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風

關燈
内風。

    乃身中陽氣之動變。

    甘酸之屬宜之。

    (肝陰虛) 生地阿膠牡蛎炙草萸肉炭 陽挾内風上巅。

    目昏耳鳴不寐。

    肝經主病。

     熟地炙炙龜甲萸肉五味磁石茯苓旱蓮草女貞子 (三二)辛寒清上。

    頭目已清。

    則知火風由髒陰而起。

    剛藥必不見效。

    緩肝之急以熄風。

    滋腎之液以驅熱。

    治法大旨如此。

     生地阿膠天冬元參川斛小黑豆皮 (四五)操持煩勞。

    五志陽氣。

    挾内風上擾清空。

    頭眩耳鳴。

    目珠痛。

    但身中陽化内風。

    非發散可解。

     非沉寒可清。

    與六氣火風迥異。

    用辛甘化風方法。

    乃是補肝用意。

     枸杞子桂圓肉歸身炙草甘菊炭女貞子 (四二)肝風陽氣。

    乘陽明之虛上冒。

    牙肉腫痛。

    議和陽熄風。

     生地阿膠牡蛎天冬茯神川斛旱蓮草女貞子 交節病變。

    總是虛症。

    目泛舌強。

    脊背不舒。

    溲淋便澀。

    皆腎液不營。

    肝風乃張。

    當宗河間濁藥輕服。

    名曰飲子。

     熟地(五錢)鹹苁蓉(八錢)炒杞子(三錢)麥冬(二錢)雲苓(一錢半)川石斛(三錢)生沙苑(一錢)石菖蒲(一錢)遠志肉(四分)飲子煎法。

     緩肝潤血熄風。

     制首烏杞子歸身冬桑葉三角胡麻柏子仁茯神天冬黑豆皮蜜丸。

     高年水虧。

    肝陽升逆無制。

    兩脅如熱。

    則火升面赤。

    遇煩勞為甚。

    宜養肝陰和陽為法。

     九蒸何首烏(四兩)九蒸冬桑葉(三兩)徽州黑芝麻(三兩)小黑豆皮(三兩)巨勝子(二兩即胡麻)浸淡天冬(去心一兩)真北沙參(二兩)柏子仁(一兩半去油)雲茯神(二兩)女貞實(二兩) 上為末。

    青果汁法丸。

    早服三錢。

    開水送。

     (氏)肝陽虛風上巅。

    頭目不清。

    陽明脈空。

    腰膝酸。

    議養血熄風。

     菊花炭熟首烏牛膝炭枸杞子炭黑豆茯神 沖氣左升。

    當鎮肝攝腎。

    (肝腎陰虛) 地黃阿膠萸肉淡菜茯苓 (四三)因萦思擾動五志之陽。

    陽化内風。

    變幻不已。

    夫陽動莫制。

    皆髒陰少藏。

    自覺上實下虛。

    法當介以潛之。

    酸以收之。

    味濃以填之。

    偏寒偏熱。

    烏能治情志中病。

     熟地萸肉五味磁石茯神青鹽鼈甲膠龜版膠即溶膠為丸。

     (妪)心中熱辣。

    寤煩不肯寐。

    皆春令地氣主升。

    肝陽随以上擾。

    老年五液交枯。

    最有痫痙之慮。

     生地阿膠生白芍天冬茯神小黑豆皮 (氏)伏暑深秋而發。

    病從裡出。

    始如瘧狀。

    熱氣逼迫營分。

    經事不當期而來。

    舌光如鏡。

    面黯青晦。

    而胸痞隐痛。

    正氣大虛。

    熱氣内閉。

    況乎周身皆痛。

    衛陽失和極矣。

    先拟育陰驅熱。

    肝風不旋。

    不緻痙厥。

    五日中不興風波。

    可望向安。

     生地阿膠天冬麥冬麻仁生牡蛎 (女)溫邪深入營絡。

    熱止。

    膝骨痛甚。

    蓋血液傷極。

    内風欲沸。

    所謂劇則螈。

    痙厥至矣。

    總是消導苦寒。

    冀其熱止。

    獨不慮胃汁竭。

    肝風動乎。

    拟柔藥緩絡熱熄風。

     複脈湯去參姜麻仁生鼈甲湯煎藥。

     (氏)痛從腿肢筋骨。

    上及腰腹。

    貫于心胸。

    若平日經來帶下。

    其症亦至。

    此素禀陰虧。

    沖任奇脈空曠。

    凡春交。

    地中陽氣升舉。

    虛人氣動随升。

    絡血失養。

    諸氣橫逆。

    面赤如赭。

    饑不欲食。

    耳失聰。

    寤不成寐。

    陽浮。

    脈絡交空顯然。

    先和陽治絡。

     細生地生白芍生鼈甲生龜甲生虎骨糯稻根煎藥送滋腎丸(一錢半) 前用滋腎丸。

    痛緩。

    面浮跗腫。

    血氣俱乏。

    内風泛越。

    經言風勝則動。

    濕勝則腫。

    陰虛多熱之質。

    議先用虎潛丸。

    每服四錢。

    四服。

     (五三)下元水虧。

    風木内震。

    肝腎虛。

    多驚恐。

    非實熱痰火可攻劫者。

     生地清阿膠天冬杞子菊花炭女貞實 久病耳聾。

    微嗆喉中不甚清爽。

    是陰不上承。

    陽挾内風。

    得以上侮清空諸竅。

    大凡肝腎宜潤宜涼。

    龍相甯。

    則水源生矣。

     人參(一錢秋石一分化水拌烘幹同煎)鮮生地(三錢)阿膠(一錢)淡菜(三錢)白芍(一錢)茯神(一錢半) 陰虛液耗。

    風動陽升。

    雖諸恙皆減。

    兩旬外大便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