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主治上
關燈
小
中
大
。
(寒實不散。
)則有桔梗麻黃紫蘇蔥管黨參白蔻生姜薰香馬兜鈴紫白二英紅豆蔻川椒冬花百部丁香杏仁等藥可散。
實在風濕痰熱。
(風痰濕熱不開。
)則有甘菊葳蕤五倍子百藥煎辛夷牛子白前蕪荑皂角可解。
實在于氣不得降下。
(氣實不降。
)則有馬兜鈴青木香旋複花栝蒌花粉葶苈蘇子枇杷葉杏仁萊菔子補骨脂可降。
(經曰。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瀉之。
)實在肺氣不宜宣通。
(氣塞不通。
)則有薰香安息香可去。
實在肺氣不得疏洩。
則有丁香冬花牽牛白前橘皮女菀可除。
(經曰。
以辛洩之。
)實在中有濕熱不得滲洩。
(氣有濕熱不洩。
)則有黑牽牛黃芩石葦車前子通草薏苡仁葶苈可滲。
若使肺氣空虛。
而肺自嗽不已。
是為金空而鳴。
肺氣衰弱。
而氣不得上升以勝。
是為金衰而鈍。
皆當用以人參黃桔梗以為振拔。
或兼白術補土以生金。
惟有肺氣内傷。
聲啞不開,是為金破不鳴。
治當滋水清肺。
如熟地山藥枸杞阿膠天冬麥冬人參之類。
餘則看症酌施。
然要肺屬嬌髒。
寒熱皆畏。
故治當酌所宜。
而不可有過寒過熱之弊耳!經曰。
肺苦氣上逆。
(火旺克金。
)急食苦以瀉之。
(如青木香葶苈子之類。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如五味子烏梅之類。
)以酸補之。
(酸能收。
氣不散。
故以酸為補。
)以辛洩之。
(如牽牛之類。
) 〔補肺氣〕人參黃〔溫肺〕燕窩饴糖甘菊胡桃肉〔潤肺〕葳蕤人乳阿膠胡麻熟蜜榧實〔升肺氣〕桔梗〔通肺氣〕薰香安息香〔洩肺氣〕丁香冬花牽牛白前橘皮女菀〔降肺氣〕馬兜鈴青木香旋複花栝蒌花粉葶苈蘇子枇杷葉杏仁萊菔子補骨脂〔破肺氣〕枳殼〔斂肺氣〕粟殼木瓜烏梅诃子五味蛤蜊粉〔散肺寒〕桔梗麻黃紫蘇青蔥杏仁白豆蔻生姜薰香馬兜鈴白石英紫石英紅豆蔻川椒款冬花百部丁香〔宣肺風〕甘菊皂角〔宣肺風濕〕葳蕤五倍子百藥煎白前〔宣肺風熱〕辛夷牛子〔燥肺濕〕川椒〔滲肺濕〕茯苓桑白皮姜皮〔瀉肺濕熱〕牽牛黃芩石葦車前子通草薏苡仁葶苈〔散肺暑濕〕紫蘇〔瀉肺熱〕馬兜鈴青木香五倍子百藥煎通草車前子貝母牽牛石葦牛子金銀花山栀子白薇知母沙參薏苡仁百部百合黃芩芙蓉花柿霜柿幹土貝母竹茹梨蛤蜊粉〔瀉肺火〕黃芩栝蒌花粉竹茹桑白皮羚羊角地骨皮枇杷葉沙參麥冬生地天冬栀子〔涼肺血〕生地紫菀〔澀肺血〕白芨〔散肺毒〕野菊花〔解肺毒〕金銀花芙蓉花牛子貝母黃芩〔降肺痰〕栝蒌花粉貝母生白果旋複花杏仁土貝母诃子 髒腑病症主藥 (足少陰癸水) 書曰。
腎藏志。
屬水。
為天一之源。
(凡色黑味鹹氣腐性屬水者。
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
腎與膀胱相表裡。
膀胱為壬水。
腎為癸水。
)主聽主骨主二陰。
又曰。
諸寒厥逆。
皆屬于腎。
又曰。
腎中之水則能行脊至腦而為髓海。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脈。
以榮四末。
内注髒腑。
以應刻數。
上達皮毛。
為汗為涕為唾。
下濡膀胱。
為便為液。
周流一身。
為血。
則是腎中之水。
實為養命之源。
生人之本。
惟是腎無水養。
則腎燥而不甯。
水無火生。
則水窒而不化。
繡常即腎以思。
其水之涸竭而不盈者。
(水涸不盈。
)固不得不賴熟地枸杞山茱萸菟絲以為之補。
若使水寒而凍。
火不生水。
水反凝結如土如石。
(水寒不溫。
)則補不在于水而在于火。
是有宜于附桂硫黃細辛之味矣!(經曰。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
)水因食積寒滞而聚。
(水聚不散。
)則補不在于水。
而先在于疏洩滲利。
是有宜于茯苓香砂幹姜之味矣。
水因火衰而水上逆。
是謂之泛。
水因水衰而水上逆。
是謂之沸。
(水逆不下。
)治當審其火衰。
則有宜于附桂加于地黃之内。
火盛則有宜于知柏之苦。
(經曰。
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
)加于地黃之中。
是皆補水之味矣。
(經曰。
以苦補之。
)若使水郁而熱不化而緻症變多端。
(水蓄不洩。
)其在輕劑則有茯苓桑螵蛸土茯苓烏賊骨以為之滲。
重劑則有防己木瓜苦參海蛤文蛤琥珀以為之瀉。
再重則有海藻海帶昆布以為之代。
(經曰。
以鹹瀉之。
)此又以滲以瀉為補者也。
若使水藏于下而性反逆于上。
是為腎氣不藏。
(水氣不收。
)肝氣佐使。
審其氣自寒成。
當以枝核烏藥沉香補骨脂硫黃青皮吳茱萸以為之治。
氣因熱至。
當以枳實黑鉛等藥以為之治。
此又以降以破為補者也。
若使腎氣不充而水順流而下。
絕無關閉。
症見遺尿精滑洩瀉。
(水脫不固。
)則又當用補骨脂複盆蓮須金櫻子山茱萸龍骨牡蛎沉香靈砂秦皮石斛桑螵蛸芡實诃子石鐘乳五味子菟絲等藥分别以治。
(經曰。
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
)使之以救其水而固其洩。
(經曰。
以苦洩之。
)此又以固為補者也。
總之。
治水之道。
法不一端。
然大要則在使水與火相稱。
而不緻有或偏之為害耳!經曰。
腎苦燥。
(指寒燥言。
)急食辛以潤之。
(如細辛附桂之類。
)腎欲堅。
(堅固則無搖蕩之患。
)急食苦以堅之。
(如黃柏之類。
)以苦補之。
(火去而水自安。
故以苦為補。
)以鹹瀉之。
(如海藻之類。
) 〔滋腎〕冬青子燕窩桑寄生枸杞龜闆龜膠胡麻冬葵子榆白皮黑鉛桑螵蛸楮實磁石食鹽阿膠火麻生地黃〔溫腎〕苁蓉鎖陽巴戟天續斷菟絲熟地黃複盆子狗脊鹿膠紫河車犬肉獺肝靈砂海狗腎山茱萸葡萄白蒺藜海螵蛸川膝胡桃肉麋茸〔燥腎〕附子肉桂鹿茸沉香陽起石仙茅胡巴淫羊藿蛇床子硫黃遠志石鐘乳蛤蚧蝦雄蠶蛾阿芙蓉川椒胡椒益智補骨脂丁香〔固腎〕胡桃肉菟絲子複盆子補骨脂蓮須金櫻子山茱萸五味子葡萄阿芙蓉沒石子龍骨牡蛎沉香靈砂秦皮石斛桑螵蛸芡實诃子石鐘乳〔散腎寒〕細辛附子〔燥腎寒〕肉桂陽起石仙茅胡巴補骨脂川椒艾葉胡椒〔降腎氣〕沉香補骨脂黑鉛硫黃靈砂〔寬腎氣〕荔枝核烏藥〔引腎氣〕川牛膝五味子〔祛腎風濕熱〕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獨活桑寄生蛇床子巴戟天冰片淫羊藿五加皮天雄蔓荊子細辛〔滲腎濕〕茯苓桑螵蛸土茯苓海螵蛸鯉魚〔瀉腎濕〕防己木瓜苦參海蛤文蛤琥珀寒水石〔伐腎〕海藻海帶昆布茯苓〔軟腎堅〕海狗腎牡蛎海藻海帶昆布食鹽青鹽蛤蜊粉海石白梅〔瀉腎熱〕琥珀防己青鹽秋石寒水石龍膽草食鹽童便地骨皮〔瀉腎火〕玄參黃柏茶茗丹皮胡黃連青蒿草〔暖腎血〕陽起石續斷韭菜骨碎補海狗腎墨鹿茸〔涼腎血〕童便地骨皮血餘銀柴胡蒲公英生牛膝旱蓮草赤石脂〔破腎血〕自然銅古文錢〔止腎血〕墨黑姜炒黑艾炙卷柏炒栀子象皮灰〔消腎痰〕海石 髒腑病症主藥 火居兩腎之中。
為人生命生物之源。
但人僅知腎之所藏在水。
而不知其兩腎之中。
七節之間。
更有火寓。
吳鶴臯曰。
此火行于三焦。
出入肝膽。
聽命于天君。
所以溫百骸。
養髒腑。
充九竅。
皆此火也。
為萬物
(寒實不散。
)則有桔梗麻黃紫蘇蔥管黨參白蔻生姜薰香馬兜鈴紫白二英紅豆蔻川椒冬花百部丁香杏仁等藥可散。
實在風濕痰熱。
(風痰濕熱不開。
)則有甘菊葳蕤五倍子百藥煎辛夷牛子白前蕪荑皂角可解。
實在于氣不得降下。
(氣實不降。
)則有馬兜鈴青木香旋複花栝蒌花粉葶苈蘇子枇杷葉杏仁萊菔子補骨脂可降。
(經曰。
肺苦氣上逆。
急食苦以瀉之。
)實在肺氣不宜宣通。
(氣塞不通。
)則有薰香安息香可去。
實在肺氣不得疏洩。
則有丁香冬花牽牛白前橘皮女菀可除。
(經曰。
以辛洩之。
)實在中有濕熱不得滲洩。
(氣有濕熱不洩。
)則有黑牽牛黃芩石葦車前子通草薏苡仁葶苈可滲。
若使肺氣空虛。
而肺自嗽不已。
是為金空而鳴。
肺氣衰弱。
而氣不得上升以勝。
是為金衰而鈍。
皆當用以人參黃桔梗以為振拔。
或兼白術補土以生金。
惟有肺氣内傷。
聲啞不開,是為金破不鳴。
治當滋水清肺。
如熟地山藥枸杞阿膠天冬麥冬人參之類。
餘則看症酌施。
然要肺屬嬌髒。
寒熱皆畏。
故治當酌所宜。
而不可有過寒過熱之弊耳!經曰。
肺苦氣上逆。
(火旺克金。
)急食苦以瀉之。
(如青木香葶苈子之類。
)肺欲收。
急食酸以收之。
(如五味子烏梅之類。
)以酸補之。
(酸能收。
氣不散。
故以酸為補。
)以辛洩之。
(如牽牛之類。
) 〔補肺氣〕人參黃〔溫肺〕燕窩饴糖甘菊胡桃肉〔潤肺〕葳蕤人乳阿膠胡麻熟蜜榧實〔升肺氣〕桔梗〔通肺氣〕薰香安息香〔洩肺氣〕丁香冬花牽牛白前橘皮女菀〔降肺氣〕馬兜鈴青木香旋複花栝蒌花粉葶苈蘇子枇杷葉杏仁萊菔子補骨脂〔破肺氣〕枳殼〔斂肺氣〕粟殼木瓜烏梅诃子五味蛤蜊粉〔散肺寒〕桔梗麻黃紫蘇青蔥杏仁白豆蔻生姜薰香馬兜鈴白石英紫石英紅豆蔻川椒款冬花百部丁香〔宣肺風〕甘菊皂角〔宣肺風濕〕葳蕤五倍子百藥煎白前〔宣肺風熱〕辛夷牛子〔燥肺濕〕川椒〔滲肺濕〕茯苓桑白皮姜皮〔瀉肺濕熱〕牽牛黃芩石葦車前子通草薏苡仁葶苈〔散肺暑濕〕紫蘇〔瀉肺熱〕馬兜鈴青木香五倍子百藥煎通草車前子貝母牽牛石葦牛子金銀花山栀子白薇知母沙參薏苡仁百部百合黃芩芙蓉花柿霜柿幹土貝母竹茹梨蛤蜊粉〔瀉肺火〕黃芩栝蒌花粉竹茹桑白皮羚羊角地骨皮枇杷葉沙參麥冬生地天冬栀子〔涼肺血〕生地紫菀〔澀肺血〕白芨〔散肺毒〕野菊花〔解肺毒〕金銀花芙蓉花牛子貝母黃芩〔降肺痰〕栝蒌花粉貝母生白果旋複花杏仁土貝母诃子 髒腑病症主藥 (足少陰癸水) 書曰。
腎藏志。
屬水。
為天一之源。
(凡色黑味鹹氣腐性屬水者。
皆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
腎與膀胱相表裡。
膀胱為壬水。
腎為癸水。
)主聽主骨主二陰。
又曰。
諸寒厥逆。
皆屬于腎。
又曰。
腎中之水則能行脊至腦而為髓海。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脈。
以榮四末。
内注髒腑。
以應刻數。
上達皮毛。
為汗為涕為唾。
下濡膀胱。
為便為液。
周流一身。
為血。
則是腎中之水。
實為養命之源。
生人之本。
惟是腎無水養。
則腎燥而不甯。
水無火生。
則水窒而不化。
繡常即腎以思。
其水之涸竭而不盈者。
(水涸不盈。
)固不得不賴熟地枸杞山茱萸菟絲以為之補。
若使水寒而凍。
火不生水。
水反凝結如土如石。
(水寒不溫。
)則補不在于水而在于火。
是有宜于附桂硫黃細辛之味矣!(經曰。
腎苦燥。
急食辛以潤之。
)水因食積寒滞而聚。
(水聚不散。
)則補不在于水。
而先在于疏洩滲利。
是有宜于茯苓香砂幹姜之味矣。
水因火衰而水上逆。
是謂之泛。
水因水衰而水上逆。
是謂之沸。
(水逆不下。
)治當審其火衰。
則有宜于附桂加于地黃之内。
火盛則有宜于知柏之苦。
(經曰。
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
)加于地黃之中。
是皆補水之味矣。
(經曰。
以苦補之。
)若使水郁而熱不化而緻症變多端。
(水蓄不洩。
)其在輕劑則有茯苓桑螵蛸土茯苓烏賊骨以為之滲。
重劑則有防己木瓜苦參海蛤文蛤琥珀以為之瀉。
再重則有海藻海帶昆布以為之代。
(經曰。
以鹹瀉之。
)此又以滲以瀉為補者也。
若使水藏于下而性反逆于上。
是為腎氣不藏。
(水氣不收。
)肝氣佐使。
審其氣自寒成。
當以枝核烏藥沉香補骨脂硫黃青皮吳茱萸以為之治。
氣因熱至。
當以枳實黑鉛等藥以為之治。
此又以降以破為補者也。
若使腎氣不充而水順流而下。
絕無關閉。
症見遺尿精滑洩瀉。
(水脫不固。
)則又當用補骨脂複盆蓮須金櫻子山茱萸龍骨牡蛎沉香靈砂秦皮石斛桑螵蛸芡實诃子石鐘乳五味子菟絲等藥分别以治。
(經曰。
腎欲堅。
急食苦以堅之。
)使之以救其水而固其洩。
(經曰。
以苦洩之。
)此又以固為補者也。
總之。
治水之道。
法不一端。
然大要則在使水與火相稱。
而不緻有或偏之為害耳!經曰。
腎苦燥。
(指寒燥言。
)急食辛以潤之。
(如細辛附桂之類。
)腎欲堅。
(堅固則無搖蕩之患。
)急食苦以堅之。
(如黃柏之類。
)以苦補之。
(火去而水自安。
故以苦為補。
)以鹹瀉之。
(如海藻之類。
) 〔滋腎〕冬青子燕窩桑寄生枸杞龜闆龜膠胡麻冬葵子榆白皮黑鉛桑螵蛸楮實磁石食鹽阿膠火麻生地黃〔溫腎〕苁蓉鎖陽巴戟天續斷菟絲熟地黃複盆子狗脊鹿膠紫河車犬肉獺肝靈砂海狗腎山茱萸葡萄白蒺藜海螵蛸川膝胡桃肉麋茸〔燥腎〕附子肉桂鹿茸沉香陽起石仙茅胡巴淫羊藿蛇床子硫黃遠志石鐘乳蛤蚧蝦雄蠶蛾阿芙蓉川椒胡椒益智補骨脂丁香〔固腎〕胡桃肉菟絲子複盆子補骨脂蓮須金櫻子山茱萸五味子葡萄阿芙蓉沒石子龍骨牡蛎沉香靈砂秦皮石斛桑螵蛸芡實诃子石鐘乳〔散腎寒〕細辛附子〔燥腎寒〕肉桂陽起石仙茅胡巴補骨脂川椒艾葉胡椒〔降腎氣〕沉香補骨脂黑鉛硫黃靈砂〔寬腎氣〕荔枝核烏藥〔引腎氣〕川牛膝五味子〔祛腎風濕熱〕白花蛇石南藤川烏附獨活桑寄生蛇床子巴戟天冰片淫羊藿五加皮天雄蔓荊子細辛〔滲腎濕〕茯苓桑螵蛸土茯苓海螵蛸鯉魚〔瀉腎濕〕防己木瓜苦參海蛤文蛤琥珀寒水石〔伐腎〕海藻海帶昆布茯苓〔軟腎堅〕海狗腎牡蛎海藻海帶昆布食鹽青鹽蛤蜊粉海石白梅〔瀉腎熱〕琥珀防己青鹽秋石寒水石龍膽草食鹽童便地骨皮〔瀉腎火〕玄參黃柏茶茗丹皮胡黃連青蒿草〔暖腎血〕陽起石續斷韭菜骨碎補海狗腎墨鹿茸〔涼腎血〕童便地骨皮血餘銀柴胡蒲公英生牛膝旱蓮草赤石脂〔破腎血〕自然銅古文錢〔止腎血〕墨黑姜炒黑艾炙卷柏炒栀子象皮灰〔消腎痰〕海石 髒腑病症主藥 火居兩腎之中。
為人生命生物之源。
但人僅知腎之所藏在水。
而不知其兩腎之中。
七節之間。
更有火寓。
吳鶴臯曰。
此火行于三焦。
出入肝膽。
聽命于天君。
所以溫百骸。
養髒腑。
充九竅。
皆此火也。
為萬物