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部
關燈
小
中
大
(李時珍曰。
獸者。
毛蟲之總稱也。
山原者為之獸。
豢養者為之畜。
周制庖人供六畜以奉祭亦雲詳矣。
況物之性理萬殊。
人之用舍宜慎。
蓋不但多識其名而已也。
) 獸部 獸類 麝香 麝香 辛溫香苦。
能開竅以搜邪。
驚痫風痰。
治卒中之内閉。
瓜果盡消酒毒解。
腫瘍渙散蠱邪除。
(麝其形似獐。
小而色黑。
麝香即其臍也。
其所居之處。
遠近草木皆香。
然其地草木枝葉不茂。
瓜果不實。
辛溫香竄之性。
通關開竅。
辟惡除邪。
無所不到。
凡一切諸中無論髒腑經絡屬邪閉者。
皆可用之。
外證消腫毒。
用之者亦取其能開毛竅。
有辛香走散之功耳。
) 獸部 獸類 牛黃 牛黃 甘苦微涼。
芳香無毒。
清心肝之煩熱。
達竅搜邪。
假靈氣以生成。
疏風解毒。
驚痫痰迷須取用。
喉瘅痘後最相宜。
(牛黃有廣黃西黃兩種。
以所出處之地而命名。
然考此物大抵皆因牛病而成黃。
每每結于肝膽之間。
因殺病牛而得之膽中者亦多。
無論諸獸病黃者。
内皆有黃。
人亦如是。
故所治之病。
一切風痫寒熱。
安魂定驚。
諸治皆屬肝膽之病。
所謂即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正如人之淋石。
複能治淋之意也。
若必謂牛食仙草所生。
恐亦未必。
用者再審之。
) 獸部 獸類 阿膠 阿膠 用濟水以煎成。
滌垢行瘀。
功專治嗽。
藉驢皮之功用。
補陰益血。
力主祛風。
且能潤燥化痰。
味甘鹹而平性。
并可入肝及肺。
治痿弱與虛勞。
(阿膠。
用黑驢皮以阿井水煎成。
阿井出山東。
為濟水所伏流之處。
其水清而且重。
無論塵滓。
皆可澄下。
即以少許用攪濁水。
亦能立清。
黑驢皮皮可入肺。
黑能入腎。
血肉有情之品。
使之金水相生。
補養血液。
肝為藏血之地。
血足則肝木受榮。
風邪自息。
和合煎膠。
為治虛勞咳嗽一切血證之要藥。
味甘鹹平。
以清脆明亮。
不腥穢。
不柔軟者為佳。
) 獸部 獸類 熊膽 熊膽 性本苦寒。
功歸肝膽。
退熱邪而明目。
耳疳鼻蝕并相宜。
搽痔漏與諸蟲。
驚痫牙疼悉主治。
(熊膽。
熊之種類甚多。
膽之真僞不一。
據雲此膽善辟塵。
試以淨水一盞。
塵幕其上。
投膽少許。
其塵豁然而開者良。
苦寒無毒。
清心肝膽之熱。
善治目。
能殺蟲治痔。
與夫耳疳鼻蝕等證。
皆外用為功。
無非取苦寒涼潤之力耳。
) 獸部 獸類 象皮 象皮 鹹溫無毒。
外治有功。
長肌肉之神丹。
合金瘡之要藥。
象牙退管除星翳。
性味甘寒辟魅邪。
(象皮味甘鹹溫。
此物臃腫頗盛。
人以刀斧刺之。
其合甚速。
故用之。
炙研細末。
合金瘡。
長肌肉。
極效。
外治有功。
但真者絕少耳。
○象牙甘寒無毒。
磨屑用之。
皆取脫退之意。
故内服治痔漏之管。
外用點新久之翳。
塗諸刺之入肉。
解諸獸毒。
辟諸邪傷。
以象為諸獸中巨擘耳。
) 獸部 獸類 鹿茸 鹿茸 甘鹹入腎。
補精髓以壯元陽。
血肉有情。
仗仙靈能通督脈。
禀純陽之氣。
健骨有功。
含生發之機。
扶羸可賴。
霜乃鹹溫力薄。
膠則血液功優。
生角酒摩。
又能散血。
麋茸制服。
更可強陰。
各種類同于性味。
兩般須辨夫陰陽。
(鹿茸乃鹿初生之嫩角。
長不過一二寸。
色紫而嫩。
取茸時連腦骨切下。
然後斃鹿。
取其全生氣而血不散也。
鹿為仙獸。
其性純陽而好淫。
首常向尾。
能通督脈。
角為精血所聚。
鹿茸其最着者也。
味甘鹹。
性溫。
大補腎髒精血。
助元陽。
通督脈。
血肉有情之品。
用補虛羸。
似較他藥為勝。
至于除邪辟鬼。
亦因其純陽之性
獸者。
毛蟲之總稱也。
山原者為之獸。
豢養者為之畜。
周制庖人供六畜以奉祭亦雲詳矣。
況物之性理萬殊。
人之用舍宜慎。
蓋不但多識其名而已也。
) 獸部 獸類 麝香 麝香 辛溫香苦。
能開竅以搜邪。
驚痫風痰。
治卒中之内閉。
瓜果盡消酒毒解。
腫瘍渙散蠱邪除。
(麝其形似獐。
小而色黑。
麝香即其臍也。
其所居之處。
遠近草木皆香。
然其地草木枝葉不茂。
瓜果不實。
辛溫香竄之性。
通關開竅。
辟惡除邪。
無所不到。
凡一切諸中無論髒腑經絡屬邪閉者。
皆可用之。
外證消腫毒。
用之者亦取其能開毛竅。
有辛香走散之功耳。
) 獸部 獸類 牛黃 牛黃 甘苦微涼。
芳香無毒。
清心肝之煩熱。
達竅搜邪。
假靈氣以生成。
疏風解毒。
驚痫痰迷須取用。
喉瘅痘後最相宜。
(牛黃有廣黃西黃兩種。
以所出處之地而命名。
然考此物大抵皆因牛病而成黃。
每每結于肝膽之間。
因殺病牛而得之膽中者亦多。
無論諸獸病黃者。
内皆有黃。
人亦如是。
故所治之病。
一切風痫寒熱。
安魂定驚。
諸治皆屬肝膽之病。
所謂即以其人之道。
還治其人之身。
正如人之淋石。
複能治淋之意也。
若必謂牛食仙草所生。
恐亦未必。
用者再審之。
) 獸部 獸類 阿膠 阿膠 用濟水以煎成。
滌垢行瘀。
功專治嗽。
藉驢皮之功用。
補陰益血。
力主祛風。
且能潤燥化痰。
味甘鹹而平性。
并可入肝及肺。
治痿弱與虛勞。
(阿膠。
用黑驢皮以阿井水煎成。
阿井出山東。
為濟水所伏流之處。
其水清而且重。
無論塵滓。
皆可澄下。
即以少許用攪濁水。
亦能立清。
黑驢皮皮可入肺。
黑能入腎。
血肉有情之品。
使之金水相生。
補養血液。
肝為藏血之地。
血足則肝木受榮。
風邪自息。
和合煎膠。
為治虛勞咳嗽一切血證之要藥。
味甘鹹平。
以清脆明亮。
不腥穢。
不柔軟者為佳。
) 獸部 獸類 熊膽 熊膽 性本苦寒。
功歸肝膽。
退熱邪而明目。
耳疳鼻蝕并相宜。
搽痔漏與諸蟲。
驚痫牙疼悉主治。
(熊膽。
熊之種類甚多。
膽之真僞不一。
據雲此膽善辟塵。
試以淨水一盞。
塵幕其上。
投膽少許。
其塵豁然而開者良。
苦寒無毒。
清心肝膽之熱。
善治目。
能殺蟲治痔。
與夫耳疳鼻蝕等證。
皆外用為功。
無非取苦寒涼潤之力耳。
) 獸部 獸類 象皮 象皮 鹹溫無毒。
外治有功。
長肌肉之神丹。
合金瘡之要藥。
象牙退管除星翳。
性味甘寒辟魅邪。
(象皮味甘鹹溫。
此物臃腫頗盛。
人以刀斧刺之。
其合甚速。
故用之。
炙研細末。
合金瘡。
長肌肉。
極效。
外治有功。
但真者絕少耳。
○象牙甘寒無毒。
磨屑用之。
皆取脫退之意。
故内服治痔漏之管。
外用點新久之翳。
塗諸刺之入肉。
解諸獸毒。
辟諸邪傷。
以象為諸獸中巨擘耳。
) 獸部 獸類 鹿茸 鹿茸 甘鹹入腎。
補精髓以壯元陽。
血肉有情。
仗仙靈能通督脈。
禀純陽之氣。
健骨有功。
含生發之機。
扶羸可賴。
霜乃鹹溫力薄。
膠則血液功優。
生角酒摩。
又能散血。
麋茸制服。
更可強陰。
各種類同于性味。
兩般須辨夫陰陽。
(鹿茸乃鹿初生之嫩角。
長不過一二寸。
色紫而嫩。
取茸時連腦骨切下。
然後斃鹿。
取其全生氣而血不散也。
鹿為仙獸。
其性純陽而好淫。
首常向尾。
能通督脈。
角為精血所聚。
鹿茸其最着者也。
味甘鹹。
性溫。
大補腎髒精血。
助元陽。
通督脈。
血肉有情之品。
用補虛羸。
似較他藥為勝。
至于除邪辟鬼。
亦因其純陽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