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金石部

關燈
、皆用芒硝以軟堅去實熱、結不至堅者、不可用也、佐之以苦、故用大黃相須為使、按芒硝消散、破結軟堅、大黃推蕩、走而不守、故二藥相須、同為峻下之劑、好古曰:本草言芒硝堕胎、然妊娠傷寒可下者、兼用大黃以潤燥、軟堅、瀉熱、而母子相安、經曰:有故無殒、亦無殒也、此之謂欤、謂藥自病當之、故胎無患也。

    )硝能柔五金。

    化七十二石為水。

    生于鹵地。

    刮取煎煉。

    在底者為樸硝。

    在上者為芒硝。

    有牙者為馬牙硝。

    置風日中。

    消盡水氣。

    輕白如粉為風化硝。

    大黃為使。

    (本經别錄、樸硝、硝石雖分二種、而氣味主治略同、後人辨論紛然、究無定指、時珍曰:樸硝下降、屬水性寒、硝石為造炮焰硝、上升、屬火性溫。

    ) 元明粉 瀉熱、潤燥軟堅。

     辛甘鹹冷。

    去胃中實熱。

    蕩腸中宿垢。

    (庵曰:有瀉痢不止、用大黃元明粉以推蕩之、而瀉痢反止、蓋宿垢不淨、疾終不除、經所謂通因通用也。

    )潤燥破結。

    消腫明目。

    (血熱去則腫消而目明。

    )樸硝煎化。

    同萊菔煮。

    再同甘草煎。

    入罐煉。

    去其鹹寒之性。

    陰中有陽。

     性稍和緩。

    用代樸硝。

    胃虛無實熱者。

    均為大戒。

    俱忌苦參。

     砂 瀉、消肉積。

     鹹苦。

    辛熱有毒。

    消食破瘀。

    治噎膈症瘕。

    去目翳弩肉。

    (凡煮硬肉、投少許即易爛、故治噎膈症瘕肉積、有殊功。

    )熱毒之性。

    能爛五金。

    本草稱其能化人心為血。

    亦甚言不可輕用爾。

    出西戎。

    乃鹵液結成。

    狀如鹽塊。

    置冷濕處即化。

    白淨者良。

    水飛過。

    醋煮幹如霜。

    刮下用。

    (鼻中息肉、砂點之、即落、懸癰卒腫、砂五錢、綿裹含之、咽津即安。

    ) 硼砂 瀉、去痰熱。

     甘鹹而涼。

    色白質輕。

    故除上焦胸膈之痰熱。

    治喉痹口齒諸病。

    (初覺喉中腫痛、含化咽津、則不成痹。

    )能柔五金而去垢膩。

    故治噎膈積塊。

    結核弩肉目翳。

    骨哽。

    (鹹能軟堅、含之咽汁。

    )證非有餘。

    切勿輕用。

    出西番者,白如明礬,出南番者。

    黃如桃膠。

    能制汞、啞銅。

    (硼砂砂、并可作金銀焊。

    ) 石硫黃 大燥、補陽、殺蟲。

     味酸有毒。

    大熱純陽。

    (硫黃陽精極熱、與大黃極寒、并号将軍。

    )補命門真火不足。

    性雖熱而疏利大腸。

    與燥澀者不同。

    (熱藥多秘、唯硫黃暖而能通。

    )若陽氣暴絕。

    陰毒傷寒。

    久患寒瀉。

    脾胃虛寒。

    命欲垂絕者用之。

    亦救危妙藥也。

    治寒痹冷癖。

    足寒無力。

    老人虛秘。

    (局方有半硫丸。

    )婦人陰蝕。

    小兒慢驚。

    暖精壯陽。

    殺蟲療瘡。

    辟鬼魅。

    化五金。

    能幹汞。

    (硫黃純陽、煉制久服、則有偏勝之害、況服食者、又皆假此縱欲、自速其咎、于藥何責、孫升談圃雲:硫黃大熱、火煉服之、多發背疽、泊宅編雲:金液丹乃硫黃煉成、純陽之物、有痼冷者所宜、今夏月人多服之、反生火害。

    夷堅志雲:唐與正亦知醫、能以意治病、吳巡檢、病不得溲、卧則微通、立則不能涓滴、遍用通藥不效、唐聞其平日自制黑錫丹常服、因悟曰:此必結砂時、硫飛去、鉛不死、鉛砂入膀胱、卧則偏重、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故不通、取金液丹三百粒、分十服、瞿麥湯下、鉛得硫則化、水道遂利、家母舅童時、亦病溺澀、服通淋藥罔效、老醫黃五聚視之、曰:此乃外皮竅小、故溺時艱阻、非淋證也、以牛骨作屑、塞于皮端、竅漸展開、使重服通利藥、得不更變他證乎。

    硫能化鉛為水、修煉家尊之為金液丹。

    )用之得當。

    兼以制煉得宜。

    淫房斷絕者能之。

    一有不當。

    贻禍匪輕。

    番舶者良。

    (最難得。

    )取色黃如石者。

    以萊菔剜空。

    入硫合定。

    糠火煨熟。

    去其臭氣。

    以紫背浮萍煮過。

    消其火毒。

    以皂莢湯淘其黑漿。

    一法、絹袋盛。

    酒煮三日夜。

    一法、入豬大腸。

    爛煮三時。

    畏細辛、醋、諸血。

    土硫黃、辛熱腥臭。

    止可入瘡藥。

    不可服餌。

     白礬 澀、燥濕化痰。

     酸鹹而寒。

    性澀而收。

    燥濕追涎。

    化痰堕濁。

    解毒。

    除風殺蟲。

    止血定痛。

    通大小便。

     蝕惡肉。

    生好肉。

    除痼熱在骨髓。

    (髓為熱所劫則空、故骨痿而齒浮。

    )治驚痫黃膽。

    血痛喉痹。

     齒痛風眼。

    鼻中肉。

    崩帶脫肛。

    陰蝕陰挺。

    (陰肉挺出、肝經之火。

    )疔腫癰疽。

    瘰瘡癬。

    虎犬蛇蟲咬傷。

    (李迅曰:凡發背、當服蠟礬丸以護膜、防毒瓦斯内攻、礬一兩、黃蠟七錢、溶化和丸、每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日服百丸則有力、此藥護膜托裡、解毒化膿之功甚大、時珍曰:能吐風熱痰涎、取其酸苦湧洩也、治諸血痛、陰挺脫肛瘡瘍、取其酸澀而收也、治風眼痰飲、洩痢崩帶、取其收而燥濕也、治喉痹癰蠱蛇傷、取其解毒也。

    以白礬、芽茶搗末、冷水服、解一切毒。

    )多服損心肺、傷骨。

    (宗曰:卻水故也、書紙上、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卻水也。

    )取潔白光瑩者。

    用。

    生用解毒。

    用生肌。

    又法、以火地。

    灑水于上。

    取礬布地。

    以盤複之。

    四面灰擁。

    一日夜。

    礬飛盤上。

    掃收之。

    為礬精。

    未盡者。

     更 綠礬 澀、燥濕化痰。

     酸湧涼散澀收。

    燥濕化痰。

    解毒殺蟲。

    利小便。

    消食積。

    (同健脾藥用。

    )散喉痹。

    (醋調咽汁、時珍曰:脹滿黃腫瘧痢方、多用之、其源則自仲景用礬石硝石、治女勞黃膽方中變化而來。

    )主治略同白礬。

    一名皂礬。

    (以其可以染皂色、故名。

    )深青瑩潔者良。

    赤名绛礬。

     能入血分。

    伐肝木。

    燥脾濕。

    (張三豐仙傳方載伐木丸、蒼術二斤、米泔浸、黃酒面曲四兩炒、绛礬一斤、醋拌曬幹、入瓶、火為末、醋和丸、酒下、治木來克土、心腹中滿、或黃腫如土色。

    ) 硝石 辛苦微鹹。

    大熱毒烈。

    治傷冷霍亂吐利。

    心腹病痛。

    破積散堅。

    不宜輕服。

    又名火硝、焰硝。

    (得火則焰、故名、樸硝陰寒、屬水下走、能蕩滌積滞、硝石大熱、屬火上升、能破積散堅、制礞石、則除積滞痰飲、蓋礞石性寒而降、硝石性熱而升、一升一降、一陰一陽、此制方之妙也。

    )以上鹵石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