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八

關燈
豚卵 豚卵 味甘、溫,無毒。

    主驚痫癫疾,鬼疰蠱毒,除寒熱,贲豚五癃,邪氣攣縮。

    一名豚颠。

     陰幹藏之,勿令敗。

     懸蹄 主五痔,伏熱在腸,腸癰内蝕。

     臣禹錫等謹按五痔通用藥雲:豬懸蹄,平。

    藥對雲:微寒。

     豬四足 小寒。

    主傷撻諸敗瘡,下乳汁。

     心 主驚邪,憂恚。

     臣禹錫等謹按日華子雲:心,治驚痫血癖,邪氣。

     腎 冷。

    和理腎氣,通利膀胱。

     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腎,主人腎虛,不可久食。

    日華子雲:腎,補水髒,暖腰膝,補膀胱,治耳聾。

    雖補腎,又令人少子。

     膽 主傷寒熱渴。

     臣禹錫等謹按大便不通通用藥雲:豬膽,微寒。

     肚 主補中益氣,止渴利。

     臣禹錫等謹按惡瘡通用藥雲:豬肚,微溫。

    孟诜雲:肚,主暴痢虛弱。

    日華子雲:肚,補虛損,殺勞蟲,止痢。

    釀黃糯米蒸搗為丸,甚治勞氣并小兒疳蛔黃瘦病。

     齒 主小兒驚痫。

    五月五日取。

     臣禹錫等謹按驚痫通用藥雲:豬齒,平。

    日華子雲:齒,治小兒驚痫。

    燒灰服,并治蛇咬。

     膏 生發。

     臣禹錫等謹按發秃通用藥雲:豬膏,微寒。

     肪膏 主煎諸膏藥,解斑蝥、芫青毒。

     豬肉 味酸,冷。

    療狂病。

     凡豬肉 味苦。

    主閉血脈,弱筋骨,虛人肌。

    不可久食,病患、金瘡者尤甚。

     豬屎臣禹錫等謹按黃膽通用藥雲:豬屎,寒。

    主寒熱,黃膽,濕痹。

    陶隐居雲:豬,為用最多,唯肉不宜食,人有多食,皆能暴肥,此蓋虛肥故也。

    其脂能悅皮膚,作手膏,不皲裂。

    肪膏煎藥,無不用之。

     勿令水中。

    臘月者曆年不壞。

     頸下膏謂之負革肪,入道家用。

    其屎汁療溫毒,熱食其肉飲酒,不可卧秫稻穣中。

    又白豬,白蹄雜青者,不可食之。

    豬膏又忌烏梅。

    唐本注雲:《别錄》雲,豬耳中垢主蛇傷。

    豬腦主風眩、腦鳴及凍瘡。

    血主贲豚,暴氣中風頭眩,淋瀝。

    乳汁主小兒驚痫病。

    乳頭亦主小兒驚痫及鬼毒,去來寒熱,五癃。

    五髒主小兒驚痫,發汗。

    十二月上亥日,取肪脂,納新瓦器中,埋亥地百日,主癰疽。

    名(音瓯同)脂,方家用之。

    又,一升脂着雞子白十四枚,更良。

    今按陳藏器本草雲:豬肉,寒。

    主壓醋進之,當微洩,若先痢即勿服。

    膽,主濕病,下膿血不止,幹嘔,羸瘦,多睡。

    面黃者,取膽和生姜汁、酽醋半合,灌下部,手急撚令醋氣上至咽喉乃放手,當下五色惡物及蟲子。

    又主瘦病,咳嗽,取膽和小便、生姜、桔皮、诃梨勒、桃皮煮服。

    又主大便不通,取豬、羊膽,以葦筒着膽,縛一頭,納下部入三寸,灌之,入腹立下。

    又主小兒頭瘡,取膽汁敷之。

    豬胰(音夷),缯帛,臘月豬脂殺蟲,久留不敗。

    豬黃,主金瘡,血痢。

     野豬脂,酒服下乳汁,可乳五兒。

    齒灰,主蛇咬。

    臣禹錫等謹按孟诜雲:大豬頭,主補虛乏氣力,去驚痫,五痔,下丹石。

    又,腸主虛渴,小便數,補下焦虛竭。

    又雲東行母豬糞一升,宿浸去滓,頓服。

    治毒黃熱病。

    日華子雲:豬,涼,微毒。

    肉療水銀風并掘土土坑内惡氣,久食令人虛肥,動風氣。

    又,不可同牛肉煮食,令人生寸白蟲。

    又,脂治皮膚風,殺蟲,敷惡瘡。

    又,腸止小便,補下焦。

    生血,療贲豚氣及海外瘴氣。

    又,乳治小兒驚痫,天吊,大人豬、雞痫病。

    糞治天行熱病,黃膽,蠱毒。

    東行牝豬者為良。

    窠内有草,治小兒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

    大凡野豬肉食勝圈豢者。

     圖經曰:豚卵,《本經》不着所出州土,雲一名豚颠,陰幹藏之,勿令敗。

    謹按楊雄《方言》雲:豬,燕、朝鮮之間謂之,關東、西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音喜)。

    其子謂之(音奚),吳楊之間謂之豬子,其實一種也。

    今雲豚卵,當是豬子也。

    之豬之屬,為用最多。

    唯肉不宜食,食之多暴肥,蓋風虛所緻也。

    心,熱。

    主血不足,補虛劣,不可多食,能耗心氣。

    又不與吳茱萸合食。

    肺,微寒。

    能補肺,得大麻人良。

    不與白花菜合食,令人氣滞,發霍亂。

    肝,溫。

    主冷洩,久滑赤白。

    乳婦赤白下方,用子肝一葉,薄批之,着煨熟诃又炙,盡半兩末止。

    空腹細嚼,陳米飲送下,亦主冷勞腹髒虛者。

    脾,主脾胃虛熱,以陳桔皮紅、生姜、人參、蔥白切拍之,合陳米,水煮如羹,去桔皮,空腹食之。

    腎,補虛壯氣,消積滞,冬月不可食,損人真氣,兼發虛壅。

    肚,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補羸助氣,四季宜食。

    張仲景有豬肚黃連丸是也。

    骨髓,寒。

    主撲損,惡瘡。

    懸蹄,主痔,腸癰,内蝕。

    四蹄,主行婦人乳脈,滑肌膚,去寒熱。

    《廣濟方》載其法雲:婦人乳無汁者,以豬蹄四枚,治如食法,以水二鬥,煮取一鬥,去蹄。

    土瓜根、通草、漏蘆各三兩,以汁煮取六升,去滓。

    納蔥白、豉如常,着少米煮作稀蔥豉粥食之。

    食了,或身體微微熱,有少汗出,佳。

    乳未下,更三、兩劑,大驗。

    肪膏,主諸惡瘡,利血脈,解風熱,潤肺。

    入膏藥,宜臘月亥日取之。

    腸髒,主大小腸風熱,宜食之。

     胰,寒。

    主肺氣幹脹喘急,潤五髒,去皴。

    并肪膏,并殺斑蝥、地膽、亭長等毒。

    然男子多食之損陽。

    崔元亮《海上方》着豬胰酒,療冷痢久不瘥方雲:此是脾氣不足,暴冷入脾,舌上生瘡,飲食無味,縱吃食下還吐,小腹雷鳴,時時心悶,幹皮細起,膝胫酸疼,兩耳絕聲,四肢沉重,漸瘦劣,重成鬼氣,及婦人血氣不通,逆飯憂煩,常行無力,四肢不舉,丈夫癖,兩肋虛脹,變為水氣,服之皆效驗。

    此法出于《傳屍方》。

    取豬胰一具,細切,與青蒿葉相和,以無灰酒一大升納酒中。

    每日平旦空腹取一小盞服之,午時、夜間各再一服,甚驗。

    忌熱面、油膩等食。

    膽,大寒。

    主骨熱勞極,傷寒及渴疾,小兒五疳,殺蟲。

     齒,主小兒驚痫,燒灰服之。

    屎,主寒熱,黃是也。

    豬湯,解諸毒蟲魇。

     凡豬,骨細、少筋、多膏,大者有重百餘斤,食物至寡,故人畜養之,甚易生息。

    《爾雅》曰:彘,五尺為KT。

    郭璞注雲:屍子曰,大豕為KT,今漁陽呼豬大者為KT是也。

    又下野豬黃條,主金瘡。

    又大寒,有毒。

    一名豪豬,鬃間有毫如箭,能射人。

    陝、洛、江東諸山中并有之。

    肉亦甘美,多膏,皆不可多食,發風氣,利大腸,令人虛羸。

     食療肉,味苦,微寒。

    壓丹石,療熱閉血脈。

    虛人動風,不可久食。

    令人少子精,發宿疹。

    主療人腎虛。

    肉發痰,若患瘧疾人切忌,食必再發。

    又雲:江豬,平。

    肉酸。

    多食令人體重。

    今捕人作脯,多皆不識。

    但食,少有腥氣。

    又,舌,和五味煮,取汁飲,能健脾,補不足之氣,令人能食。

    聖惠方:治蛇入口并入七孔中。

     割母豬尾頭,瀝血滴口中,即出。

    又方:治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

    豬膚一斤,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粉五合,熬香和勻相得,溫分六服。

    外台秘要療毒熱病攻手足腫,疼痛欲脫方:豬膏和羊屎,塗之亦佳。

     又方:療盲。

    豬膽一枚,微火上煎之,可丸如黍米大,納眼中食頃,良。

    又方:作小繩子如粗钗股大小,燒作灰,待冷,便以灰點翳上,不過三、五度即瘥。

    千金方:治被打頭青腫。

    炙豬肉熱拓之,又貼豬肝。

    千金翼老人令面光澤方:方:治清淨洗秃處,以生布揩令大熱,臘月豬脂細研,入生鐵煮沸三、二度,敷之遍生。

    又方:治漏方:以臘月豬脂紙沾,取納瘡孔中,日五夜三。

    又方:治手足皴裂,血出疼熱疼痛皆治。

    取豬腦髓着熱酒中以洗之,瘥。

    肘後方:治毒攻手足腫,疼痛欲斷。

    豬蹄一具,合蔥煮去滓,納少許鹽,以漬之。

    又方:治卒腫病,身面皆洪大。

    生豬肝一具,細切,頓食之,勿與鹽,乃可用苦酒,妙。

    又方:疸病有五:有黃膽、谷疸、酒疸、黑疸、女勞疸。

    黃汗,身體四肢微腫,胸滿不得汗,汗出如黃柏汁,由大汗出,卒入水所緻。

    豬脂一斤,令溫熱,盡服之,日三,當下下則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