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介部
關燈
小
中
大
(李時珍曰。
鱗介者。
五蟲之各為其一也。
有水陸之分。
具良毒之性。
鱗屬皆卵生。
而蝮蛇胎産。
水屬皆不瞑。
而河豚目眨。
月令伐蛟取鼍。
登龜取鼋。
命漁師毋失其時。
周禮春獻鼈蜃。
秋獻龜魚。
付醢人以供祭祀。
然則鱗介之物。
亦聖世供馔之所不廢者也。
而況又可充藥品乎。
) 鱗介部 鱗介類 龍骨 龍骨 性入東方。
治肝髒魂無所附。
功昭靈異。
療驚風螈痙難痊。
斂瘡口以止遺。
甘平性澀。
固崩淋而辟魅。
重鎮能收。
(龍骨。
一雲龍蛻骨。
鹿蛻角。
蛇蛻皮。
蟹脫殼。
則龍骨是所蛻之骨。
一雲出山谷間。
是死龍。
又雲山谷間所生嫩石。
得龍交感之氣而生。
其形相似。
有角齒三說。
未知孰是。
味甘澀。
性平質重。
舐之粘舌不脫。
入肝腎大腸。
鎮虛固脫。
是其本功。
一切外内諸治。
皆從四字脫化而來。
龍為靈物。
故又能安神辟魅耳。
龍為東方之神。
故專入肝。
肝藏魂。
故魂不歸肝者。
治之以龍骨。
) 鱗介部 鱗介類 牡蛎 牡蛎 味屬鹹寒。
退熱潛陽生可貴。
性多澀固。
療崩斂汗相宜。
兼之燥濕軟堅。
瘰結痰皆易散。
且又益陰補水。
骨蒸遺滑盡能瘳。
(牡蛎。
出海中。
形如大螃。
其殼隻有一片。
而無對偶。
故為之牡。
鹹寒入腎。
能益陰潛陽。
退虛熱。
軟堅痰。
之則燥而兼澀。
又能固下焦。
除濕濁。
斂虛汗。
具鹹寒介類之功。
有重鎮攝下之意。
外用内用。
均可推想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龜闆 龜闆 補腎水。
退骨蒸。
鹹寒之力。
通任脈。
潛虛陽。
介類之功。
胎産崩淋。
能調能順。
症瘕痔漏。
可導可宣。
(龜闆。
龜有數種。
大抵以水龜為良。
龜為北方之神。
色黑味甘鹹。
性寒。
能入腎經。
其首常藏在腹。
故又通任脈。
能導引胎息。
故靈而多壽。
以龜闆為柔中之剛。
有解脫之義。
故能破症瘕。
治難産。
至于崩淋痔漏陰蝕等證。
皆任脈為病。
腎陰不足所緻也。
總之壯腎水。
退骨蒸。
通任脈。
潛虛陽。
其主治不離乎此。
煎膠更良。
) 鱗介部 鱗介類 鼈甲 鼈甲 性本鹹寒。
入肝達絡。
功行瘀癖。
退熱潛陽。
(鼈甲色青入肝。
鹹寒無毒。
通經絡。
散瘀血。
為厥陰血分之藥。
凡水族介類之屬。
皆能益陰潛陽。
鹹寒之性則同。
其所入之處又各不同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鲫魚 鲫魚 屬土相宜于脾胃。
因味甘以性溫。
利水不及于鯉烏。
能動風而發毒。
(鲫魚味甘性溫。
喜偎泥。
故屬土。
和脾養胃。
是以凡病後虛弱之人。
惟鲫魚可食。
水族之類。
皆能利水。
魚腥之類。
均可發風。
亦事之常理也。
至于外敷消腫毒者。
一則取其土能解毒。
一則取動能消散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珍珠 珍珠 得太陰精氣以生。
清熱益陰專解毒。
具甘淡鹹寒之性。
鎮心定悸可療狂。
治驚痫之痰迷。
入肝明目。
生肌肉而翳退。
澤面塗容。
(珍珠出大蚌中。
感太陰月魄精華而生。
故有中秋無月蚌無胎之說。
甘鹹寒無毒。
益陰解毒。
是其本功。
雖陰精之氣結成。
而質禀堅剛。
性含靈寶。
故能鎮心墜痰。
安魂定魄。
至于退翳膜。
治痘瘡。
生肌澤面。
皆取其靈寶鹹寒潤澤之力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烏賊骨 入肝經治血分之。
帶下崩中。
經方有考。
去濕濁味鹹溫兼澀。
蟲疳下痢。
審證随施。
點眼則去翳摩星。
貼瘡可燥膿收水。
(烏賊骨一名海螵蛸。
乃烏賊魚中之骨也。
味鹹性溫。
乃肝經血分藥。
雖系血藥。
而其質又燥。
故能治女人崩帶淋濁。
一切下部蟲疳淫之疾。
内經雖雲治血枯。
然觀其經文全旨。
畢竟非肝經之血枯。
是肝經之濕濁。
故又能點目翳。
燥膿瘡。
自可想見其功用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瓦楞子 瓦楞子 鹹可軟堅。
消老痰至效。
寒行瘀結。
治胃痛多靈。
(瓦楞子一名魁蛤。
鱗介者。
五蟲之各為其一也。
有水陸之分。
具良毒之性。
鱗屬皆卵生。
而蝮蛇胎産。
水屬皆不瞑。
而河豚目眨。
月令伐蛟取鼍。
登龜取鼋。
命漁師毋失其時。
周禮春獻鼈蜃。
秋獻龜魚。
付醢人以供祭祀。
然則鱗介之物。
亦聖世供馔之所不廢者也。
而況又可充藥品乎。
) 鱗介部 鱗介類 龍骨 龍骨 性入東方。
治肝髒魂無所附。
功昭靈異。
療驚風螈痙難痊。
斂瘡口以止遺。
甘平性澀。
固崩淋而辟魅。
重鎮能收。
(龍骨。
一雲龍蛻骨。
鹿蛻角。
蛇蛻皮。
蟹脫殼。
則龍骨是所蛻之骨。
一雲出山谷間。
是死龍。
又雲山谷間所生嫩石。
得龍交感之氣而生。
其形相似。
有角齒三說。
未知孰是。
味甘澀。
性平質重。
舐之粘舌不脫。
入肝腎大腸。
鎮虛固脫。
是其本功。
一切外内諸治。
皆從四字脫化而來。
龍為靈物。
故又能安神辟魅耳。
龍為東方之神。
故專入肝。
肝藏魂。
故魂不歸肝者。
治之以龍骨。
) 鱗介部 鱗介類 牡蛎 牡蛎 味屬鹹寒。
退熱潛陽生可貴。
性多澀固。
療崩斂汗相宜。
兼之燥濕軟堅。
瘰結痰皆易散。
且又益陰補水。
骨蒸遺滑盡能瘳。
(牡蛎。
出海中。
形如大螃。
其殼隻有一片。
而無對偶。
故為之牡。
鹹寒入腎。
能益陰潛陽。
退虛熱。
軟堅痰。
之則燥而兼澀。
又能固下焦。
除濕濁。
斂虛汗。
具鹹寒介類之功。
有重鎮攝下之意。
外用内用。
均可推想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龜闆 龜闆 補腎水。
退骨蒸。
鹹寒之力。
通任脈。
潛虛陽。
介類之功。
胎産崩淋。
能調能順。
症瘕痔漏。
可導可宣。
(龜闆。
龜有數種。
大抵以水龜為良。
龜為北方之神。
色黑味甘鹹。
性寒。
能入腎經。
其首常藏在腹。
故又通任脈。
能導引胎息。
故靈而多壽。
以龜闆為柔中之剛。
有解脫之義。
故能破症瘕。
治難産。
至于崩淋痔漏陰蝕等證。
皆任脈為病。
腎陰不足所緻也。
總之壯腎水。
退骨蒸。
通任脈。
潛虛陽。
其主治不離乎此。
煎膠更良。
) 鱗介部 鱗介類 鼈甲 鼈甲 性本鹹寒。
入肝達絡。
功行瘀癖。
退熱潛陽。
(鼈甲色青入肝。
鹹寒無毒。
通經絡。
散瘀血。
為厥陰血分之藥。
凡水族介類之屬。
皆能益陰潛陽。
鹹寒之性則同。
其所入之處又各不同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鲫魚 鲫魚 屬土相宜于脾胃。
因味甘以性溫。
利水不及于鯉烏。
能動風而發毒。
(鲫魚味甘性溫。
喜偎泥。
故屬土。
和脾養胃。
是以凡病後虛弱之人。
惟鲫魚可食。
水族之類。
皆能利水。
魚腥之類。
均可發風。
亦事之常理也。
至于外敷消腫毒者。
一則取其土能解毒。
一則取動能消散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珍珠 珍珠 得太陰精氣以生。
清熱益陰專解毒。
具甘淡鹹寒之性。
鎮心定悸可療狂。
治驚痫之痰迷。
入肝明目。
生肌肉而翳退。
澤面塗容。
(珍珠出大蚌中。
感太陰月魄精華而生。
故有中秋無月蚌無胎之說。
甘鹹寒無毒。
益陰解毒。
是其本功。
雖陰精之氣結成。
而質禀堅剛。
性含靈寶。
故能鎮心墜痰。
安魂定魄。
至于退翳膜。
治痘瘡。
生肌澤面。
皆取其靈寶鹹寒潤澤之力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烏賊骨 入肝經治血分之。
帶下崩中。
經方有考。
去濕濁味鹹溫兼澀。
蟲疳下痢。
審證随施。
點眼則去翳摩星。
貼瘡可燥膿收水。
(烏賊骨一名海螵蛸。
乃烏賊魚中之骨也。
味鹹性溫。
乃肝經血分藥。
雖系血藥。
而其質又燥。
故能治女人崩帶淋濁。
一切下部蟲疳淫之疾。
内經雖雲治血枯。
然觀其經文全旨。
畢竟非肝經之血枯。
是肝經之濕濁。
故又能點目翳。
燥膿瘡。
自可想見其功用耳。
) 鱗介部 鱗介類 瓦楞子 瓦楞子 鹹可軟堅。
消老痰至效。
寒行瘀結。
治胃痛多靈。
(瓦楞子一名魁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