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木部

關燈
之透甲。

    燒之有赤汁湧出。

    久而灰不變本色者真。

     嚼之不爛。

    如蠟為上。

    (假者是海母血、味大鹹、有腥氣。

    )須另研作粉。

    篩過。

    (若同衆藥搗、則化作塵飛。

    嵌甲疼痛、及血痔、俱為末敷、鼻衄、以末吹之。

    ) 楓香脂 即白膠香宣、調氣血。

     辛平。

    活血解毒。

    止痛生肌。

    治吐衄咯血。

    齒痛風疹。

    癰疽金瘡。

    外科取用甚多。

    色白微黃。

    能亂乳香。

    功亦相近。

    (危氏方、治金瘡筋絕、楓香末敷之。

    ) 安息香 宣、行氣血、辟邪惡。

     辛香苦平。

    入心經。

    研服行血下氣。

    安神去祟。

    (手少陰主藏神、神昏則鬼邪侵之、心主血、血滞則氣不宣快、安神行血、故治之。

    )鬼胎能下。

    蠱毒可消。

    燒煙、辟邪逐惡。

    病非關惡氣侵犯者。

    勿用。

    辟邪。

    安息諸邪。

    故名。

    或雲:安息國名也。

    (奇效良方、小兒驚邪、安息香一豆許、焚之自除。

    ) 蘇合香 宣、通竅辟惡。

     甘溫走竄。

    通竅開郁。

    辟一切不正之氣。

    殺精鬼。

    今人濫用蘇合丸。

    不知諸香走散真氣。

     每見服之。

    輕病緻重。

    重病即死。

    唯氣體壯實者。

    庶可暫服一二丸。

    否則當深戒也。

    (别錄謂其可以久服、筆談甚言飲蘇合酒之效、嗚呼、立言失當、贻害無窮、此類是也。

    )出諸番。

     合衆香之汁煎成。

    故又名蘇合油。

    形如膠。

    以箸挑起。

    懸絲不斷者真。

     龍腦香 一名冰片。

    宣、通竅散火。

     辛溫。

    (綱目雲:微寒、蓋體溫而用涼也。

    )香竄。

    善走能散。

    先入肺。

    傳于心脾而透骨。

     通諸竅。

    散郁火。

    逐鬼邪。

    聰耳明目。

    消風化濕。

    治驚痫痰迷。

    目赤膚翳。

    (乳調點之。

    )耳聾鼻。

    (鼻中肉、點之自出、皆通竅之功。

    )喉痹舌出。

    (末點。

    )骨痛齒痛。

    (治骨。

    )痘陷。

    (豬心血作引、酒服、或紫草湯服、引入心經、能發之。

    )産難。

    (新汲水調。

    )三蟲五痔。

    風病在骨髓者宜之。

    若在血脈肌肉。

    辄用腦麝。

    反引風入骨。

    如油入面。

    莫之能出。

    目不明屬虛者。

    不宜入點。

    (節齋曰:冰片大辛熱、用之點眼、取其拔出火邪、蓋火郁發之、從治法也、世人誤以為寒、而常用之、遂緻積熱害目、故雲眼不點不瞎者、此也。

    芳香為百藥之冠、香甚者、性必溫熱。

    )出南番。

    雲是老杉脂。

    以白如冰、作梅花片者良。

    (今人有以樟腦升提亂之、以杉木炭養之則不耗。

    牙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許、擦之立止、内外痔、冰片分半、蔥汁化、搽之。

    ) 樟腦 宣、通竅除濕。

     辛熱香竄。

    能于水中發火。

    (置水中、焰益熾。

    )通關利滞。

    除濕殺蟲。

    置鞋中。

    去腳氣。

     (集要雲:和烏頭為末、醋丸彈子大、置足心、微火烘之、汗出為效。

    )熏衣箧。

    辟蛀蟲。

    以樟木切片。

    井水煎成。

    (小兒秃瘡、樟腦一錢、花椒二錢、脂麻二兩、共為末、以退豬湯洗過、搽之。

    ) 阿魏 瀉、消積殺蟲。

     辛平。

    入脾胃。

    消肉積。

    殺細蟲。

    去臭氣。

    諺雲:黃芩無假、阿魏無真、劉純玉機微義雲:阿魏無真卻有真、臭而止臭是為珍。

    )解蕈菜、自死牛馬肉毒。

    治心腹冷痛。

    瘧痢。

    (瘧痢多由積滞而起。

    )傳屍疳勞疰蠱。

    人之血氣。

    聞香則順。

    聞臭則逆。

    虛人雖有痞積。

    當先養胃氣。

    胃強則堅積漸磨而消矣。

    不宜用此。

    臭烈更傷胃氣。

    出西番。

    木脂熬成。

    極臭。

    試取少許。

    安銅器一宿。

    沾處白如銀汞者真。

    (人多以胡蒜白赝之。

    )用缽研細。

    熱酒器上過入藥。

     蘆荟 瀉熱殺蟲。

     大苦大寒。

    功專清熱殺蟲。

    涼肝明目。

    鎮心除煩。

    治小兒驚痫。

    敷齒。

    (以鹽湯漱淨、敷之。

    )濕癬。

    (甘草末減半和敷。

    )吹鼻殺腦疳。

    除鼻癢。

    脾胃虛者忌投。

    出波斯國。

    木脂也。

    味苦色綠者真。

     胡桐淚 瀉熱殺蟲。

     苦能殺蟲,鹹能入骨軟堅,大寒能除熱。

    治咽喉熱痛。

    (磨掃取涎。

    )齒、風疳、骨槽。

     (今口齒家、多用為要藥。

    )結核瘰。

    切勿多服。

    令吐無休。

    出涼肅。

    乃胡桐脂入土。

    得斥鹵之氣結成。

    如小石片。

    名石淚。

    入藥最勝。

    木淚乃樹脂流出者。

    其狀如膏油。

    不堪用。

    (牙疳宣露膿血臭氣者、胡桐淚一兩、枸杞根一升、每用五錢、煎湯熱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