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菜部
關燈
小
中
大
葷辛類柔滑類菜類水菜類芝類
補陽散瘀。
辛溫微酸。
溫脾益胃。
止瀉痢而散逆冷。
助腎補陽。
固精氣而暖腰膝。
散瘀血。
逐停痰。
入血分而行氣。
治吐衄損傷。
一切血病。
(搗汁、童便和服。
)噎膈反胃。
胃脘痛。
(能消瘀血、停痰在胃口、緻反胃及胃脘痛、治反胃噎膈、宜用韭汁、姜汁、牛乳、細細溫服、韭汁散瘀、姜汁下氣、消痰和胃、牛乳解熱潤燥補虛、也有食熱物及郁怒、緻死血留胃中作痛者、宜氣血、有腎氣上攻緻心痛者、宜韭汁和五苓散為丸、空心茴香湯下。
)解藥毒、食毒、狂犬蛇蟲毒。
(經曰: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果、桃李棗杏栗也、五菜、韭薤蔥葵藿也、大蒜、自漢張骞使西域、始得種入中國、故一名葫。
)多食神昏目暗。
忌蜜。
(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耳出水、韭汁日滴三次、效、漆瘡作癢、韭葉杵傅之、即愈。
) 韭子 (補肝腎。
)辛甘而溫。
補肝腎。
助命門。
暖腰膝。
治筋痿遺尿。
洩精溺血。
白帶白淫。
(經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韭子同龍骨桑螵蛸、能治諸病、以其入厥陰補肝腎命門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也。
)下部有火。
而陰氣不固者。
勿服。
蒸曬炒研。
(藏器曰:夢遺溺白、每日空心生吞韭子二十粒、鹽湯下。
) 蔥白 輕、發表和裡、宣、通陽活血。
辛散而平。
(隐居曰:白冷青熱、傷寒方中、不得用青。
)發汗解肌。
通上下陽氣。
(仲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并加之以通脈回陽、若面赤而格陽于上者、尤須用之。
)治傷寒頭痛。
時疾熱狂。
陰毒腹痛。
(陰證厥逆、安臍上熨之。
)腳氣奔豚。
益目睛。
(白睛屬肺。
)利耳鳴。
通二便。
(時珍曰:蔥白吹鹽入玉莖中、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效。
)氣通則血活。
(氣為血帥。
)故治吐血衄血。
便血痢血。
折傷出血。
(火煨研封、止痛無瘢。
)乳癰風痹。
通乳安胎。
(合香豉阿膠、治胎動。
)通氣故能解毒。
殺藥毒、魚肉毒、蚯蚓毒。
塗犬傷。
多食令人神昏發落。
虛氣上沖。
取白連須用。
同蜜食。
殺人。
(百一方、患外痔者、先用木鼈煎湯熏洗、以青蔥涎對蜜調敷、其涼如冰。
)同棗食。
令人病。
合犬雉肉食。
令人病血。
青葉、治水病足腫。
(莖葉煮湯漬之、日三五次、妙。
)汁、(金瘡出血、取蔥炙熱、汁塗之。
) 薤 一名子。
滑、利竅洩滞。
辛苦溫滑。
下氣調中。
散血生肌。
洩下焦大腸氣滞。
治洩痢下重。
(好古曰:下重者、氣滞也、四逆散加此以洩滞、按裡急後重、有氣虛血虛、火熱風燥之不同、宜随證施治、勿專執一說。
)胸痹刺痛。
肺氣喘急。
(取其滑洩。
)安胎和産。
塗湯火傷。
(和蜜搗。
)滑利之品。
無滞勿用。
補虛之說。
切勿信之。
葉似韭而中空。
(其葉光滑、露亦難伫、故雲薤露。
)根如蒜。
取白用。
大蒜 即葫。
宣、通竅辟惡。
辛熱有毒。
開胃健脾。
消谷化食。
(肉食尤驗。
)辟穢驅邪。
通五髒。
達諸竅。
(凡極臭極香之物、皆能通竅。
)去寒滞。
解暑氣。
辟瘟疫。
消癰腫。
(搗爛、麻油調敷。
)破症積。
(搗貼亦妙。
)殺蛇蟲蠱毒。
治中暑不醒。
(搗和地漿、溫服。
)搗貼足心。
能引熱下行。
治鼻衄不止。
搗納肛門。
能通幽門。
治關格不通。
敷臍能達下焦。
消水。
利大小便。
切片灼艾。
灸一切癰疽惡瘡腫核。
(李迅癰疽方論雲:癰疽着灸、勝于用藥、緣熱毒中膈、上下不通、必得毒瓦斯發洩、然後解散、初起便用獨頭大蒜、切片灸之、三壯一易、百壯為率、但頭項以上、切不可灸、恐引氣上、更生大禍也、史源雲:有灸至八百壯者、約艾一篩、初壞肉不痛、直灸到好肉方痛、至夜火、滿背高阜、頭孔數百、則毒外出、否則内逼五髒而危矣。
)性熱氣臭。
生痰動火。
散氣耗血。
昏目損神伐性。
(五葷皆然、而蒜尤甚、楞嚴經雲:五葷熟食發淫、生啖增恚、釋氏以其有損性靈、故絕之也、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芸苔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蔥為五葷、慈蔥、冬蔥也、蔥、山蔥也、興渠、西域之菜、雲即中國之荽、一說即阿魏也。
)虛弱有熱之人。
切勿沾唇。
獨頭 芸苔 一名油菜。
宣、散血消腫。
辛溫散血。
消腫。
搗貼遊風丹腫。
(孫思邈身驗、神效,及乳癰。
多食動疾發瘡,子、功用略同。
治難産。
油、能殺蟲。
(禾苗生蟲虱、菜油煎滾、乘熱灑掃之、即除、豆油亦可。
) 白芥子 宣、利氣豁痰。
辛溫入肺。
通行經絡。
發汗散
辛溫微酸。
溫脾益胃。
止瀉痢而散逆冷。
助腎補陽。
固精氣而暖腰膝。
散瘀血。
逐停痰。
入血分而行氣。
治吐衄損傷。
一切血病。
(搗汁、童便和服。
)噎膈反胃。
胃脘痛。
(能消瘀血、停痰在胃口、緻反胃及胃脘痛、治反胃噎膈、宜用韭汁、姜汁、牛乳、細細溫服、韭汁散瘀、姜汁下氣、消痰和胃、牛乳解熱潤燥補虛、也有食熱物及郁怒、緻死血留胃中作痛者、宜氣血、有腎氣上攻緻心痛者、宜韭汁和五苓散為丸、空心茴香湯下。
)解藥毒、食毒、狂犬蛇蟲毒。
(經曰:毒藥攻邪、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果、桃李棗杏栗也、五菜、韭薤蔥葵藿也、大蒜、自漢張骞使西域、始得種入中國、故一名葫。
)多食神昏目暗。
忌蜜。
(百蟲入耳、韭汁灌之、即出、耳出水、韭汁日滴三次、效、漆瘡作癢、韭葉杵傅之、即愈。
) 韭子 (補肝腎。
)辛甘而溫。
補肝腎。
助命門。
暖腰膝。
治筋痿遺尿。
洩精溺血。
白帶白淫。
(經曰:足厥陰病則遺尿、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筋痿、及為白淫、韭子同龍骨桑螵蛸、能治諸病、以其入厥陰補肝腎命門不足、命門者、藏精之府也。
)下部有火。
而陰氣不固者。
勿服。
蒸曬炒研。
(藏器曰:夢遺溺白、每日空心生吞韭子二十粒、鹽湯下。
) 蔥白 輕、發表和裡、宣、通陽活血。
辛散而平。
(隐居曰:白冷青熱、傷寒方中、不得用青。
)發汗解肌。
通上下陽氣。
(仲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并加之以通脈回陽、若面赤而格陽于上者、尤須用之。
)治傷寒頭痛。
時疾熱狂。
陰毒腹痛。
(陰證厥逆、安臍上熨之。
)腳氣奔豚。
益目睛。
(白睛屬肺。
)利耳鳴。
通二便。
(時珍曰:蔥白吹鹽入玉莖中、治小便不通、及轉脬危急者、極效。
)氣通則血活。
(氣為血帥。
)故治吐血衄血。
便血痢血。
折傷出血。
(火煨研封、止痛無瘢。
)乳癰風痹。
通乳安胎。
(合香豉阿膠、治胎動。
)通氣故能解毒。
殺藥毒、魚肉毒、蚯蚓毒。
塗犬傷。
多食令人神昏發落。
虛氣上沖。
取白連須用。
同蜜食。
殺人。
(百一方、患外痔者、先用木鼈煎湯熏洗、以青蔥涎對蜜調敷、其涼如冰。
)同棗食。
令人病。
合犬雉肉食。
令人病血。
青葉、治水病足腫。
(莖葉煮湯漬之、日三五次、妙。
)汁、(金瘡出血、取蔥炙熱、汁塗之。
) 薤 一名子。
滑、利竅洩滞。
辛苦溫滑。
下氣調中。
散血生肌。
洩下焦大腸氣滞。
治洩痢下重。
(好古曰:下重者、氣滞也、四逆散加此以洩滞、按裡急後重、有氣虛血虛、火熱風燥之不同、宜随證施治、勿專執一說。
)胸痹刺痛。
肺氣喘急。
(取其滑洩。
)安胎和産。
塗湯火傷。
(和蜜搗。
)滑利之品。
無滞勿用。
補虛之說。
切勿信之。
葉似韭而中空。
(其葉光滑、露亦難伫、故雲薤露。
)根如蒜。
取白用。
大蒜 即葫。
宣、通竅辟惡。
辛熱有毒。
開胃健脾。
消谷化食。
(肉食尤驗。
)辟穢驅邪。
通五髒。
達諸竅。
(凡極臭極香之物、皆能通竅。
)去寒滞。
解暑氣。
辟瘟疫。
消癰腫。
(搗爛、麻油調敷。
)破症積。
(搗貼亦妙。
)殺蛇蟲蠱毒。
治中暑不醒。
(搗和地漿、溫服。
)搗貼足心。
能引熱下行。
治鼻衄不止。
搗納肛門。
能通幽門。
治關格不通。
敷臍能達下焦。
消水。
利大小便。
切片灼艾。
灸一切癰疽惡瘡腫核。
(李迅癰疽方論雲:癰疽着灸、勝于用藥、緣熱毒中膈、上下不通、必得毒瓦斯發洩、然後解散、初起便用獨頭大蒜、切片灸之、三壯一易、百壯為率、但頭項以上、切不可灸、恐引氣上、更生大禍也、史源雲:有灸至八百壯者、約艾一篩、初壞肉不痛、直灸到好肉方痛、至夜火、滿背高阜、頭孔數百、則毒外出、否則内逼五髒而危矣。
)性熱氣臭。
生痰動火。
散氣耗血。
昏目損神伐性。
(五葷皆然、而蒜尤甚、楞嚴經雲:五葷熟食發淫、生啖增恚、釋氏以其有損性靈、故絕之也、煉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芸苔胡荽為五葷、道家以韭薤蒜芸苔胡荽為五葷、佛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蔥為五葷、慈蔥、冬蔥也、蔥、山蔥也、興渠、西域之菜、雲即中國之荽、一說即阿魏也。
)虛弱有熱之人。
切勿沾唇。
獨頭 芸苔 一名油菜。
宣、散血消腫。
辛溫散血。
消腫。
搗貼遊風丹腫。
(孫思邈身驗、神效,及乳癰。
多食動疾發瘡,子、功用略同。
治難産。
油、能殺蟲。
(禾苗生蟲虱、菜油煎滾、乘熱灑掃之、即除、豆油亦可。
) 白芥子 宣、利氣豁痰。
辛溫入肺。
通行經絡。
發汗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