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仙傳卷上

關燈
琴心》三篇有條理焉。

     涓老餌木,享茲遐紀。

    九仙既傳,三才乃理。

     赤鯉投符,風雲是使。

    批琴幽岩,高樓遐峙。

     呂尚 呂尚者,冀州人也。

    生而内智,預見存亡。

    避纣之亂,隐於遼束四十年。

    西适周,匿於南山,釣於墦溪,三年不獲魚。

    比聞皆曰:可已矣。

    尚曰:非爾所及也。

    已而果得《兵钤》於魚腹中。

    文王夢得聖人,聞尚,遂載而歸。

    至武王伐纣,嘗作《陰謀》百餘篇。

    服澤芝地髓,具二百年而告亡。

    有難而不葬,後子伋葬之,無屍,唯有《玉钤》六篇在棺中雲。

     呂尚隐釣,瑞得赦鱗。

    通夢西伯,同乘入臣。

     沈謀籍世,芝體煉身。

    遠代所稱,美哉天人。

     嘯父 嘯父者,冀州人也。

    少在西周市上補履數十年,人不知也。

    後奇其不老,好事者造求其術,不能得也。

    唯梁母得其作火法。

    臨上三亮上,與梁母别,列數十火而升。

    西邑多奉祀之。

     嘯父駐形,年衰不邁。

    梁母遇之,曆虛啟會。

     丹火翼輝,紫煙成蓋。

    眇企升雲,抑絕華泰。

     師門 師門者,嘯父弟子也。

    亦能使火,食桃李葩。

    為夏孔甲龍師。

    孔甲不能順其意,殺而埋之外野。

    一日一風雨迎之,訖,則山木皆焚。

    孔甲祠而梼之,還而道死。

     師門使火,赫炎其勢。

    乃豢兒龍,潛靈隐惠。

     夏王虐之,神存質斃。

    風雨既降,肅爾高逝。

     務光 務光者,夏時人也。

    耳長七寸。

    好琴,服蒲韭根。

    殷湯将伐纣,因光而謀。

    光曰:非吾事也。

    湯曰:孰可?曰:吾不知也。

    湯曰:伊尹何如?曰:強力忍诟,吾不知其他。

    湯既克桀,以天下讓於光,曰:智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

    吾子胡不遂之?請相吾子。

    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人,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

    吾聞非義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位,死於尊我?我不忍久見也。

    遂負石自沈于寥水,已而自匿。

    後四百餘歲,至武丁時複見。

    武丁欲以為相,不從。

    武丁以輿迎而從逼,不以禮,遂投浮梁山。

    後遊尚父山。

     務光自仁,服食養真。

    冥遊方外,獨步常均。

     武丁雖高,議位不臣。

    負石自沉,虛無其身。

     仇生 仇生者,不知何所人也。

    當殷湯時,為木正。

    三十餘年而更壯,皆知其奇人也,鹹共師奉之。

    常食松脂,在屍鄉北山上自作石室。

    至周武王,幸其室而祀之。

     異哉仇生,靡究其向。

    治身事君,老而更壯。

     灼灼容顔,怡怡德量。

    武王祠之,北山之上。

     彭祖 彭祖者,殷大夫也。

    姓錢名铿,帝颛顼之孫,陸終氏之中子。

    曆夏至殷末,八百餘歲。

    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

    曆陽有彭祖仙室,前世梼請風雨,莫不辄應。

    常有兩虎在祠左右,祠訖,地即有虎迹雲。

    後升仙而去。

     遐哉碩仙,時惟彭祖。

    道與化新,綿綿曆古。

     隐倫玄室,靈着風雨。

    二虎嘯時,莫我猜侮。

     邛疏 邛疏者,周封史也。

    能行氣煉形,煮石髓而服之,謂之石锺乳。

    至數百年,往來入太室山中,有外石狀枕焉。

     八珍促壽,五石延生。

    那疏得之,煉髓餌精。

     人以百年,行邁身輕。

    寝息中獄,遊步仙庭。

     介子惟 介了推者,姓王名光,晉人也。

    隐而無名。

    悅趙成子,與遊。

    日一有黃雀在門上,晉公子重耳異之,與出居外十餘年,勞苦不辭。

    及還介山,伯子常晨來呼推曰:可去矣。

    推辭母入山中,從伯子常遊。

    從文公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

    後三十年,見東海邊,為王俗賣扇。

    後數十年,莫知所在。

     王光沈默,享年遐久。

    出翼霸君,處契玄友。

     推祿讓勤,何求何取。

    逐影介山,浪迹海右。

    . 馬丹 馬丹者,晉耿之人也。

    當文候時,為大夫。

    至獻公時,複為幕府正。

    獻戶公滅耿,殺恭太子,丹乃去。

    至趙宣子時,乘安車入晉都,候諸大夫。

    靈公欲仕之,逼不以禮。

    有迅風發屋,丹入回風中而去。

    北方人尊而祠之。

     馬丹官晉,與時汗隆。

    事文去獻,顯沒不窮。

     密綱将設,從禮迅風。

    杳然獨上,絕迹玄宮。

     平常生 谷城鄉平常生者,不知何所人也。

    數死複生,時人以為不然。

    後大水出,所害非一,而平辄在缺門山頭大呼,言:平常生在此。

    雲複水雨五日,必止。

    止則上山求祠之,但見平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