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蔬第三(五十八條)
關燈
小
中
大
煩痛,解諸毒,小兒丹。
不可久食,損人心力。
黃帝雲:“食小蒜啖生魚,令人奪氣,陰核疼求死。
三月勿食小蒜,傷人志性。
”茗葉:味苦鹹、酸、冷,無毒。
可久食,令人有力,悅志,微動氣。
黃帝雲:“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蕃荷葉:味苦、辛、溫、無毒。
可久食,卻腎氣,令人口氣香。
主辟邪毒,除勞弊。
形瘦疲倦者不可久食,動消渴病。
蒼耳子:味苦,甘、溫。
葉:味苦、辛,微寒、澀,有小毒。
主風寒頭痛,風濕痹、四肢拘急攣痛;去惡肉死肌;膝痛、溪毒。
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
一名胡、一名地葵、一名、一名常思。
蜀人名羊負來,秦名蒼耳,魏人名隻刺。
黃帝雲:“戴甲蒼耳,不可共豬肉食,害人;食甜粥,複以蒼耳甲下之,成走注,又患兩脅。
立秋後忌食之。
”食茱萸:味辛、苦、大溫、無毒。
九月采,停陳久者良。
其子閉口者有毒,不任用。
止痛下氣,除咳逆,去五髒中寒冷,溫中,諸冷實不消。
其生白皮:主中惡,腹痛,止齒疼。
其根細者:去三蟲,寸白。
黃帝雲:“六月、七月勿食茱萸,傷神氣,令人起伏氣。
”咽喉不通徹,賊風中人,口僻不能語者,取茱萸一升,去黑子及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和煮四、五沸,取汁,冷,服半升,日三,得小汗瘥。
虿螫人,嚼茱萸封上止。
蜀椒:味辛,大熱,有毒。
主邪氣,溫中下氣,留飲宿食;能使痛者癢,癢者痛。
久食令人乏氣,失明。
主咳逆;逐皮膚中寒冷;去死肌:濕痹痛;心下冷氣;除五髒六腑寒,百骨節中積冷,溫瘧;大風汗自出者,止下利,散風邪。
合口者害人,其中黑子有小毒,下水。
仲景雲:“熬用之。
”黃帝雲:“十月勿食椒,損人心,傷血脈。
”幹姜:味辛、熱、無毒。
主胸中滿,咳逆上氣,溫中;止漏血;出汗;逐風濕痹;腸下利,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生者尤良。
生姜:味辛、微溫、無毒。
辛歸五髒,主傷寒頭痛,去淡下氣,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胸膈上臭氣,通神明。
黃帝雲:“八月、九月匆食姜,傷人神,損壽。
”胡居士雲:“姜殺腹内長蟲,久服令人少志少智,傷心性。
”堇葵:味苦、平,無毒。
久服除人心煩急,動痰冷,身重,多懈惰。
芸台。
味辛、寒、無毒。
主腰腳痹。
若舊患腰腳痛者,不可食,必加劇。
又治油腫丹毒。
益胡臭解禁之輩出五明經。
其子主夢中洩精。
與鬼交者。
胡居士雲:“世人呼為寒菜甚辣”。
胡臭人食之,病加劇。
隴西氐羌中多種食之。
竹筍。
味甘、微寒、無毒。
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患冷人食之心痛。
野苣。
味苦、平、無毒。
久服輕身少睡。
黃帝雲:不可共蜜食之,作痔。
白苣,味苦平,無毒,益筋力。
黃帝雲:不可共酪食,必作蟲。
茴香菜:味苦,辛微、寒澀、無毒。
主霍亂,辟熱除口氣。
臭肉和水煮,下少許,即無臭氣。
故曰:“茴香。
”醬臭末中亦香。
其子:主蛇咬瘡久不瘥,搗傅之。
又治九種。
蕈菜,味苦、寒、無毒。
主小兒火丹諸毒腫,去暴熱。
藍菜:味甘、平、無毒。
久食大益腎,填髓腦,利五髒,調六腑。
胡居士雲:“河東隴西羌胡多種食之,漢地鮮有。
”其葉:長大濃,煮食甘美,經冬不死,春亦有英。
其花黃,生角結子。
子:甚治人多睡。
竹葉:味苦、平、澀、無毒。
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女人陰蝕。
扁鵲雲:“煮汁與小兒冷服,治蛔蟲”。
芹菜:味苦、酸、冷澀,無毒。
益筋力,去伏熱。
治五種黃病,生搗絞汁冷服一升,日二。
黃帝雲:“五月五日勿食一切菜,發百病。
凡一切菜,熟煮熱食時病瘥;後食一切肉并蒜,食竟行房,病發必死;時病瘥後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腫;時病瘥未健,食青菜竟行房,病更發必死。
十月勿食被霜菜,令人面上無光澤,目澀痛,又瘧發心痛、腰疼、或緻心瘧,發時手足十指爪皆青,困痿。
”
不可久食,損人心力。
黃帝雲:“食小蒜啖生魚,令人奪氣,陰核疼求死。
三月勿食小蒜,傷人志性。
”茗葉:味苦鹹、酸、冷,無毒。
可久食,令人有力,悅志,微動氣。
黃帝雲:“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蕃荷葉:味苦、辛、溫、無毒。
可久食,卻腎氣,令人口氣香。
主辟邪毒,除勞弊。
形瘦疲倦者不可久食,動消渴病。
蒼耳子:味苦,甘、溫。
葉:味苦、辛,微寒、澀,有小毒。
主風寒頭痛,風濕痹、四肢拘急攣痛;去惡肉死肌;膝痛、溪毒。
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輕身。
一名胡、一名地葵、一名、一名常思。
蜀人名羊負來,秦名蒼耳,魏人名隻刺。
黃帝雲:“戴甲蒼耳,不可共豬肉食,害人;食甜粥,複以蒼耳甲下之,成走注,又患兩脅。
立秋後忌食之。
”食茱萸:味辛、苦、大溫、無毒。
九月采,停陳久者良。
其子閉口者有毒,不任用。
止痛下氣,除咳逆,去五髒中寒冷,溫中,諸冷實不消。
其生白皮:主中惡,腹痛,止齒疼。
其根細者:去三蟲,寸白。
黃帝雲:“六月、七月勿食茱萸,傷神氣,令人起伏氣。
”咽喉不通徹,賊風中人,口僻不能語者,取茱萸一升,去黑子及合口者,好豉三升,二物以清酒和煮四、五沸,取汁,冷,服半升,日三,得小汗瘥。
虿螫人,嚼茱萸封上止。
蜀椒:味辛,大熱,有毒。
主邪氣,溫中下氣,留飲宿食;能使痛者癢,癢者痛。
久食令人乏氣,失明。
主咳逆;逐皮膚中寒冷;去死肌:濕痹痛;心下冷氣;除五髒六腑寒,百骨節中積冷,溫瘧;大風汗自出者,止下利,散風邪。
合口者害人,其中黑子有小毒,下水。
仲景雲:“熬用之。
”黃帝雲:“十月勿食椒,損人心,傷血脈。
”幹姜:味辛、熱、無毒。
主胸中滿,咳逆上氣,溫中;止漏血;出汗;逐風濕痹;腸下利,寒冷腹痛,中惡,霍亂,脹滿,風邪諸毒,皮膚間結氣;止唾血。
生者尤良。
生姜:味辛、微溫、無毒。
辛歸五髒,主傷寒頭痛,去淡下氣,通汗,除鼻中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胸膈上臭氣,通神明。
黃帝雲:“八月、九月匆食姜,傷人神,損壽。
”胡居士雲:“姜殺腹内長蟲,久服令人少志少智,傷心性。
”堇葵:味苦、平,無毒。
久服除人心煩急,動痰冷,身重,多懈惰。
芸台。
味辛、寒、無毒。
主腰腳痹。
若舊患腰腳痛者,不可食,必加劇。
又治油腫丹毒。
益胡臭解禁之輩出五明經。
其子主夢中洩精。
與鬼交者。
胡居士雲:“世人呼為寒菜甚辣”。
胡臭人食之,病加劇。
隴西氐羌中多種食之。
竹筍。
味甘、微寒、無毒。
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患冷人食之心痛。
野苣。
味苦、平、無毒。
久服輕身少睡。
黃帝雲:不可共蜜食之,作痔。
白苣,味苦平,無毒,益筋力。
黃帝雲:不可共酪食,必作蟲。
茴香菜:味苦,辛微、寒澀、無毒。
主霍亂,辟熱除口氣。
臭肉和水煮,下少許,即無臭氣。
故曰:“茴香。
”醬臭末中亦香。
其子:主蛇咬瘡久不瘥,搗傅之。
又治九種。
蕈菜,味苦、寒、無毒。
主小兒火丹諸毒腫,去暴熱。
藍菜:味甘、平、無毒。
久食大益腎,填髓腦,利五髒,調六腑。
胡居士雲:“河東隴西羌胡多種食之,漢地鮮有。
”其葉:長大濃,煮食甘美,經冬不死,春亦有英。
其花黃,生角結子。
子:甚治人多睡。
竹葉:味苦、平、澀、無毒。
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女人陰蝕。
扁鵲雲:“煮汁與小兒冷服,治蛔蟲”。
芹菜:味苦、酸、冷澀,無毒。
益筋力,去伏熱。
治五種黃病,生搗絞汁冷服一升,日二。
黃帝雲:“五月五日勿食一切菜,發百病。
凡一切菜,熟煮熱食時病瘥;後食一切肉并蒜,食竟行房,病發必死;時病瘥後未健,食生青菜者手足必青腫;時病瘥未健,食青菜竟行房,病更發必死。
十月勿食被霜菜,令人面上無光澤,目澀痛,又瘧發心痛、腰疼、或緻心瘧,發時手足十指爪皆青,困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