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傳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革帶。
後數十年,複為華陰門卒。
谷城妙匹,谲達奇逸。
出生入死,不悄其質。
玄化忘形,貴賤奚恤。
暫降塵污,終騰雲室。
陸通 陸通者,雲楚狂接輿也。
好養生,食棄盧木實乃蕪菁子。
遊諸名山,在蜀峨媚山上,世世見之,曆數百年去。
接輿樂道,養性潛輝。
見諷尼父,論以鳳衰。
納氣以和,存心以微。
高步靈嶽,長嘯峨媚。
葛由 葛由者,羌人也。
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
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
綏山在峨媚山西南,高無極也。
随之者不複還,皆得仙道。
故裡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山下立祠數十處雲: 木可為羊,羊亦可靈。
靈在葛由,一緻無經。
爰陸崇綏,舒翼揚聲。
知衛者仙,得桃者榮。
江妃二女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
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
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
仆曰:此問之人皆習於辭,不得,恐罹悔焉。
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言曰:二女勞矣。
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筍,令附漢水,将流而下。
我遵其傍,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
願請子之佩。
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漢水,将流而下。
我遵其旁,采其芝而如之。
遂手解佩與交甫。
交甫悅,受而懷之中當心。
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
顧二女,忽然不見。
靈妃豔逸,時見江湄。
麗服微步,流盼生姿。
交甫遇之,憑情言私。
嗚佩虛擲,絕影焉追。
範蠡 範蠡字少伯,徐人也。
事周,師太公望。
好服柱飲水,為越大夫,佐勾踐破昊。
後乘輕舟入海,變名姓,适齊,為鴉夷子。
更後百餘年,見於陶,為陶朱君。
财累億萬,号陶朱公。
後棄之,蘭陵賣藥,後人世世識見之。
範蠡禦桂,心虛志遠。
受業師望,載潛載惋。
龍見越鄉,功遂身返。
屐脫千金,與道舒卷。
琴高 琴高者,趙人也。
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
行涓、彭之衛,浮遊冀州、涿一作碼郡之問。
二百餘年後,辭入琢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齋,待於水傍設祠。
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
旦有萬人觀之。
留一月餘,複入水去。
琴高晏晏,司樂宋宮。
離世孤逸,浮沉涿中。
出躍俯鱗,入藻清沖。
是任水解,其樂無窮。
寇先 寇先者,宋人也。
以釣魚為業,居睢水旁百餘年。
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
常着冠帶。
好種荔枝,食其葩實焉。
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
數十年,踞宋城門,鼓琴數十日,乃去。
宋人家家奉杞焉。
寇先惜道,術不虛傳。
景公戮之,屍解神遷。
曆載五十,撫琴來旋。
夷俟宋門,暢意五弦。
王子喬 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凰嗚。
遊伊、洛之問。
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上,見相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堠氏山巅。
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猴氏山下及嵩高首焉。
妙哉王子,神遊氣爽。
笙歌伊洛,拟音鳳響。
浮丘感應,接手俱上。
揮策青崖,假翰獨往。
幼伯子 幼伯子者,周蘇氏客也。
冬常着單衣,盛暑着懦垮。
形貌歲異。
後數十年更壯,時人莫知。
世世來誡佑蘇氏,子孫得其福力也。
周客戢容,泯迹泥盤。
夏服重績,冬振輕丸。
作不背本,義不獨安。
乃眷周氏,佑其艱難。
安期先生 安期先生者,琅琊阜鄉人也。
賣藥於束海邊,時人皆言千歲翁。
秦始皇束遊,請見,與語三日三夜。
賜金璧,度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置去。
留董曰,以赤玉烏一雙為報,曰: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
始皇即遣使者徐市、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辄逢風波而還。
立祠阜鄉亭海邊十數處。
雲: 寥寥安期,虛質高清。
乘光适性,保氣延生。
聊悟秦始,遺寶阜亭。
将遊蓬萊,絕影清泠。
桂父 桂父者,象林人也。
色黑,而時白,時黃,時赤。
南海人見而尊事之。
常服桂及葵,以龜腦和之,千丸十斤。
桂累世見之。
今荊州之南尚有桂丸焉。
偉哉桂父,挺直遐畿。
靈葵内潤,丹桂外綏。
後數十年,複為華陰門卒。
谷城妙匹,谲達奇逸。
出生入死,不悄其質。
玄化忘形,貴賤奚恤。
暫降塵污,終騰雲室。
陸通 陸通者,雲楚狂接輿也。
好養生,食棄盧木實乃蕪菁子。
遊諸名山,在蜀峨媚山上,世世見之,曆數百年去。
接輿樂道,養性潛輝。
見諷尼父,論以鳳衰。
納氣以和,存心以微。
高步靈嶽,長嘯峨媚。
葛由 葛由者,羌人也。
周成王時,好刻木羊賣之。
一旦騎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貴人追之,上綏山。
綏山在峨媚山西南,高無極也。
随之者不複還,皆得仙道。
故裡諺曰:得綏山一桃,雖不得仙,亦足以豪。
山下立祠數十處雲: 木可為羊,羊亦可靈。
靈在葛由,一緻無經。
爰陸崇綏,舒翼揚聲。
知衛者仙,得桃者榮。
江妃二女 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
出遊於江漢之湄,逢鄭交甫,見而悅之,不知其神人也。
謂其仆曰:我欲下請其佩。
仆曰:此問之人皆習於辭,不得,恐罹悔焉。
交甫不聽,遂下,與之言曰:二女勞矣。
二女曰:客子有勞,妾何勞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筍,令附漢水,将流而下。
我遵其傍,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為不遜也。
願請子之佩。
二女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莒,令附漢水,将流而下。
我遵其旁,采其芝而如之。
遂手解佩與交甫。
交甫悅,受而懷之中當心。
趨去數十步,視佩,空懷無佩。
顧二女,忽然不見。
靈妃豔逸,時見江湄。
麗服微步,流盼生姿。
交甫遇之,憑情言私。
嗚佩虛擲,絕影焉追。
範蠡 範蠡字少伯,徐人也。
事周,師太公望。
好服柱飲水,為越大夫,佐勾踐破昊。
後乘輕舟入海,變名姓,适齊,為鴉夷子。
更後百餘年,見於陶,為陶朱君。
财累億萬,号陶朱公。
後棄之,蘭陵賣藥,後人世世識見之。
範蠡禦桂,心虛志遠。
受業師望,載潛載惋。
龍見越鄉,功遂身返。
屐脫千金,與道舒卷。
琴高 琴高者,趙人也。
以鼓琴為宋康王舍人。
行涓、彭之衛,浮遊冀州、涿一作碼郡之問。
二百餘年後,辭入琢水中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曰:皆潔齋,待於水傍設祠。
果乘赤鯉來,出坐祠中。
旦有萬人觀之。
留一月餘,複入水去。
琴高晏晏,司樂宋宮。
離世孤逸,浮沉涿中。
出躍俯鱗,入藻清沖。
是任水解,其樂無窮。
寇先 寇先者,宋人也。
以釣魚為業,居睢水旁百餘年。
得魚或放,或賣,或自食之。
常着冠帶。
好種荔枝,食其葩實焉。
宋景公問其道,不告,即殺之。
數十年,踞宋城門,鼓琴數十日,乃去。
宋人家家奉杞焉。
寇先惜道,術不虛傳。
景公戮之,屍解神遷。
曆載五十,撫琴來旋。
夷俟宋門,暢意五弦。
王子喬 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作鳳凰嗚。
遊伊、洛之問。
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
三十餘年後,求之於山上,見相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堠氏山巅。
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
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亦立祠於猴氏山下及嵩高首焉。
妙哉王子,神遊氣爽。
笙歌伊洛,拟音鳳響。
浮丘感應,接手俱上。
揮策青崖,假翰獨往。
幼伯子 幼伯子者,周蘇氏客也。
冬常着單衣,盛暑着懦垮。
形貌歲異。
後數十年更壯,時人莫知。
世世來誡佑蘇氏,子孫得其福力也。
周客戢容,泯迹泥盤。
夏服重績,冬振輕丸。
作不背本,義不獨安。
乃眷周氏,佑其艱難。
安期先生 安期先生者,琅琊阜鄉人也。
賣藥於束海邊,時人皆言千歲翁。
秦始皇束遊,請見,與語三日三夜。
賜金璧,度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置去。
留董曰,以赤玉烏一雙為報,曰:後數年求我於蓬萊山。
始皇即遣使者徐市、盧生等數百人入海,未至蓬萊山,辄逢風波而還。
立祠阜鄉亭海邊十數處。
雲: 寥寥安期,虛質高清。
乘光适性,保氣延生。
聊悟秦始,遺寶阜亭。
将遊蓬萊,絕影清泠。
桂父 桂父者,象林人也。
色黑,而時白,時黃,時赤。
南海人見而尊事之。
常服桂及葵,以龜腦和之,千丸十斤。
桂累世見之。
今荊州之南尚有桂丸焉。
偉哉桂父,挺直遐畿。
靈葵内潤,丹桂外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