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又方:葛氏:疥瘡。

     豬膏煎芫花,塗。

    又方:若女子陰中苦癢,搔之痛悶。

    取豬肝炙熱納陰中,當有蟲着肝出。

     又方:療手足皴裂,面出血痛方:以酒挪豬胰洗,并服。

    又方:小便不通。

    豬膽大如雞子者療大便不通。

    又方:胞衣不出,腹滿則殺人。

    但多服脂,佳。

    又方:小兒頭生白秃,發不生。

    臘月豬屎,燒末敷之。

    經驗方:療男子水髒虛憊,遺精,盜汗,往往夜夢鬼交空心稍熱服之,便飲酒一盞,多亦甚妙。

    三、五服效。

    經驗後方:定喘化涎。

    豬蹄甲四十九個,淨洗控幹,每個指甲納半夏、白礬各一字,入罐子内封閉,勿令煙出,火通赤,去火細研,入麝香一錢匕。

    人有上喘咳嗽,用糯米飲下,小兒半錢,至妙。

    又方:陰痿羸瘦,精髓虛弱,四肢少力,豬腎一對,去脂膜切,枸杞葉半斤,用豉汁二大盞半相和,煮作羹,入鹽、椒、蔥,空腹食之。

    梅師方:蜈蚣入耳。

    以豬脂肉炙令香,掩耳自出。

    又方:蟻子入耳。

    以豬、羊脂炙令香,安耳孔,自出。

    又方:治産後虛勞,骨節疼痛,汗出不止。

    取豬腎造,以蔥、豉、米,如法食之。

    又諸疽,發背,或發乳房初起微赤,不急治之即殺人。

    母豬蹄兩隻,通草六分,以綿裹和煮作羹食之。

    又方:治熱病有上下蝕人。

    豬膽一枚,苦酒一合,同煎三、二沸,滿口飲之,蟲立死,即愈。

    孫真人食忌雲:不可常食豬肉。

    白豬,白蹄者不可食也。

    又雲:臘月肪脂殺蟲,可煎膏用之。

    食醫心鏡主脾胃氣虛,食即汗出。

    豬肝一斤,薄起于瓦上,曝令熟幹,搗篩為末,煮白粥,布絞取汁,和衆手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飲下五十丸,日五服。

    又主脾胃氣冷,吃食嘔逆,下赤白痢如面糊,腰臍切痛。

    豬腎一對研,着胡椒、桔皮、鹽、醬、椒末又主消渴,日夜飲水數鬥,小便數,瘦飲之,肉亦着五味,煮粥食之,佳。

    又方:水氣脹滿浮腫。

    豬肝一具,煮作羹,任意下飯。

    又主上氣咳嗽,胸隔妨滿,氣喘。

    豬肉細切作子,于豬肺中煎食之。

    又豬肪脂四兩,煮百沸以來,切,和醬、醋食之。

    又治一切肺病咳嗽,膿血不止。

    豬胰一具,削薄竹筒盛,于火中炮令極熟,食上吃之。

    又理腫從足始,轉上入腹。

    豬肝一具,細切,先布,更以醋洗,蒜齑食之,如食不盡三兩,頓食亦可也。

    又理浮腫脹滿,不下食,心悶。

    豬肝一具,洗切作脔,着蔥白、豉、姜、椒,熟炙食之。

    又以熟水煮,單吃亦得。

    又煮豬膂一雙切作生,以蒜齑食之。

    又理産後中風,血氣,驚邪,憂悸,氣逆。

    豬心一枚,切,于豉汁中煮,五味糁調和食之。

    又治小兒驚痫,發動無時。

    豬乳汁三合,以綿纏浸,令兒吮之,唯多尤佳。

     又理肝髒壅熱,目赤碜痛,兼明目,補肝氣。

    用豬肝一具,細起薄切,以水淘,漉出漉幹,即理狂病經久不瘥,或歌或笑,行走不休,發動無時。

    用豬肉一斤,煮令熟,細切作脍,和醬、醋食之。

    或羹、粥炒。

     任性服之。

    又補虛氣乏,去驚痫。

    豆牙豬頭一枚,治如食法,煮令極熟,停冷作脍,以五辣、醋食之。

    範汪療鼠、瘰,取臘月豬膏調塗之。

    傷寒類要療小兒寒熱及熱氣中人。

    豬後蹄燒灰末,以乳汁調一撮服之,效。

    又方:療男子、女人黃膽病,醫不愈,耳目悉黃,食飲不消,胃中脹熱,生黃衣,蓋胃中有幹屎使病爾。

    用煎豬脂一小升,溫熱頓服之,日三,燥屎下去乃愈。

    千金髓治胎孕九個月,将産消息。

    用豬肚一個,根據常法着蔥、五味,煮熟食之,食不盡再食,不與别人食。

    子母秘錄:療吹奶,惡寒壯熱。

    豬肪脂以冷水浸拓之,熱即易,立效。

    姚和衆小兒初生。

    豬膽一枚,以水七升,煎取四升,澄清浴兒,令永無瘡疥。

    譚氏小兒方:療豌豆瘡。

    取肉爛煮,取汁洗之,脯亦得。

    禮記雲豕望視而交接,腥不可食。

    又雲食豚去腦。

     麋脂 味辛,溫,無毒。

    主癰腫、惡瘡、死肌,寒風濕痹,四肢拘緩不收,風頭腫氣,通腠理,柔皮膚。

    不可近陰,令痿。

    一名官脂。

    (畏大黃。

    ) 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麋肉,益氣補中,治腰腳。

    不與雉肉同食。

    謹按肉多無功用,所食亦微補五髒,不足氣,多食令人弱房,發腳氣。

    骨,除虛勞至良。

    可煮骨作汁,釀酒飲之,令人肥白,美顔色。

     角 味甘,無毒。

    主痹,止血,益氣力。

    生南山山谷及淮海邊。

    十月取。

     陶隐居雲:今海陵間最多,千百為群,多牝少牡。

    人言一牡辄交十餘牝,交畢即死。

    其脂堕土中,經年,人得之方:好,名曰遁脂,酒服至良。

    尋麋性乃爾淫快,不應痿人陰。

    一方:言不可近陰,令陰不痿,此乃有理。

    麋肉不可合蝦及生菜、梅、李、果實食之,皆病患。

    其角刮唐本注雲:麋茸,服之功力勝鹿茸,煮為膠亦勝白膠。

    言遊牝畢即死者,此亦虛傳,遍問山澤人,不聞遊牝因緻死者。

     臣禹錫等謹按補虛勞,填髓。

    理角法: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黃香後末。

    和酒空腹服三錢匕。

    若卒心痛,一服立瘥。

    常服之令人赤白如花,益陽道,不知何因與肉功不同爾。

    亦可煎作膠,與鹿角膠同功。

    茸,甚勝鹿茸,仙方:甚重。

    又丈夫冷氣及風,筋骨疼痛。

    作粉長服。

    又于漿水中研為泥,塗面令不皺,光華可愛。

    又常俗人以皮作靴熏腳氣。

    陳士良雲:麋,大日華子雲:角,添精補髓,益血脈,暖腰膝,悅色,壯陽,療風氣,偏治丈夫勝鹿角。

    按《月令》:麋角屬陰,夏至角解,蓋一陰生也。

    治腰膝不仁,補一切血病也。

     圖經文具第十七卷鹿茸條下。

     肘後方:葛氏療年少氣盛,面主瘡,塗麋脂即瘥。

    經驗方:治老人骨髓虛竭。

    補益麋茸煎:麋茸五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為末,以清酒二升,于銀鍋中慢火熬成膏,盛瓷器中。

    每服半匙,溫水調下,空心食前服。

    何君谟雲按《禮記·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

    日華子獸,夏至得陰氣而解角,麋是澤獸,故冬象。

    鹿是陽獸,情淫而遊山,夏至得陰而解角,從陽退之象。

    沈存中筆談麋茸利補陽,鹿茸利補陰,壯骨髓。

    茹茸太嫩長數寸,破之如朽木。

    端如瑪KT紅玉者最善。

    青麋大鹿也。

    不如麂,似獐有毒。

     驢屎 熬之,主熨風腫瘡。

     屎汁,主心腹卒痛,諸疰忤。

     尿 主症癖,胃反吐不止,牙齒痛,水毒。

     牝驢尿 主燥水。

     驢尿 主濕水,一服五合良。

    燥水者畫體成字,濕水者不成字。

     乳 主小兒熱,急黃等。

    多服使痢。

     臣禹錫等謹按蜀本雲:味甘,性冷利。

    療消渴。

    驢色類多,以烏者為勝。

    蕭炳雲:驢乳主熱黃,小兒熱,驚邪,赤痢。

    日華子雲:乳治小兒痫,客忤,天吊,風疾。

     尾下軸垢 主瘧。

    水洗取汁,和面如彈丸二枚,作燒餅。

    瘧未發前食一枚,至發時食一枚,療瘧無久新,發無期者。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驢黑者溺及乳,并主蜘蛛咬。

    以物盛浸之,瘡亦取驢溺處臭泥,敷之亦佳。

    蚰蜒入耳,取驢乳灌耳中,當消成水。

    (唐本先附)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肉主風狂,憂愁不樂,能安心氣。

    又,頭去毛,煮汁以漬曲醞酒,去大風。

    又,生脂和生椒熟搗,綿裹塞耳中,治積年耳聾。

    狂癫不能語、不識人者,和酒服三升良。

    皮,複患瘧人良。

    又,和毛煎,令作膠,治一切風毒,骨節痛呻吟不止者,消和酒服良。

    又,骨煮作湯,浴漬身,治曆節風。

    又,煮頭汁,令服三、二升,治多年消渴,無不瘥者。

    又,脂和烏梅為丸,治多年瘧,未發時服三十丸。

    又,頭中一切風,以毛一斤炒令黃,投一鬥酒中,漬三日。

    空心細細飲,使醉,衣複卧取汗。

    明日更根據前服。

    忌陳倉米、麥面等。

    日華子雲:驢肉,涼,無毒。

    解心煩,止風狂。

    釀酒,治一切風。

    脂,敷惡瘡疥及風腫。

    頭汁,洗頭風,風屑。

    皮,煎膠食,治一切風并鼻洪,吐血,腸風血痢及崩中帶下。

     食療雲卒心痛,絞結連腰臍者,取驢乳三升,熱服之瘥。

    外台秘要治反胃。

    昔幼年經患此疾,每服食餅及羹粥等,須臾吐出。

    貞觀中,許奉禦兄弟及柴、蔣等家,時稱名醫奉敕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