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風
關燈
小
中
大
斷勿欲速。
惟靜藥補潤為宜。
照前方去白芍。
加柏子仁。
又大便兩次頗逸。
全賴靜藥益陰之力。
第納食未旺。
議與胃藥。
人參茯神炒麥冬炙甘草生谷芽南棗 又緩肝益胃。
人參茯神生谷芽炙甘草木瓜南棗 周怒動肝風。
筋脹脅闆。
喉痹。
阿膠天冬柏子仁牡蛎小麥 吳脈弦小數。
形體日瘦。
口舌糜碎。
肩背掣痛。
肢節麻木。
膚腠瘙癢。
目眩暈耳鳴。
已有數年。
此屬操持積勞。
陽升。
内風旋動。
爍筋損液。
古謂壯火食氣。
皆陽氣之化。
先拟清血分中熱。
繼當養血熄其内風。
安靜勿勞。
不緻痿厥。
(陽升血熱) 生地元參天冬丹參犀角羚羊角連翹竹葉心(丸方)何首烏生白芍黑芝麻冬桑葉天冬女貞子茯神青鹽 某(妪)脈右虛左數。
營液内耗。
肝陽内風震動。
心悸眩暈少寐。
(心營熱) 生地阿膠麥冬白芍小麥茯神炙草 吉(三五)心悸蕩漾。
頭中鳴。
七八年中頻發不止。
起居飲食如常。
此肝膽内風自動。
宜鎮靜之品。
佐以辛洩之味。
如枕中丹。
(風陽擾神) 王(氏)驚悸。
微腫。
内風動也。
人參龍骨茯神五味煨姜南棗 曹肝膽陽氣。
挾内風上騰不熄。
心中熱。
驚怖多恐。
進和陽鎮攝方法。
龜甲龍骨牡蛎茯神石菖蒲遠志 又神識略安。
夜不得寐。
胸臍閑時時閃爍欲動。
乃内風不熄也。
進補心法。
生地丹參元參茯神棗仁遠志菖蒲天冬麥冬桔梗朱砂 王(氏)神呆不語。
心熱煩躁。
因驚而後。
經水即下。
肉腠刺痛。
時微痞。
頭即搖。
肝風内動。
變痙厥之 象(血去陽升) 小川連黃芩阿膠牡蛎秦皮 陳(妪)虛風麻痹。
清竅阻塞。
(風陽阻竅) 天麻鈎藤白蒺藜甘菊連翹桑枝 包(妪)右太陽痛甚。
牙關緊閉。
環口牽動。
咽喉如有物阻。
乃陽升化風。
肝病上犯陽絡。
大便欲閉。
議用龍荟丸。
每服二錢。
又肝風阻竅。
脈象模糊。
有外脫之危。
今牙關緊。
咽痹不納湯水。
雖有方藥。
難以通關。
當刮指甲末。
略以溫湯調灌。
倘得關開。
再議他法。
另以蘇合香擦牙。
鄭(三九)脈右弦。
頭脹耳鳴火升。
此肝陽上郁。
清竅失司。
細生地夏枯草石決明川斛茯神桑葉 陳夏季陽氣暴升。
煩勞擾動。
緻内風上阻清竅。
口舌強。
呵欠。
機竅阻痹不靈。
脈數。
舌胎。
忌投溫散。
乃司氣所緻。
非表邪為病也。
(絡熱竅痹) 犀角羚羊角郁金菖蒲膽星鈎藤連翹橘紅竹瀝姜汁 又清絡得效。
火風無疑。
忌投剛燥。
犀角羚羊郁金菖蒲連翹生地元參廣皮竹瀝姜汁 又脈數面赤。
肝風尚動。
宜和陽熄風。
鮮生地元參羚羊角連翹菖蒲根鮮銀花麥冬 汪如寐舌喑。
面赤亮。
汗出。
未病前一日。
頓食面頗多。
病來倉猝。
乃少陰腎髒陰陽不續。
厥陰肝風突起。
以緻精神冒昧。
今七八日來。
聲音不出。
乃機竅不靈。
治法以固護正氣為主。
宣利上焦痰熱佐之。
若地冬養陰。
陰未驟生。
徒使壅滞在脘。
急則治标。
古有諸矣。
挨過十四十五日。
冀有轉機。
(痰熱阻竅) 人參半夏茯苓石菖蒲竹瀝姜汁 江左脅中動躍未平。
猶是肝風未熄。
胃津内乏。
無以擁護。
此清養陽明最要。
蓋胃屬腑。
腑強不受木火來侵。
病當自減。
與客邪速攻。
純虛重補迥異。
(肝胃陰虛)酸棗仁湯去川芎加人參。
又諸恙向安。
惟左脅中動躍多年。
時有氣升欲噫之狀。
肝陰不足。
陽震不息。
一時不能遽已。
今谷食初加。
乙癸同治姑緩。
人參茯神知母炙草朱砂染麥冬調入金箔 又鮮生地麥冬(朱砂拌)竹葉心知母沖冷參湯 席(五七)脈來弦動而虛。
望六年歲。
陽明脈衰。
厥陰内風暗旋不熄。
遂緻胃脈不主束筋骨。
以利機關。
肝陽直上巅頂。
汗從陽氣洩越。
春月
惟靜藥補潤為宜。
照前方去白芍。
加柏子仁。
又大便兩次頗逸。
全賴靜藥益陰之力。
第納食未旺。
議與胃藥。
人參茯神炒麥冬炙甘草生谷芽南棗 又緩肝益胃。
人參茯神生谷芽炙甘草木瓜南棗 周怒動肝風。
筋脹脅闆。
喉痹。
阿膠天冬柏子仁牡蛎小麥 吳脈弦小數。
形體日瘦。
口舌糜碎。
肩背掣痛。
肢節麻木。
膚腠瘙癢。
目眩暈耳鳴。
已有數年。
此屬操持積勞。
陽升。
内風旋動。
爍筋損液。
古謂壯火食氣。
皆陽氣之化。
先拟清血分中熱。
繼當養血熄其内風。
安靜勿勞。
不緻痿厥。
(陽升血熱) 生地元參天冬丹參犀角羚羊角連翹竹葉心(丸方)何首烏生白芍黑芝麻冬桑葉天冬女貞子茯神青鹽 某(妪)脈右虛左數。
營液内耗。
肝陽内風震動。
心悸眩暈少寐。
(心營熱) 生地阿膠麥冬白芍小麥茯神炙草 吉(三五)心悸蕩漾。
頭中鳴。
七八年中頻發不止。
起居飲食如常。
此肝膽内風自動。
宜鎮靜之品。
佐以辛洩之味。
如枕中丹。
(風陽擾神) 王(氏)驚悸。
微腫。
内風動也。
人參龍骨茯神五味煨姜南棗 曹肝膽陽氣。
挾内風上騰不熄。
心中熱。
驚怖多恐。
進和陽鎮攝方法。
龜甲龍骨牡蛎茯神石菖蒲遠志 又神識略安。
夜不得寐。
胸臍閑時時閃爍欲動。
乃内風不熄也。
進補心法。
生地丹參元參茯神棗仁遠志菖蒲天冬麥冬桔梗朱砂 王(氏)神呆不語。
心熱煩躁。
因驚而後。
經水即下。
肉腠刺痛。
時微痞。
頭即搖。
肝風内動。
變痙厥之 象(血去陽升) 小川連黃芩阿膠牡蛎秦皮 陳(妪)虛風麻痹。
清竅阻塞。
(風陽阻竅) 天麻鈎藤白蒺藜甘菊連翹桑枝 包(妪)右太陽痛甚。
牙關緊閉。
環口牽動。
咽喉如有物阻。
乃陽升化風。
肝病上犯陽絡。
大便欲閉。
議用龍荟丸。
每服二錢。
又肝風阻竅。
脈象模糊。
有外脫之危。
今牙關緊。
咽痹不納湯水。
雖有方藥。
難以通關。
當刮指甲末。
略以溫湯調灌。
倘得關開。
再議他法。
另以蘇合香擦牙。
鄭(三九)脈右弦。
頭脹耳鳴火升。
此肝陽上郁。
清竅失司。
細生地夏枯草石決明川斛茯神桑葉 陳夏季陽氣暴升。
煩勞擾動。
緻内風上阻清竅。
口舌強。
呵欠。
機竅阻痹不靈。
脈數。
舌胎。
忌投溫散。
乃司氣所緻。
非表邪為病也。
(絡熱竅痹) 犀角羚羊角郁金菖蒲膽星鈎藤連翹橘紅竹瀝姜汁 又清絡得效。
火風無疑。
忌投剛燥。
犀角羚羊郁金菖蒲連翹生地元參廣皮竹瀝姜汁 又脈數面赤。
肝風尚動。
宜和陽熄風。
鮮生地元參羚羊角連翹菖蒲根鮮銀花麥冬 汪如寐舌喑。
面赤亮。
汗出。
未病前一日。
頓食面頗多。
病來倉猝。
乃少陰腎髒陰陽不續。
厥陰肝風突起。
以緻精神冒昧。
今七八日來。
聲音不出。
乃機竅不靈。
治法以固護正氣為主。
宣利上焦痰熱佐之。
若地冬養陰。
陰未驟生。
徒使壅滞在脘。
急則治标。
古有諸矣。
挨過十四十五日。
冀有轉機。
(痰熱阻竅) 人參半夏茯苓石菖蒲竹瀝姜汁 江左脅中動躍未平。
猶是肝風未熄。
胃津内乏。
無以擁護。
此清養陽明最要。
蓋胃屬腑。
腑強不受木火來侵。
病當自減。
與客邪速攻。
純虛重補迥異。
(肝胃陰虛)酸棗仁湯去川芎加人參。
又諸恙向安。
惟左脅中動躍多年。
時有氣升欲噫之狀。
肝陰不足。
陽震不息。
一時不能遽已。
今谷食初加。
乙癸同治姑緩。
人參茯神知母炙草朱砂染麥冬調入金箔 又鮮生地麥冬(朱砂拌)竹葉心知母沖冷參湯 席(五七)脈來弦動而虛。
望六年歲。
陽明脈衰。
厥陰内風暗旋不熄。
遂緻胃脈不主束筋骨。
以利機關。
肝陽直上巅頂。
汗從陽氣洩越。
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