠矣,然而隔閡潛通,如磁吸鐵,正以同類易親,故二炁自為感化而相通也。
遠取諸物,無情者尚且相感,如此矧(shěn況且/亦),近取諸身,有情之真水真火切在方吋之間,至虛至靈,一呼即應,兩弦真炁有不相感化者乎?所以離中真水往而流戊,坎中真火來而就己,假法象而采太陰之精,立鼎器以聚太陽之炁,自然同類相從,結成鄞鄂。
蓋真陰真陽互藏其宅,便是吾身之日月;日光月精相胥為用,便是吾身之水火;其間采取感召全仗中黃真意,即吾身陽燧方諸之妙用也。
故曰“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征”。
此章專言二物相感,同氣相求,發明大易性情宗旨。
蓋寂然不動,性之體也;感而遂通,情之用也。
離之情常在于北,坎之情常在于南,此日月之所以合璧,而水火之所以交也。
離中真水複歸于北,坎中真火複歸于南,此乾坤之所以還元,而鄞鄂之所以立也。
周易上經首乾坤,取其定位以立體也。
下經首鹹恒,取其交感以緻用也。
澤上山下,其卦為鹹,孔子翼之曰“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可見天地間隻此二氣,順而相感則生物,逆而相感則成丹,況兌艮二體正應上下兩弦,即兌艮交感之用以還乾坤不易之體,豈不猶陽燧方諸之相取者乎?噫!此人人具足之真易也。
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章明從舊(疑為“章名從舊”四字)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寝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顔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
辟卻衆陰邪,然後立正陽。
修之不辍休,庶炁雲雨行。
淫淫若春澤,液液若解氷,從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
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
耘鋤宿污穢,細微得調暢。
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
此章言關鍵三寶,内真外應,乃養性之要功也。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此節統言關鍵三寶之要道也。
修道之士有内三寶有外三寶,元精元氣元神内三寶也,耳目口外三寶也;欲得内三寶還真,全在外三寶不漏,《陰符經》所謂“九竅之邪,在乎三要”是也。
下手之初必須屏聰黜明,謹閉兌口,真元方不外漏,故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外竅不漏,元神内存,前後會合,中間有一無位真人潛藏深淵之中,深淵乃北極太淵,天心之所居,即元關一竅也。
元關在天地之間,上下四方之正中,虛懸一穴,其大無外,其小無内,謂之規中,中有主宰,謂之真人,守而勿失,謂之抱一,然其妙訣全在不動不怠,勿助勿忘,有浮遊之象,故曰“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此四句乃養性之要功,一章之綱領也。
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此節詳言三寶關鍵功夫。
坎屬水,是為元門;離屬火,是為牝戶;兌為口,内應方吋;學人入室之時,當收視返聽,轉順為逆,其門戶之一開一阖,皆與元牝内竅相應。
故曰“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
坎中納戊,離中納己,戊土屬陽主動,離土屬陰主靜;離中一陰體雖靜,而實則易動,憧憬往來,不可禁止,惟賴坎中真陽出而钤(qián見“钤”)制之,若門之有樞,車之有轄,庶乎一開一阖,動靜各有其時,而元炁不緻耗竭矣。
故曰“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元竅中先天祖炁本來鴻蒙未剖,惜乎前發乎離,以洩其明;後發乎坎,以洩其聰;中發乎兌,以開其門;三者俱散而不收,先天之炁所存者,幾何哉?必也默默垂簾,頻頻逆聽,則坎離之炁不洩矣。
故曰“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
括蘘内守,混沌忘言,則兌口之炁不洩矣。
故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即所謂“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者也。
此中秘密全在“口”字,此“口”是元關一竅,吞吐乾坤,因天機不可盡洩,姑取兌象,非世人飲食之口也,必須真師指示方知其妙。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
寝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此節詳言潛淵守中功夫。
耳目口三者既已關鍵嚴密,一毫不洩,則我之真人自然不擾不雜,優遊于深淵之中,此中空空洞洞,别無一物,有若空房然,故曰“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先天一炁原從虛無中來,必委緻其志,虛以待之,至于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應;然所謂無念隻是常應常靜,不出規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
無念之念是為正念,正念時時現前,方可緻先天一炁而有得藥之時,故曰“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此事人人具足,本不難取證,有如立竿見影;世人取
此即坎離互用之旨也。
天上之日月與世間之水火,相去不知幾萬裡,可謂元且遠矣,然而隔閡潛通,如磁吸鐵,正以同類易親,故二炁自為感化而相通也。
遠取諸物,無情者尚且相感,如此矧(shěn況且/亦),近取諸身,有情之真水真火切在方吋之間,至虛至靈,一呼即應,兩弦真炁有不相感化者乎?所以離中真水往而流戊,坎中真火來而就己,假法象而采太陰之精,立鼎器以聚太陽之炁,自然同類相從,結成鄞鄂。
蓋真陰真陽互藏其宅,便是吾身之日月;日光月精相胥為用,便是吾身之水火;其間采取感召全仗中黃真意,即吾身陽燧方諸之妙用也。
故曰“陰陽配日月,水火為效征”。
此章專言二物相感,同氣相求,發明大易性情宗旨。
蓋寂然不動,性之體也;感而遂通,情之用也。
離之情常在于北,坎之情常在于南,此日月之所以合璧,而水火之所以交也。
離中真水複歸于北,坎中真火複歸于南,此乾坤之所以還元,而鄞鄂之所以立也。
周易上經首乾坤,取其定位以立體也。
下經首鹹恒,取其交感以緻用也。
澤上山下,其卦為鹹,孔子翼之曰“二氣感應以相與”,又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可見天地間隻此二氣,順而相感則生物,逆而相感則成丹,況兌艮二體正應上下兩弦,即兌艮交感之用以還乾坤不易之體,豈不猶陽燧方諸之相取者乎?噫!此人人具足之真易也。
關鍵三寶章第二十二章明從舊(疑為“章名從舊”四字)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寝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顔色浸以潤,骨節益堅強。
辟卻衆陰邪,然後立正陽。
修之不辍休,庶炁雲雨行。
淫淫若春澤,液液若解氷,從頭流達足,究竟複上升,往來洞無極,怫怫被谷中。
反者道之驗,弱者德之柄。
耘鋤宿污穢,細微得調暢。
濁者清之路,昏久則昭明。
此章言關鍵三寶,内真外應,乃養性之要功也。
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此節統言關鍵三寶之要道也。
修道之士有内三寶有外三寶,元精元氣元神内三寶也,耳目口外三寶也;欲得内三寶還真,全在外三寶不漏,《陰符經》所謂“九竅之邪,在乎三要”是也。
下手之初必須屏聰黜明,謹閉兌口,真元方不外漏,故曰“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
外竅不漏,元神内存,前後會合,中間有一無位真人潛藏深淵之中,深淵乃北極太淵,天心之所居,即元關一竅也。
元關在天地之間,上下四方之正中,虛懸一穴,其大無外,其小無内,謂之規中,中有主宰,謂之真人,守而勿失,謂之抱一,然其妙訣全在不動不怠,勿助勿忘,有浮遊之象,故曰“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
此四句乃養性之要功,一章之綱領也。
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此節詳言三寶關鍵功夫。
坎屬水,是為元門;離屬火,是為牝戶;兌為口,内應方吋;學人入室之時,當收視返聽,轉順為逆,其門戶之一開一阖,皆與元牝内竅相應。
故曰“旋曲以視聽,開阖皆合同”。
坎中納戊,離中納己,戊土屬陽主動,離土屬陰主靜;離中一陰體雖靜,而實則易動,憧憬往來,不可禁止,惟賴坎中真陽出而钤(qián見“钤”)制之,若門之有樞,車之有轄,庶乎一開一阖,動靜各有其時,而元炁不緻耗竭矣。
故曰“為己之樞轄,動靜不竭窮”。
元竅中先天祖炁本來鴻蒙未剖,惜乎前發乎離,以洩其明;後發乎坎,以洩其聰;中發乎兌,以開其門;三者俱散而不收,先天之炁所存者,幾何哉?必也默默垂簾,頻頻逆聽,則坎離之炁不洩矣。
故曰“離炁納榮衛,坎乃不用聰”。
括蘘内守,混沌忘言,則兌口之炁不洩矣。
故曰“兌合不以談,希言順鴻蒙”。
即所謂“耳目口三寶,閉塞勿發通”者也。
此中秘密全在“口”字,此“口”是元關一竅,吞吐乾坤,因天機不可盡洩,姑取兌象,非世人飲食之口也,必須真師指示方知其妙。
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證難以推移,心專不縱橫。
寝寐神相抱,覺悟候存亡。
此節詳言潛淵守中功夫。
耳目口三者既已關鍵嚴密,一毫不洩,則我之真人自然不擾不雜,優遊于深淵之中,此中空空洞洞,别無一物,有若空房然,故曰“三者既關鍵,緩體處空房”。
先天一炁原從虛無中來,必委緻其志,虛以待之,至于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應;然所謂無念隻是常應常靜,不出規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
無念之念是為正念,正念時時現前,方可緻先天一炁而有得藥之時,故曰“委志歸虛無,無念以為常”。
此事人人具足,本不難取證,有如立竿見影;世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