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

關燈
(三三)肝脾郁損。

    血崩。

    (郁損肝脾)人參逍遙散去柴術炙草加桑螵蛸杜仲。

     經漏不止。

    久風飧洩。

    (肝風胃虛) 人參茯苓木瓜炒烏梅赤石脂餘糧石 脈數。

    寒熱汗出。

    腹脅痛。

    病起經漏崩淋之後。

    是陰傷陽乘。

    消渴喜涼飲。

    不可純以外邪論。

     和營衛調中。

    甘緩主治。

    (營陰傷髒燥熱) 當歸白芍淮小麥炙草南棗茯神 (五五)産育頻多。

    沖任脈虛。

    天癸當止之年。

    有紫黑血如豚肝。

    暴下之後。

    黃水綿綿不斷。

    三年來所服歸脾益氣。

    但調脾胃補虛。

    未嘗齒及奇經為病。

    論女科沖脈即是血海。

    今紫黑成塊。

    幾月一下。

    必積貯之血。

    久而瘀濁。

    有不得不下之理。

    此屬奇經絡病。

    與髒腑無異。

    考古雲。

    久崩久帶。

    宜清宜通。

    仿此為法。

    (奇脈虛血滞) 柏子仁細生地青蒿根淡黃芩澤蘭樗根皮接服斑龍丸。

     (五十)五旬天癸當止。

    而經淋周身牽掣。

    右肢漸不能舉。

    不但沖任督帶損傷。

    陽明胃脈衰微少氣。

    乃最難向安之病。

    (沖任胃皆虛) 人參生黃炙草炒沙苑炒杞子炒歸身 崩漏兩年。

    先有帶下。

    始而半月發病。

    今夏季。

    每交申酉。

    其漏必至。

    思下午為陽中之陰。

    陰虛陽動。

    沖脈任脈皆動。

    下無提防約束。

    夫奇經。

    肝腎主司為多。

    而沖脈隸于陽明。

    陽明久虛。

     脈不固攝。

    有開無阖矣。

    醫但以澀劑圖旦夕苟安。

    未及按經論病。

    宜毫無一效。

     海螵蛸鮑魚茜草生菟絲子石殼廣蓮肉接服烏賊魚骨丸。

     髓虛。

    崩淋不止。

    筋掣痛。

    不能行。

    (髓虛筋痛) 苁蓉枸杞柏子仁茯神川斛紫石英羊内腎青鹽 沖任二脈損傷。

    經漏經年不痊。

    形瘦膚幹畏冷。

    由陰氣走乎陽位。

    益氣以培生陽。

    溫攝以固下真。

    (沖任陽虛) 人參鹿角霜歸身蕲艾炭茯神炮姜紫石英桂心 (四三)經漏十二年。

    五液皆涸。

    沖任不用。

    冬令稍安。

    夏季病加。

    心搖動。

    腹中熱。

    腰膝跗骨皆熱。

    此皆枯槁日着。

    方書謂暴崩宜溫。

    久崩宜清。

    以血去陰耗耳。

    (沖任陰虛) 人參生地阿膠天冬人乳粉柏子仁茯神棗仁白芍知母蜜丸 固補沖任。

    涼肝甯血。

    (方丸)人參(二兩)生地(二兩)阿膠(二兩)白芍(二兩)茯苓(二兩)鮮河車膠(一兩)石殼建蓮肉(四兩) 二膠如少。

    可加蒸熟山藥搗漿為丸。

    早服四錢。

    參湯送。

    晚服二錢。

     天癸當止之年。

    經來淋漓不斷。

    乃陰衰陽動。

    入秋深。

    夜寐甚少。

    汗洩四肢胸臆。

    夫沖脈隸于陽明。

    其氣行乎身前。

    陽明脈空。

    陽越衛疏。

    陰火升舉。

    當宗丹溪補陰丸。

    或虎潛丸之屬。

    久病投湯太過。

    恐妨胃耳。

     每早服丹溪補陰丸四錢十服。

     長齋有年。

    脾胃久虛。

    瘧由四末。

    必犯中宮。

    血海隸于陽明。

    苦味辛散。

    皆傷胃系。

    雖天癸久絕。

    病邪藥味。

    擾動血絡。

    是為暴崩欲脫。

    閱醫童便阿膠味鹹潤滑。

    大便溏瀉。

    豈宜潤下。

    即熟地五味補斂陰液。

    咽湯停脘。

    頃欲吐淨。

    滋膩酸濁之藥。

    下焦未得其益。

    脘中先已受戕。

    議以仲景理中湯。

    血脫有益氣之法。

    坤土陽和旋轉。

    喜其中流砥柱。

    倘得知味納谷。

    是為轉機。

     重症之尤。

    勿得忽視。

    (苦寒辛散傷中陽)理中湯。

     停經三月。

    下漏成塊。

    少腹膨痛。

    議通和奇脈。

    (奇脈不和) 鹿角霜生杜仲桂枝木生沙苑當歸茯苓紅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