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蟲魚鱗介部
關燈
小
中
大
如用他樹者、以桑皮佐之、桑皮善行水、能引達腎經。
)炙黃。
或醋煮。
湯泡煨用。
或蒸透再焙。
畏旋複花。
螳螂能出箭簇。
(螳螂一個、巴豆半個、研敷傷處、微癢且忍、極癢乃撼拔之、以黃連貫衆湯洗、鍛石敷之、楊氏方用螳螂出簇後、敷生肌散。
)又治驚風。
(古方治風、多用螵蛸、螳螂治風、同一理也。
) 白僵蠶 輕、宣、去風化痰。
鹹辛平。
僵而不腐。
得清化之氣。
故能治風化痰。
散結行經。
(蠶病風則僵、故因以治風、能散相火逆結之痰。
)其氣味俱薄。
輕浮而升。
入肺肝胃三經。
治中風失音。
頭風齒痛。
喉痹咽腫。
(炒為末、姜湯調下一錢、當吐出頑痰。
)丹毒瘙癢。
(皆風熱為病。
)瘰結核。
痰瘧血病。
崩中帶下。
(風熱乘肝。
)小兒驚疳。
膚如鱗甲。
(由氣血虛、亦名胎垢、煎湯浴之。
)下乳汁。
滅瘢痕。
諸證由于血虛。
而無風寒客邪者。
勿用。
以頭蠶色白條直者良。
糯米泔浸一日。
待桑涎浮出。
焙幹、去絲及黑口。
搗用。
惡萆、桔梗、茯苓、桑螵蛸。
(一切風痰、白直僵蠶七個、細研、姜湯調灌之、酒後咳嗽、蜜調末、服一錢。
)蠶蛹、炒食。
治風及勞瘦。
為末飲服。
治小兒疳瘦。
長肌肉。
退熱除蛔蟲。
煎汁飲。
止消渴。
研敷瘡惡瘡。
(吳瑞曰:缲絲後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兒、孫思邈曰:犬咬者、終身忌食、發則難免。
)蠶繭、甘溫。
能瀉膀胱相火。
引清氣上朝于口。
止消渴。
(蠶與馬、并屬午、為離主心、作繭退藏之際、故缲絲湯飲之、能抑心火而治消渴。
)癰疽無頭者。
燒灰酒服。
(服一枚、出一頭、二枚出二頭。
) 原蠶砂 燥濕去風。
蠶食而不飲。
屬火性燥。
燥能去風勝濕。
(經曰:燥勝風、燥屬金、風屬木也。
)其砂辛甘而溫。
炒黃浸酒。
治風濕為病。
支節不随。
皮膚頑痹。
腰腳冷痛。
冷血瘀血。
炒熱熨患處。
亦良。
(寇氏曰:醇酒三升、拌蠶砂五鬥、蒸熱、鋪暖室席上、令患冷風氣痹人、以患處就卧、濃覆取汗、不愈、明日再作、但須防昏悶。
)麻油調敷,治爛弦風眼。
(目上下胞屬脾、脾有風濕、則蟲生弦爛、又新瓦炙為末、少加雄黃、麻油調敷、治蛇串瘡、有人食烏梢蛇、渾身變黑、漸生鱗甲、見者驚縮、鄭奠一令日服晚蠶砂五錢、盡一二鬥、久之乃退。
)二蠶矢也。
淘淨曬幹。
原雄蠶蛾、氣熱性淫。
主固精強陽。
(蛇虺咬傷、用生二蠶蛾、研敷之。
) 斑貓 一名斑蝥。
大瀉、以毒攻毒。
辛寒有毒。
外用蝕死肌。
敷疥癬惡瘡。
内用破石淋。
拔瘰疔腫。
(楊登甫雲:瘰之毒、莫不有根、大抵治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出、如粉片血塊爛肉、此其驗也、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
斑蝥捕得、屁射出、臭不可聞、故颛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能下敗物、痛不可當、用須斟酌。
)下犬毒。
(九死一生之候、急用斑蝥七枚、去頭翅足、糯米炒黃為末、酒煎、空心下、取下小狗三四十枚、如數少、再服、又方、糯米一勺、斑蝥廿一枚、分三次炒、至清煙為度、去蝥、取米為粉、冷水入清油少許、空心下、取利下毒物、如不利、再進、愈後、忌聞鐘鼓聲、複發則不可治、服之肚痛急者、用靛汁、或黃連水、解其毒。
)潰肉(肌肉近之則爛。
)堕胎。
(斑蝥、青、葛上亭長、地膽、四蟲形色不同、功略相近、食芫花為青、青綠色尤毒、春生食葛花為亭長、黑身赤頭、夏生食豆花為斑蝥、斑色、秋生冬入地為地膽、黑頭赤尾、陶隐居雲:乃一物而四時變化者、皆極毒、須慎斑文。
去頭足。
糯米炒熟。
生用則吐瀉人。
亦有用米取氣。
不取質者。
畏丹參、巴豆。
惡豆花、甘草。
蠍 宣、去風。
甘辛有毒。
色青屬木。
故治諸風眩掉。
(皆屬肝木。
)驚痫搐掣。
口眼斜。
(白附、僵蠶、全蠍、等分為末、名牽正散、酒服二錢、甚效。
)瘧疾風瘡,耳聾帶疝。
厥陰風木之病。
(東垣曰:凡疝氣帶下、皆屬于風、蠍乃治風要藥、俱宜加而用之。
)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
病屬于虛者。
法鹹禁之。
全用謂之全蠍。
去足焙尾。
名蠍梢。
其力尤緊。
(人被螫者、塗蝸牛即解。
)緊小者良。
水蛭 即螞蟥。
瀉、破血。
鹹。
苦平有毒。
治惡血積聚。
染須極效。
(能引藥力倒上至根、用水蛭為細末、以龜尿調撚須梢、自倒入根也。
)赤白丹腫。
腫毒初生。
(竹筒合咂有功。
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或以牛羊熱血、同豬脂飲之、亦下。
)炒枯黃。
畏鍛石。
鹹。
糞蛆 一名五谷蟲。
瀉熱療疳。
寒。
治熱病谵妄。
毒痢作吐。
小兒疳積疳瘡。
漂淨曬幹。
或炒、或為末。
以上卵生類。
蟾蜍 一名癞蝦蟆。
瀉、療疳拔毒。
蟾土精而應月魄。
辛涼微毒。
入陽明胃。
退虛熱。
行濕氣。
殺蟲。
治瘡疽發背。
(未成者、用活蟾蜍系瘡上半日、蟾必昏愦、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個、三易則毒散矣、勢重者、剖蟾蜍合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如此二三易、其腫自愈。
)小兒勞瘦疳疾。
蟾酥、辛溫有毒。
治發背疔腫。
小兒疳疾腦疳。
(即蟾蜍眉間白汁、能爛人肌肉、惟疔毒或服二三厘、取其以毒攻毒、外科多用之、蟾蜍肪塗玉、刻之如蠟。
)頭、功同蟾蜍。
田雞 一名蛙。
解熱毒、利水。
甘寒。
解勞熱熱毒。
利水消腫。
馔食調疳瘦。
補虛損。
尤宜産婦。
搗汁服。
治蝦蟆瘟病。
(戴原禮證治要訣雲:凡渾身水腫、或單腹脹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則自消也、嘉谟雲:天行面赤項腫、名蝦蟆瘟、以金絲蛙搗汁、水調、空腹頓飲、極效、曾活數人。
)燒灰塗月蝕瘡。
蜈蚣 宣、去風。
辛溫有毒。
入厥陰肝經。
善走能散。
治臍風撮口。
(炙末、豬乳調服。
)驚痫瘰,蛇症(能制蛇。
)瘡甲。
(趾甲内惡肉突出、俗名雞眼睛、蜈蚣焙研敷、以南星末、醋調敷四圍。
)殺蟲堕胎。
取赤足黑頭者。
火炙。
去頭足尾甲。
将薄荷葉火煨用。
畏蜘蛛。
(被咬者、捕蜘蛛置咬放水中、吐而活之。
)蜒蚰、(不敢過所行之路、觸着即死。
)雞屎、桑皮、鹽。
(中其毒者、以桑汁鹽蒜塗之。
) 白頸蚯蚓 瀉熱、行水。
蚓、土德而星應轸水。
味鹹寒。
故能清熱。
性下行。
故能利水。
治溫病大熱狂言,大腹黃膽,腎風腳氣。
(蘇頌曰:腳氣必須用之為使。
)治大熱。
井水調下入藥。
或曬幹為末。
或鹽化為水。
或微炙。
或燒灰。
(中其毒者、鹽水解之。
)蚯蚓泥、(即蚯蚓屎。
)甘寒。
瀉熱解毒。
治赤白久痢。
敷小兒陰囊熱腫。
腫腮。
丹毒。
以上濕生類。
鯉魚 通、行水。
甘平。
下水氣。
利小便。
治咳逆上氣。
腳氣黃膽。
妊娠水腫。
(古方有鯉魚湯、鯉魚粥、河間曰:鯉之治水、鴨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也。
)骨燒灰。
療魚骨哽。
膽、苦寒。
益志明目。
(點服俱佳。
)作羹。
治崩漏痔。
(取其行滞血也。
) 魚 一名鲢魚。
溫中。
甘溫。
溫中益氣。
多食令人熱中發渴。
又發瘡疥。
(凡下毒魚藥捕來者、食之皆損人、又旱幹水少、所捕旱魚、有熱毒、最損人。
) 鲩魚 俗名草魚。
暖胃。
甘溫。
暖胃和中。
(李廷飛雲:能發諸瘡。
) 青魚膽 瀉熱、治
)炙黃。
或醋煮。
湯泡煨用。
或蒸透再焙。
畏旋複花。
螳螂能出箭簇。
(螳螂一個、巴豆半個、研敷傷處、微癢且忍、極癢乃撼拔之、以黃連貫衆湯洗、鍛石敷之、楊氏方用螳螂出簇後、敷生肌散。
)又治驚風。
(古方治風、多用螵蛸、螳螂治風、同一理也。
) 白僵蠶 輕、宣、去風化痰。
鹹辛平。
僵而不腐。
得清化之氣。
故能治風化痰。
散結行經。
(蠶病風則僵、故因以治風、能散相火逆結之痰。
)其氣味俱薄。
輕浮而升。
入肺肝胃三經。
治中風失音。
頭風齒痛。
喉痹咽腫。
(炒為末、姜湯調下一錢、當吐出頑痰。
)丹毒瘙癢。
(皆風熱為病。
)瘰結核。
痰瘧血病。
崩中帶下。
(風熱乘肝。
)小兒驚疳。
膚如鱗甲。
(由氣血虛、亦名胎垢、煎湯浴之。
)下乳汁。
滅瘢痕。
諸證由于血虛。
而無風寒客邪者。
勿用。
以頭蠶色白條直者良。
糯米泔浸一日。
待桑涎浮出。
焙幹、去絲及黑口。
搗用。
惡萆、桔梗、茯苓、桑螵蛸。
(一切風痰、白直僵蠶七個、細研、姜湯調灌之、酒後咳嗽、蜜調末、服一錢。
)蠶蛹、炒食。
治風及勞瘦。
為末飲服。
治小兒疳瘦。
長肌肉。
退熱除蛔蟲。
煎汁飲。
止消渴。
研敷瘡惡瘡。
(吳瑞曰:缲絲後蛹子、今人食之、呼小蜂兒、孫思邈曰:犬咬者、終身忌食、發則難免。
)蠶繭、甘溫。
能瀉膀胱相火。
引清氣上朝于口。
止消渴。
(蠶與馬、并屬午、為離主心、作繭退藏之際、故缲絲湯飲之、能抑心火而治消渴。
)癰疽無頭者。
燒灰酒服。
(服一枚、出一頭、二枚出二頭。
) 原蠶砂 燥濕去風。
蠶食而不飲。
屬火性燥。
燥能去風勝濕。
(經曰:燥勝風、燥屬金、風屬木也。
)其砂辛甘而溫。
炒黃浸酒。
治風濕為病。
支節不随。
皮膚頑痹。
腰腳冷痛。
冷血瘀血。
炒熱熨患處。
亦良。
(寇氏曰:醇酒三升、拌蠶砂五鬥、蒸熱、鋪暖室席上、令患冷風氣痹人、以患處就卧、濃覆取汗、不愈、明日再作、但須防昏悶。
)麻油調敷,治爛弦風眼。
(目上下胞屬脾、脾有風濕、則蟲生弦爛、又新瓦炙為末、少加雄黃、麻油調敷、治蛇串瘡、有人食烏梢蛇、渾身變黑、漸生鱗甲、見者驚縮、鄭奠一令日服晚蠶砂五錢、盡一二鬥、久之乃退。
)二蠶矢也。
淘淨曬幹。
原雄蠶蛾、氣熱性淫。
主固精強陽。
(蛇虺咬傷、用生二蠶蛾、研敷之。
) 斑貓 一名斑蝥。
大瀉、以毒攻毒。
辛寒有毒。
外用蝕死肌。
敷疥癬惡瘡。
内用破石淋。
拔瘰疔腫。
(楊登甫雲:瘰之毒、莫不有根、大抵治以斑蝥地膽為主、制度如法、能使其根從小便出、如粉片血塊爛肉、此其驗也、以木通滑石燈心輩導之。
斑蝥捕得、屁射出、臭不可聞、故颛走下竅、直至精溺之處、能下敗物、痛不可當、用須斟酌。
)下犬毒。
(九死一生之候、急用斑蝥七枚、去頭翅足、糯米炒黃為末、酒煎、空心下、取下小狗三四十枚、如數少、再服、又方、糯米一勺、斑蝥廿一枚、分三次炒、至清煙為度、去蝥、取米為粉、冷水入清油少許、空心下、取利下毒物、如不利、再進、愈後、忌聞鐘鼓聲、複發則不可治、服之肚痛急者、用靛汁、或黃連水、解其毒。
)潰肉(肌肉近之則爛。
)堕胎。
(斑蝥、青、葛上亭長、地膽、四蟲形色不同、功略相近、食芫花為青、青綠色尤毒、春生食葛花為亭長、黑身赤頭、夏生食豆花為斑蝥、斑色、秋生冬入地為地膽、黑頭赤尾、陶隐居雲:乃一物而四時變化者、皆極毒、須慎斑文。
去頭足。
糯米炒熟。
生用則吐瀉人。
亦有用米取氣。
不取質者。
畏丹參、巴豆。
惡豆花、甘草。
蠍 宣、去風。
甘辛有毒。
色青屬木。
故治諸風眩掉。
(皆屬肝木。
)驚痫搐掣。
口眼斜。
(白附、僵蠶、全蠍、等分為末、名牽正散、酒服二錢、甚效。
)瘧疾風瘡,耳聾帶疝。
厥陰風木之病。
(東垣曰:凡疝氣帶下、皆屬于風、蠍乃治風要藥、俱宜加而用之。
)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
病屬于虛者。
法鹹禁之。
全用謂之全蠍。
去足焙尾。
名蠍梢。
其力尤緊。
(人被螫者、塗蝸牛即解。
)緊小者良。
水蛭 即螞蟥。
瀉、破血。
鹹。
苦平有毒。
治惡血積聚。
染須極效。
(能引藥力倒上至根、用水蛭為細末、以龜尿調撚須梢、自倒入根也。
)赤白丹腫。
腫毒初生。
(竹筒合咂有功。
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或以牛羊熱血、同豬脂飲之、亦下。
)炒枯黃。
畏鍛石。
鹹。
糞蛆 一名五谷蟲。
瀉熱療疳。
寒。
治熱病谵妄。
毒痢作吐。
小兒疳積疳瘡。
漂淨曬幹。
或炒、或為末。
以上卵生類。
蟾蜍 一名癞蝦蟆。
瀉、療疳拔毒。
蟾土精而應月魄。
辛涼微毒。
入陽明胃。
退虛熱。
行濕氣。
殺蟲。
治瘡疽發背。
(未成者、用活蟾蜍系瘡上半日、蟾必昏愦、置水中、救其命、再易一個、三易則毒散矣、勢重者、剖蟾蜍合瘡上、不久必臭不可聞、如此二三易、其腫自愈。
)小兒勞瘦疳疾。
蟾酥、辛溫有毒。
治發背疔腫。
小兒疳疾腦疳。
(即蟾蜍眉間白汁、能爛人肌肉、惟疔毒或服二三厘、取其以毒攻毒、外科多用之、蟾蜍肪塗玉、刻之如蠟。
)頭、功同蟾蜍。
田雞 一名蛙。
解熱毒、利水。
甘寒。
解勞熱熱毒。
利水消腫。
馔食調疳瘦。
補虛損。
尤宜産婦。
搗汁服。
治蝦蟆瘟病。
(戴原禮證治要訣雲:凡渾身水腫、或單腹脹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食之、則自消也、嘉谟雲:天行面赤項腫、名蝦蟆瘟、以金絲蛙搗汁、水調、空腹頓飲、極效、曾活數人。
)燒灰塗月蝕瘡。
蜈蚣 宣、去風。
辛溫有毒。
入厥陰肝經。
善走能散。
治臍風撮口。
(炙末、豬乳調服。
)驚痫瘰,蛇症(能制蛇。
)瘡甲。
(趾甲内惡肉突出、俗名雞眼睛、蜈蚣焙研敷、以南星末、醋調敷四圍。
)殺蟲堕胎。
取赤足黑頭者。
火炙。
去頭足尾甲。
将薄荷葉火煨用。
畏蜘蛛。
(被咬者、捕蜘蛛置咬放水中、吐而活之。
)蜒蚰、(不敢過所行之路、觸着即死。
)雞屎、桑皮、鹽。
(中其毒者、以桑汁鹽蒜塗之。
) 白頸蚯蚓 瀉熱、行水。
蚓、土德而星應轸水。
味鹹寒。
故能清熱。
性下行。
故能利水。
治溫病大熱狂言,大腹黃膽,腎風腳氣。
(蘇頌曰:腳氣必須用之為使。
)治大熱。
井水調下入藥。
或曬幹為末。
或鹽化為水。
或微炙。
或燒灰。
(中其毒者、鹽水解之。
)蚯蚓泥、(即蚯蚓屎。
)甘寒。
瀉熱解毒。
治赤白久痢。
敷小兒陰囊熱腫。
腫腮。
丹毒。
以上濕生類。
鯉魚 通、行水。
甘平。
下水氣。
利小便。
治咳逆上氣。
腳氣黃膽。
妊娠水腫。
(古方有鯉魚湯、鯉魚粥、河間曰:鯉之治水、鴨之利水、所謂因其氣相感也。
)骨燒灰。
療魚骨哽。
膽、苦寒。
益志明目。
(點服俱佳。
)作羹。
治崩漏痔。
(取其行滞血也。
) 魚 一名鲢魚。
溫中。
甘溫。
溫中益氣。
多食令人熱中發渴。
又發瘡疥。
(凡下毒魚藥捕來者、食之皆損人、又旱幹水少、所捕旱魚、有熱毒、最損人。
) 鲩魚 俗名草魚。
暖胃。
甘溫。
暖胃和中。
(李廷飛雲:能發諸瘡。
) 青魚膽 瀉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