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胡麻
胡麻 味甘,平,無毒。
主傷中,虛羸,補五内,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療金瘡,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
久服輕身不老,明耳目,耐饑渴,延年。
以作油,微寒,利大腸,胞衣不落。
生者摩瘡腫,生秃發。
一名巨勝,一名狗虱,一名方:莖,一名鴻藏。
葉名青。
生上黨川澤。
陶隐居雲:八谷之中,唯此為良。
淳黑者名巨勝。
巨者,大也,是為大勝。
本生大宛,故名胡麻。
又,莖方:名巨勝,莖圓名胡麻。
服食家當九蒸九曝,熬搗餌之。
斷谷,長生,充饑。
雖易得,俗中學人,猶不能常服,而況餘藥耶!蒸不熟,令人發落,其性與茯苓相宜。
俗方:用之甚少,時以合湯、丸爾。
唐本注雲:此麻以角作八棱者為巨勝,四棱者名胡麻。
都以烏者良,白者劣爾。
生嚼塗小兒頭瘡及浸淫惡瘡,大效。
臣禹錫等謹按吳氏雲:胡麻一名方:金。
神農、雷公:甘,平,無毒。
秋采青,一名夢神。
抱樸子雲:巨勝一名胡麻,餌服之,狗虱,巨勝;藤,胡麻也。
藥性論雲:葉,搗汁沐浴,甚良。
又牛傷熱,搗汁灌之,立瘥。
又患崩中血凝疰者,生取一升,搗,納熱湯中,絞取半升,立愈。
巨勝者,仙經所重,白蜜一升,子一升,合之,名曰靜神丸。
常服之,治肺氣,潤五髒。
其功至多,亦能休糧,填人骨髓,甚有益于男子。
患人虛而吸吸,加胡麻用。
陳藏器雲:花陰幹,漬取汁,溲面至韌,易滑。
陳士良雲:胡麻仁,生嚼塗小兒頭瘡;亦療婦人陰瘡。
初食利大小腸,久食即否,去陳留新。
日華子雲:胡麻,補中益氣,養五髒,治勞氣,産後羸困,耐寒暑,止心驚。
子,利大小腸,催生落胞,逐風溫氣、遊風、頭風,補肺氣,潤五髒,填精髓。
細研塗發令長。
白蜜蒸為丸服,治百病。
葉作湯沐潤毛發,滑皮膚,益血色。
圖經曰:胡麻,巨勝也。
生上黨川澤。
青(音箱),巨勝苗也。
生中原川谷,今并處處有之。
皆園圃所種,稀複野生。
苗梗如麻,而葉圓銳光澤。
嫩時可作蔬,道家多食之。
謹按《廣雅》雲:狗虱,巨勝也;藤,胡麻也。
陶隐居雲:其莖方:者名巨勝;圓者名胡麻。
蘇恭雲勝;六棱、四棱者名胡麻。
如此巨勝、胡麻為二物矣。
或雲本生胡中又八谷之中,最為大勝,故名巨勝。
如此似一物二名也。
然則仙方:乃有服食胡麻、巨勝二法,功用小别。
疑本一物而種之有二。
如天雄、附子之類。
故葛稚川莢者為巨勝是也。
食其實,當九蒸曝,熬搗之,可以斷谷。
又以白蜜合丸,曰靜神丸,服之益肺,潤五髒。
壓取油,主天行熱秘腸結,服一合則快利。
花,陰幹漬汁溲面,至韌而滑。
葉可沐頭,令發長。
一說今人用胡麻,葉如荏而狹尖,莖方,高四、五尺。
黃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
嫩葉可食,甚甘滑,利大腸。
皮亦可作布,類大麻。
其實黑色,如韭子而粒細,味苦如膽,杵末略無膏油。
又,世人或以為胡麻乃是今之油麻,以其本出大宛,而謂之胡麻也。
皆以烏者良,白者劣。
本草注:服胡麻油,須生笮者,其蒸炒作者正可食及然爾,不入藥用。
又序例謂細麻即胡麻也,形扁扁爾,其方:莖者名巨勝。
其說各異,然胡麻今服食家最為要藥。
乃爾差誤,豈複得效也。
新注雲:胡麻、白大豆、棗三物同九蒸九曝,作團食,令人不饑,延年斷谷。
又合蒼耳子為散,服之治風癞。
雷公雲:凡使,有四件。
八棱者,兩頭尖、色紫黑者,又呼胡麻,并是誤也其巨勝有七棱,色赤,味澀酸是真。
又呼烏油麻,作巨勝,亦誤。
若修事一斤,先以水淘,浮者去之,沉者漉出,令幹,以酒拌蒸,從巳至亥,出,攤曬幹,于臼中,舂令粗皮一重盡,拌小豆相對同炒,小豆熟即出,去小豆用之。
上有薄皮,去,留用,力在皮殼也。
食療潤五髒,主火灼。
山田種,為四棱。
土地有異,功力同。
休糧人重之。
填骨髓,補虛氣。
聖惠方:治五髒虛損,羸瘦,益氣力,堅筋骨。
巨勝蒸曝各九遍,每取二合,用湯浸布裹,挪去皮再研,水濾取汁煎飲,和粳米煮粥食之。
外台秘要:治手腳酸疼兼微腫。
烏麻五升熬碎之,少飲之。
又方:沸湯所淋,火燒爛瘡。
杵生胡麻如泥,濃封之。
千金麻一石,蒸之三十遍,末酒服,每日一升。
又方:治腰腳疼痛。
胡麻一升永瘥。
酒飲、羹汁、蜜湯皆可服之,佳。
又方:生瘡,嚼胡麻敷之。
又治齒痛。
胡麻五升,水一鬥,煮取五升。
含漱吐之,莖、葉皆可用之。
姚雲神良,不過二劑,腫痛暑毒。
救生散: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色,取出攤冷碾末,新汲水調三錢,又或丸如彈子,新水化下。
凡着熱,外不得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
梅師方:治蚰蜒入胡麻杵碎,以袋盛之為枕。
孫真人:胡麻三升,去黃黑者,微熬令香,杵為末。
下白蜜三升,和調煎,杵三百杵,如梧桐子大丸。
旦服三十丸,腸化為筋。
年若過四十以上,服之效。
修服之能除一切痼病,至一年面光澤、不饑,三年水火不能害,行及奔馬,久服長生。
上黨者尤佳。
胡麻三鬥,淨淘入甑蒸,令氣遍出,曬幹,以水淘去沫,卻蒸,
主傷中,虛羸,補五内,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療金瘡,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
久服輕身不老,明耳目,耐饑渴,延年。
以作油,微寒,利大腸,胞衣不落。
生者摩瘡腫,生秃發。
一名巨勝,一名狗虱,一名方:莖,一名鴻藏。
葉名青。
生上黨川澤。
陶隐居雲:八谷之中,唯此為良。
淳黑者名巨勝。
巨者,大也,是為大勝。
本生大宛,故名胡麻。
又,莖方:名巨勝,莖圓名胡麻。
服食家當九蒸九曝,熬搗餌之。
斷谷,長生,充饑。
雖易得,俗中學人,猶不能常服,而況餘藥耶!蒸不熟,令人發落,其性與茯苓相宜。
俗方:用之甚少,時以合湯、丸爾。
唐本注雲:此麻以角作八棱者為巨勝,四棱者名胡麻。
都以烏者良,白者劣爾。
生嚼塗小兒頭瘡及浸淫惡瘡,大效。
臣禹錫等謹按吳氏雲:胡麻一名方:金。
神農、雷公:甘,平,無毒。
秋采青,一名夢神。
抱樸子雲:巨勝一名胡麻,餌服之,狗虱,巨勝;藤,胡麻也。
藥性論雲:葉,搗汁沐浴,甚良。
又牛傷熱,搗汁灌之,立瘥。
又患崩中血凝疰者,生取一升,搗,納熱湯中,絞取半升,立愈。
巨勝者,仙經所重,白蜜一升,子一升,合之,名曰靜神丸。
常服之,治肺氣,潤五髒。
其功至多,亦能休糧,填人骨髓,甚有益于男子。
患人虛而吸吸,加胡麻用。
陳藏器雲:花陰幹,漬取汁,溲面至韌,易滑。
陳士良雲:胡麻仁,生嚼塗小兒頭瘡;亦療婦人陰瘡。
初食利大小腸,久食即否,去陳留新。
日華子雲:胡麻,補中益氣,養五髒,治勞氣,産後羸困,耐寒暑,止心驚。
子,利大小腸,催生落胞,逐風溫氣、遊風、頭風,補肺氣,潤五髒,填精髓。
細研塗發令長。
白蜜蒸為丸服,治百病。
葉作湯沐潤毛發,滑皮膚,益血色。
圖經曰:胡麻,巨勝也。
生上黨川澤。
青(音箱),巨勝苗也。
生中原川谷,今并處處有之。
皆園圃所種,稀複野生。
苗梗如麻,而葉圓銳光澤。
嫩時可作蔬,道家多食之。
謹按《廣雅》雲:狗虱,巨勝也;藤,胡麻也。
陶隐居雲:其莖方:者名巨勝;圓者名胡麻。
蘇恭雲勝;六棱、四棱者名胡麻。
如此巨勝、胡麻為二物矣。
或雲本生胡中又八谷之中,最為大勝,故名巨勝。
如此似一物二名也。
然則仙方:乃有服食胡麻、巨勝二法,功用小别。
疑本一物而種之有二。
如天雄、附子之類。
故葛稚川莢者為巨勝是也。
食其實,當九蒸曝,熬搗之,可以斷谷。
又以白蜜合丸,曰靜神丸,服之益肺,潤五髒。
壓取油,主天行熱秘腸結,服一合則快利。
花,陰幹漬汁溲面,至韌而滑。
葉可沐頭,令發長。
一說今人用胡麻,葉如荏而狹尖,莖方,高四、五尺。
黃花,生子成房,如胡麻角而小。
嫩葉可食,甚甘滑,利大腸。
皮亦可作布,類大麻。
其實黑色,如韭子而粒細,味苦如膽,杵末略無膏油。
又,世人或以為胡麻乃是今之油麻,以其本出大宛,而謂之胡麻也。
皆以烏者良,白者劣。
本草注:服胡麻油,須生笮者,其蒸炒作者正可食及然爾,不入藥用。
又序例謂細麻即胡麻也,形扁扁爾,其方:莖者名巨勝。
其說各異,然胡麻今服食家最為要藥。
乃爾差誤,豈複得效也。
新注雲:胡麻、白大豆、棗三物同九蒸九曝,作團食,令人不饑,延年斷谷。
又合蒼耳子為散,服之治風癞。
雷公雲:凡使,有四件。
八棱者,兩頭尖、色紫黑者,又呼胡麻,并是誤也其巨勝有七棱,色赤,味澀酸是真。
又呼烏油麻,作巨勝,亦誤。
若修事一斤,先以水淘,浮者去之,沉者漉出,令幹,以酒拌蒸,從巳至亥,出,攤曬幹,于臼中,舂令粗皮一重盡,拌小豆相對同炒,小豆熟即出,去小豆用之。
上有薄皮,去,留用,力在皮殼也。
食療潤五髒,主火灼。
山田種,為四棱。
土地有異,功力同。
休糧人重之。
填骨髓,補虛氣。
聖惠方:治五髒虛損,羸瘦,益氣力,堅筋骨。
巨勝蒸曝各九遍,每取二合,用湯浸布裹,挪去皮再研,水濾取汁煎飲,和粳米煮粥食之。
外台秘要:治手腳酸疼兼微腫。
烏麻五升熬碎之,少飲之。
又方:沸湯所淋,火燒爛瘡。
杵生胡麻如泥,濃封之。
千金麻一石,蒸之三十遍,末酒服,每日一升。
又方:治腰腳疼痛。
胡麻一升永瘥。
酒飲、羹汁、蜜湯皆可服之,佳。
又方:生瘡,嚼胡麻敷之。
又治齒痛。
胡麻五升,水一鬥,煮取五升。
含漱吐之,莖、葉皆可用之。
姚雲神良,不過二劑,腫痛暑毒。
救生散:新胡麻一升,微炒令黑色,取出攤冷碾末,新汲水調三錢,又或丸如彈子,新水化下。
凡着熱,外不得以冷物逼,外得冷即死。
梅師方:治蚰蜒入胡麻杵碎,以袋盛之為枕。
孫真人:胡麻三升,去黃黑者,微熬令香,杵為末。
下白蜜三升,和調煎,杵三百杵,如梧桐子大丸。
旦服三十丸,腸化為筋。
年若過四十以上,服之效。
修服之能除一切痼病,至一年面光澤、不饑,三年水火不能害,行及奔馬,久服長生。
上黨者尤佳。
胡麻三鬥,淨淘入甑蒸,令氣遍出,曬幹,以水淘去沫,卻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