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帶

關燈
溫邪劫陰。

    帶下火升。

    胸痞。

    脈小數。

    (溫邪傷陰) 生地阿膠牡蛎川斛小麥茯苓 陽明脈虛。

    手麻足冷身動。

    帶下如注。

    用通攝方。

    (胃虛) 人參桂枝木桑螵蛸生杜仲歸身茯苓 胸中似冷。

    熱飲乃爽。

    照前方去杜仲加白芍炮姜。

     (二七)色蒼脈數。

    是陰不足。

    心中泛泛。

    即頭暈腹痛。

    經水仍來。

    兼有帶下。

    肝陽内擾。

    風木乘土。

    法當酸以和陽。

    鹹苦堅陰。

    (風陽乘土) 生白芍細生地清阿膠牡蛎樗根皮黃柏 烏骨雞生地阿膠牡蛎天冬白芍白薇杜仲川斷湖蓮 帶下不止。

    少腹内踝連痛。

    至不能伸縮。

    絡脈不宣。

    最有結癰綿纏。

    不可不慮。

    醫雲肝氣。

    豈有是理。

    (血虛脈絡滞痛) 桂枝生沙苑遠志當歸鹿角霜杞子茯苓 帶淋日久。

    脂液垂涸。

    奇脈俱傷。

    營衛亦偏。

    内風自動。

    則中焦氣奪。

    浮腫腹膨。

    為寒為熱矣。

    暫以鹹緩和陰。

    (液涸風動) 阿膠牡蛎苁蓉柏子霜郁李仁 舌光赤。

    頭脹身熱。

    帶下如注。

    此五液走洩。

    陽浮熱蒸。

    當用攝劑。

    若與鹿角霜沙苑。

    仍是升舉動陽。

    則無效矣。

    (陰虛陽浮) 熟地炭阿膠芡實茯苓湖蓮肉炒山藥 照前方去阿膠山藥加桑螵蛸萸肉炭。

     崩帶淋漓。

    陰從下走。

    暈厥汗出。

    陽從上冒。

    逢谷雨暴兇。

    身中陰陽不相接續。

    怕延虛脫。

    戌亥時為劇。

    肝腎病治。

     人參阿膠生龍骨生牡蛎五味茯神 血液去則髒陰失守。

    神不内附。

    緻目中妄見。

    非鬼祟也。

    當先鎮陽神為主。

    若驟用陰藥。

    則有妨胃納矣。

     人參龍骨五味茯苓芡實建蓮肉 淋帶黃白未淨。

    五更心悸汗出。

     人參炒枸杞五味茯苓芡實湖蓮肉 (二五)脈左細。

    前用通補。

    據述痛起。

    得按痛緩。

    八脈空虛昭然。

    舍此補養。

    恐反增劇矣。

    (奇脈虛) 當歸烏賊骨紫石英杜仲杞子柏子仁沙苑茯神 女科病。

    多倍于男子。

    而胎産調經為主要。

    淋帶瘕洩。

    奇脈虛空。

    腰背脊膂牽掣似墜。

    而熱氣反升于上。

    從左而起。

    女人以肝為先天也。

    醫人不曉八脈之理。

    但指其虛。

    剛如桂附。

    柔如地味。

    皆非奇經治法。

    先以震靈丹固之。

    每服一錢五分。

     淋帶瘕洩。

    諸液耗。

    必陰傷。

    此參附姜桂。

    劫陰不效。

    而膠地陰柔。

    亦不能效。

    蓋脈隧氣散不攝。

    陰藥沉降。

    徒擾其滑耳。

    必引之收之固之。

    震靈丹意。

    通則達下。

    澀則固下。

    惟其不受偏寒偏熱。

    是法效靈矣。

    後方常用。

     人參(一錢)鹿角霜(一錢半)沙苑(一錢半)桑螵蛸(三錢)炒杞子(一錢半)茯神(三錢)炙草(五分)人參(二兩隔紙烘研)麋茸(二兩切烘研)生菟絲子(二兩研)淡補骨脂(一兩半炒)生紫石英(一兩二錢)生餘糧石(一兩二錢)茯苓(一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